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東大地震前有前兆 台師大研究揭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 0403花蓮大地震前有徵兆!台師大研究團隊發現,去年規模7.3花蓮大地震前,深部斷層在三年前出現無震滑移的加速行為,為潛在的地震前兆,研究增加理解台灣地震孕震過程的新線索,也突顯無震滑移在大規模地震孕震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更有助於有助於提升地震前兆辨識與短期預警的能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以及博士後研究員彭葦、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Roland Bürgmann及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許雅儒、助理陳彥宏共同發表研究成果,並且在日前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台灣東部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板塊的聚合帶,因此形成南北總長約一百公里長的中央山脈斷層(向西傾)和縱谷斷層(向東傾),主導絕大多數該區規模6以上的地震及廣泛的無震滑動,使其成為研究地震觸發過程的理想場域。
研究團隊利用跨越24年(2000至2024年)的地震資料,系統性分析規模2以上重複地震與群震的時空特徵,這兩種地震現象在斷層深處,通常反映著無震滑移或高孔隙流體壓力,並非普遍存在;顯示斷層並非總是以劇烈破裂的方式釋放能量。在花東縱谷北段,這些地震集中於中央山脈斷層;南段則主要發生在池上斷層。
2021年在壽豐地區,連續四個月的群震顯示大多地震活動逐漸往淺部遷移。擴散速率高達每秒5–6公尺,遠超過一般孔隙中流體壓力的擴散,暗示此過程除流體作用外,伴隨著深部斷層的「緩慢滑動」。GNSS(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資料同時也觀測到地表約1–2公分的位移,支持深部無震滑移與流體孔隙液壓升高的聯合作用。
研究推團發現,花蓮主震前,2021至2024年的四階段演化:
階段1 (2021年 4-8 月):無震滑動加速和地震群活動,伴隨著淺層地震活動的急劇增加。
階段2(2021年9月至2022年底): 一連串規模6以上地震發生縱谷南側、加劇了該區的整體地震活動率,然而縱谷北部的地震活動卻處於低值。
階段3 (2023年至2024年初): 較深的重複地震數量變多、地震矩率逐漸增加、對應之斷層滑動速率亦微幅增加; 而淺部的背景地震活動率( ≤15 公里)顯著上升,且 a 值和 b 值同時增加。這表明在主震發生前,深處慢滑動和淺處脆性破裂同步發生。
階段4(2024 年4月3日以後):規模7.3主震發生!伴隨著兩個規模6.0以上之大規模餘震。
這項研究結合地震學與大地測量觀測,揭示了「深層滑動—流體壓力—地震觸發」的連鎖關係,圖三為這個連鎖過程的概念模型。2021 年的群震事件與更深的無震滑移連動、伴隨著快速地流體擴散,可能導致了斷層弱化。連同隨後的幾起大地震,在最終的破裂面上累積了高達 30 kPa 的庫侖應力增加,這被認為是足以顯著提前花蓮主震發生時間的應力累積。這個研究提供了理解台灣地震孕震過程的新線索,也突顯無震滑移在大規模地震孕震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論文第一作者彭葦指出,他們觀測到由無震滑移所引發的主震前兆現象,這在造山縫合帶是非常罕見的!花蓮主震的孕震歷程長達三年,是深部滑移與群震交互作用所驅動的結果。
論文通訊作者陳卉瑄表示,未來若能持續監測無震滑移與中規模以上地震活動的交互作用與累積應力變化,將有助於提升地震前兆辨識與短期預警的能力。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地震速報/18:08南投縣國姓鄉規模4.0地震!台灣中部8縣市有感
全球大地震狂爆!台灣、日本「1異狀」不太妙:小心規模7以上地震
地震速報/23:12花蓮近海「規模4.5」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
其他人也在看

3天漲15% 日月光接棒台積電繼續衝?魏哲家一句話揭先進封裝後市超旺
台股今日未延續前一天台積電法說會前的瘋狂,台積電收盤下跌35元,跌幅2.35%,股價來到1450元,加權指數也下跌345點,跌幅1.24%,來到27304點,不過半導體族群有一間公司近期表現亮眼,正是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近三個交易日大漲近15%,究竟資金看到了什麼?
鏡報 ・ 1 天前
生意不好竟動歪腦筋! 中國滷味店老闆認了「偷加料」:我放了罌粟
中國陝西一家滷味店被因為店裡生意不好,老闆為了招攬顧客,竟不思改進,而是在滷汁裡加了「罌粟殼」,被當地監管單位查獲,這下滷味店得關門大吉,老闆也因此遭移送法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東部震不停!花蓮近海規模4.5地震 氣象署:非餘震
今(18)日台灣東部海域接連發生多起明顯有感地震,上午10時4分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上午10時10分再有規模4.1地震,下午3時31分,花蓮近海再度發生芮氏規模4.5地震,下午地震與上午地震互為獨立事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9 小時前

【投書】館長十五萬交保合理嗎?
