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腎臟移植手術少 最多北榮僅51例
健保公布一一三年各大醫院器官移植手術數量排行,在心臟移植上,三軍總醫院以廿三例奪冠,其次為台大十九例。肺臟移植,則以林口長庚十五例居首位,台大十二例居次。肝臟移植競爭激烈,前三名分別為高雄長庚九十九例、林口長庚八十六例、中國附醫八十例。
至於腎臟移植,台北榮總五十一例最多,其次為林口長庚四十九例,台大及亞東均四十一例,高雄長庚三十三例。胰臟移植個案數較少,一一三年僅有七例,全部由北榮團隊執刀。小腸移植則人數更少,全年五例,中國附醫三例,亞東醫院兩例。
國內約有三十家醫院有能力執行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移植手術,病家該如何挑選醫療團隊?前健保署長李伯璋提出兩大參考標準,一為平均每年執行數量、一為醫院勸募能力,前者關乎手術熟練度,後者則是決定等待器官的時間。
為何醫院器官勸募能力會決定患者能否順利等到器官?李伯璋解釋,現行規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只能在一家醫院登記,如果該醫院器官勸募成果有待加強,每年僅有零星捐贈個案,勢必影響移植手術排序。
至於手術個案,北部某醫學中心外科教授表示,移植手術給付偏低,且器官移植團隊人力編組龐大,對許多醫院來說,這是賠錢生意,但為了顏面,仍須盡量每年執行幾例移植案例,在執刀及術後照顧等經驗累積,可能與幾家重點醫院之間有著不小的落差。台灣不需要這麼多家器官移植醫院,而是讓幾家重點醫院專注於其專長項目。
李伯璋認為,衛福部應定期公布各大醫院器官勸募成效,以及執行各種器官移植的數量及五年、十年存活率等重要資訊,做為病家尋找醫療團隊的重要參考。
李伯璋呼籲,衛福部每季應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健保署網站公開重要資訊,包括各大醫院移植人數、捐贈人數,讓病人掌握最新訊息,以提高器官移植機率。
更多udn報導
台男新加坡遭竊7萬!飯店「要他翻垃圾桶」 警竟搜出1物
失蹤逾2年…陸前外長秦剛疑現身!北京活動亮相「微發福」
54歲存款百萬簡單生活 她遇1事驚覺:什麼都沒有最可怕
改走夢幻風?火辣女星穿「蕾絲透視禮服」翻車 網:糟透了
其他人也在看

例行健檢竟發現腫瘤!單孔達文西在肺部腫瘤切除中的應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50歲的吳先生平時生活作息規律,從不抽菸,也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在一次健檢中,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意外發現右側肺部有一顆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吳先生前往大里仁愛醫院就醫,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林宜右醫師評後用「單孔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切除肺臟腫瘤,在三天內順利出院。 單孔達文西能保留更多健康肺部組織 提高手術安全完整性 林宜右醫師表示,傳統肺臟腫瘤切除是以開胸手術為主,需要大範圍切開胸壁,不僅傷口大、疼痛明顯,恢復期也長。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微創胸腔鏡手術逐漸成為主流,大幅減少了手術創傷。 近年隨著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發展,透過高解析立體影像與靈活機械手臂,醫師能更精準地進行肺臟腫瘤切除,同時保留更多健康肺組織,提高手術安全性與完整性。 一般傳統達文西手術需開4至5個小傷口,但林宜右醫師及團隊運用單孔達文西機器人技術,僅需約4公分的單一小切口即可完成整個手術,大幅減輕病患術後疼痛與不適。 單孔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恢復時間短 醫師籲定期接受肺部篩檢 吳先生手術過程順利,僅在右側胸壁開設一個小傷口,透過主刀醫師執行單孔達文西手術,精細操作,成功完整切除腫瘤,術後的疼痛
