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更少不了一樣許多台灣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配菜:「豆腐乳」。
川菜師傅的致命美味?重鹹、辣油、豆腐乳成隱形殺手
譚敦慈在節目中透露,表妹婿是川菜師傅,平日喜歡重油、重鹹的食物,烹調時大量使用辣油,甚至常讚嘆辣油上方浮的那層油是「人間美味」。此外,他也特別喜愛吃豆腐乳這類醃漬食品,這些習慣長期下來,都可能悄悄侵蝕腸道健康。
看更多:楊祐寧父癌逝 癌症轉移竟找不出癌源頭!醫揭「原發不明癌」奪命真相
譚敦慈表示,她與家人力行健康飲食,家中絕對不碰發酵或醃漬類的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醬、火腿等。她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警告,醃漬物恐增加罹患腸胃道癌症的風險,並提醒民眾應少碰燒烤、少高溫烹調、少吃醃漬物及不新鮮的食物,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豆腐乳、味噌、泡菜 發酵食物是致癌或抗癌?「發酵vs.醃漬」關鍵差異
「可是味噌、泡菜也是發酵品,有益生菌,不是可以防癌嗎?」許多民眾對此感到困惑。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糠榮誠醫師解釋,關鍵在於「製作方式」與「添加物」。像味噌、納豆,甚至是台灣本土的醃薑、黑豆,這類天然發酵品富含益生菌,對腸道有益。
然而,許多市售的醃漬品,問題往往出在「高鈉」,以及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而添加的「人工物質」。糠榮誠醫師指出,像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為了防止肉毒桿菌,會添加「亞硝酸鹽」,當它遇高溫烹調,尤其是超過150°C後,就會轉化為可怕的「亞硝酸胺」,這就是WHO認證的「一級致癌物」。
高溫是萬惡之源!醫示警:好油加熱也變「致癌物」
除了添加物,糠榮誠醫師更強調,「高溫烹調」是另一個致命關鍵。許多食物本身沒有問題,但經過高溫油炸、燒烤後,就可能產生質變。他舉例,冷壓橄欖油很健康,但若過度加熱,同樣會產生致癌物質。
甚至連油炸時產生的油煙,都含有無數致癌物質,糠榮誠說,像燒烤食物油滴到碳上,也會產生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PAHs)和異環胺(HCAs)等致癌物,這些物質和大腸癌、胃癌、肺癌等癌症都有關聯。
因此,糠醫師建議,飲食應回歸「天然」,盡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即使是泡菜、豆腐乳這類被認為含有益生菌、有益健康的發酵食品,也應注意鈉含量,適量作為配菜或調味即可,千萬不要當成主菜大量食用,以免攝取過多鹽分,增加身體負擔。
看更多:台大名醫也做錯!抽血肝功能都正常 忘做腹部超音波竟肝癌!
癌症非一天造成!醫籲:出現3大警訊,立刻檢查
「得到癌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糠榮誠醫師說明,從正常的腸道黏膜,因為接觸到致癌物,基因突變形成瘜肉,再從瘜肉演變成癌症,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身體其實會發出警訊。
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等到肚子痛、嚴重貧血、甚至腸道完全堵塞才就醫,那都為時已晚。只要發現以下任何一種狀況,就應該提高警覺,盡快接受檢查:
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祕、腹瀉交替)
排便有出血或黏液
身體異常疲累
看更多:糖尿病是不歸路?台大名醫揭逆轉黃金期 1關鍵行為控糖還護心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糠榮誠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台大醫12人沒症狀卻罹肺癌!誰是高危險群?名醫:1類人都該檢查
55歲男拉肚子+1症狀 竟確診胰臟癌第4期!醫揭癌王隱形警訊
腎臟名醫也罹腎臟癌!檢查3次才發現4.7公分腫瘤 全靠1症狀救他一命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她「早餐不吃這物」輕鬆甩7公斤!醫揭首要關鍵:1類要吃足...不是蛋白質
許多人為了減重、減脂,常常將餐食改以水煮,或是少吃減少熱量攝取,不過長久下來,不僅沒有飽足感、瘦的不營養,也難以持續;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就指出,事實上只要「微調」生活習慣,不需要靠意志力硬撐,也能長期維持健康。
鏡報 ・ 1 天前教育部投1.6億深化原民教育 明年擴大至全國國中小
因應12年國教課綱推動,並落實全民原教精神,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教育部自2020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已補助近90所學校,投入總經費達1.6億元,協助學校深化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強化學生的原民認同與地方連結,明(2026)年將擴大至全國國中小皆可申請,原住民重點學校最高可獲補助3
自由時報 ・ 1 天前掌藝薪傳成果發表最小學員大班 94歲陳錫煌親坐鎮
(中央社台北3日電)連續舉辦16年的「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今天在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前舉行成果發表會,班導師、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陳錫煌親自坐鎮,年紀最小學員只有幼稚園大班,上台演出有模有樣,吸引許多民眾觀賞。
中央社 ・ 1 天前
烏日縱火惡煞被起底!有竊盜、妨害自由前科 曾追車亮警棍恐嚇人
台中烏日區母女命喪火窟,疑涉縱火64歲許姓男子落網後被起底,竟是有竊盜、妨害自由前科的問題人物,6年前曾因行車糾紛追車亮出伸縮警棍恐嚇他人,當時他以「精神狀況不佳、經濟困難」為由求情,又以3萬元與被害人和解才獲得緩刑,如今釀2命悲劇,令社會譁然。
自由時報 ・ 1 天前兩廳院打造小約翰史特勞斯特展 遨遊藍色多瑙河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3日電)今年是「藍色多瑙河」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誕辰200週年,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以館藏為基礎推出「嚴重浪漫」特展,帶著觀眾回到19世紀的維也納音樂世界。
中央社 ・ 1 天前創新高速冷卻與熱傳技術 曾修暘獲吳大猷紀念獎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台科大機械系副教授曾修暘結合微奈米先進製程技術,展開以熱傳與高速冷卻技術相關研究,致力提升散熱效率,開發沸騰熱傳、高速冷卻等技術,獲2025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中央社 ・ 1 天前U-start創業計畫總獎金2200萬創新高 4隊獲百萬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114年「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2階段績優團隊名單揭曉,共19校、28組創業團隊獲選,創業總獎金高達2200萬元,是歷年最高紀錄,其中4組團隊獲得百萬獎金。
中央社 ・ 1 天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 小時前
台大高材生「早餐不吃1物」甩7公斤! 醫:吃對食物更健康
蔡明劼日前在臉書粉專撰文道,減脂需要均衡飲食,特別是要注意「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但有些人困擾早餐不容易攝取蔬菜,他建議可選擇不必煮也能快速上桌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等等。蔡明劼提到,有位從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姐,曾在香港、新加坡工作,由於金融業...
CTWANT ・ 1 天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男星罹鼻咽癌如「數千螞蟻爬臉」!名醫籲1飲食要節制
男星陳振華回顧與鼻咽癌搏鬥1年的歷程,形容神經痛有如「數千隻螞蟻在臉部爬」,苦不堪言,還好第3次化療後面部神經痛感全消。國內頭頸癌權威醫師指出,鼻咽癌的成因研究顯示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及1種病毒關係密
健康2.0 ・ 1 小時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