女洗腎20年突全身劇痛!全球首創「AI透析」救回:不用再吃止痛藥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近9萬人次洗腎,洗腎盛行率更是全世界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總醫院利用全球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與個人化治療規劃,讓患者骨頭疼痛全部消失。
三總腎功能室主任許舜能今(15)日在記者會表示,腎臟內科團隊在主任宋志建的領軍下,首創全球「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透過智慧化透析醫療管理,即時掌握病人透析狀態,並首創醫護專用APP,讓醫護透過行動裝置進行查房、簽章與醫囑執行;最重要的是,病患可以透過APP隨時查看全年透析趨勢,一手掌握生化數據,若是出國需要看醫生,也可以轉換為英文供該國醫師參考。
許舜能分享,一名67歲女性患者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三總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許舜能提醒,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原因是他們骨折後,骨科醫師不敢開刀,只能等骨頭慢慢癒合;正常人骨頭癒合需要3個月,洗腎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在臥床期間可能出現泌尿道感染或肺炎的併發症,進而導致死亡,是必須極力預防的警訊。
許舜能說,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3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2.5,骨頭疼痛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止痛藥,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輝達總部蓋在哪?黃仁勳突開「高階職缺」 專家嗨翻:準備投履歷
59歲骨科名醫車禍亡⋯騎自行車訓練「自撞貨車」 為恭醫院悲痛發聲
高麗菜怎麼切最好吃?農糧署曝「口感差很大」 1切法更脆
全球罕見!53歲女腫瘤緊扒心與肝 北榮「取出肝臟再種回」奇蹟救活
其他人也在看

餓骨症候群劇痛 AI血液透析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占比全球第一。一名67歲女性患者,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在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三軍...
大愛電視 ・ 20 小時前台灣逾4成長者自評健康狀況差 憂鬱比例隨著年齡增加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的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41.11%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好;9.11%的長者獨居;4.39%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6.5%經常「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5.4%經常「感到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5.34%「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4.78%「無法停止或控制憂鬱」。調查也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長者出現憂鬱傾向的比例增加,其中又以「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增加的幅度最大,達2.07%。
NOW健康 ・ 1 天前
研究:孕婦、早產兒應補充維生素D3!馬偕兒醫獲扶輪社支持,守護早產兒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已經是顯學!根據研究指出,孕婦攝取足量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早產風險。另有研究也建議,早產兒應每日補充400IU以上維生素D3。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暨國際扶輪社3482地區總監張文瀚表示,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她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全身劇痛! 三總AI系統救回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洗腎,有些風險更要當心!一名67歲的女性就因為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過去20年來不得不接受血液透析,沒想到因此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在三軍總醫院團隊運用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之下,骨頭疼痛完全消失,不再需要止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假日專看輕症UCC不怕沒醫護 衛福部長證實「假日班表都填滿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解決大醫院的急診壅塞,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目前已敲定優先在週日,由六都先開設,石崇良今(16)日進一步透露最新進度,強調目前得到醫事人員反應相當踴躍,其中光台北市3處據點「假日班表都填滿了」。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審議「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石崇...
匯流新聞網 ・ 17 小時前北醫大體系推「綠色照護」 減少洗腎、降碳足跡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台灣腎病人口預估再2年將破300萬人,台北醫學大學體系推動醫療永續,第一步就在腎臟科推動「綠色腎臟照護」,協助病人延緩、甚至擺脫洗腎命運,並達到碳足跡減量目標。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全身劇痛!67歲患者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 三總AI系統救命
長期洗腎可能發生你所不知道的併發症。一名67歲女性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過去20年不得不持續接受血液透析,卻因此併發嚴重的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又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在三軍總醫院團隊運用AI輔助與個人化治療規劃下,患者骨頭疼痛完全消失,再也無須照三餐吃止痛藥。三軍總醫院今(15)日召開記者會......
風傳媒 ・ 1 天前
多囊腎上身腫到「腰圍超過腿長」 妻捐腎救夫3小時甩重10公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6歲的馮先生,因為遺傳性多囊腎病,加上從事業務工作,應酬頻繁,47歲那一年就被宣告恐得洗腎,雖然一度透過低蛋白飲食成功延緩腎功能惡化,撐到55歲才開始腹膜透析,但由於雙側腎臟囊腫過大、囊液多達1萬毫升,腰圍甚至一度超過腿長,最終仍須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太太主動提出捐腎意願,手術後,體重在短短3小時內減少約10公斤,...
匯流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三總發表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 (圖)
三軍總醫院15日正式發表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為融合人工智慧、雲端醫療與跨平台決策支援的創新平台,可即時預測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提前預防血液透析患者併發症。
中央社 ・ 1 天前保持交流 繼續前行
1949年以來,兩岸隔絕與隔離至今76年,從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觀來看,分治的兩岸社會已形成一種特殊的「朝代」,其治下的人民不論在語言、文字、觀念、行為上都顯出了微妙的差異。也由於長期以來的政治攻防,兩岸人民互為「他者」,在無法避免的影響下對彼此的感情變得遲鈍,對對方的看法常有固定的模式。然而在形格勢禁的政治結構下,事實上民間的往來情況是如何呢?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今天多雲到晴「7縣市高溫特報」 週日起天氣轉涼|#鏡新聞
更多天氣資訊,交給氣象主播張倍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4 小時前
倒頭就睡竟藏隱患! 醫:7成人陷缺氧危機、掙扎整夜
許多人羨慕「倒頭就睡」的能力,認為這是睡眠品質良好的表現,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秒睡可能是健康警訊。他指出,研究發現秒睡族群中有七成患有呼吸中止症,表面上睡得快,實際上整夜都在缺氧中掙扎。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14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