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靠手術就好?義大宋天洲:藥物角色在術前術後同樣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許多人以為減重只有兩條路:飲食運動或手術,但其實,藥物治療在術前與術後都有重要角色。義大大昌醫院外科副院長宋天洲強調,中心推廣「全人照護」理念,結合手術、藥物、營養與心理支持,依據每位患者需求提供最合適的減重計畫。
全人照護:不只降體重,更照顧心理與慢性病
宋天洲副院長指出,減重不只是「把體重降下來」,還要照顧患者的心理、生活習慣與慢性病管理。在義大大昌醫院,每位接受減重治療的病人,除了外科醫師,還會有家醫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個案管理師協助。透過這樣的團隊支持,患者能建立長期健康習慣,降低復胖風險,讓治療過程更穩定、更有持續性。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希望在婚禮前快速瘦個10公斤,醫生就會評估適不適合用吃藥的方式來達成;但如果想瘦的更多,像是30%以上體重,或BMI超過40,這時候可能就需要手術,同時搭配藥物和心理輔導來治療。
BMI28以下:先從藥物與生活調整
對於BMI28以下、尚未到手術標準的患者,宋天洲建議不必急著手術,可先透過藥物搭配飲食與運動調整。藥物主要用來控制食慾,若患者同時有慢性病,醫師會依病情一併規劃治療。這類患者通常的減重目標是10%體重下降,對日常生活和健康改善已有明顯幫助。醫師會依據患者身體狀況與生活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藥物與劑量,並安排定期追蹤,確保安全與效果。
術前藥物:改善慢性病,降低手術風險
許多患者在減重手術前,也會先接受藥物與營養計畫的介入。術前減重不只是為了降體重,更重要的是改善慢性病,例如血糖、血壓或膽固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讓患者在更安全的狀態下接受手術,也能降低麻醉與術後併發症風險。對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術前藥物能幫助控制血糖與血壓,讓手術過程更順利,也有助術後恢復。
術後藥物:控制食慾,避免復胖
手術能在短期內快速降低體重,但多數患者在術後一年左右會出現「飢餓素代償」現象:胃排空加快,食慾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又回來,結果導致體重回升。這時候,藥物治療就能發揮關鍵作用。
近年來受到重視的中樞型減重藥物,就是專門針對大腦食慾機制下手,幫助患者維持術後成果。特別是對於嘴饞、忍不住零食誘惑的患者,藥物可協助部分患者減少進食衝動,減少心理壓力與挫敗感。宋天洲副院長也提醒,縮胃手術後因胃排空加快增加飢餓,不一定適合使用腸泌素針劑,這個階段使用反而可能帶來更多不適,也提醒患者切勿指定用藥;在術後階段,中樞型口服藥物會更合適。
宋天洲副院長進一步說明,中樞型的藥物主要透過兩種方式發揮作用:
• 抑制食慾:藥物透過調控大腦的食慾中樞,幫助減少飢餓感。
• 調節獎勵系統:藥物能降低「看到就想吃」的衝動,減少對零食或高熱量食物的強烈渴望。
隨著今年台灣核准多款新型減重藥物,患者有了更多選擇。不過,是否適合每個人、在什麼時機介入,仍需要醫師根據個別狀況來評估。
另外,對怕打針的患者,或是長期施打針劑後有經濟負擔的人,口服藥物就是一個重要的替代方案。宋天洲副院長強調,治療必須量身訂做,找到適合自己且能長期維持的方法,才是避免復胖、保持健康的關鍵。
高度減重需求:手術與藥物合併療法
對於希望減掉40%以上體重的患者,單靠手術或單一藥物往往不夠。宋天洲副院長表示,這類患者通常採合併療法:如中樞型藥物搭配腸泌素藥物降重,甚至手術與藥物並行,有助於治療計畫的進行。合併療法能在臨床上提供更多彈性,也有助於體重控制和慢性病管理。
二次手術患者:先從藥物與營養介入
部分患者因復胖或第一次手術效果有限,會考慮二次手術。宋天洲指出,醫師通常先以藥物與營養計畫介入,藉由改善生活習慣,協助控制體重,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手術。
藥物當道世代,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減重藥物。若患者有精神疾病或其他慢性病,醫師會評估副作用與安全性。藥物劑量會依患者反應逐步調整,不必強求達到最大劑量,重點是效果與安全兼顧。患者也需配合生活方式改變,如規律飲食與運動,才能讓醫療介入發揮最大效益。
長期追蹤:減重成功的關鍵
義大大昌團隊在復胖病人的追蹤經驗豐富。宋天洲副院長強調,減重不只是數字下降,更是身心健康的整體改善。對不同BMI、不同減重目標與慢性病狀況的患者,藥物與手術的角色各有不同。
義大大昌醫院透過透過定期回診、藥物調整、營養管理及心理支持,全程陪伴患者。這樣的全人醫療、全人照護模式不僅降低復胖風險,也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習慣,讓減重不只是短期成果,而是真正改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甜食、澱粉上癮?中國醫談:中樞型減重藥物如何應對「食物噪音」
