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的極限是台灣的風險
DbNull
張景森/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本文經授權,摘自作者臉書
台灣政局呈現一種危險的「恆溫」狀態。民進長期執政,看似穩固,實則在特定的支持區間內徘徊,難以突破;國民雖有地方反彈,整體仍在結構性衰退;第三勢力則難以形成持久的政治力量。整體政治版圖彷彿被凝固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失去了開創性的動能。這種穩定,實質上是一種政治停滯。台灣的危機潛藏在裡面!
根據中研院選舉研究中心與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長期數據顯示,民進的支持度多年來穩定維持在三至四成之間,這構成民進的「政治天花板」。同時,無明確支持任何政的中立選民,比例長期高達兩至三成。這群人不屬於藍綠光譜、不願被任何政代表,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游離群體,也是民進始終無法收編的「治理能量缺口」。
這種停滯並非偶然,而是政演化的必然結果。小弟的觀察是民進已完成從街頭挑戰者變成建制政治的富二代。它繼承了前輩對抗威權的遺產,贏得了支持、贏得了政權,卻未能成功擴大家業,升級為全體國家的整合者。相反地,它缺乏開拓新支持者的能量。每天為了分配固有的三、四成家產,在內部殺得刀刀見骨,在外部不斷製造敵人。結果,政治能量被內耗,改革淪為例行公事,昔日的理想不再是驅動行動的核心。外部討厭他的人越來越多。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台灣所處的世界早已不容守成。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板塊的重塑,以及中國對台日益劇烈的地緣政治風暴,這是一場牽動國本的長期生死競爭。一個內部派系壟斷,外部無法擴張成穩定過半的執政,如何在外部強權的壓力,內部國家分裂的狀態下,維持必要的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國家發展?
這就是民進的極限。這種極限不僅是涉及民進選舉上的「政治天花板」,實則涉及的更是台灣存亡的風險。當一個政長期只能代表三、四成的社會基礎,而其餘三成的中立選民始終游離不歸,這個政就無法成為台灣的統合者,只能淪為局部利益的競爭者。這樣的政和這樣的政治,將難以帶領台灣度過外部的競爭和挑戰。
如果民進繼續滿足於在既有的三、四成家產中內鬥分產,而無法積極開創更廣泛的社會聯盟,不去整合新的世代與價值,無法成功建構穩定的執政基礎,那麼遲早有一天,它將耗盡的不只是其政權的正當性,更是整個台灣的前途。民進輸掉下一場大選,更可能讓台灣錯失應對外部變局的關鍵時機。
迎接挑戰、突破極限,民進加油!台灣加油!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鄭麗文當選──強硬路線與大對抗時代的開端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機場守備部隊擋得住中國空降裝甲車嗎?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其他人也在看

民進團推外送員專法 保障基本報酬、離線權
近年來外送平台市場蓬勃發展,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4.5萬名外送員,但權益卻未獲得充分保障,常出現報酬不透明、莫名遭到平台停權等困境;立法院民進團今(21)日與外送員工會舉辦記者會,宣布將提出《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具體保障外送員的基本報酬、離線權、定型化契約、保險等事宜,也明定平台終止契約事由與紛爭處理制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藍白喊下架「民進」 王世堅酸:我們要一統江湖、殲滅在野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上台喊出「下架民進」口號,民眾也提出能夠組成聯合政府完成政輪替。對此,民進立委王世堅今(22)日受訪表示,不是用講的就會實現,他認為執政應專注在做事,不用回應這種言論,還狠酸,「不然我們也可以講要一統江湖,消滅所有在野」。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藍衣滲紅 國魂已冷
鄭麗文當選之日,街上倒也無甚歡呼,倒有幾個老頭子搖著頭,口裏叼著半截煙,說:「這一回,怕是要給人娶了罷。」此言雖粗,卻狠。賀電方一送到,國民的臉便綠了半邊。原先還妄稱「藍天白日照中華」,如今怕是照在了紅旗下。這一封賀電,不過數行字,卻活脫脫地像一張投名狀,把百年政的骨氣都給軋成粉。
鏡報 ・ 1 天前


