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all婆婆痛風只吃白飯 暴瘦10公斤!專家教這樣吃:過度節食反加重病情
女星小Call與婆婆毛毛姐情同親母女,兩人曾上節目暢聊婆媳相處之道。不過毛毛姐曾因痛風、關節痛,三餐只吃一小碗白飯而暴瘦,讓小Call十分擔心。營養師指出,過度節食反而加重痛風,尤其年長者需要足夠優質蛋白質,才能維護肌力與關節健康。
41歲女星小Call(郭怡伶)曾是女團「嘻哈甜心」的成員,近年轉戰綜藝圈,也跨足直播帶貨。小Call結婚7年,婚後搬到老公家與婆婆毛毛姐、阿姨住在一起,她和婆婆的感情相當好,像是親母女一樣。小Call個性直爽有話直說,時常「唸」婆婆,兩人也常鬥嘴,相處日久感情更加緊密,還曾上節目暢聊婆媳相處之道,互動方式令人羨慕。
看更多:一代大俠張振寰65歲孤獨病逝 痛風會致死?醫曝危險性 尿酸高者少喝2飲料
為控制痛風只吃少許白飯 她暴瘦10公斤
日前小Call提到,婆婆5年前因痛風發作,關節劇烈疼痛,尤其是腿部狀況特別嚴重,一般人走路30秒的路程,她要花20分鐘才走得到。後來得知痛風患者需要避免含普林成分的食物,婆婆為了控制病情,一日三餐都只吃一個手掌大小的白飯,因此導致體重驟降10公斤,也因此體力下降,讓家人十分擔憂。
白飯普林值低 但速升血糖和三酸甘油酯
營養師蔡正亮表示,普林主要存在於動物內臟和海鮮中,白飯是精緻主食類,只有澱粉,普林含量極低,但若三餐若只吃白飯,缺乏B群、膳食纖維,不但會阻礙尿酸代謝,還可能引發血糖快速升高,導致胰島素增加,進而刺激尿酸產生,過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也會促使血中三酸甘油酯的上升,尤其痛風體質的人通常也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過度節食反而釋放普林、加重病情
很多民眾在痛風急性期,以為節食、或一天只吃一餐,甚至改吃近年很流行的168斷食法,就可以減少普林攝取,同時減緩痛風發作。蔡正亮表示,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他指出,當熱量攝取不足時,人體會分解肌肉組織供能,反而釋放大量普林,加重病情。
看更多:起床時膝蓋僵硬動不了是「關節炎」警訊!醫提醒5因素恐增加發炎風險
蔡正亮指出,年長者多半有咀嚼性飲食障礙及食慾不振的營養隱憂,如果飲食只以白飯這樣的精緻澱粉為主,蛋白質攝取不夠,長期下來,會使肌肉量流失,造成肌少症,反而不利於骨骼關節健康。
痛風患者飲食原則:好油、蔬果、水分不可少
蔡正亮建議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足夠的醣類與熱量
蔡正亮說明,成人每天的熱量需求計算為:每公斤x25~30大卡。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天應攝取熱量1500~1800大卡。
看更多: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揭類風濕家族史 正確診斷 光靠抽血還不夠
適量的優質蛋白質
如去皮瘦肉、雞肉、魚肉,或豆腐、豆漿等蛋白質食物;以及每天2份低脂奶類;防治痛風要少吃海鮮及發酵類食物。蔡正亮說明,足夠熱量加上補充優質蛋白質是關鍵,能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組織被分解,拿來當熱量使用,因此能降低內生性的普林產生。
吃好油有助抗發炎
蔡正亮表示,研究證實,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可緩解退化性關節炎或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Omega-3的常見來源包括:
深海魚,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等。
每天吃一份堅果種子,如核桃、腰果。
植物油改用亞麻油、紫蘇油最好,芥花油也不錯,可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alpha-次亞麻油酸,減少體內的發炎指數。
看更多:痛風是吃出來的?這些食材健脾利濕!每天吃櫻桃「這麼多」防痛風發作
以五穀雜糧、全麥糙米為主食
主食類方面,蔡正亮建議,痛風患者適合以高纖、低GI的五穀雜糧、全麥糙米飯等為主食,可減少飯後血糖的快速上升,避免胰島素過度釋放。
天天5蔬果補充膳食纖維、植化素
蔡正亮強調,防治痛風,每天3蔬2果不可少。補充多樣化,顏色越豐富的蔬果,不僅能提供膳食纖維,也能提供多種維生素B群,及抗氧化植化素,不但能有對抗發炎作用,也能幫助人體的尿酸代謝。
每天至少2000c.c.足夠水分
對於痛風、高尿酸患者,更重要的是攝取足夠水分。蔡正亮表示,每天至少要喝水2000c.c.,民眾也可自我觀察,排出的尿液應呈現透明色,足夠的水分才能幫助尿酸排出。
看更多:台灣百萬人痛風禍首揭密!飲料中1成分是高尿酸主因 每天1杯風險飆2倍
◎ 圖片來源/翻攝自臉書「宅之小惡魔 小CALL」
◎ 諮詢專家/蔡正亮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胃食道逆流元兇竟是這3大類食物!這樣吃告別「火燒心」
白內障會讓你變笨?醫曝視覺變差的真相 「這樣做」才能常保耳聰目明!
