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男曬衣突倒地 竟是心房顫動引發中風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神經內科林瑛哲醫師/光田醫院提供
中風不是長輩專利!中部一名40歲男子日前在家曬衣時,突然感覺右手沒力、步伐不穩、話也說不清楚,隨即倒地不起。家人發現異狀,立刻將他送往光田綜合醫院急診,經判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由神經內科林瑛哲醫師立即施打血栓溶解劑後,成功打通阻塞血管,男子意識才恢復清楚,現已能自行行走,僅留輕微手部無力。
林瑛哲醫師回憶,患者到院時一側肢體完全癱軟、語言不清,判斷為典型的急性中風表現。經緊急影像檢查確認為缺血性中風後,團隊立即啟動「中風黃金搶救流程」,於到院一小時內完成評估並給予血栓溶解治療,血流恢復後,患者肢體活動力迅速改善。
在進一步檢查後也發現,該名男子有「心房顫動」病史,卻因工作忙碌未規律服藥,導致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隨血流跑進腦部,引發中風。林醫師指出,這名患者年紀不到50歲,其實屬於年輕型中風,臨床上常見因「心律不整」或「甲狀腺亢進」造成血流不穩,導致腦部血管栓塞。
心房顫動是一種隱性殺手,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中風風險;若有心悸、胸悶或脈搏忽快忽慢的狀況,應盡早就醫做心電圖檢查,必要時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生成。
林瑛哲醫師也呼籲民眾熟記中風四大步驟「FAST」原則:F(Face)臉部不對稱、A(Arm)手臂無力、S(Speech)講話不清、T(Time)立即送醫。他強調:「中風治療分秒必爭,若能在發作後3小時內打通血管,康復機率可大幅提升。」
林瑛哲醫師也提醒,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年輕中風案例逐年增加。除了控制三高、戒菸、多運動外,若有心律不整、甲狀腺疾病或家族中風史者,更應定期追蹤與體檢。林醫師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中風不是偶然,而是長期忽略身體警訊的結果。」
其他人也在看


讓尊嚴成為更人性的選項 「左營楠梓漢」薛兆基挺安樂死立法
[Newtalk新聞] 台灣社會長期面對高齡化與長照壓力,近期更因一樁老婦照顧重度身心障礙兒超過半世紀,最終親手結束孩子生命的案件,再度引發全民震撼!高雄市議員參選人,「左營楠梓漢」薛兆基長期關注高齡政策與長照議題,過去就曾公開撰文支持台灣推動安樂死立法。他認為,人們不該只能在痛苦中等待終點;國家也不該讓照護者承擔超越人類極限的重擔,在高齡化潮流中,台灣社會應勇敢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把「善終」視為一項權利而非禁忌。 薛兆基表示,這事件不僅讓全國人民深刻看見照護者的絕望,更令許多人重新思考,當醫療已無法帶來生活品質、當照護者在耗盡身心後仍看不到盡頭時,國家是否應提供更人性、更體面的選項?儘管民調顯示,台灣人民對安樂死或協助善終的支持度持續偏高,但立法始終跨不出關鍵一步,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他指出,過去已有許多討論來自法律、倫理、宗教、醫界與政治面的多重牽制。法律界擔憂倘若制度設計不周,可能誤用於脆弱族群,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倫理界質疑人類是否有權決定生命的終點;部分宗教團體堅持生命不可被終結;醫界則對執行者的法律風險與心理負擔存有疑慮;政治人物面對敏感議題,常因害怕遭貼上「鼓勵死亡」的
新頭殼 ・ 1 天前CrowView Note 開箱動手玩:讓你的手機、掌機一秒變筆電!還可以接 Mac、SWITCH
CrowView Note 的核心定位並非是一台筆記型電腦,而是一個整合了外接螢幕、鍵盤與觸控板的「筆電型外接設備」,能讓你的手機、掌機或 Mac Mini 等裝置瞬間擁
電腦王阿達 ・ 1 天前
楊梅學區交通壅塞改善啟動 市府推378巷道路打通完善通學廊道
桃園市政府為改善楊梅區新農街周邊的交通擁堵問題,並提升楊明國小學童的通學安全,積極推動「新農街378巷13弄道路打通工程」。工程自新農街378巷13弄起,至中山北路一段390巷止,全長約114公尺,規劃道路寬度為8公尺,目前工務局已啟動用地取得作業,預估經費4,200萬元。 工務局指出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山下智久讚台粉有禮貌 形容台灣是「好吃的味道」必吃小籠包
日本男神山下智久今(14日)抵台為明天的3場見面會暖身,風塵僕僕從倫敦趕回東京再到台北,抵台後馬上接受媒體訪問,山下智久笑說還有時差,但每次到不同國家都覺得各地有個獨特的味道,台灣也有,他已經記得這個味道,是「好吃的味道」,逗得全場記者大笑,透露每次來台總能感受到很多的愛,不管粉絲或媒體都非常熱情,有種「回來了」的感覺,就算過了這麼久才來也能感受到大家的愛,真的很開心!