川蒲會生變? 白宮官員:近期沒有會面計畫
白宮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沒有計畫和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四表示,他和俄羅斯總統蒲亭,兩周內將在布達佩斯舉行會談,討論烏克蘭戰爭問題。美
中廣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堵「閃兵」破口!新版體位標準明年4月上路 顧立雄:能否更快要再了解
檢方偵辦藝人「閃兵」案今天(10/21)再發動第三波拘提行動,包括修杰楷、陳柏霖等知名藝人遭上銬送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對於兵役體檢的新版標準是否在明年4月正式上路?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下午表示,預期是明年4月實施,「看看能否再儘快」。至於這一波偵辦對象包括陳柏霖等5位涉案藝人是否都在三軍總醫院複檢,顧立雄則表示還要跟軍醫局做確認。
太報 ・ 1 天前
川習會觸及台灣議題?林佳龍曝川普不想談:美方強調跟中國互動不會傷害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月底將在南韓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會晤,由於先前傳出北京方面向華府施壓,要求美國進一步表態反對台獨,川普近日向媒體表示,現在不會討論此事,但預期台灣議題將是討論內容之一。對此,我外交部長林佳龍今(22)日強調,台美關係非常穩定,建立在《台灣關係法》及6項保證的基礎上,我方有跟美方保持密切溝通,也密切注意中國動作。川......
風傳媒 ・ 8 小時前壓垮郝龍斌最後一根稻草是他?趙少康不認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勝出,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被指是壓垮郝龍斌最後一根稻草。對此,趙則強調,他從沒講過官方介選,是說大陸有人介選,但官方應該制止,「這樣講有錯嗎?」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2026在日中國移民將破百萬 日人憂心政經失衡 買樓漲三倍租逼搬?自組民間警察組織?中國擴張下的隱形危機|無聲入侵 隱形戰場
我們常聽到「Made in China」,過去只是平價商品的代名詞。如今,中國輸出的卻不只是貨品,還包括軍演恫嚇、資金與人口的滲透,甚至無形的資訊戰,在在挑戰整個亞太地區的民主與安全。
鏡新聞 ・ 22 小時前繼承土地驚見40年舊抵押!兒查無債主提告 法院認債權消滅判勝訴
40年前為擔保借款而設下的抵押權,竟一路懸掛至今。康姓兄弟繼承母親名下土地後,發現地上仍背負舊債,卻查無債權人舉證證明借款仍存在,因此提告請求確認抵押權所擔保債權不存在。士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債權人未能證明與康母確有借貸關係,抵押權已失所附麗,判決康姓兄弟勝訴。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趙少康的假中立幻術
在台灣政治的劇場裡,趙少康永遠懂得如何站在聚光燈下。他的語言總帶著一種表面的冷靜與自信,似乎代表理性與中道,卻在關鍵時刻,總是視時勢而轉、為權力而折。他最近談到國民的前途,強調要「降低親中力量」、「靠近主流民意」、「追求台灣最大利益」。這些話聽似務實、聽似開放,實則是一種政治幻術,將迎合與投機包裝成中道,將自我流放偽裝成理性退讓。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兵役體位判定將加嚴 內政部:未來扁平足將須服替代役
閃兵藝人案件頻傳,內政部與國防部正討論兵役判定標準,方向朝向加嚴認定,內政部今(10/22)日表示,有193項要檢討,包括BMI過重過輕都有研議,還有血壓,以及過去扁平足168度不必服兵役,未來可以不必服常備兵,但可以服替代役。
太報 ・ 8 小時前

反中理由失效?謝寒冰見綠營1舉動:急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戰落幕,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5位對手,順利接下魁新職;民進18日立刻發表對鄭麗文的「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由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需要敢跟民進對著幹的主席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前立委鄭麗文在上週末的國民主席選舉中勝出,將接棒朱立倫成為國民主席,不久之後的2026地方選舉、2028大選更是重要任...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