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影響抗癌藥效!亂吃胃藥、抗生素削弱治療效果 抗癌飲食這樣吃
抗癌期間的飲食選擇關乎藥物效果,科學研究顯示腸道菌群扮演關鍵角色。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許多患者家屬常詢問關於豆漿、益生菌等食物是否適合抗癌期間食用。最新醫學研究揭示,我們攝取的食物會先經過腸道菌群處理,而這些微生物的狀態直接影響藥物效果,使「藥菌體醫學」成為改變癌症治療的新關鍵。
藥菌體醫學揭示腸道菌群與抗癌藥物的微妙關係
藥菌體醫學(Pharmacomicrobiomics)是一門快速發展的科學領域,專門研究腸道菌群如何影響藥物作用。張家銘解釋,當我們服用藥物時,藥物並非立即發揮作用,而是必須先經過腸道菌群的處理。這些微生物可能會將藥物轉換成更有效的形式,提升療效;也可能過早將藥物分解,導致失效;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將藥物轉化為有毒物質,增加副作用。
因此,不僅是我們的基因會影響藥物反應,腸道菌相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居民,實際上在體內悄悄改變著藥物的命運。張家銘強調,這已不再只是未來趨勢,而是正在改變癌症治療的新關鍵。
飲食選擇影響抗癌藥效 腸道菌群是關鍵
最新的醫學研究揭示了一個重要發現:腸道菌群與抗癌藥物存在著複雜的互動關係,有時幫助藥效發揮,有時則可能削弱藥效。張家銘引用刊登在《Cell》的研究指出,大豆中的天然成分大豆皂苷(soyasaponin)會被腸道菌分解成soyasapogenol,這種物質會促使肝臟加速分解抗癌標靶藥,導致藥物血中濃度降低、效果減弱。
這意味著,患者可能本想通過飲用豆漿來補充營養,卻不知道腸道菌群正默默地減弱藥物效果,反而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張家銘提醒,這不是空泛理論,而是實際影響治療效果的生理反應。
看更多:喝錯豆漿竟讓肌瘤變大!毛豆、豆漿、山藥能不能吃?醫解婦科腫瘤飲食
善待腸道菌群可提升免疫療法效果
腸道菌群並非總是藥物的「敵人」,有時它們是癌症治療的重要盟友。張家銘提到另一篇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表明,某些腸道菌實際上是癌症免疫療法的「最佳隊友」。例如,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能幫助免疫細胞更有效地攻擊腫瘤。
然而,如果在服用抗癌藥物期間使用抗生素或過量服用會擾亂菌相的藥物(如PPI胃藥),這些有益菌可能被「洗掉」,從而削弱治療效果。張家銘指出,甚至某些免疫療法引起的腸炎也與腸道菌群有關,通過「重新調整菌相」可以改善這種副作用。研究顯示,透過糞便菌移植,超過九成患者的腸道不適明顯改善。
看更多:2時間點散步降低大腸癌!這運動避免大腸息肉復發 防腸癌最佳運動是它
抗癌期間飲食原則:均衡適量勝於過度補充
許多人誤以為正在接受抗癌治療時應該「吃得多、補得多」,但張家銘強調,實際上「吃得剛好、吃得對」才能讓藥物發揮最佳效果。高纖蔬菜、全穀類、橄欖油、堅果等地中海型飲食成分非常適合維持腸道菌群健康。
相反,某些濃縮豆製品、植物抗氧化補充劑、酵素飲或排毒茶在治療期間反而需要謹慎使用。張家銘解釋,這並非說這些食品不好,而是在治療過程中,它們的角色需要調整。癌症患者應給身體最單純的營養支持,讓有益菌群有機會發揮作用,而不是用複雜的信號干擾它們。
看更多:日本研究認證「地瓜」抗癌第一名!生熟吃都有效 抑癌效果贏過蘆筍、花椰菜
飲食療法與抗癌藥物協同作用的新視角
這些研究最令人振奮的發現是:「吃對食物」確實能提高治療效果、減輕副作用。最新的藥菌體醫學研究為癌症治療開闢了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通過科學調整飲食,提高抗癌藥物的效果。這種整合的治療思維將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結果和生活品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蔬食這樣吃才有效!「這些地雷」比肉更傷身 3招吃出真健康
哎喲又忘了?健腦要三管齊下 中醫授「這樣做」幫大腦高效充電!
