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正在削減新聞流量:從全球趨勢看台灣媒體的結構性危機
根據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RISJ)最新調查[1],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正在徹底改變人們搜尋與接收資訊的方式。過去一年內,使用者主要利用AI「創造內容」(如生成圖像或摘要),但如今「查詢資訊」已成為最主要用途,比例從每週11%上升至24%。換言之,AI正取代搜尋引擎與新聞網站,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與知識的首要入口。[2]
[1]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RISJ), AI and the News Audience 2025 Report.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5
[2]也可以參考翁秀琪(2025),【搜尋】消逝時 傳統媒體的生存邏輯正在被改寫。https://www.mnews.tw/story/20250617ombuds001
從創作到查詢:AI使用行為的重大轉變
RISJ研究員Felix M. Simon指出,人們越來越常使用AI來「研究主題、回答事實性問題與尋求建議」。這種轉變意味著AI正逐步侵蝕原本屬於搜尋引擎與新聞出版商的資訊中介角色。[1]
研究涵蓋六個國家,美國、英國與阿根廷的使用者中,有超過六成在過去一週看過AI生成的搜尋答案(美國61%、英國64%、阿根廷70%)。而在這些看到AI回答的使用者中,僅三分之一「經常或總是」點擊來源連結,約28%則「很少或從不」點擊。這代表,越來越多使用者的資訊旅程,可能在AI摘要階段就結束,根本不會進入新聞網站。[2]
這一趨勢的影響不僅限於搜尋習慣的轉變,更涉及「資訊主權」的重構。當人類透過AI直接獲取答案時,新聞機構的角色從「資訊提供者」變成「被引用的素材供應者」。
出版商的焦慮:流量與青年閱聽人的雙重下滑
《華盛頓郵報》Arc XP系統負責人Matthew Monahan在倫敦新聞業會議上指出,全球出版商正經歷搜尋導流「下降10%至15%」的趨勢,更令人憂慮的是「年輕閱聽人的直接訪問流量也在下滑」。[3]
對新聞業而言,這代表兩層風險:
依賴SEO[4]的流量萎縮:搜尋引擎若將AI生成摘要置於首位,原始內容被邊緣化,網站點擊率自然下降。
品牌關係的鬆動:年輕族群原本就對傳統媒體品牌忠誠度低,如今又習慣由AI「總結」新聞,媒體更難建立辨識度與信任。
這些趨勢與近年各大媒體的流量危機相互呼應。據 Press Gazette 等媒體報導,多數英文語系新聞網站在 AI 生成摘要與搜尋導流變動下,出現搜尋導入流量的單位數至兩位數(約20%)百分比減少。
生成式AI如何重塑資訊經濟
根據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的 AI and the News Audience 2025 報告(Simon, 2025[5]),生成式 AI 正改變使用者搜尋與閱讀行為,使出版商流量受損。此趨勢意謂 AI 對新聞業的挑戰主要在「替代」而非「抄襲」;因此,當前的 AI 搜尋系統正造成內容曝光、廣告收益與資料回饋鏈條的中斷。
過去十年,新聞網站依靠搜尋導流與社群分享建立流量模式,形成所謂的「attention economy」(注意力經濟)。但AI系統,如ChatGPT、Perplexity、Google AI Overviews或Claude.ai,已能直接生成答案,讓使用者無需點擊原始新聞。
這種轉變導致「內容—流量—收益」的鏈條出現斷裂:
內容生產者失去可見性:若AI僅以摘要呈現結果,原始來源的曝光度大幅減少。
廣告與訂閱受衝擊:當讀者不再造訪網站,廣告展示量下降,付費牆也失去誘因。
數據回饋中斷:媒體無法追蹤使用者行為,難以進行內容優化與會員經營。
Felix Simon在RISJ的延伸報告中形容這是一種「invisible disintermediation」(隱形去中介化)——AI取代了搜尋引擎的中介功能,直接掌控資訊起點。[6]
AI的搜尋生態:封閉與透明的角力
Google的「AI Overview」目前尚未在法國全面上線,RISJ推測這與歐盟數位市場法(DMA)[7]及版權法框架有關[8]。法國出版商協會已警告,若AI使用新聞內容進行訓練與摘要卻不支付授權費,將可能構成「次級侵權」。
這場爭議的核心在於:AI生成內容究竟屬於「搜尋輔助」還是「內容重製」?若AI僅提供片段摘要卻取代了原文點擊,出版商理應要求平台支付「引用費用」(reference fee)或「資訊再利用費」(reuse fee)。
RISJ研究顯示,超過70%的新聞主管認為AI平台應在其摘要中明確標示來源、提供外部連結,並揭露資料來源政策。這與歐洲新聞聯盟(ENPA:European Newspaper Publishers’ Association)及法國媒體議價制度的訴求一致。
