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肺腺癌快速上升! 中研院揭「兩物質」恐致不吸菸者罹癌
肺癌已成為台灣最致命的癌症,不僅發生率與死亡率居首位,每年更奪走超過一萬人性命。然而,不少人以為只有吸菸者,才是高風險族群,其實 有半數以上患者不抽菸,卻一樣罹患肺腺癌。近年來,越來越多民眾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及早發現這個「無聲殺手」,而最新研究也揭示了多元的致癌因子,包括空氣污染、油煙、食品添加物及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等,都可能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肺癌發生率雖趨緩,女性卻快速攀升,且以不吸菸女性為主。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空氣污染中的懸浮微粒如PM2.5可直接進入肺泡造成癌性變化,而台灣常見的油煙問題也會產生不飽和環境毒素影響健康。他指出,70至80歲以上的肺腺癌可能與環境因素如空污、油煙有關,而60歲以前的患者則較可能與基因相關。傳統將肺癌單純歸因於吸菸的觀念,已無法完全解釋臨床現象。
中研院於2016年發起「台灣癌症登月計畫」,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合作分析肺腺癌患者的飲食及生活環境。最新研究擴大樣本後證實,不吸菸的肺腺癌患者中,多環芳香烴與日常飲食中的防腐劑和食品添加物形成的亞硝胺是致癌關鍵因子。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研究發現飲食確實與肺癌有關,尤其女性因荷爾蒙影響,食用含防腐劑和添加物的食品後罹癌風險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肺癌發生率雖趨緩,女性卻快速攀升,且以不吸菸女性為主。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112年台灣肺癌患者約18000人,女性患者比例首次超過男性達五成以上,相較十年前男性占近六成,如今降至49%。陳晉興提醒,部分化妝品可能含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的石棉,建議女性選購大品牌化妝品,並注意飲食安全。
肺癌防治的另一大難題是晚期病人比例高,台灣肺癌患者中晚期仍超過五成。周百謙強調,除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外,民眾應養成每一至兩年進行胸部X光檢查的習慣,並重視環境控制、飲食調整、免疫改善和生活作息調整。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景元指出,抽菸族群的高風險標準已從30包年下修至20包年,符合條件者可參加國健署的早期肺癌偵測計畫。專家一致認為,及早篩檢仍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同時釐清更多致癌因子也是預防的重要依據。
更多 TVBS 報導
肺癌21年稱霸癌症死亡榜首!6成患者無吸菸史 專家:家族史風險增
肺癌4期新希望!研究:合併中醫治療 10年存活率高1.4倍
蟬聯多年死因第1名 「不抽菸年輕女也會得肺癌」醫破解十迷思
日常5蔬菜是「抗癌高手」!醫曝這樣吃最有效:能抑制腫瘤生長
其他人也在看

顏正國「人生殺青宴」百人送行 楊貴媚心疼孩子還小 李千娜不捨淚崩
影后楊貴媚今低調現身會場,從小看著顏正國長大也多次合作的她,雙手合十表示有請顏正國的媽媽要多保重,也沒想到他的小孩還這麼小,希望小朋友自己也要加油。而黃尚禾、李千娜夫妻今出席告別式,由於顏正國是他們夫妻的媒人,自然有過人的感情,不但連續多日前往靈堂悼念,...
CTWANT ・ 2 天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19 小時前

40歲女狂擦「萬能網紅神藥」全身冒紫紅斑紋 醫曝危險成分
根據陸媒《揚子晚報》報導,來自南京的美美10年前右小腿首次出現紅斑、瘙癢,反覆搔抓後逐漸擴散全身,她在網路上看到一款號稱「包治百病、純中藥製作」的藥膏,抱著嘗試心態購買使用。初期藥膏止癢效果明顯,不過一旦停藥症狀立即復發,甚至更嚴重,因此她為減緩不適,每天...
