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總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 助病人順暢每一口呼吸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氣喘、支氣管擴張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每年奪走超過6千條人命,2024年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八位。由於這些疾病涉及免疫、發炎、感染等多重因素,難以單靠傳統方式治療達到良好控制。臺中榮總10月9日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為患者提供多專科整合性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親自參與揭牌儀式,胸腔部並邀請病友現身參與,一起見證中心啟用意義。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黃偉彰主任指出,呼吸道疾病不僅影響肺部,也與感染、免疫發炎、過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器官系統有關,所牽涉的發炎反應複雜。中心成立結合護理部、耳鼻喉頭頸部、心臟血管中心、胸腔外科、皮膚科、病理檢驗部、醫學研究部及精準醫學中心等力量,組成完整的跨科團隊。同時將建置標準化痰液分析流程,建立病人檢體與臨床資料庫,設立肺復原暨氧氣治療室,讓病人獲得完整的復原訓練與居家照護,真正幫助病人「順暢每一口呼吸」。
個案一:頑固肺阻塞 靠生物製劑找回健康
71歲的詹先生為慢性肺阻塞患者,近2年罹患新冠肺炎和流感後,常感到呼吸喘,肺功能僅剩44%。醫療團隊採痰、驗血追蹤發現嗜酸性白血球數量超出正常值2倍,顯示病人肺阻塞是以嗜酸性白血球引起的炎症為主,給予詹先生專門阻斷嗜酸性發炎的生物製劑後,病情明顯穩定,不僅未再發生急性惡化、肺功能檢查數值也大幅改善。
胸腔部沈佩誼醫師補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氣管長期發炎,導致呼吸困難、咳嗽與痰多的慢性疾病,常見於長期吸菸者,全台約有84萬名患者。傳統治療多仰賴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或類固醇,但對部分頑固型患者效果有限。為突破限制,本院透過痰液與血液檢體分析,檢測病人發炎細胞與生物標記,進一步辨識疾病的「內在特徵」(endotype)。再結合肺功能檢查與影像學的「外在特徵」(phenotype)資訊,進行雙向整合判斷,協助區分不同亞型患者。這樣的流程能針對病人特性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例如找出對類固醇反應佳或適合使用生物製劑的族群,真正達到量身訂做的精準治療。
個案二:30歲病人脫離「咳痰夢魘」
30歲的甘先生長期受支氣管擴張症困擾,因痰液大量堆積,每兩三分鐘就得咳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拼命把痰排出,「不能賴床,不然會被痰噎死!」經中榮團隊完整評估為雙下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嚴重痰液阻塞。1年前加入肺復原計畫後,自己每天在家有效排痰20分鐘。甘先生笑說:「現在不僅可以賴床,也不會一直咳嗽。」
胸腔部歐偉凡醫師解釋,支氣管擴張症是僅次於氣喘與肺阻塞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因大多不明,特色是支氣管擴張後痰液難以清除,導致反覆感染惡性循環。治療必須控制感染、清除痰液和維持肺功能,搭配藥物治療、肺復原運動、氣道清潔技巧與氧氣治療,才能有效改善。
胸腔部歐偉凡醫師解釋,支氣管擴張症是僅次於氣喘與肺阻塞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因大多不明,特色是支氣管擴張後痰液難以清除,導致反覆感染惡性循環。治療必須控制感染、清除痰液和維持肺功能,搭配藥物治療、肺復原運動、氣道清潔技巧與氧氣治療,才能有效改善。
其他人也在看

中榮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
台中榮總10月9日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為患者提供多專科整合性精準診斷和治療,提升病人生活品質,71歲的詹姓老翁為慢性肺阻塞患者,近2年罹患新冠肺炎和流感後,常感到呼吸喘,肺功能僅剩44%,30歲的甘姓男子長期受支氣管擴張症困擾,因痰液大量堆積,每兩三分鐘就得咳痰,經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後病情好轉,可順暢每一口呼吸。71歲的詹姓老翁為慢性肺阻塞患者,近2年罹患新冠肺炎和流感後,常感到呼吸喘,肺功能僅剩44%。醫療團隊採痰、驗血追蹤發現嗜酸性白血球數量超出正常值2倍,顯示病人肺阻塞是以嗜酸性白血球引起的炎症為主,給予詹翁專門阻斷嗜酸性發炎的生物製劑後,病情明顯穩定,不僅未再發生急性惡化、肺功能檢查數值也大幅改善。胸腔部沈佩誼醫師補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氣管長期發炎,導致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點燈節百人集會聲援政治犯 遭緬軍政府空襲已釀40死
本週一(6日)是台灣的中秋節,東南亞的緬甸同樣在慶祝他們的「光明點燈節」,軍政府卻突然襲擊一處叛軍控制的城鎮,至少造成40人死亡。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乳癌死亡率未降!近4成女性一生未篩檢 健保署推「論質計酬」計畫
乳癌多年蟬聯國內女性癌症之首,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表示,國內乳癌發生率在過去20年間從每10萬人口40人增加兩倍至82人,但整體乳癌死亡率卻未如歐美先進國家下降,凸顯台灣在「早期篩檢」與「完整治療」之間仍有進步空間。為逐步達成目標,「台灣乳癌倡議行動」擬參照WHO全球乳癌倡議,設定在2040年前逐年降低2.5%乳癌死亡率的目標。衛福......
