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大解密!東生華衛教講座 剖析沉默健康殺手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高血壓、高血脂與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常被稱為「沉默的健康殺手」,能在無明顯症狀下對心臟、腦部及腎臟造成傷害。為提升全民心血管保健意識,東生華製藥於10月初舉辦「健康公益講座:專家解密心血管保健 守護愛不漏拍!」。本次講座邀請了三位臨床專家: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朱昱誠、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及北醫附醫心臟內科主任詹超舜,分別以「高血壓多重併發風險管理」、「高血脂危險因子解析」及「心絞痛與CMD心臟危機」等主題,深入剖析現代人常見的健康殺手,並帶來預防與治療的新趨勢。講座獲得現場民眾熱烈迴響。
高血壓是「沉默殺手」! 悄悄損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功能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朱昱誠指出,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往往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悄悄損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功能。即使血壓異常高,病人未必會感到不舒服,等到出現症狀時,通常都已相當嚴重。若長期沒有控制,高血壓會對血管內皮造成持續壓力,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下降,最終可能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或腎臟衰竭等重大併發症。據統計,高血壓患者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7到8倍,心肌梗塞風險2.5到4倍,而心衰竭風險則高達5到7倍。
不論有沒有不舒服,都要定期量血壓!朱昱誠醫師強調,除了積極控制血壓(低於130/80mmHg),高血壓治療目標更重要的是預防心血管併發症。對此,他建議建立「居家量測」習慣,以掌握血壓變化。可採用「7-2-2量測法」,即連續7天,早晚各量測2次,每次間隔1至2分鐘取平均值。若多次量到的血壓值都大於130/80mmHg,即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穩定、規律的追蹤方式,能避免誤判與延誤就醫的情形。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朱昱誠提醒,即使沒有不適,也應定期量血壓、落實「7-2-2量測法」,以早期發現異常、預防中風、心肌梗塞與腎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圖/東生華製藥提供)
在治療上,朱昱誠醫師說明,除了生活調整(如規律運動、減鹽飲食、戒菸限酒)外,部分患者仍需藥物控制。現行常用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與鈣離子阻斷劑(CCB)。臨床研究顯示,含有ACEI+CCB成分的複方藥物,能幫助高風險族群減少約19.6%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此外,ACEI可以調節血壓外,還有額外益處。根據國際研究顯示,ACEI有助於提升咳嗽反射、改善吞嚥功能,進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這項效益已被納入台灣腦中風學會治療指引,對年長患者與中風後照護族群具重要臨床意義。
降血脂不只看壞膽固醇! LDL-C、TG、HDL-C三指標整合評估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兼健康衛教諮詢中心主任馬文雅分享,血脂中的「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在體內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若在血管中累積過多,容易導致血管阻塞與動脈硬化,進而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腎衰竭的風險,因此應積極控制於正常範圍。相對地,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則是體內的「血管清道夫」,能將多餘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排出,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與維護心血管健康。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指出,血脂管理不僅要關注「壞膽固醇(LDL-C)」,也應留意三酸甘油酯(TG)與「好膽固醇(HDL-C)」的平衡。透過藥物治療搭配健康飲食、體重控制與運動,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圖/東生華製藥提供)
馬文雅主任解釋,許多人只關注「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LDL-C)」數值,卻忽略三酸甘油酯(TG)異常同樣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抽血檢測中,三酸甘油酯(TG)數值越高,就等於血管裡的油越多。三酸甘油酯(TG)偏高往往伴隨「好膽固醇(HDL-C)」偏低,並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及胰島素阻抗高度相關。特別是在生活中攝取過多甜食、精緻糖、含糖飲料或飲酒過量、缺乏運動者,更容易造成TG值上升。對尚未出現心血管事件的族群而言,TG值控制是「初級預防」的關鍵之一,若長期忽視,恐會進一步引發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共病。
