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外交週!習近平接力會見西班牙國王、泰王 地緣政治角力拉扯中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Felipe VI)與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Vajiralongkorn),本週先後到訪中國,分別創下18年與50年來各自國家君主訪中的首例,意義重大。泰王13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一週的行程,預計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但不會簽署協議。同一天、 西班牙國王的訪中行結束,已先一步與習近平見面,雙方還出席了兩國協議的簽署儀式。
建交以來首訪
泰王瓦吉拉隆功從13日至17日在中國訪問,據路透社報導,自從泰國1932年進入君主立憲體制,皇室成員的訪問就成為了一種外交工具。像是瓦吉拉隆功的父親、已故國王浦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在美蘇冷戰高峰的1960年代,兩度出訪美國。
泰國與中國於1975年建交,雙邊關係在冷戰結束後有所發展,尤其雙向的經貿投資出現大幅成長。中國已是泰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去年泰國從中國輸入商品就高達800億美元。到訪泰國的海外遊客,也以中國最多。中國還是投資泰國汽車等產業的主要國家。
若再把歷史往回推,華人已在泰國扎根好幾個世紀,許多稱霸產業界、政治界與商界的家族,都有著來自中國的祖先。前泰國外長德汶納(Tej Bunnag)表示:「泰國與中國關係特殊,我們視他們為兄弟,他們視我們為家人。」
泰國政府發布聲明,宣布泰王瓦吉拉隆功與王后蘇堤達(Suthida)將造訪中國時,也強調此行反映了 「泰、中兩國在各層面,享有根深蒂固的友誼與互相理解」。
瓦吉拉隆功自從2016年登基,只對外出訪一次,即今年4月的不丹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上週即稱,瓦吉拉隆功這次應習近平邀請來訪,也是其首度造訪重要國家,彰顯了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
國母逝世後的出訪
瓦吉拉隆功的父親普美蓬在位70年,卻從未踏足中國。普美蓬都是派其他人來代表,瓦吉拉隆功於1987年就以太子身分,代替父親訪中。泰國法政大學的國際關係學者許佳朋(Sitthiphon Kruarattikan)即指出:「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中,多數國家的元首都造訪過中國,泰國長久以來卻是那例外。因此中國會希望泰王到訪。」
瓦吉拉隆功這趟國是訪問,因為幾週前被譽為「國母」的皇太后詩麗吉逝世,正處於國喪期,但這也側面顯示泰國皇室對中國的重視。
另外,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正面臨中國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中國近來即施壓泰國加大打擊跨國電信詐騙,並以擔憂對中國遊客的負面影響為由,多次希望泰方不要將賭博合法化。2月,經過長達10年的懸而未決,中國也終於說服泰國點頭,將40名遭拘留的維吾爾人遣返回中國。
但即便與中國的長期關係至關重要,泰國前外長德汶納也提醒,曼谷應堅守自己利益。泰國官員也警告,中美貿易緊張的升溫,對東南亞經濟構成巨大風險。德汶納說道:「中國是大國,以全球眼光看所有事情。我們是東南亞的小國,我們必須保持外交關係的平衡。」
18年來首訪
本週堪稱中國的「國王週」,因為除了泰王,北京也於10日至13日這四天,迎接了18年來首見的西班牙國王造訪。
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於12日與習近平會面,兩人會後出席了協議簽署儀式。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非利佩見面,他指出世界情勢動盪變化,需要建設性力量致力於和平與發展,隨即稱中國準備好與西班牙共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菲利佩與習近平的會面也稱,「西班牙與中國的友誼,無疑會使雙方人民受惠,且符合兩國的悠久歷史與全球志業,.......相互信任的關係已建立。」
路透社指出,歐盟當中,西班牙是親中的領頭國家,另外馬德里當局也想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布局。中國這方,因過度補貼自家電動車產業,與歐盟產生貿易摩擦,但隨著川普關稅對出口的衝擊,北京正尋求將與歐盟的緊張降溫。
上週中國就提議,將自2021年就凍結的中歐貿易會談,予以恢復。而自2024年6月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施加關稅以來,西班牙反倒加大與中國的經濟交流。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即兩度向中國毛遂自薦,宣傳該國是汽車、綠能與新興產業的理想投資地。
話雖如此,西班牙作為歐洲最大豬肉出口國,卻也在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緊張之間,不能自己,因為中國對歐盟的豬肉產品,課徵了高達62.4%的關稅作為反制。西班牙每年向中國出口12億美元的豬肉與相關產品,占了中國豬肉進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對中最大豬肉輸出國。
美國7月即批評西班牙加強與中國經貿關係的做法,是在「割自己的喉嚨」。與此同時,歐盟整體仍關切與中國的貿易失衡,以及北京和俄羅斯的關聯。
從這點來說,立憲君主同樣提供了西班牙軟性外交的道路,不用和民選政府掛勾,降低了政治敏感性。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日「食」力結盟!環南市場與日本簽署MOU!產地直送最新鮮美食
烏克蘭高官爆貪腐醜聞 兩部長請辭、澤倫斯基昔日好友涉案潛逃
假茶葉真毒品!濟州島現多起偽茶葉包裝K他命 查獲數量夠逾百萬人吸食
戰貓出訪歐洲:台灣外交重大突破背後的意義
其他人也在看

鳴禮炮、奏聖歌 習近平迎接中泰建交50年首位到訪泰王
泰王瓦吉拉隆功13日抵達中國進行國是訪問,是泰中建交50年來首位訪中的泰國國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歡迎泰王夫婦。
太報 ・ 1 天前
短短3天大震撼! 南韓軍方高層大換血 執政擬推「辱中」、「對中假消息」入刑法