「1碗甜湯」幫你抗老、穩血糖還能減脂!醫師揭開紅豆的健康益處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最後3天!統一發票3張千萬大獎沒人領 財政部急公布名單
今年5、6月期統一發票兌獎期限11月5日截止,迄今仍有多名幸運兒未現身領獎。財政部統計,目前共有9張面額達百萬元以上發票未兌領,包括:3張1000萬元特別獎、3張200萬元特獎及3張雲端發票百萬元獎,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眼皮下方長出黑色不明腫塊 及早就醫免惡化
60歲婦人發現自己的左眼皮下方長出黑色不明腫塊,初期僅有輕微不適,但腫塊竟然逐漸增大,甚至影響視線,餘光常覺得被遮擋,影響到日常生活;經整形外科醫師診斷,眼周腫塊約1公分,醫病溝通後採手術處理,術後3天即完全看不出傷口,擺脫被異物遮住的苦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跑太多「膝」慘? 中醫針灸幫助擺脫膝痛困擾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多次西醫治療後仍未改善。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翁瑞陽以針灸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成功恢復運動能力。翁瑞陽醫師指出,「跑者膝」是長跑族群常見的運動傷害,若能透過適當熱身、放鬆與多元訓練,可有效預防發生。李先生自學生時期起即熱衷長跑,每1至2個月便參加一次全馬或半馬賽事。近年他開始感覺右膝外側隱隱作痛,跑步後尤為明顯,甚至影響日常活動。近半年來更出現右腳底麻木情形,使他焦慮不安。經西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並建議冰敷與休息。雖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的感覺愈加延長,甚至一度導致膝關節無法正常彎曲,而足底麻木也未見改善。翁瑞陽醫師發現患者髂脛束及股四頭肌過度緊繃,導致膝部氣血不暢。治療上,選取足三里、豐隆、解谿等足陽明胃經穴位,以及中瀆、陽陵泉、光明、丘墟等足少陽膽經穴,進行針灸調理。治療數次後,李先生的膝部酸脹感明顯減輕,足底麻木感也顯著改善,逐漸恢復運動能力。翁瑞陽醫師表示,中醫認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針灸能透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的效果。翁瑞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林岱樺讓綠麻煩大了?他預言:2026丟高雄市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選戰逐漸升溫,民進立委林岱樺近日舉辦「三山造勢」晚會,大秀肌肉展現基層動員實力,積極備戰高雄市長內初選提名,現場氣氛沸騰,主辦單位估計超過3萬名民眾湧入,林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阿斯匹靈驚現抗癌潛力!特定基因突變患者,復發風險降逾5成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12期 疑似因健保刪減藥費,今年有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其中就有百年老藥「阿司匹靈」,但瑞典最新研究卻揭露它驚人的抗癌潛力。根據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大型臨床試驗指出,曾罹患大腸直腸癌且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每日服用阿斯匹靈3年後,復發風險大降55%,讓這款平價藥物再度成為醫界焦點。 研究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馬特林(Anna Martling)帶領團隊進行,橫跨瑞典、挪威、丹麥與芬蘭等國,共納入超過3500名曾接受大腸直腸腫瘤切除手術的患者。研究人員針對2980人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其中約37%(1103人)帶有與腫瘤生成相關的「PI3K基因突變」。 在後續3年的試驗中,研究團隊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每日服用160毫克阿斯匹靈,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阿斯匹靈的患者,癌症復發機率明顯低於安慰劑組。 研究推測,阿斯匹靈透過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干擾PI3K訊息傳遞途徑,以及抑制血小板活性,阻止血小板包裹腫瘤細胞、幫助癌細胞逃避免疫攻擊,從而達到抑制復發的效果。 馬特林教授指出,這項結果顯示「基因檢測將是未來癌症預防的關鍵」。她強調,約
常春月刊 ・ 1 天前
Lulu夫妻檔合體主持跨年! 陳漢典:更自在談戀愛
陳漢典和Lulu將主持高雄跨年,搭檔阿本與木木(林葦妮)。他笑說婚後生活「更自在地談戀愛」,更許願跨年後能手牽手吃宵夜,幸福指數滿格。他也預告,今年的「雄嗨趴」將是最熱鬧的一場跨年盛宴,「我會盡力服務歌手、服務大家!」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綠葉王「Benz雄」許紹雄腎癌逝!無症狀卻最致命?出現「這些徵兆」恐已晚!