鏡新聞 ・ 2 天前內建Micro LED螢幕!Rokid Glasses樂奇AI智慧眼鏡:AR 導航、即時翻譯、直橫拍 Vlog 全搞定!
智慧眼鏡愛好者看過來!在本期影片中,為大家開箱體驗這款在台灣開賣的 Rokid Glasses 樂奇AI智慧眼鏡。這副眼鏡搭載了Micro LED 雙眼顯示螢幕,
電腦王阿達 ・ 1 天前大城地產台中北屯三建案齊發 2026年提早卡位營收高峰
中部營建股2025年前三季獲利王-大城地產(6171),14日於法說會釋出最新營運進度,手上三大在建案總銷合計約達90億元,全數位於台中推案熱區北屯,包括14期自地自建案「悅讀大城–雲詠」、北屯機捷合建案「大城知丘」,以及自地自建案「大城光年」。此外,大城地產也將攜手大城建設,規劃於南屯區單元五「鎮福段」推出合建新案,搶攻南台中房市。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綠初選開打!高雄四選將緊黏邁 台南上演妃憲對決
民進2026年台南市長、高雄市長提名初選登記,在14號下午5點截止。最終台南市長參選人有陳亭妃、林俊憲,上演妃憲對決。高雄市長參選人則有邱議瑩、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各參選人都在假日勤跑選區拜票,尤其高雄4人,更緊黏大家長陳其邁。 #邱議瑩#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桃園景福宮周邊商家立面整修再現老屋風華 第2期工程12月初開始
桃園舊城區景福宮周邊商家立面、特色招牌整修完成,重現昔日美感與風華,成了民眾駐足打卡的地標,桃市府住宅發展處表示,第2期整修工程近日決標,將延續第1期修舊如舊的成功經驗,改善環繞景福宮周邊的店家立面,工程將於12月初開始並採分階段施工,確保不影響明年農曆新年,全案預計明年5月完工。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楊双子獲吳三連獎 持續以文學詮釋台灣人身分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5日電)第44屆吳三連獎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分別頒給作家楊双子、詩人鄭烱明、紀錄片導演陳麗貴、雕塑家梁任宏等獲獎人。楊双子致詞表示,她將持續透過文學回答「台灣人究竟是什麼人」這個問題。
中央社 ・ 1 天前林佳龍歡迎聖克里斯多福總理 感謝堅定支持台灣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5日電)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天午宴款待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總理德魯及訪團團員,表達政府的誠摯歡迎,並感謝克國堅定支持台灣國際參與。德魯表示,克國將持續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為提升全球福祉共同努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快訊/黃明志交保後 謝侑芯遺體今火化骨灰將送回台
網紅「護理女神」謝侑芯上個月22日在馬來西亞一家高級酒店房間的浴缸猝死,至今警方還在調查死因,創作歌手黃明志捲入該命案中,目前他暫時獲得交保至26日。根據大馬媒體報導,警方獲准謝侑芯的遺體今(16)日領出,有位代表家屬的男子協助進行火化儀式,接下來將會把她的骨灰運送回台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有礙市容 基隆擬拆東岸高架橋
基隆市東岸高架橋自民國68年完工啟用至今已46年,國民議員藍敏煌指出,東岸高架橋曾被列為台灣10大危橋,再加上橋梁橫亙市區遮蔽天際線影響市容,建議基市府能夠考量並規畫拆除東岸高架橋。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他尊重交通與工程專業,後續將在不過度影響周圍交通的情況下,研擬並規畫拆除東岸高架橋的可能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嘉市消防員人力吃緊 議員請命
消防人員勤休制度改變,超勤未補休完應給加班費新制今年底起跑,嘉義市議員林煒軒、王浩督促市府落實消防局保障消防人員休假、超勤補休未休完要發加班費等權益。消防局長郭立昌表示,除保障休假可以休畢,明年再增28名人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2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