至於曾發生過心肌梗塞、中風等事件的患者,則屬於「次級預防」範圍,治療策略需更積極。馬文雅主任解釋:「這類患者的目標不只是維持血脂正常,而是要壓低LDL-C到70mg/dL以下。」目前臨床多使用降脂力道是高強度的statin藥物(如atorvastatin、rosuvastatin),才能穩定動脈斑塊,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與再發風險。這些治療策略已被納入台灣及國際多項臨床指引。
馬文雅主任強調,有效的血脂治療需整合「LDL-C、TG與HDL-C」三項指標,並依據個人風險調整治療策略,同時搭配健康飲食、體重管理與規律運動,才能真正保護血管、延緩動脈硬化進程。
心導管檢查正常仍胸痛?非阻塞型心絞痛 新機轉藥物帶來希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詹超舜指出,心絞痛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部分患者接受心導管檢查後,仍反覆出現胸悶、胸痛或呼吸困難,卻未見冠狀動脈明顯阻塞。這種「檢查正常但症狀仍在」的現象,可能是近年被醫學界認定的新型態疾病——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詹超舜指出,部分患者雖心導管檢查正常,仍持續胸痛,可能是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CMD)所致。新型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藥物可改善心肌代謝、提升能量利用效率,為CMD患者帶來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新選擇。(圖/東生華製藥提供)
詹超舜主任說明,CMD並非大血管堵塞,而是「微血管無法正常擴張」,導致心肌缺氧。由於傳統檢查多針對大型血管,CMD往往難以被察覺,導致患者症狀長期未獲改善。
他進一步指出,CMD的治療選擇有限,傳統心導管手術主要針對大血管病變,對微血管助益有限,因此藥物治療是目前唯一治療手段。近年臨床上新型藥物Ranolazine(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的出現,為CMD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可改善心肌細胞代謝,提升在缺氧下的能量利用效率;臨床研究顯示連續服用約6週即可見症狀改善,不僅生活品質提高,相較於傳統抗心絞痛用藥,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不影響心跳、不影響血壓,算是非常安全。
詹超舜主任最後提醒,若民眾仍持續感到胸悶或胸痛,應主動與心臟科醫師討論,評估是否可能為微血管功能障礙所引起。透過早期診斷與新型藥物介入,能讓患者重新掌握心血管健康。
東生華製藥長期重視ESG永續經營,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3項「良好健康與福祉」,透過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期望提升病患生活品質,讓專業醫師分享疾病認知、正確用藥觀念、最新治療指引以及預防保健等正確資訊,提供民眾實用的健康知識。
▸追蹤東生華FB訊息不漏接:https://www.facebook.com/tshbiopharm
# 首圖來源/東生華製藥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近視是一種疾病!醫籲兒童近視及早控制 避免高度近視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其他人也在看

雀巢爆款拿鐵回歸買1送1 Nespresso咖啡機現省千元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人2023年喝下約42.4億杯咖啡,人均年消費超過180杯,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能喝出風味、喝出心情的咖啡體驗。雀巢咖啡在漸涼秋冬,首度推出融合日本鹿兒島直送焙茶粉的「焙茶咖啡拿鐵」,限時再享買1送1;Nespresso攜手全球R&B歌壇巨星-威肯跨界合作推首款聯名咖啡,同時迎接周年慶祭出全系列咖啡機最低3300元起,堪稱入手好時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上週流感重症53例、10死 未打疫苗!40多歲男住院5天不治
流感疫情持續在台灣流行,疾病管制署21日公布最新監測數據,上週新增5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0例死亡案例,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因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發病後病情迅速惡化,住院第5天不幸過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擎天崗累積雨量逾400毫米 文化大學改遠距教學
受低壓帶與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北市陽明山擎天崗雨勢最驚人,本(21)日累積雨量已超過400毫米,2日累積降雨已突破870毫米,文化大學直接改為遠距教學。另外,包括新北市平溪,2天累計雨量也超過650毫米,其中十分瀑布水勢洶湧、整個暴漲,原本清澈的瀑布成了滾滾黃流,台鐵平溪線也因沿途落石停駛,山路也不安全,因大雨,多處邊坡出現「小瀑布」。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高雄知名飯店深夜竄濃煙!住客拿行李急逃生 疏散118人
高雄大智路上一間飯店地下室,20日晚間冒出濃煙,飯店人員第一時間緊急疏散118名住客。有人剛洗完頭,來不及還吹乾就趕緊逃生。
EBC東森新聞 ・ 1 天前
4 成育齡女性腰圍超標,醫警告「隱性肥胖」恐損生育力
國健署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育齡女性過重率已升至 18.2%,腰圍過大比例更達 39.1%,增幅高於其他年齡層。醫師警告,許...