健康醫療網 ・ 17 小時前
全運游泳》台南苦等30年游泳首金出爐! 12歲神童何康婗200蛙神奇摘金
台南市等待了30年的全運游泳金牌今終於誕生了!而創造奇蹟的卻是台南麻豆國一生、年僅12歲神童何康婗今在全運游泳女子200公尺蛙式中以2分31秒90神奇的摘下金牌,這也是台南市自84年台灣區運由蛙王蔡心嚴所獲得的最後一次金牌後暌違長達30年的金牌!在前一天已經摘下女子組50蛙的銅牌後,台南市12歲神童何康婗今再接再勵於女子組200蛙決賽中,游出驚人的2分31秒90,比居次的高雄市李佳勳還快了2秒49的明顯差距毫無意外的拿下金牌,雖然何康婗只有152公分的身材,但擁有絕不服輸的鬥志,賽後她很自豪的說:「不會緊張,拿下金牌很開心!」其實何康婗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除了摘下全運金牌外,另一個目標是達名古屋屋亞運的參賽標準2分31秒79,可惜只差了0.11秒達標,何康婗的父親兼教練何兆基也覺得可惜說:「康婗後面的50公尺節奏有點亂了,很可惜!」倒是何康婗對自己還是很有自信說:「沒關係,下次全排就可以達標!」在何康婗摘金後,台南市游泳委員會也發佈訊息說:「於民國103年起台南市游泳委員會,由吳俊賢主任委員努力的推動基層競技游泳,及曾是台灣區運動會游泳金牌選手洪義雄擔任總幹事,兩位學長學弟的共同努力下,
麗台運動報 ・ 1 天前
聯新國際醫院30週年慶 將力推AI醫療、國際交流
桃園市深耕南桃園30年的聯新國際醫院,為全國首座客家醫院,昨(19)日下午在桃園會展中心舉辦「2025聯新文化節暨聯新國際醫院30週年同樂會」,院長許詩典宣布,隨時代演變、持續創新,該院積極推動AI醫療與國際交流,即使現在社會面臨少子化與人力短缺等挑戰,仍將堅守初衷,攜手同仁邁向下一個30年。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天涼想溫補?營養師推吃「這花苞」高纖又可祛寒:神物!
時序進入10月,天黑得越來越早,顯示也已進入深秋。營養師劉學民表示,24節氣剛過「寒露」,早晚氣溫開始轉涼,空氣也開始變得乾燥;建議此時可以適當攝取溫補食材,驅逐體內寒氣,並推薦富含葉酸、膳食纖維與維生素A的韭菜花,驅寒又能補元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慈大模擬手術課程 精進醫技以病為師
慈濟大學今日上午舉行「模擬手術課程暨無語良師啟用典禮」,八位無語良師以身奉獻,成就醫學教育。這次有台灣血管外科學會、整形外科醫學會以及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聯合參與,在為期四天的課程中,聚集全台專業醫...
大愛電視 ・ 21 小時前
這種環保吸管含致癌物最好少用!比塑膠吸管還要毒
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店家不提供塑膠吸管,改供應紙吸管方便民眾飲用飲料,不過曾有研究指出,90%環保紙吸管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在體內幾乎不會分解,恐怕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市面上吸管材質百百種,大
健康2.0 ・ 1 天前安檢卡關 高雄老牌醫院掀退場潮
(記者郭韋綺、劉星君/連線報導)高雄老牌醫院近年掀起退場潮,南山、惠仁、優生婦產科、上琳、邱外科、大東等醫療院所接連歇業後,至少還3家準備熄燈。多數因不符消防、建管和病安法規,改善困難,黯然收攤,有醫護抱怨衛生局執法過嚴,也有病患嘆以後不能就近看病。衛生局表示,為保障市民就醫安全,全國法規一致。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大雨夜襲新北!中和住家慘淹 居民:來回舀30桶才清完
新北市中和區一處民宅遭逢罕見淹水災情!居民回憶,這十年內,即使颱風來襲也不曾淹水,如今大雨下幾個小時,竟讓屋內積水及腳踝,家人連夜舀水、清掃至凌晨才就寢,懷疑與排水系統堵塞有關。氣象局指出,當地累積雨量驚人,達69.5毫米之多。民眾憂心,若雨勢持續恐釀更嚴重災情!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iPhone Air、Galaxy S25 Edge 銷售慘淡,超薄手機不是消費者要的?
