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過境美國 賴外交忘了邦誼
賴清德8月有機會趁前往中南美友邦之際過境美國,據傳遭川普親自擋下,理由是擔心破壞他與習近平的私人情誼,進而影響美中談判進度。這是前所未見的警訊,然而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卻表示,他對賴總統過境美國「有信心」、「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如果他的說法代表民進的普遍心態,顯然是過於輕忽美中角力對台美互動及兩岸關係的潛在衝擊,更證明行政團隊只在乎檯面上的過境禮遇,而不是真心深耕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這對至今仍堅定支持中華民國的友邦來說,情何以堪!
與民進交好、熟悉台美中關係的美國學者葛來儀近日也提到,台灣正積極尋求賴總統年底前過境美國。這番話被解讀是她協助台灣向美方傳遞訊號,卻也揭露國安高層對賴總統遲遲未能踏上美國本土的高度焦慮。
賴總統去年雖過境美國,卻不是本土,更不是指標性城市,因此他今年8月寧願取消出訪、放棄經營更重要的邦交關係,也不甘心再次受辱。很顯然,賴清德關心的是自己能否過境美國重要城市,避免被國內做文章。然而,身為元首更該關心如何頂住壓力以鞏固邦誼才是正道。若今年底前無法成行,不僅會讓國人對賴政府外交能力產生負面觀感,更將導致其「抗中保台」的底氣潰散。韓國「川習會」並未談到台灣,但不能保證明年就可躲過,屆時更難扭轉台灣任強權宰割的劣勢。
民進向來將台美及兩岸完全切割,以為緊抱美國就可無視的存在。這是民進傳統思維的弊病,試圖以自己對國際情勢的偏執觀點強加於國家利益之上,一旦受挫從不檢討,除了習慣性地批評,更膝射式地抹紅在野,卻從未、也不敢質疑美國。殊不知,正因為民進對華府唯命是從,自願把台灣當成美國圍堵的馬前卒,反而錯過改善兩岸關係、穩定台海現狀的機會。
面對美中競爭,各國無不謹慎小心,深怕被兩隻大象踩傷。全世界卻只有台灣的民進,心心念念希望兩強權交惡,冀望漁翁得利。現在,賴清德恐怕只能含淚吞苦果了。尤其美國政治風向的轉變明顯,雖然國會仍支持台灣,但挺台力道遠不如前,賴政府豈能漠視此等走向。
外交工作沒有捷徑,唯有審時度勢、不急功近利,才能水到渠成。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賴清德應務實以對,更不該把自身的意識形態當成向外拓展的唯一標準,因為同溫層取暖永遠只是自我感覺的心靈慰藉,終將無法突破現實的考驗。(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其他人也在看
外交「突破」只是內宣的工具
副總統蕭美琴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表的演說,將永遠被視為台灣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台灣許多人稱之為「突破」,甚至有人稱之為「大突破」。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響應兒童人權日 中市府辦青少年成果展(1) (圖)
響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台中市政府15日舉辦青少年成果展,邀請社福單位擺攤歡迎大小朋友走訪,也盼藉由活動呼籲大眾一同守護兒少權益。
中央社 ・ 16 小時前聖露西亞義診 李嘉鐸感受台灣醫療珍貴
台灣醫療水準名列前茅、設備齊全,難以想像在地球另一端的聖露西亞,診療過程中停電、沒水都是家常便飯,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也需要見招拆招,在有限資源中盡可能完成治療。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李嘉鐸在為期2周的義診行動中,深刻感受到台灣醫療資源的珍貴和便利。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賴總統年底過境美國?中國因素加深學界意見分歧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萊儀(Bonnie Glaser)日前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台灣政府會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以避免因2026年川普訪中而受到牽動。不過,學者對此看法不一。有學者認為,在川普訪中之前,美國為避免節外生枝,應該不會讓賴總統過境美國,但也有學者覺得,這段時間正是美中貿易談判的驗收期,中國在川普訪中前,反而投鼠忌器不願得罪美國,因此正是賴總統過境美國最佳時間。 賴總統年底過境美國能否成行?學界看法分歧 賴總統過境美國本土有譜了嗎?葛萊儀日前在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線上座談上表示,台灣政府會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以避免因川普明年訪問中國的行程,而受到牽動。由於總統過境美國的安排,一向被外界視為台美關係的溫度計,因此賴總統究竟能不能成行,不僅引發各界關注,也出現了不少的議論。 川普訪中前 賴過境美國可能性不大 其中,政大外交系教授劉德海就認為,賴總統想在年底出訪過境美國,可能性不大。 他說:『我覺得可能性仍然不大,而且我們可能已經自己知道,所以我們才會在歐洲發展嘛,那主要是美國這方面來講,在美中關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反制升級 明起黃海軍演 陸籲公民勿赴日