Heho健康網 ・ 1 天前
友善飼養雞蛋 列豐味苗栗外銷
苗栗縣造橋鄉茂林畜牧場21日完成外銷裝櫃作業,將400箱、逾9萬顆採動物友善飼養制度生產的雞蛋,以「豐味苗栗」品牌首次出口太平洋友邦帛琉,正式打入國際市場。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醫曝高血壓最容易造假!憋氣、熬夜、狂灌咖啡都有效 未來恐查器官病變
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坦承花錢委託「閃兵集團」偽造高血壓病歷,引發社會譁然。醫界指出,高血壓屬於「數字呈現」,非常好偽造,有些動作就會直接讓血壓升高,例如憋氣、測量前狂喝咖啡、連續多天不睡覺等。
太報 ・ 1 天前東北季風增強溫差大 注意保暖防中風
東北季風增強,導致全台天氣型態明顯轉變,氣象署指出,北部、東北部將迅速轉為濕涼,溫度大降,其他地區則早晚偏涼。南投縣府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秋冬交替的時節氣候多變,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尤其是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護,適時增添衣服,以免因溫差過大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依據衛生福利部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已連續十年進榜,其中溫差過大容易誘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衛生局提醒民眾下列四個時段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時刻,務必特別留意──清晨與夜晚氣溫最低時:起床前先在被窩內活動四肢,穿上保暖衣物再下床,外出記得加件外套,別讓身體驟冷引發腦中風或心絞痛。進出室內外溫差大的時候:冷氣房內外溫差大,進入時可先穿個外套、或站在門口適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心臟病友仍可接種流感疫苗 有助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秋冬氣溫溜滑梯卻也讓心血管疾病風險逐漸攀升,中華民國心臟科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攜手「感心連線」,發表《成人疫苗接種共識》。呼籲有三高、心血管病史、接受心臟病治療的民眾,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後引發心肌梗塞或中風等併發症的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焦點股》元大高股息︰10月23日除息前 買單湧入
元大高股息ETF(0056)第4季股息維持每股配發0.866元,預計除息日為10月23日、最後買進日10月22日,因此近日湧入不少買單,昨日成交量超過5萬張,今日截至9:51分為止,0056股價上漲0.21元、暫報37.7元,最高來到37.8元,創下近一年新高,成交量逾2.5萬張。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護腎超級食物假的?醫坦言:吃多對腎都有害 做到「這點」拿80分
醫師陳俊吉在臉書發文,「『護腎食物』根本不存在,任何東西吃多了對『腎臟』都是有害處的!」,可以把腎臟想像成身體內不停運作的「污水處理廠」或「垃圾處理場」,要讓它正常運作,重點在於減少進入的污水和垃圾量,從而減輕它的負擔,因此,保護「腎臟」的關鍵是「減法」...
CTWANT ・ 1 天前

影/金融卡丟草叢就錄取?警扮早餐店員逮64歲詐騙車手
台中市警察局第六分局協和派出所員警在網路巡邏時,發現臉書求職社團出現可疑徵才訊息,要求應徵者將金融卡放入包裹丟棄在草叢中就能錄取。警方識破此詐騙手法後,決定將計就計,假扮早餐店員埋伏,成功逮捕前來取物的64歲王姓男子。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9 小時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