香港資深藝人、人稱「Benz雄」的許紹雄,在10/27傳出病危消息後,於今日(10/28)凌晨因癌症引發多重器官機能衰竭離世,享壽76歲。這位出道超過50年的「綠葉王」,即使淡出演藝圈,仍是名符其實的
健康2.0 ・ 1 天前
聯發科憔悴挫逾2% 股價又破1300元...分析師:長期投資低價區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第三季財報表現遜於預期,今(3)日股價又見疲軟,截至上午10時30分,下挫2.2%,股價暫報1,280元,終場跌幅收斂,力守1300元大關。啟發投顧分析師白易弘指出,預估下方支撐區約1300-1250元左右,算是長期投資的低價區,可以現金持有一到兩成、零股買進。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8 小時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防肺癌不只戒菸!新研究:多吃「3類食物」 罹癌率降35%
預防肺癌除了戒菸、遠離空污,飲食也能降低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食物品質」是防癌關鍵,例如多攝取全穀、高纖蔬果等,少碰精緻糖、白麵包、甜飲料,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魚油、堅果油,蛋白質以白肉為主,有助於降低罹肺癌的機率35%,肺癌死亡率少29%。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點名「咖啡這3種喝法」以為健康其實超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大高材生「早餐不吃1物」甩7公斤! 醫:吃對食物更健康
蔡明劼日前在臉書粉專撰文道,減脂需要均衡飲食,特別是要注意「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但有些人困擾早餐不容易攝取蔬菜,他建議可選擇不必煮也能快速上桌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等等。蔡明劼提到,有位從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姐,曾在香港、新加坡工作,由於金融業...
CTWANT ・ 18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一吃早餐就停不下來、愈吃愈想吃? 營養師揭「關鍵元兇」:少了這1類食物
早餐不僅是一天的第一餐,更是啟動身體代謝與大腦運作的重要時刻。營養師陳珮淳表示,若選擇錯誤的食物,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精神倦怠,甚至影響整日的專注與效率。不同的早餐組合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能量表現,因此正確搭配營養素,才能讓身體維持穩定狀態。 高油高糖早餐 會帶來負面效應 若早餐以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或精緻澱粉為主,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隨後迅速下降,導致腦部短暫缺乏能量而出現疲倦感與注意力下降。此外,陳珮淳營養師指出,過多油脂會使消化速度變慢,讓人精神遲滯、氣色黯沉;若僅依靠飲料充飢,則缺乏足夠營養,不僅無法維持飽足感,也使工作效率下降。 補充優質蛋白質 是啟動身體鑰匙 蛋白質是維持代謝與穩定血糖的重要營養素,能延長飽足感,避免血糖大幅波動。若早餐缺乏蛋白質,例如僅吃白吐司或饅頭,容易出現疲倦與飢餓感。陳珮淳營養師建議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蛋、無糖豆漿、優格、毛豆、鮪魚與雞胸肉,這些食材能有效提供大腦與肌肉所需的能量。 適量健康油脂 有助情緒與腦部運作 適量攝取優質油脂,不僅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還能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陳珮淳營養師指出,早餐若能加入酪梨、堅果、橄欖油或亞麻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早餐蛋餅這樣吃!增肌減脂完美搭配 專家推薦5吃法 1作法是低卡零食
早餐愛吃蛋餅嗎?不論是餅皮軟Q或金黃酥脆的蛋餅,都各有擁護者,但蛋餅多用油煎,熱量高嗎?對於想減脂控制體重的民眾,可以用蛋餅當早餐嗎?營養師孫語霙分享5種低卡蛋餅吃法,每捲不超過450大卡,還能吃到均
健康2.0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