對台灣與華語媒體的啟示
台灣媒體長期高度依賴搜尋流量與即時新聞更新頻率,以維持曝光與廣告收益。生成式AI的出現,正在動搖這個基礎。
1. 搜尋依賴的結構性風險
若Google在台灣全面推出AI搜尋摘要,媒體可能面臨以下情況:搜尋點擊率下降10–20%;網站停留時間縮短;廣告曝光量與訂閱誘因同步下滑。
這對原本就流量分散、訂閱基礎薄弱的台灣新聞市場,是一場「流量供應危機」。
2. 必須建立「被AI引用」的能力
媒體應開始進行「AI可讀化」(AI-readability)設計,包括:明確的標題層級(H1、H2)、段落結構與問答式摘要;在網頁中嵌入語意標註(schema.org metadata),讓AI更易識別來源;透明的作者、時間、出處標示,以強化可信度。
這些技術性工作將成為下一代SEO,也就是「AI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3. 建立直接讀者關係
生成式AI的普及將使「被動流量」進一步消失。新聞業者必須強化「自有管道」(owned channels),如電子報、Podcast、會員平台,主動經營關係。
舉例而言,《The Guardian》近年透過會員制成功減少對搜尋依賴,《Financial Times》則推行AI輔助的「智慧化推薦系統」以提高留存率。
4. 加入AI議價與倫理對話
台灣的《新聞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若最終通過,應納入「AI生成摘要」的授權與揭露條款。媒體需主動倡議「AI使用透明原則」,要求平台揭露訓練來源並提供補償。這不僅是經濟議題,也涉及公共資訊的正當性與民主監督。
從流量到信任:新聞價值的再定位
Felix Simon在另一篇分析中指出,「對新聞業而言,這些結果是苦澀的藥方」[9]。因為AI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信任的重構。當使用者習慣由AI提供「快速、整合」的答案,新聞的價值需重新被定義——不再只是「最快」,而是「最可驗證」、「最有脈絡」、「最具公共意義」。
對台灣媒體而言,這意味著兩條路:若繼續追逐短線流量,AI將加速內容商品化與邊緣化;若能藉AI轉型為「知識服務提供者」,則有機會在資訊過剩時代重新獲得信任。
AI不是終點,而是分水嶺
生成式AI的崛起,標誌著新聞產業進入「後搜尋時代」(post-search era)。它挑戰的不只是演算法,更是媒體存在的理由。
對出版商而言,下一步的關鍵在於:如何讓AI「引用而非取代」新聞;如何與平台建立公平的資訊合作機制;如何重新定義新聞的公共價值,使其在AI時代仍具不可替代性。
對台灣媒體而言,這是一場必須提早準備的結構性考驗。當讀者的資訊起點從Google轉向AI助手,新聞網站若仍停留在流量思維,將在新一輪資訊革命中被悄然邊緣化。
[1]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RISJ), AI and the News Audience 2025 Report.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5
[2] 同前註。
[3] 同前註。
[4]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是指透過技術與內容策略,使網站在搜尋引擎結果中獲得較高排名、提升可見度與流量的過程。
[5] Felix M. Simon, “Publishers say generative AI is cutting into their traffic. New research shows just why they’re right,” Nieman Lab, Oct. 10, 2025. https://sendy.niemanlab.org/w/YMg3X8Dx0QFOVfn1TE63Hg/kMlu2Chigbf763o892eWWR1pVw/FEaah892hClc8PRYxm1nYMJw
[6] 同註5。
[7] 歐盟《數位市場法》(DMA:Digital Market Act)及相關版權法框架,是用來規範大型數位平台的市場壟斷與內容使用,要求它們公平對待媒體與內容創作者、並支付合理授權費的法律制度。
[8]同註5。
[9] 同註1。
其他人也在看

棒球》「我其實前途一片黑暗」威廉波特冠軍教練駱政宇為基層教練發聲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舉辦建立完善運動教練查核制度公聽會,邀請第一線教練提出建言,率領東園國小勇奪威廉波特冠軍的總教練賴敏男以及教練駱政宇為基層教練發聲。台灣尚未建立完善的教練與篩選制度,導致部分曾有不當行為或前科的教練仍能轉換場域繼續任教,面對此漏洞,制度設計必須更明確建立把關機制,立法院今舉辦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館長遭3元老毀滅式爆料「逼員工上館嫂」 神隱20小時回應了