【減重專輯】到處都是減肥陷阱! 甜點、米飯控如何與頑固脂肪分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每天只要12分鐘!只是改變走路速度 血糖、壓力、體重都變好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緊湊,想運動卻總是抽不出時間?其實,只要每天花12分鐘快走,就能有效促進身體代謝、提升心肺功能,甚至改善情緒與睡眠,是忙碌生活中最實用的養生良方。 上班族的運動祕訣:善用
健康2.0 ・ 1 天前《台北股市》不斷更新!9月營收登天 法人壓寶它們 敲鴻海百億元
【時報-台北電】2025年9月上市櫃營收哪些公司不但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且為法人積極壓寶對象?「時報資訊」不斷電連續整理報導!截至13日累計1909家公司已公布營收成績單,共計104家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其中鴻海(2317)、奇鋐(3017)及創意(3443)等個股,業績一把罩深受法人青睞,近10日上市吸金王由鴻海(2317)搶下,法人累計砸入銀彈128.56億元,買超5.39萬張;上櫃則為宜鼎(5289),累計吸金12.92億元,法人買超0.35萬張。 104檔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個股,上市公司計有61檔、上櫃公司計有43檔,大多分布在電零組、其他電及生醫業等類股。在法人買超方面,業績題材火爆亦成為法人積極鎖定的標的,依近10日法人「百萬級」銀彈壓寶股排序,上市公司前10大個股依序為鴻海(2317)、奇鋐(3017)、創意(3443)、亞翔(6139)、遠傳(4904)、高力(8996)、川湖(2059)、尖點(8021)、神達(3706)及文曄(3036),買超金額介於128.56億元~12.45億元。上櫃公司前10大個股依序為宜鼎(5289)、良維(6290)、信驊(5274)、台燿
時報資訊 ・ 20 小時前

區域醫療再升級!阿茲海默症新藥「樂意保」完成首例施打 中部患者免舟車勞頓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於9月成功完成院內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 「樂意保 […]
觀傳媒 ・ 1 天前
后里聯合行政中心重建進度議題 中市府:先期規劃預計114年底完成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邱愛珊、黃佳恬、楊大鋐、林昊佑、陳文政、張彥彤、吳建德、 […]
觀傳媒 ・ 1 天前以哈停火 外交部:我將持續提供人道援助、重建計劃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哈瑪斯13日分別釋放人質、囚犯。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14)日表示,對以哈簽署停火協議表達高度歡迎、肯定,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非政府組織合作,提供受戰亂影響的民眾人道援助及重建計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晚間宣布,以色列與巴勒斯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旅客最大?長榮不合理要求曝光 前空服再爆:請假被「加強處罰」
長榮空服員抱病工作卻離世,也讓人好奇空服員光鮮亮麗外表下,究竟藏了多少辛酸。網傳一張長榮績效評核標準,事、病假一天扣1分,不僅影響考績甚至可能因此被約談、要寫「改善計劃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全麥吐司非人人適合!腎臟病患吃多小心「動脈鈣化」
全麥吐司雖以高纖維、低升糖指數聞名,但林軒任醫師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腎臟病患者若過度攝取全麥吐司,可能引發高磷血症,進而增加腎性骨病、動脈鈣化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市弱勢青年就業 議員批政策短效不足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議會今(14)日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蕭隆澤、張芬郁、陳雅惠、謝家宜等,針對弱勢青少年就業輔導機制提出質疑,認為市府現行政策成效有限,亟需檢討與改革。...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宇瞻前進日本CEATEC 2025 搶攻節能商機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隨著日本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轉型(GX,Green Transformation)」政策以實現碳中和目標,節能與環保顯示技術預期將成為產業新焦點。宇瞻科技(8271)近年積極布局全...