原先許多智慧手機廠商都對「超薄手機」滿懷信心,但在實際推出產品後,這一類的產品似乎面臨市場冷遇。蘋果今年推出的 iPhone Air 雖以輕薄外觀與新世代設計引發關注,但多家研
科技新報 ・ 1 天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小學時最高,長大卻沒再長」醫曝1原因惹禍! 常吃番茄醬、水餃注意
你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學2、3年級時,班上總有1位個子很高的女同學,臉上長粉刺、痘痘,還泛著油光,看起來比同學們成熟許多,但10、20年之後,她還是維持和當初一樣的身高。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性早熟的表現。 中樞性早熟大多無病因 遺傳、腦部創傷皆有可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牛道明部長表示,性早熟的定義是指女生8歲以前、男生9歲以前開始出現第2性徵,女孩的乳房漸漸長大,這時乳房有小硬塊,摸起來會感到疼痛,男生則是睪丸漸漸長大,以醫院門診測量儀器來看,體積大於4c.c.以上的程度代表發育了。一般性早熟分成周邊型及中樞型2種,牛道明部長說明,周邊型一般較為少見,約佔性早熟的10%可能的病因子包括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或是孩子擦了含女性賀爾蒙的化妝品、誤吃到避孕藥而造成。而中樞型性主要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慢慢的發育所引起的性早熟,有些人可能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小時候有過頭部創傷,但絕大多數患者是沒有原因的。 臨床觀察發現: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楊佳鳳發現,這3至5年來,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10至12歲這個年齡層,雖然還沒發現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1 天前
57歲伊能靜胖5公斤靠這招減肥!醫加碼4招穩血糖、防胰島素阻抗
57歲女星伊能靜近日在社群上分享近況,坦言最近胖了5公斤,讓她非常震驚,希望能靠著12小時輕斷食減肥回到52公斤。醫師表示,大餐後利用輕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斷食後的食物選擇也很重要,以免
健康2.0 ・ 2 小時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22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長期住院只為「每天打一次點滴」?健保新制上路,9感染症可「門診點滴」治療:打完還能回公司上班
為紓解全台病床不足與偏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自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健保給付新制,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9大感染症適用。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能自理生活,就能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為高齡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幸福熟齡 ・ 19 小時前
不插管不氣切!80歲獨居阿姨做好善終準備 每天1杯蔬果汁手腳靈活
年過八旬的慧心阿姨,身手俐落、氣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她已高齡80歲。4年前丈夫過世後,她開始獨居生活,不僅沒有被孤單擊倒,反而過得更加充實規律。靠著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她以實際行動證明,老年生活也能活
健康2.0 ・ 2 小時前
74歲嬤「天天擦止痛藥膏」竟差點洗腎!醫揭驚人真相 2類人要小心
文獻上曾紀錄一位74歲的老太太,近六週來一直感到呼吸喘不過氣、腳水腫,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尿蛋白非常高、血中白蛋白過低(僅17 g/L),還有腎功能變差(肌酸酐 169 μmol/L)。這些都是典型的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表現。起初老太太被診斷有泌尿道感染,給予抗生素與利尿劑治療,但腎功能仍持續惡化,三天後,被緊急轉到大醫院。醫師觀察她的狀況後,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她有明顯的腎間質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但腎小球卻是正常的,這非常不尋常。 兩種腎臟疾病合併出現? 線索指向某種藥物 腎病症候群 + 腎間質腎炎的組合,在臨床上,有一個很大的嫌疑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但問題來了,病人自己說沒有吃任何止痛藥,家屬也這麼說,連她的家庭醫師都說沒開過。為了保險起見,醫師把她所有的藥都停掉,沒想到腎功能還是繼續惡化,甚至需要洗腎。 就在此時,關鍵線索出現了 某天,護理人員在老太太的櫃子裡發現了一條「止痛藥膏(piroxicam gel)」,原來她一直在病房浴室裡偷偷塗抹這條藥膏在肩膀和背部,來緩解肌肉痠痛。老太太在這六週內總共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