[Newtalk新聞] 韓國政壇 11 月接連釋出兩項震撼性決策,據報導,短短 3 天內,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公布史上罕見的人事異動,而執政共同民主亦推動《刑法》修法,將針對中國的侮辱性言行與虛假訊息列入刑事責罰。中國時事評論員賀文萍指出,這並非巧合,而是政府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重新校準戰略方向。 據分析文章,韓國軍方此次大規模改組,在韓國近代史上並不多見;此次調整涉及 40 名將官與約 700 名中校、上校及基層軍官,且多屬「非對等調動」,不少人被轉往國防部或軍種內的邊陲職務,取而代之的是聯參體系以外的軍官。聯參議長陳永勝在國會面對質詢時直言,部分軍人曾「背棄保衛國民的責任」,等於承認去年底「戒嚴事件」留下的裂痕必須正面處理。 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陳永勝。 圖:翻攝自騰訊新聞@賀文萍 去年 12 月尹錫悅政府被質疑動用軍隊包圍國會,引爆「戒嚴疑雲」,聯參指揮體系當時保持沉默,使軍方公信力跌落谷底。如今的軍系人事大風吹,也被視為李在明繼 9 月撤換七名四星上將後的延續動作,目的可能是為斬斷尹系指揮鏈。多名中層軍官私下抱怨改革過於急促,但分析指出,若軍權不穩,對朝政策可能被架空,對中合作也
新頭殼 ・ 1 天前
中泰建交50週年 拉瑪十世成首位訪中泰王
根據新華社報導,泰王瓦吉拉隆功(His Majesty King Maha Vajiralongkorn)正式訪問中國,並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這是泰中建交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泰國君主。
VISION THAI看見泰國 ・ 1 天前會見泰國國王 習近平:中泰一家親、將加強合作
(中央社台北14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會見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習近平表示,瓦吉拉隆功成為中泰建交以來首位訪中的泰國國王,體現「中泰一家親」的深厚情誼,並表示願穩步推進中泰鐵路項目、擴大人工智慧(AI)等新興領域的合作。
中央社 ・ 1 天前
泰王瓦吉拉隆功赴陸國事訪問 習近平軍禮隆重歡迎
大陸今(14)日以隆重的軍禮,歡迎到大陸進行國事訪問的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瓦吉拉隆功」也是大陸與泰國建交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的泰國國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親自迎接,表示歡迎。 習近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北京限稀土出口暴露德產業脆弱 德國重思對中政策
(中央社柏林1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北京限制稀土出口,暴露德國產業受制於中國的脆弱性後,德國國會今天任命一個專家委員會負責重新審視對中貿易政策,加快推動「去風險」(de-risking)政策。
中央社 ・ 1 天前非洲豬瘟無擴散 廚餘蒸煮加裝即時監控將入法
非洲豬瘟相關禁令已解除一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14日)指出,這一週來針對拍賣市場、屠宰場等地做高強度檢測,結果雖呈陰性,但不能大意,下週起將持續對異常死亡加強監控。在廚餘養豬方面,環境部也會在12月6日前完備法令,要求廚餘養豬戶加裝蒸煮設備的即時監測系統。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4日召開第50次會議,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會後說明,豬隻禁運、禁宰解除後,是防疫人員更緊張的時刻。禁令鬆綁這一週來,仍監控所有進入拍賣市場、屠宰場的豬隻,只要有斃死豬,一律採檢,所幸高強度採檢結果為全面陰性。 至於台中確診案場日前第四度採檢仍呈現陽性,陳駿季表示,根據獸醫所做的第一次病毒分離結果,顯示病毒已不具活性,但依照規定,須連續3次檢測確定不具活性才能完全放心。 陳駿季指出,目前監測的所有檢體全為陰性,除了台中案例場外,其餘自下週起可望逐步恢復正常,但仍會針對豬隻異常死亡加強監控,若有異常,就一律採檢;且化製廠只要出現異常數量,當天就要立即處理。 針對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必須滿足落實徹底蒸煮、即時監測、完備法令等三要件後,經地方政府同意才能做廚餘養豬。會中也有共識,將修法要求廚餘蒸煮設備須加裝即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西班牙泰國國王接連訪中 路透:中國試圖塑造「可信賴」形象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King Felipe VI)與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本週接連訪問中國,受到當局熱烈歡迎,被中國媒體形容是友好共存的成果。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正藉機向其他國家發出信號:中國是值得信賴的,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幅提高關稅、引發經濟動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報導指出,冷戰期間,泰國曾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堅定盟友,將中國視為威脅。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中泰兩國在深厚的貿易與投資往來上不斷強化雙邊關係,如今中國已成為泰國觀光業的主要市場,也是泰國汽車等產業的主要投資者;泰國去年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額也達到800億美元。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今天(14日)與瓦吉拉隆功會面時表示,中國已準備好加強與泰國發展戰略協作,並在貿易、鐵路建設等計畫上深化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2週前才出席東協峰會,試圖鞏固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不過,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INALCO)研究員洛施(Juliette Loesch)指出,川普當時停留時間短暫,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停火協議後便繼續趕往日本與韓國。相較之下,中國則宣布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中泰建交50年泰王首次訪陸 習近平今見哇集拉隆功