大陸全面反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在大陸官方14日晚呼籲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後,大陸三大航空公司15日即宣布日本航線免費退票改票;15日大陸更發布黃海航行警告,將於17日至19日全天實彈射擊、禁止駛入;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直言,除非高市收回該言論,否則陸方已做好對日實質反制準備。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真的是「過勞之島」! 台灣去年工時「全球第五高」
台灣被批評是「過勞之島」,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工時太長。2024年台灣勞工一年的平均工時是2030小時,在全世界排名第五高、也是亞洲國家第二高,僅次於新加坡!而且法律明文規定,每週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但...
華視 ・ 1 天前美政府運作結構性僵局未解
美聯邦政府在參院60票支持對40票反對,以及眾院222票支持對209票反對通過短期撥款法案,在經歷43天歷史最長的停擺後得以恢復運作。然而,法案通過並未帶來真正的解決方案,反而暴露美國政治結構中更深層、長期且難以撼動的問題。當政府機構重新運作、聯邦員工回到工作崗位,有關人士其實都清楚,危機並未解除,只是被延後。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林佳龍籲外媒避免自我審查 正常稱呼看待台灣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5日電)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應邀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座談;針對外媒關注部分媒體不以「國家」稱呼台灣,林佳龍表示,「台灣就是台灣」,台灣具備人民、領土、政府與主權的國家四要件,呼籲國際媒體避免因中國壓力而自我審查,應正常稱呼並看待台灣。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馮淬帆告別式「周潤發致意」 骨灰抵金門「她」協助後事
資深演員馮淬帆上月辭世,享壽81歲,家屬於13日在桃園舉行低調告別式,約40位親友到場送別。港星周潤發特別送上花籃致意,導演杜琪峯更親自從香港飛來台灣參加告別式。告別式現場以素雅白花為主,周圍點綴粉、紫、黃色花卉,莊嚴中帶著優雅。馮淬帆的骨灰目前已被送至金門,由胡璉將軍的孫女胡敏珍協助處理後事,並以中華民國國旗包裹骨灰,展現馮淬帆一生對青天白日的守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鄭任汶專欄:賴清德別輕易放棄台北市長這一戰
台北市長選舉是民進胸口永遠的痛,從1994年陳水扁當選後,民進就再也沒贏過,1998年陳水扁連任失敗時,落選感言中引用那一句「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為民進對首都市長的期待畫下句點。直到2014年民進與柯文哲合作,把柯推上市長寶座,最後柯文哲卻變成民進的恐怖情人,決裂分手後,雙方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鏡報 ・ 1 天前獨家》老天有眼!假冒檢察官詐640萬 彰化「收水手」屏東車禍被逮
吳姓板模工加入詐欺集團擔任「收水手」,平日行蹤飄忽,甚至租BMW豪車監控車手收取贓款。去年,他指揮陳姓兄弟到彰化員林假扮檢察官,向婦人詐走現金與黃金共640萬元後人間蒸發。警方苦於車主與駕駛身分對不上,追查一度斷線,未料案發7天後,吳男竟駕同一輛BMW在屏東肇事撞爛,身分也因此曝光,破案過程宛如電影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針灸打通循環 改善久坐偏頭痛
34歲的女性,有右側頭痛的困擾,每次發作起來大約4小時,疼痛指數7~8分(滿分10分),怕光又怕吵,會噁心反胃,完全不能做事。中醫師指出,現代人常久坐,造成聳肩、圓肩及肩頸僵硬等問題,直接影響血液循環往上到腦袋及往下回流,導致氣血阻滯在肩頸部及頭面部,可透過針灸將肩頸部鬆開,讓肩頸部以上的循環通暢。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中油明報告三接浮編 藍白緊盯