CTWANT ・ 1 天前
劉德華最愛點心曝光!營養師揭加這2物降三高又美味
接連陰雨天,外套又穿了回來,肚子也容易小餓,這時若能吃上天王劉德華吮指大讚的點心,肯定精神大振。什麼點心這麼神?網上最近又在瘋傳劉德華下廚做點心的短影音,專家表示能加上2物,這道點心更完美! 港
健康2.0 ・ 19 小時前
水喝太多恐傷身?醫示警「尿液變透明」藏4危機:腎臟撐不住
水喝到尿變透明,就代表健康嗎?小心是腎臟在求救!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解釋,尿液的顏色,確實是身體代謝與腎臟功能的指標,但如果尿液顏色長期呈現「完全透明」,反而可能是喝水過量、腎臟超出負荷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心梗猝死」三分之二有前兆!胸悶、氣喘、左肩酸麻…心臟權威李源德:危急時刻這樣自救,5件事善待心臟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死因前段班,被稱為「無聲殺手」。但世界級心臟權威、亞洲首例心臟移植成功主刀醫師──李源德教授指出,心肌梗塞並非完全無跡可循,三分之二猝死患者在倒下前都有警訊。只要及早察覺症狀、迅速就醫,就能保住生命、保住心臟功能。
幸福熟齡 ・ 1 天前
「1飲品」能助眠!研究:每晚多睡40分鐘 修復腦神經
網傳睡前「喝熱牛奶」能助眠,研究發現真的有效。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規律攝取乳製品,不但延長睡眠時間,夜醒次數減少,整體睡眠品質明顯改善,認為與乳製品含有如色胺酸、褪黑激素、益生菌等有關,有助於恢復睡眠節律、降低壓力荷爾蒙,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它曾是皇帝專用「長壽菜」 如今市場就買得到!抗癌又護眼
現在市場隨處可見的茄子,以前竟是皇帝的食物!不過這份「長壽菜」確實具備許多養分,現代營養師與癌症基金會都點出其對身體有好處,如茄子的花青素可保護神經與眼睛、維生素P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綠原酸減緩飯後升血糖,有助於減重、茄鹼能夠抑制消化系統腫瘤,幫助抗癌。但建議茄子要連皮一起吃,才能獲取紮實營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太多水反而傷身?泌尿醫「尿液變透明」藏危機:腎臟早就撐不住
無論天氣是否炎熱,都應多加喝水,但許多人都以為「多喝水、尿越透明就越健康」,而泌尿科醫師王士綱就點出「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讓身體維持穩定代謝,而不是讓尿液像清水一樣無色,適量飲水、定期留意尿液變化,才是觀察腎臟健康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
鏡報 ・ 2 天前
半數女性都曾經歷!醫籲:反覆性陰道感染不是不衛生 應勇於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芳今年三十出頭,平時工作繁忙,但最大的困擾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每隔一兩個月,她就會因為搔癢、灼熱感、分泌物異常或異味而痛苦不堪。最讓她挫折的是,即使去看醫生、乖乖用藥,症狀還是會一次次復發。久而久之,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乾淨」,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與自信心。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謝耀德分享並解開這個迷思。 陰道感染反覆復發不是不衛生 對症下藥才能避免惡化 謝耀德醫師表示,造成陰道感染反覆復發的原因很多,包括免疫力低下(如常熬夜、長期壓力大)、治療不完全、伴侶沒有同步治療、潛在疾病如糖尿病或免疫疾病、甚至荷爾蒙變化,都有可能造成陰道感染一再復發。事實上,反覆性陰道感染並不代表女性「不衛生」。許多人以為清潔得不夠,於是頻繁使用私密處清潔劑,卻往往適得其反。陰道本身存在「乳酸菌防護系統」,能夠維持健康的酸鹼環境;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菌相平衡,把好菌沖走,讓壞菌更容易趁虛而入。 若沒有針對真正的原因處理,對症下藥,再多次的治療也可能只是暫時緩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患者會覺得「怎麼一直看醫生、一直用藥,都還是沒好?」。更值得注意的是,若
健康醫療網 ・ 8 小時前
這男子「沒有心臟也能活」!植入輔助器取代壞死心臟 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
在醫療科技與臨床挑戰並進的時代,台大醫院再創醫學奇蹟。高階循環輔助團隊成功為一名極端末期心臟衰竭患者,執行亞洲首例心臟移除仍存活的「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手術。患者原本因心臟功能完全衰竭,無法依賴傳統治療存活,如今在手術後恢復良好,已能進食與行走,開創心臟移植前過渡治療的新契機。該名46歲男性患者因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功能急遽惡化,自8月......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你一定喝過!權威研究揭「這無糖飲料」很危險:糖尿病風險狂增129%