鄧鴻源/大學教授 日前館長因為涉嫌恐嚇罪與教唆他人犯罪而遭警檢調查,最後以十五萬交保,還讓他他陶侃檢察官是否受到上級壓力,真是貽笑大方,對其他人公平嗎?尤其是柯文哲。 在中華民國刑事訴訟法中,「交保」是指被告向法院提出保證金或保證書,以作為保證他日後會出庭、不能脫逃、不能妨礙調查或重犯的措施。交保是一種替代羈押的強制處分,目的是在必要時限制被告自由之前,給予...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難忘洪災恐懼 花蓮長者肯定撤離演習:心安了
風神颱風已生成,可能會為東半部帶來風雨,因此光復堰塞湖災區今下午2時進行防颱演練,預計撤離4千多人,也有在家垂直避難演練,因光復鄉為老年人口多,疏散撤離時多數長輩互相攙扶避難,也有居民回憶上個月23日因堰塞湖潰馬太鞍溪水暴漲那一幕,直說「太恐怖」,有這一次演習,心裡會安心一些。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10:04規模5.3地震 雙鐵、北捷、新北捷運行駛影響一次看
今(18)日上午10點04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嘉義以北皆有明顯感受,高鐵不受影響、台鐵依規行駛;北捷、新北捷運環狀線、安坑輕軌、淡海輕軌全線列車皆慢速行駛巡檢中,稍早北捷表示已恢復正常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東部海域規模5.3地震 太魯閣震度達3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今天(18日)上午10時04分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地震深度14.3公里,為極淺層地震,震央位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東方56.9公里(東部海域),最大震度花蓮縣太魯閣等地與宜蘭縣為3級,雙北、桃園、台中、南投達2級,目前暫無災損消息傳出。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21 小時前
風神颱風將生成!東北季風南下「明起大變天」 雨彈連炸一整週
今(17)日環境仍為偏東風,中央氣象署也於今日凌晨2時將96W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TD-27,表示其在24小時內有機會成為颱風風神。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明,明日晚間起北部至東半部會轉陰雨天氣,且週日起至下週四北部至東部容易有豪大雨,須留意較大雨勢現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下週「風神颱風+東北季風」發威!全台暴雨降溫天氣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明兩天仍然高溫炎熱,但明(18)晚開始降雨就要增加了,對此,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預計19日前後生成,雖然登陸台灣機率低,但外圍環流水氣將會影響台灣,且可能與東北季風產生交互作用,預估20、21日降雨最劇烈,北部、東半部和中南部山區會有明顯降雨、降溫。 今天凌晨2點菲律賓東方低壓區有熱帶性低氣壓TD27生成,氣象署指出,TD27預計19日前後增強為風神颱風,預估路徑將朝西北通過菲律賓、呂宋島,20日進入南海,因該位置距離台灣偏南,離台灣有一段距離,因此發布颱風警報機率偏低,但後續路徑有不確定,除非往北通過巴士海峽,才會離台灣比較近,不過不管颱風怎麼走,外圍環流都將為台灣帶來明顯水氣。 另外,明晚開始東北季風也會增強,因此北部、宜蘭降雨將逐漸明顯,各地氣溫也將逐漸下降,尤其20日之後天氣型態差異大,也因為颱風路徑通過台灣南方並帶來東南風和水氣,因此未來會觀察與東北風南下氣流交會雨帶是否影響台灣。 而從目前預測資料來看,降雨最明顯將落在20、21日,北部、宜蘭、北花蓮局部豪雨,花東有短暫雨,其他地區受水氣影響,有局部短暫雨,20日後天氣不穩定;22日之後颱風往南
新頭殼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終於可以關冷氣?秋涼來了!專家一張圖曝最涼冷時間:全台有感
秋涼來了!氣象粉專「進擊の天氣小編」貼圖發文指出,週日(19日)晚起,由北往南起風轉涼,預估全台「高溫」都將顯著降低,而低溫(中北部空曠地區)約略在21°~22°,頗有秋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9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漲飛快!超狂對比圖曝光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段昨晚間發生崩塌,今天早上公路局施工人員發現時已形成堰塞湖,水位更是快速上升!早上10點鐘林保署、公路局前往查看時,水位距離路面還有10公尺,但是到下午4點左右已經淹到燕子口步道,由於步道與公路有1到2米落差,因此約5點左右水已經淹上台8線公路!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溢流急撤離948人!水位暴漲50公尺「震撼對比曝」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已經於今(18日)凌晨2點生成,日前遭到嚴重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引發災情的花蓮,也嚴正備戰這波風雨和可能共伴效應,沒想到昨(17日)太魯閣燕子口就因為地震出現堰塞湖,水位不斷漲高讓相關單位緊急撤離,直至今早則爆出已經溢流的消息,水位震撼對比也曝光了。
民視 ・ 1 天前川普怒批全球海運碳費 揚言美拒遵守籲各國抵制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對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這週將表決全球海運業徵收碳費一事感到「憤慨」,稱此舉是「全球綠色新騙局稅」。綜合政治新聞網POLITICO與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川普在社媒「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貼文,稱美國絕不會遵守這項措施,揚言會盡一切手段抵制。他呼籲各國響應美方立場,在表決時反對這項全球碳費。川普說:「我對國際海事組織這週打算在倫敦通過全球碳費感到憤慨。美國絕不容這個針對海運的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方式、形式遵守。」「我們不容對美國消費者漲價,也不容建立一個用你我的錢來實現他們幻想的『綠色新騙局官僚體系』。請與美國站在一起,在17日倫敦的投票投下反對票!」國際海事組織推動「淨零架構」(Net-ZeroFramework),以減少全球海運的溫室氣體排放,計劃17日於倫敦表決是否正式採納這項架構。淨零架構將對大型船舶設定強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超標船舶必須購買排放許可來抵銷超額排放。目前全球海運業普遍支持這個架構措施,表決時可望獲超過2/3會員國的支持予以通過。中、韓等國已表態支持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