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意外懷孕,掌握生育計畫!手臂避孕植入劑解析,婦產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懷孕生產對女性身心與生活所有層面,都會帶來極大的影響性,減少意外懷孕、掌握生育計畫,是所有適齡女性的重要課題,金安心醫院副院長邱士芸醫師表示,到婦產科諮詢避孕方式的女性,通常不外乎是因為暫時沒有生育計畫、產後希望暫時避孕、或曾使用口服避孕藥但常忘記服用,想諮詢其他更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等三種類型。
現今的避孕方式相當多元,邱士芸醫師分析,避孕方式在臨床上又可分為短效型及長效型。短效型避孕方式包括保險套、口服避孕藥、避孕貼片、陰道環等;長效型可逆避孕方式則有手臂避孕植入劑、子宮內避孕器等選擇。
簡便、長效、成功率高 30秒植入有效期可達3年
在這麼多的避孕方式中,較令女性朋友好奇與詢問的,為才剛引進台灣的手臂避孕植入劑,此新型長效可逆的避孕方法,目前超過100多個國家使用,且也是許多在台灣的外國人選擇的避孕方式,可提供持續3年超過99%的避孕成功率。植入劑的體積和一根火柴棒差不多,植入上臂的皮下後將持續釋放黃體素,邱士芸醫師進一步說明,「手臂避孕植入劑的最佳植入時機為生理期第一至第五天,其成份與某些口服避孕藥類似,原理皆是透過維持體內黃體素濃度,達到抑制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讓受精卵無法著床,達到避孕的效果。」
邱士芸醫師指出,「植入過程簡單且近乎無感,於門診即可進行。通常會選擇局部麻醉非慣用手的上臂內側後植入,平均操作時間不到30秒。」而取出方式也非常簡單,約2分鐘可完成移除,且取出後可快速恢復正常月經週期,重啟懷孕計畫。
避孕方式革新 幫助掌握生育計畫
手臂避孕植入劑的問世,解決了許多傳統避孕方式的缺點。邱士芸醫師說,相較於口服避孕藥、避孕貼片、陰道環,手臂避孕植入劑的使用者不必每天、每週、或每月的記得服藥或更換,就能輕鬆確保穩定的避孕成功率;除了不會因「忘記」引發可能懷孕的壓力與恐慌,將避孕裝置植入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手臂內側部位皮下,也可避免子宮有異物而引發不適或發炎
提到以往的臨床案例,邱士芸醫師指出,曾有患者因產後忙碌,忘記吃口服避孕藥導致意外懷孕,且產後的女性朋友在選擇避孕方式要特別留意,因為產後子宮尚未完全恢復,若放置子宮內避孕器可能增加脫落或移位的風險,此外,新手媽媽們也很關心避孕藥物是否會在哺乳時對寶寶造成影響。邱士芸醫師表示,「對於剛生產完暫無懷下一胎計畫的女性,手臂避孕植入劑不影響乳汁品質,也是一種友善的選擇!」建議想避孕的女性朋友可依照身體狀況、避孕目標和需求,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案,自信愉快的掌控生育節奏。
其他人也在看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常見於中老年人。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5 小時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他做檢查恐得「肝硬化」!醫推多吃「2食物」 6年後奇蹟逆轉
喝咖啡不只提神,還能保護肝臟。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做檢查,發現肝硬化指數逐年升高,擔心惡化成肝癌,遂向醫師求助。江守山建議他每天喝4杯咖啡,並攝取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後續追蹤約6年,指數未再上升,甚至達到「逆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這時間」吃早餐最健康!研究:延後1小時增11%死亡率
許多人為了遵循168斷食法,會延後或不吃早餐,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早餐早一點吃比較好,早餐太晚吃者,較容易早死。專家也建議,依照現有資料顯示,起床後一小時內進食是好的。若早餐時間從7:30延後1小時,則在這34年間的研究期間死亡率將增加8%至11%。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16 小時前
周五「立冬」 冬天正式來了 馬偕醫院長張文瀚憂「這件事」引爆急診
本周五就是「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醫院急診也恐慢慢會感受患者增加的壓力。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目前氣溫尚未降低,...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防肺癌不只戒菸!新研究:多吃「3類食物」 罹癌率降35%