健康風氣盛行,許多台灣人買手搖杯都選擇3分糖或無糖,或是買無糖汽水,喝起來比較沒負擔,但真的健康嗎?專家指出,其實很多號稱無糖的飲料都含有人工甜味劑,最新研究更表明,喝這種無糖飲料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暴增129%,讓網友嚇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德國最新研究:早餐「這樣吃」熱量燃燒多2倍!吃對早餐防生病
不吃早餐卻把晚餐吃得像國王嗎?德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遲緩,研究還發現,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食物,若選擇在早上食用,燃燒的卡路里會比晚上多出兩倍,專家建議無論是否正在
健康2.0 ・ 19 小時前
地瓜葉媲美藍莓!醫師外食選這4樣小菜:便宜好吃、瘦得快又抗老
你以為減重只能吃水煮雞胸加白花椰菜?其實,在平價麵店挑對小菜,不只可以幫助瘦身,還能兼顧抗老與健康!以下減重醫師公開自己在麵店選的小菜,不僅抗氧化、控糖,還愈吃愈瘦! 醫師麵店點菜全公開!地瓜葉
健康2.0 ・ 1 天前
即溶咖啡超傷眼! 研究:黃斑部病變暴增7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價格較低的即溶咖啡可能與乾性黃斑部病變風險大幅上升有關,風險提高近七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是銀髮族視力退化的重要原因,民眾選擇咖啡種類時應提高警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64歲影后愛1運動:45分鐘就能增肌肉、心肺力!超多醫師都推薦
64歲香港女星毛舜筠外表凍齡,被許多人稱讚年輕不老。日前她上節目分享自己「防老祕訣」,認為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攝取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外,肌力運動更是關鍵。 毛舜筠養生祕訣 毛舜筠說,從以前就
健康2.0 ・ 1 天前
125公斤主廚「燙傷意外確診糖尿病」!靠「這1控糖減重策略」找回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42 歲王姓男主廚體重高達125公斤(BMI 38),在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1.3%),並有嚴重脂肪肝,每日須施打四針共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出院後,王主廚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監測,搭配瘦瘦針(GLP-1/GIP受體促效劑)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三個月後成功停用胰島素、六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5.9%,體重減少近23%,目前僅需每週施打一劑瘦瘦針與口服藥維持血糖。 看見血糖變化 飲食管理更科學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糖尿病與肥胖常並存,若僅靠意志力節食往往難持久。透過CGM與瘦瘦針雙管齊下,能讓控糖更精準、減重更安全。 彭瓊慧醫師表示,CGM能24小時紀錄血糖變化,揭露傳統指尖血糖無法捕捉的「餐後血糖盲區」,幫助病人即時了解哪些食物會引起血糖波動。 她舉例,許多人認為番薯是健康食物,但透過CGM發現,單吃番薯可能讓血糖暴衝,若搭配蛋白質或冷藏再食用,升糖幅度就會明顯降低。「這樣的即時數據讓飲食管理不再靠感覺,而是有科學依據。」她說,CGM也能協助醫師依據患者血糖型態,微調藥物劑量與運動時間,達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亞洲首例!他「切半顆心」量無心跳血壓 台大醫院奇蹟手術保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6歲的林先生,因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功能急遽惡化,今年8月起不但數度心臟驟停,多次手術都無法穩定狀況,迫不得已,只能切除二側心室,所幸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再創台灣醫學奇蹟,執行亞洲首例心臟移除仍存活「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手術,已恢復能進食與行走,正等待換心救命。 台大醫院今(10)日召開記者會,發...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