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謠到鬼片4/「淡水黃晸珉」掌鏡演起來 每秒48格挑戰攝影技術
恐怖電影《泥娃娃》由網路票選「最詭異童謠」〈 泥娃娃〉得到靈感,描述一對夫妻在妻子懷孕時意外遇上邪靈,原本即將成為3口之家的期盼也瀕臨破碎。該片是剪輯師出身的解孟儒首部編導的電影,為讓電影在剪輯時有更多空間,他特別選擇以台灣電影少見的每秒48格的格率(一般是24格)拍攝,也讓攝影指導陳麒文面臨新考驗。
解孟儒與陳麒文分別在剪輯與攝影方面有不少恐怖電影工作經驗,彼此欣賞。當初製作公司力邀陳麒文為《泥娃娃》掌鏡,陳麒文原想推辭,後來解孟儒一句:「你不接,我就不拍」才終於獲得首肯。陳麒文也透露:「接下《泥娃娃》是因為解孟儒的關係。我們之前都是間接合作,但有一次拍《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時,監製安排一場剪接師跟導演的會面,我也參加。解孟儒在製作前端就對劇本結構有清楚的想法,很早就構思節奏,讓我對他印象深刻,覺得這個剪接師有『導演的靈魂』。」
解孟儒希望《泥娃娃》全片以每秒48格的格率拍攝,藉較高格率使剪接有更細微的加快或減慢空間,捕捉精緻到位的表演,但以往台灣電影通常只在有慢動作畫面需求時才使用48格(或以上)的格率,採用的場次跟鏡頭數不多,且大多見於動作戲,常見的是在一場戲中有2、3顆特別慢速鏡頭為高格率拍攝。對解孟儒的要求,攝影指導陳麒文努力在攝影上達到最佳效果,尤其是燈光部分。
陳麒文表示:「恐怖片中有很多戲要陰暗的感覺,但以48格拍,需要更多的光,有時打得很亮,演員到現場都覺得怪。」陳麒文解釋:「光的問題不是燈架好、集體亮一點,而是每個光源跟牆壁的反射率都要顧到,可能集體亮一點,但反差不是所想的,所以得花很多時間調整。」
解孟儒形容:「與陳麒文共事是很有機的創作,他能配合實際狀況因應,甚至連表演都考慮到。」因為台灣拍片除了動作戲之外,少有排戲慣例。有時拍攝前,陳麒文就會和助導、副導在現場「排演」,思考演員的表演動作、節奏、走位等細節,藉此安排運鏡與攝影機的位置,拍攝時更順暢。解孟儒笑說,陳麒文有「淡水黃晸珉」的稱號,因為會下場「排演」,後來解孟儒也覺得這方法不錯,跟著加入。
更多鏡週刊報導
從童謠到鬼片5/《泥娃娃》驚悚中藏導演真心 給妻女的情書也是悔過書
從童謠到鬼片1/ 金馬剪輯突破舒適圈當導演 解孟儒《泥娃娃》恐怖出擊
其他人也在看

從童謠到鬼片3/唯一指定好脾氣陳麒文 秀功力見招拆招日光變月光
恐怖電影《泥娃娃》由剪輯師出身的解孟儒初執導筒,他對製作該片的天予公司提議的拍攝班底有高度共識,幕後主創也多熟悉恐怖片製作,尤其曾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等片掌鏡的攝影指導陳麒文更是解孟儒心中唯一人選。解孟儒笑說:「他脾氣很好,但主要原因是他有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的背景,我非常需要和另一個人討論,而且我認為攝影不是只把鏡頭拍得漂亮,更重要的是了解戲、為戲服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潘禮德專訪3/父在集中營絕食 母偷藏盤尼西林
有一次,他下田工作時腳受了傷。「挖運河時被什麼東西砸到,本來只是個小傷,還是繼續工作。可是我們沒有食物吃,身體沒有抗體,傷口越來越大。我的媽媽很聰明,她把一些金子藏起來,不知道去哪裡換來了一些盤尼西林,她把藥磨成粉末,敷在我的傷口上,盤尼西林真的很強。」「母親告訴我,我必須每天站起來走路,訓練自己。」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潘禮德專訪5/為受難者立碑 坦言:每次面對加害者都要服藥
潘禮德坦言,每次去法庭旁聽都必須吃藥才能承受,「面對加害者真的不容易,但我認為加害者也需要把故事說出來,而我們需要傾聽。為了完成記憶工作,我必須補足見證,把二種觀點放在一起,一邊是我的觀點,另一邊是他們的觀點。這需要耐心,也需要尊重。畢竟,加害者也是人,和你我一樣。」他拍攝《杜赫:煉獄魔王》(Duch, Master of the Forges of Hell)記錄康克由的證詞:「他寫詩,法文流利,他們都很聰明,也受過良好教育。我從來沒有遇過任何一個加害者承認自己是加害者,頂多說『我只是接到命令』,因此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要嘗試理解: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麼?為了什麼而去殺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在野促國防與兩岸互信並行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國慶文告,兩岸論述部分雖未再談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首度提及要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有效攔截的防空系統;在野呼籲,強化國防與兩岸互信應並行推動,否則無益於台海穩定。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從童謠到鬼片1/ 金馬剪輯突破舒適圈當導演 解孟儒《泥娃娃》恐怖出擊
恐怖電影《泥娃娃》是剪輯師出身的新銳導演解孟儒首部編導作品,故事結合民俗文化與VR元素,描述楊祐寧、蔡思韵飾演的夫妻在等待寶寶誕生的過程中,遇上惡靈附身的致命威脅。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肌民來簽到/彭千祐男上加男練口技 楊祐寧操肌老爸被榨乾