大陸外交部日前宣布,應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Vajiralongkorn)於13日至17日對大陸進行國事訪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這是中泰建交50年來泰國國王首次訪華,也是哇集拉隆功國王首次對外國進行正式訪問,外媒認為此訪在中泰外交史上具有非凡意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俄羅斯AI人形機器人首秀失利 當眾摔倒被拖走退場
(中央社莫斯科14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首台配備人工智慧(AI)的人形機器人本月10日在莫斯科一場科技展上首次正式亮相時,在舞台上當場摔倒,工作人員趕緊將它拖離現場,並用黑布擋住台下觀眾視線。
中央社 ・ 1 天前

2026誰當新北市長最看好? 近6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驚人
朝野各積極備戰2026新北市長選舉。入口網站「Yahoo奇摩」10日起至14日針對「2026新北市長選戰,你最看好誰當選?」進行網路投票,46%的網友最看好國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選新北市長。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于北辰道歉「對不起,不會有下次」 原因與韓國瑜有關!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通緝令,總統賴清德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沈,但韓卻稱這是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看到韓國瑜的相關言行,覺得很後悔曾投票給韓,「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王義川質疑與新壽解約涉圖利 她這句話反嗆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亞洲總部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台北市議會昨日審議新光人壽願意解除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的解約金內容,朝野團一致通過。不過,民進立委王義川今(...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快訊/中日衝突升溫!中國外交部突發「暫勿前往日本」通告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今(14)日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這項緊急通告援引了日本社會治安持續惡化以及政治言論衝擊兩大理由,形同對日本發出非比尋常的旅遊警示,恐將對兩國間的人員交流和觀光產業投下震撼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王義川1句話打臉自己人!他直呼:刀刀見骨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落腳T17、T18,新壽解約案昨(12)日送議會備查,藍綠白議員一致支持。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在12社群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問題?」;對此,粉專政客爽今(1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要中國人「暫勿前往日本」!原因曝光 他酸爆:這麼危險我們去就好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昨(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公告中的原因竟是「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旅日達人林氏璧就狠酸,「這麼危險的地方,我們去就好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
日本高市早苗首相的涉台發言引發一連串的中日外交風波,中國以強勢的戰狼外交風格回應讓中日關係的脆弱本質立即曝光。中國強勢批評高市言論干涉內政,將造成嚴重後果。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獨家/高嘉瑜真的要來了?傳拍板代表綠營參選港湖議員 內人士曝真相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民進前立委高嘉瑜,先前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應該會選」,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披綠袍參選南港內湖議員,甚至是地方縣市首長;不過,現傳出高嘉瑜已被拍板定案會代表綠營角逐港湖議員。對此,內人士也向《民視》透露真相,相關內容也曝光了!
民視 ・ 4 小時前
花蓮陸籍配偶村長遭解職提訴願成功 縣府撤銷原機關處分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為在台陸籍配偶,2022年首度參選並當選,但在8月1日遭鄉公所解職,成為全國首名因中國國籍問題遭解職的村長。鄧萬華提起訴願,經花蓮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分,認為富里鄉公所違反行政程序法,並要求鄉公所另為適法處理。鄧萬華得知後,僅簡單回應,還沒收到正式公文,不便多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