網紅「館長」陳之漢14日晚間,遭3名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特助「小偉」、「總監」吳明鑒聯合毀滅式爆料,稱館嫂是館長介入別人感情搶來的,還邀請小偉來和他一起「3P」、抹黑威脅店家等指控。對此館長神隱20小時候本人回應,否認所有指控,更心疼老婆無故被牽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館長對決大師兄「過一天風向變了?」 鄉民揭他1敗筆:根本豬隊友
「館長」陳之漢近日遭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高階主管小偉毀滅式爆料,稱館長曾要求小偉陪睡老婆館嫂,以及投資內幕等。一名網友表示,一開始不少人都在嘲笑館長,感覺對方聲勢應該會下跌,沒想到才過一天風向竟然180度轉變,好奇其中原因,掀起眾人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百萬小學堂》小西瓜長大了!近照曝光變正妹中醫師 網驚呼:門診要爆了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綜藝節目《百萬小學堂》昔日人氣「小學生智囊團」成員小西瓜(廖書嫺),在節目播畢後一路專注課業,如今已經是林口長庚中醫師。她的近照今(16日)曝光,網友看了驚呼「門診要爆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館長開直播認了!手機的確有「我的影片」 怒嗆:錢早被他們拿光
網紅館長(陳之漢)昨(14)日遭到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爆料性騷擾員工、私德敗壞等。對此,館長今日開直播,表示爆料者都只PO出對他們有利的音檔,同時他也質疑,小偉若真的覺得被性騷擾,那又為何在中間離開公司後又回來?並強調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沒什麼好怕的,「反正法律的問題,我們就交給律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蘇澳煙波住客要告了!痛斥逾30車泡水「是人禍」 開轟飯店5疏失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受到鳳凰颱風外圍環流、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宜蘭蘇澳日前降下豪雨,多地傳出嚴重淹水災情,煙波大飯店四季雙泉館慘遭洪水灌入,超過30輛車因而泡水報銷。對此,11名受災住客今(17)日聯合發表聲明,列出飯店多項缺失,並痛批此事件為人禍,將提起集體訴訟求償。
民視 ・ 1 小時前
他爆「發雞排跳票是淡X畢業生」 被台大女友戴綠帽報復:想毀了大氣系
日前一名台大網友在臉書「黑特帝大」發出祭品文,喊話賭上台大大氣系招牌,預測「台北至少放2天颱風假」,如果都沒放就各請300份,祭品文強調16日中午兌現,現場湧入400人排隊卻被放鳥。就有人爆料,其實這名男子是因就讀大氣系的女友讓他戴綠帽,才出招報復,再度引起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日前一群台灣遊客飛往義大利一間披薩用餐,沒想到疑似因為16人只叫了5份披薩、3杯啤酒,讓當地披薩店老闆直接把整群團客的清晰面貌全錄下,甚至直接在現場公審、但由於台灣旅客聽不懂老闆所說的外語內容,還對鏡頭比YA、豎起大拇哥,老闆最後卻不留情喊「台灣滾吧」,影片公開後大炎上、讓餐廳老闆緊急道歉,可當下老闆又喊出自己跟「中國、台灣」道歉,讓網友再度看傻眼,事態持續延燒更讓蒙特卡丁尼市的市長德羅索(Claudio Del Rosso)出面緩頰、透露將見「台灣代表」一起解決這次事件,對此台灣財經網美胡采蘋就感歎台灣現在國際地位「稍微有點太高了」。
民視 ・ 3 小時前
收入不輸台積電上班!3男吃住家裡 老父開一條件、賺錢全得上繳「國庫」
三個兒子踏入社會前,他就建議及要求他們將每月薪水,除了生活開銷外全數繳入「國庫」(由母親代為儲蓄)。因為孩子住家裡、吃家裡,這樣的強制儲蓄是為未來打下基礎。直到他們結婚,他就會兌現承諾:本利歸還,並加贈房子當新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男子獨居山洞逾20年!他拒絕現代生活「無電無網」 靠訪客接濟與雨水生存
畫面中可見,山洞內堆滿了他從村莊購得的日常用品,以及許多用於儲水的瓶罐,但完全沒有水電與網路設施,整體環境簡陋。根據《INews Jatim》報導,這起事件因一段TikTok帳號@doraemonjowo05上傳的影片曝光而受到關注。影片拍攝者表示,他們攀登將近兩小時山路,才抵達蘇達爾...