他每天喝這杯數咖啡害罹骨鬆「骨質老10歲」!醫:3大錯誤習慣害的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子宮肌瘤惹禍!她月經失控「嚴重貧血」輸6袋血才保命
一名45歲女性因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量異常增加,血色素僅剩正常值的三分之一,經輸血6袋血液並接受手術治療後才保住性命。醫師提醒,若月經周期經血量超過正常值80至100c.c,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長期貧血危及生命。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全台僅30例!「高雪氏症」病友大會成立 檢察官出任理事長
全台僅約30名病患的罕見疾病「高雪氏症」昨(1日)成立病友協會,首任理事長由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朱啟仁出任。朱啟仁的兒子出生在自費新生兒篩檢中意外被診斷出高雪氏症,成為全台第一個透過新生兒篩檢確診的病例。他回憶,得知消息當下頗震驚,很快就轉念,至少在發病前就被發現,還能治療,就面對它、接受它。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影/長期禁慾恐傷身!醫:30歲男每週「清槍」2-3次為宜
隨著11月到來,不少男性響應「NNN挑戰」(No Nut November)進入「禁尻11月」,然而陳忠佐醫師表示,以30歲健康男性為例,每週「清槍」2至3次較為適當,過度禁慾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阿斯匹靈驚現抗癌潛力!特定基因突變患者,復發風險降逾5成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12期 疑似因健保刪減藥費,今年有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其中就有百年老藥「阿司匹靈」,但瑞典最新研究卻揭露它驚人的抗癌潛力。根據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大型臨床試驗指出,曾罹患大腸直腸癌且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每日服用阿斯匹靈3年後,復發風險大降55%,讓這款平價藥物再度成為醫界焦點。 研究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馬特林(Anna Martling)帶領團隊進行,橫跨瑞典、挪威、丹麥與芬蘭等國,共納入超過3500名曾接受大腸直腸腫瘤切除手術的患者。研究人員針對2980人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其中約37%(1103人)帶有與腫瘤生成相關的「PI3K基因突變」。 在後續3年的試驗中,研究團隊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每日服用160毫克阿斯匹靈,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阿斯匹靈的患者,癌症復發機率明顯低於安慰劑組。 研究推測,阿斯匹靈透過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干擾PI3K訊息傳遞途徑,以及抑制血小板活性,阻止血小板包裹腫瘤細胞、幫助癌細胞逃避免疫攻擊,從而達到抑制復發的效果。 馬特林教授指出,這項結果顯示「基因檢測將是未來癌症預防的關鍵」。她強調,約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天涼H3N2好凶「一人中鏢全家感染」 醫曝流感惡化三部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明顯轉涼,有幾類人可得特別小心「流感」威脅!今因目前疫情以A型H3N2病毒株為主流型,醫師提醒,該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與快速變異特性,導致家庭內感染與校園群聚事件頻傳,尤其對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族群,H3N2更具攻擊性,一旦感染,病情常在短時間內急遽惡化,預必得了解流感惡化三部曲,及早就醫治療。 為讓民...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1 天前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常見於中老年人。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防肺癌不只戒菸!新研究:多吃「3類食物」 罹癌率降35%
預防肺癌除了戒菸、遠離空污,飲食也能降低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食物品質」是防癌關鍵,例如多攝取全穀、高纖蔬果等,少碰精緻糖、白麵包、甜飲料,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魚油、堅果油,蛋白質以白肉為主,有助於降低罹肺癌的機率35%,肺癌死亡率少29%。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醫點名「咖啡這3種喝法」以為健康其實超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4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他做檢查恐得「肝硬化」!醫推多吃「2食物」 6年後奇蹟逆轉
喝咖啡不只提神,還能保護肝臟。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做檢查,發現肝硬化指數逐年升高,擔心惡化成肝癌,遂向醫師求助。江守山建議他每天喝4杯咖啡,並攝取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後續追蹤約6年,指數未再上升,甚至達到「逆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吃到飽」飲料好髒!腸桿菌超標 漢來海港、饗麻饗辣PLUS全挨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多家「吃到飽」當紅品牌,衛生不合格挨罰!食藥署今(3)日公布 聯合各地方衛生局進行的「吃到飽餐廳稽查專案」結果,一口氣發現有六家業者的即食食品衛生堪慮,檢出腸桿菌科超標,包括有「漢來海港」台北天母SOGO店、「饗麻饗辣PLUS」LALAPORT南港店以及「野村燒肉」桃園店等通通榜上有名,由衛生局分別開罰。 食藥署...
匯流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鄭伃書身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卻在35歲正值事業高峰時,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罹患有「最惡乳癌」之稱的三陰性乳癌。抗癌成功後,她深刻反思每天熬夜趕報告、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就是
健康2.0 ・ 2 小時前
22歲護士腿麻、劇痛變色掛急診 醒來竟少一條腿!崩潰:進醫院是完整的
英國一名26歲的女護理師先前因腿部劇痛,到一間地區醫院急診室就醫,沒想到院方卻延誤治療16個小時,等到護理師手術醒來後,竟然少了一條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