預防肺癌除了戒菸、遠離空污,飲食也能降低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食物品質」是防癌關鍵,例如多攝取全穀、高纖蔬果等,少碰精緻糖、白麵包、甜飲料,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魚油、堅果油,蛋白質以白肉為主,有助於降低罹肺癌的機率35%,肺癌死亡率少29%。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醫點名「咖啡這3種喝法」以為健康其實超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60歲女不菸不喘不咳!「1症狀」確診肺癌 名醫:我也嚇死了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名60歲女子,不菸不酒,原本不喘不咳,只是因為近來暴瘦10公斤,而就診胸腔科,X光檢查發現,竟然有10公分大的肺癌腫瘤,「過2天後,該女子就進住加護病房,短短幾天內,女子的肺癌腫瘤迅速增大到心臟差不多大小。」他感嘆,肺癌就是默默進展5、10年,但出現症狀後,幾天內就會猛暴性發展,「真的嚇死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假日生病只能跑急診?5大輕症「改去UCC」省時不必排隊 地點、時段、收費一次看懂
為緩解醫學中心急診壅塞,衛福部「假日輕急症中心(UCC)」今起上路,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全國基層診所開診率週六約8成,週日僅2成,為解決民眾就醫需求,而籌設UCC,專門收治急診檢傷分類第三級、第四級及第五級等輕症患者,部分負擔150元,連同掛號費,約200多元。 醫學中心8成急診病人是輕症 「假日輕急症中心」解決民眾週末就醫需求 石崇良表示,分析醫學中心急診就醫資料,以急診檢傷分類第三級為主,占比達70%,第四、五級占10%,等於80%急診病人病情傷勢屬於輕症,就醫後即可回家,真正需要待床、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的重症患者僅約20%。此外,全台基層診所開診率週六約8成,週日更低,僅2成,但部分民眾仍有就醫需求。石崇良表示,為提供假日急症醫療需要,因此,在地方醫師、護理、藥師、醫檢師、放射師等公會支援下,開設「假日輕急症中心(UCC)」,針對發燒、腹瀉、小外傷等輕症患者,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 ▲輕急症中心UCC說明。(圖/健保署提供) UCC營運後成效如何評估? 衛福部長石崇良提出兩大判斷指標 至於UCC營運後成效評估,石崇良提出兩大判斷指標: 1.民眾接受度及就醫經驗、使用情形,如醫院急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非洲豬瘟燒!豬肉能吃嗎?俠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教無毒吃法
毒物科專家、被喻為俠醫的林杰樑,生前洗腎6年、2013年逝世,遺孀譚敦慈宣揚無毒飲食方式不輟。近日台灣爆發史上首例非洲豬瘟,譚敦慈受邀上民視節目「新聞觀測站」,駁斥諸多傳言,並分享豬肉烹調料理方式,避免禍從口入。
民視 ・ 14 小時前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開打!二階擴大年齡層 接種地點、對象一次看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流感、新冠每年不斷變異,為了提升國人保護力,疾管署昨(1)日宣布,進入第二階段施打,進一步開放50歲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第一階段對象仍持續接種,期盼透過擴大涵蓋族群,提升整體社會免疫屏障,守護全民健康。
民視 ・ 1 天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喉嚨卡痰?胸腔科醫揭「關鍵原因」 多數人都忽略了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吃到飽」飲料好髒!6餐廳腸桿菌超標 漢來海港、饗麻饗辣PLUS全挨罰
全台多家「吃到飽」赫赫有名的餐廳,衛生檢驗卻不合格!食藥署今(3)日公布聯合各地方衛生局進行的「吃到飽餐廳稽查專案」結果,一口氣發現有6家業者的即食食品衛生堪慮,檢出腸桿菌科超標,包括有「漢來海港」台北天母SOGO店、「饗麻饗辣PLUS」LALAPORT南港店以及「野村燒肉」桃園店等都上榜,由各縣市衛生局分別開罰。食藥署是聯合各地方衛生局執行「114年吃到飽......
風傳媒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