CTWANT ・ 17 小時前
孫德榮突身體不適急找律師改生前遺囑!3億遺產動向曝光
64歲王牌經紀人孫德榮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今年7月才進行脊椎手術,但身體仍存在其他症狀,包含跌倒、突發不適等。日前他自曝晚上出現心悸、暈眩,令他感到相當不安,於是決定儘快聯繫律師修改生前遺囑。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義大利披薩老闆公審台人!驚動市長出面 同團網紅曝現況:升格外交等級
台灣旅行團近日在義大利用餐時遭披薩店老闆拍片公審,表示16人只點5份披薩、3杯啤酒,更以「中國人」、「日本人」戲謔,一群不知情的台灣遊客被羞辱,還一起對著鏡頭比讚合照。同團裡有一名網紅部落客透露,導遊事前已說明原因,也老闆同意少點餐。該團還在義大利遊玩,現況曝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高市早苗講完「台灣有事」論後民調血崩 郭正亮:她會撐不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暗示自衛隊可介入台海,引發軒然大波。大陸13日召見日本駐陸大使強烈抗議後,高市早苗民調急速下滑。前立委郭正亮16日表示,日本是不禁打,高市早苗講了這些話後,大陸做了一些動作,民調馬上重挫,他認為高市早苗會撐不住。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館長遭爆「逼員工拍鳥照」滿足館嫂慾望! 律師:恐面臨5年刑罰
[FTNN新聞網]娛樂中心/綜合報導網紅館長近來爭議不斷,昔日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昨(14)日開直播爆料,指控館長因性功能不佳,逼迫小...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慘遭1股票套牢5年!他興奮喊「漲回來了」奇蹟翻紅關鍵曝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人熱衷投資股票,包括許多明星忙於演藝事業同時,私下也緊盯股盤走勢,不過投資難免有被套牢的風險。知名主持人阿Ken就分享,曾被1股套牢長達5年,不過熬到最後竟奇蹟翻紅,「它漲回來了!」並揭露背後轉變時間點。
民視 ・ 1 天前
台灣姨遊日聽嘸!店員1句釣出台灣人大軍 目擊者笑:到底多少人在日本?
台灣人出國到日本旅遊常遇到同鄉,一名網友分享在熊本藥妝店目擊台灣阿姨刷卡語言不通,店員求助後立刻「召喚」全場台灣人協助,笑稱日本到底有多少台灣人。貼文也掀起網友共鳴,紛紛分享出國在日本處處遇見自己人的趣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棒球》日本強化試合傳捷報! 日本武士隊11比4力退強敵韓國
2025日本武士強化試合今天(15日)在東京巨蛋熱烈開打,日本隊中繼投手森浦大輔雖遭到韓國連續2支全壘打的重擊,讓對手先馳得點,但有著打線全場12支安打、海灌11分的援護,最終日本隊以11比4取得強化試合的首場勝利。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台大大氣系放鳥!地理系霸氣「補償350杯飲料」店家證實了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鳳凰颱風前陣子襲台,1名自稱「台大大氣系」的網友,大膽預測「台北至少會放兩天颱風假」,還放話沒放的話「各請300份雞排+波霸奶茶」,翻車後他改口只發300份雞排、100份飲料,「真的沒錢了」。然而今(16)到了約定時間,本人卻遲遲未出現,直接放鳥現場等待領取的400人,一夕間引發民怨;沒想到地理系似乎看不下去,直接霸氣出手幫洗刷台大招牌,宣布明(17日)發350杯飲料,飲料店也現身留言證實,「是真的!學長已付清」。
民視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