在《罪夢者》和許光漢上演床戰,一「戰」成名的新生代男神彭千祐,聽說以前原本是個「扇比芭」的瘦子,後來靠健身養壯自己,還能「公主抱」曾敬驊,不敢相信~小編我要親自檢查。(掀衣服)去年擔任金鐘獎頒獎嘉賓,彭千祐的穩健台風頗受好評,今年受邀主持金馬獎星光大道,甚至被指名為「記憶擔當」,他自曝超緊張,心想:「不可能!怎麼會找我?」要顏值有顏值、要腦袋有腦袋,不找你找誰?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歐洲議會支持與烏合作 共築「無人機牆」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歐洲議會9日通過決議,針對俄羅斯無人機近期侵擾多個歐盟與北約成員國行徑,表達強烈譴責,同時支持歐盟執委會與烏克蘭合作,加速推動「無人機牆
青年日報 ・ 1 天前
王柏傑、謝欣穎分手已3個月 和平分開、沒有交惡
影集《動物園》於高雄電影節熱鬧放映,監製唐在揚、導演蘇文聖率領主演李淳、邵雨薇與王柏傑出席媒體聯訪,分享與真實動物拍攝的驚險與趣味幕後故事。王柏傑情變謝欣穎後首露面,坦言雙方和平分手,但不滿被寫互潑飲料,稱並非事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從童謠到鬼片2/VR遊戲成「科技觀落陰」 楊祐寧出點子氣質美女黑化
新銳導演解孟儒首部編導的電影《泥娃娃》雖然是恐怖類型片,主要探討的核心卻是家庭、夫妻與親情,融入導演、監製等人的觀察、心境與體會。該片也請到楊祐寧、蔡思韵扮演夫妻,兩人在表演上都有新突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顏正國靈堂「開放三天弔唁」!遺孀難接受崩潰 顏母悲痛暴瘦
演員顏正國因癌症病逝,靈堂設於板橋,今日(9日)有許多藝人好友前來致意。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在談起與顏正國的回憶時一度哽咽,並透露顏正國的母親因悲傷而暴瘦。顏正國的好友「鋼鐵爸」表示顏正國的遺孀目前仍難以接受丈夫過世的事實,靈堂將開放三天供人悼念,而顏正國確定將火化,但長眠之地尚未確定。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潘禮德專訪2/11歲遇上赤柬 全家被下放勞改:以為去夏令營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說,過往關於大屠殺的紀錄片,例如朗茲曼拍攝納粹集中營的《浩劫》(Shoah),多半圍繞倖存者說法,沒人拍攝加害者或探討邪惡的本質,潘禮德的《S21:赤柬殺人機器》(S21: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是第一部拍攝加害者,且將加害者、受害者並置於畫面中的紀錄片,讓加害者回到原地,重演如何執行關押、殺戮等細節,並討論加害者為什麼會相信獨裁者的說法?此片成為潘禮德的代表作,引爆國際討論紀錄片倫理、正義等議題,甚至影響了後續講述印尼九三○大屠殺、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紐約華埠地鐵站66歲男遭拳打頭暈倒 警通緝男嫌
曼哈頓華埠旁的地鐵車廂內日前發生襲擊案,一名66歲男子日前搭乘時,遭陌生男子從後方突擊打中頭部,一度昏迷;紐約市警(NY...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3 小時前雙十連假雪山2起登山客求援 直升機拂曉起飛救援
空勤好忙!連假期間,許多民眾登山健行,51歲周姓女登山客與山友挑戰台中市雪山,昨日疑似高山症發作,氣喘咳血,昨日傍晚於匹匹達山營地申請救援。另一名黃姓32歲男登山客攀登雪山東線,因昏眩跌倒、眼角流血,於七卡山莊請求救援,今日清晨空勤直升機由清泉崗基地起飛前往事故地點,先後將兩人載運至台中送醫。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南投地利「木巨人」與部落深度遊 感受布農原鄉文化魅力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日管處)主辦的南投信義鄉地利村「撈撈客chill市集」活動,國慶連假於地利遊客資訊站登場,市集結合特色美食、文創小物展售與在地溪石彩繪等手作體驗,並安排深度1日遊行程,由專人導覽走讀部落故事,包括探訪地利「木巨人」,感受原汁原味的布農原鄉文化魅力。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風象星座運勢】10/11 水瓶座貴人相助、雙子座甜蜜多采、天秤座適度休息
★水瓶座:出國、旅行、娛樂的機會旺,貴人相助。謹慎理財,適合議價協商。 ★雙子座:多采多姿,感情甜蜜。來自事業、主管、長輩壓力轉強,責任優先。 ★天秤座:有朋自遠方來,容易有外出、遠行、跨界交流機會。需要適度休息。
太報 ・ 19 小時前7旬老翁北上訪友迷路挨餓 捷警購餐果腹助返家
台北捷運警察隊第一分隊警員張琪翊、黃勇傑中秋節執行巡邏勤務時,於捷運中山站內發現一名7旬老翁神情徬徨,拄著拐杖徘徊於手扶梯前,疑似迷路,立即上前關心。原來對方是想中秋節至淡水訪老友,但忘了對方住址也不記得自己家在何方。經捷警協助與查證比對下,順利聯繫家屬,並平安助老翁返家團圓。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鐵穹燒錢攔截 以抗伊一夜344億
賴清德總統於國慶宣布打造「台灣鐵穹系統」,雖未知具體規畫,但以色列的鐵穹,是該國最重要的防禦武器之一。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估計,一組鐵穹系統的生產成本就超過1億美元,而鐵穹在應對重型火箭炮襲擊時,也並非所向無敵,仍會面臨挑戰。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