自立晚報 ・ 11 小時前
菲中公務船南海碰撞 外交部:反對中方侵害人身安全
[Newtalk新聞] 中國與菲律賓公務船12日在南海中業島海域發生碰撞,影片顯示,中國噴射水柱並且追逐衝撞。對此,我國外交部今(14)日表示,反對中方採取任何升高情勢、侵害人身安全,損及南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作為。外交部呼籲,唯有妥善透過多邊對話以及爭端解決機制,才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南海議題。 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漁業局公務船日前在中業島海域發生碰撞,菲國公布影片顯示,中方噴射水柱並且追逐衝撞;中國海警局則聲稱,菲船非法闖入事發海域,無視警告又接近中方正常執法的海警艇,進而導致擦碰。 外交部今上午召開例行記者會,發言人蕭光偉表示,對於中方在南海海域的作為,嚴重影響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更直接影響危害到菲方海事人員的人身安全,這些強勢的行徑,外交部要表達嚴正的關切。 蕭光偉指出,外交部也密切關注當前南海相關島嶼的爭端,並且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尤其反對中方採取任何升高情勢、侵害人身安全,損及南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作為。外交部也要呼籲,唯有妥善透過多邊對話以及爭端解決機制,才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南海議題,而我國將持續和理念相近的國家密切關注南海情勢,共同致力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 另外,《日經亞洲》提問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別讓「假潔白」毀了健康!醫曝食物過於美白是警訊
百威食品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腸,導致黑心食品流竄市面,引發民眾恐慌。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食物被過度「漂白」代表氧化傷害而非潔淨,強調真正的乾淨應來自細胞能自行還原與修復。他提醒避免不自然潔白的加工食物,多攝取天然抗氧化食材、維持良好作息與腸道健康,讓身體回到平衡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國慶連假7.5萬人次訪高雄果嶺自然公園 市府評估餐食可行性、推動認養
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於國慶日(10日)開放,3天連假共吸引7.5萬人次,市長陳其邁今(14)日於市政會議聽取各局處及地方改善建言,指示規劃飲用水、評估餐食可行性,並推動公園後續認養制度。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將70公頃球場轉型為全民共享綠地,與雙湖公園、澄清湖串聯,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你吃「乾淨飯」了嗎?孫儷減脂法登熱搜 營養師揭關鍵
因《後宮甄嬛傳》爆紅的中國女星孫儷,近日曬出自製減脂餐盤引發熱烈討論。她透露自己吃了一段時間的「乾淨飯」感覺很好,每餐都有菜、有肉、有飯,看似簡單卻營養均衡。孫儷特別強調,比起體重數字,她更在意身體組成,追求的是少脂肪、多肌肉的理想狀態,同時提醒粉絲「認真吃飯,也能瘦」。這番分享不僅登上熱搜第一,也讓許多人重新思考減重飲食的正確觀念。
NOW健康 ・ 18 小時前
北市蛋黃區車位稀缺 「這類物件」有吸引力
[NOWnews今日新聞]行政院主計總處2024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六都家庭之中,雙北擁有汽車比例雖然最低,但也有47%~48%;不過,礙於建築基地有限且寸土寸金,沒有規劃車位的中古華廈、公寓產品...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駭客竊取資料!放暗網兜售?卓冠廷曝「自身經驗」直呼:很恐怖!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民眾主席黃國昌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才身陷「狗仔案」疑雲,今天(14日)又遭《鏡週刊》踢爆找來一批有資安專長的人擔任駭客,組成「網路禁衛軍」,除了肉搜反對黃國昌的網友並進行網路霸凌外,更疑似協助竊取各種機敏資料,讓黃國昌可以在質詢時使用,事後還將資料放到暗網中兜售,一張圖索費2萬元。對此,民進議員卓冠廷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爆料,自己全家人的個資也曾被放到暗網上。
民視 ・ 13 小時前
2025最值得入手的 5 款秋冬身體保養推薦!告別乾燥粗糙,柔嫩肌膚這樣養
1.凡士林身體乳推薦:DINOTAENG 萌系聯名,柔潤守護乾燥肌開架最強身體乳品牌,擁有 150 多年歷史的世界經典修護品牌凡士林,以簡單有感配方,致力於解決肌膚乾燥問題。2025 年冬季,凡士林首次攜手超人氣療癒 IP 「DINOTAENG」,推出冬日限定療癒組包。這對「陪伴守護系」的...
styletc ・ 20 小時前
2寶媽搭寧靜車廂「被舉牌警告」 男星帶女兒遭路人罵提1解方
台灣高鐵9月22日上路「寧靜車廂」政策,原以為是營造安靜乘車環境的好方法,然而,近日有網友看見一名2寶媽被舉牌警告,於是將吵鬧的小寶帶到車廂外安撫,獨留大寶一人坐在位置上,引發網友熱議。對此,身為2寶爸的男星吳鳳也在社群分享自身經驗,並提出兼顧寧靜與育兒的建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