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遭爆浮報經費百億元,中油與經濟部明(17)日將到立法院作專案報告,根據中油所提報告,此案在媒體報導後立即調閱採購文件,確認並沒有暴增百億、金額變動4次情況,而253億預算經綜整評估也合理。所謂有錄音檔新事證,目前無法確認真偽,後續配合司法調查。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第9選區安坑人口增 3搶攻
新北市議員第9選區向來是藍軍鐵票倉,現任5位議員席次藍3綠2,民進陳永福有意讓兒子陳韋任接棒,民眾傳聞將推年輕新人何青瑜參選。地方人士分析,第9選區幅員遼闊,藍營票源多來自新店地區,綠在山區占優勢,安坑地區近年人口遷入多,已是兵家必爭之地,3均部署重兵,積極搶票。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邱議瑩推高雄農漁產 「藍綠對手」多人現身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有意角逐的立委邱議瑩,上午把「農漁市集」搬到立法院,要推廣在地農漁產品,在這場美食饗宴,有意問鼎高雄市長寶座的人通通來了!包括同立委賴瑞隆和許智傑,就連國民立委柯志恩也來...
華視 ・ 1 天前
官網「台北變上海」社會局提告 她喊同理心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高嘉瑜昨日在臉書指出,有民眾掃描北市社會局敬老金傳單,官網竟跳出「上海區公所」字樣,質疑北市府響應習近平統一政策,要求說清楚。對此,北市社會局今(14)日表示,已報警提...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中日關係緊張 總統府:盼中國勿成國際社會麻煩製造者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對「台灣有事」的發言,引起中日緊張關係升溫。陸方繼日前對日本採取旅遊限制措施,今起更在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
聯合新聞網 ・ 5 小時前
中國突祭旅遊禁令報復高市早苗挺台!矢板明夫:台灣更應展現支持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關於「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發中國強烈不滿,繼召見日本大使表達強烈抗議後,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日大使館14日發布通知,「提醒」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雙方緊張情勢進一步升高。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北京現在打出的牌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其目的很清楚,削減赴日旅遊、衝擊日本觀光業,藉此向高市政權施壓。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更應展現支持。台日利益緊密相連,面對中國的壓力與威脅,民主陣營必須相互支撐。 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寫道:「中國近日因高市早苗首相堅定表明『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而惱怒,竟以近乎報復性的方式對日本施壓。中國外交部深夜發布突襲式公告,呼籲國民避免前往日本,聲稱『在日中國人安全受到威脅』。然而,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事實上,現在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依然絡繹不絕,普遍都享有極佳的體驗,幾乎沒有聽說任何針對中國人的安全問題。」 矢板明夫指出:「相反,在中國的日本人則越來越不安。去年中國發生日本男童遭殺害事件,今年更在多地接連出現日本人遭中國民眾毆打的案例。到底是誰真正面臨安全風險,一目了然。北京現在打出的牌,不是『保護國民』,而是赤
新頭殼 ・ 4 小時前
于北辰道歉「對不起,不會有下次」 原因與韓國瑜有關!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通緝令,總統賴清德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沈,但韓卻稱這是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看到韓國瑜的相關言行,覺得很後悔曾投票給韓,「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