風傳媒 ・ 1 天前
過了中秋節還意猶未盡 凌晨當街「炮戰」互射下場曝光
中秋節三天連假已經結束,沒想到有人意猶未盡,7號凌晨一點左右,共7名20歲左右的男女,竟然高雄市區,當街展開炮戰,結果被巡邏員警逮個正著,除了被依社維法裁處外,環保局也說他們違法三項法規,將要來一一究責。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火獅開光點睛!高雄左營萬年季10/9-12登場
[NOWnews今日新聞]2025高雄左營萬年季於10月9日至12日於蓮池潭盛大舉辦,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及元帝廟主委黃慶國今(9)日在左營元帝廟,為象徵福氣安康,威風凜凜的火獅開光點睛,宣告2025高...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國慶連假首日北部湧車潮 公路局曝11日易壅塞路段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今天是國慶連假第1天,公路局指出,壅塞、車多路段集中在北部,預估明天各觀光景點將陸續湧現旅遊車潮,建議民眾多搭乘公共運輸,或運用App掌握即時路況。
中央社 ・ 1 天前
流感高峰期到來! 嘉縣府呼籲家長同意學生接種疫苗
流感疫情進入高峰,全台已有多所學校因疫情停課,學生族群因生活接觸密切,成為病毒傳播高風險群,嘉義縣政府備妥1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其中3萬劑疫苗將安排醫療院所進入校園施打,嘉義縣衛生局表示,目前仍有8.4%家長尚未簽署同意書,呼籲家長儘速提交同意書,讓孩子在校園集中接種,共同建立堅固的群體防護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 防災士培訓向10萬人邁進
內政部今(9)日部務會報安排消防署報告「防災士培訓辦理進度」案。部長劉世芳表示,為落實總統「全社會防衛韌性」理念,強化全民防災意識與基層應變能量,持續推動防災士培訓制度,至2025年10月6日止,全國已培訓69437名防災士,今年預估培訓量將較往年平均值成長15倍,可望達成10萬名防災士培訓目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水利署傾全署之力 逐步恢復光復防洪安全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對於有媒體報導花蓮光復佛祖街居民提到,堰塞湖後持續五天水位上漲,淹沒屋頂,質疑水利署誤判情勢,沒有進行封堵。水利署回應,已於第一時間傾全署之力投入,依災後馬太鞍溪河道實際狀況及救災人員安全考量,以最快速度救災復建,並無誤判延遲。水利署補充,隨著河水穩定在河道深水槽內,得以進行二八六○公尺臨時土堤設置,並日夜趕工於十月五日完成,臨時堤防五公尺高、十公尺寬,前方再加以鼎塊、大型太空包組成三層保護,堤坡表面增加鋼網與噴凝土抗沖刷處理,具基本保護功能,後續將辦理堤防加強加固,於一一五年汛期前,完成受損堤防復建及河道疏濬累積三百萬立方公尺,恢復設計洪水保護標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2026要參選嗎?高嘉瑜表態了 劍指這一區
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撲朔迷離,現任國民市長蔣萬安積極尋求連任,民進多人被點名。國民台北市議員張斯綱認為,若民進推出立委王世堅參選,將對蔣萬安構成最大威脅,因為王世堅對市政很熟悉。王世堅則表示,自己完全不考慮,我們人才濟濟啊。前立委高嘉瑜表示,台北市長之戰有王世堅,我們怎麼敢說我們想要選台北市長。她還是會回到內湖南港,好好耕耘比較重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吸入泥水氣管受損 醫療清淤減少濃痰
三天連假,相信也會有不少人,把連假當作志工日,想到花蓮光復去付出。最近陸續傳出投入清理的遺憾事件,周遭環境,身體狀況都要顧好,保護好。花蓮慈濟醫院收治一名受災鄉親,也可以用「清淤」來形容這醫療過程...
大愛電視 ・ 1 天前張艾嘉導新片「再不拍就老了」
張艾嘉監製的奇幻片《他年她日》已於中秋連假在台上映,從構想到拍攝將近4年才完成。她表示,台北首映會當天,看著觀眾在台下鼻頭一酸,「那一刻,我覺得好像要把孩子交出去了」,並透露明年將自己執導新片,分場大綱已完成,「再不拍我就老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最正人妻10年前舊照出土!濃妝電眼 自嘲「小小年紀卻一把年紀」
擁有「最正人妻」封號的YouTuber咪妃,自2021年與老公結婚後育有一個寶貝女兒,家庭幸福美滿,時常在社群分享育兒日常與生活點滴,受到粉絲喜愛。今(9日)她難得回顧過去,在社群貼出一系列自己22歲時的舊照,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背債1.6億身亡!女代書淪「人肉提款」5年 紫靈宮3人涉詐拘提
高雄市鼓山區博愛二路1日中午發生墜樓案,56歲孫姓女代書倒臥人行道身亡;家屬整理遺物時翻出厚厚一本帳冊,這才發現死者被以宗教為名、吸血高達1億6千萬元的詐騙陰謀,控訴鳳山「鳳凰山紫靈宮」孫姓宮主姊妹以「王母娘娘指示」為名,長年洗腦信眾、吸金斂財,導致債台高築、絕望墜樓。鼓山警分局拘提孫姓姊妹以及妹妹的兒子陳男,全案依照詐欺罪偵辦,追溯長達5年的犯罪時程與內容,以釐清案情。
太報 ・ 1 天前

台灣雙十慶典 賴清德喊話中國「侵略必敗」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今年雙十演說中,喊話中國要體現大國責任,放棄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宣示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中國外交部隨後回應,批評賴清德是「麻煩製造者」、「危險製造者」、「戰爭製造者」。
德國之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