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審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2度出庭作證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前主席柯文哲涉犯的貪汙、侵占、背信等案,今天(21)上午傳喚被告柯文哲、李文宗等人,至於證人的部分則是傳喚民眾立委黃珊珊,這也是黃珊珊第二度出庭作證,開庭時由柯文哲的律師,對黃珊珊進行主詰問,也被解讀是對柯文哲有利的證詞。
前民眾主席柯文哲vs.記者:「這次黃珊珊二度出庭作證會不會覺得對自己有利。」前民眾主席柯文哲現身法院,開庭審理政治獻金案,而這回傳喚的證人名單中,還有民眾立委黃珊珊。今年8月,黃珊珊就以前台北市副市長的身分,出庭作證,釐清京華城案決議過程,這次二度出庭,雖然聚焦在政治獻金,但依舊離不開京華城案的那封關鍵訊息。前民眾主席柯文哲vs.記者:「小沈已給過是什麼意思?」
對柯有利? 北院審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2度出庭作證(圖/民視新聞)
柯文哲曾傳訊息給黃珊珊,寫著"小沈已給過"這句話能否證明,沈慶京曾給柯文哲賄款?21號這天,將是宣判前最後一次詰問黃珊珊。開庭時,黃珊珊針對檢方指控,2023年的KP SHOW演唱會結餘77萬元,也都流進木可公關公司,涉嫌侵占,對此黃珊珊則強調演唱會只是商業活動,主題是柯文哲的人生故事演唱會,因此並不是政治活動,黃珊珊的證詞恐怕也將會對柯文哲有利。律師李育昇:「黃珊珊強調KP SHOW只是商業活動,目的是要去淡化KP SHOW收入沒有申報政治獻金的爭議。但會去看KP SHOW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支持柯文哲,因此購票的款項,實際性質上仍是支持柯文哲而捐贈的款項,應該屬於政治獻金是比較合理的。」
對柯有利? 北院審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2度出庭作證(圖/民視新聞)
黃珊珊分別為柯文哲的京華城案及政治獻金案出庭作證,每一個證詞都格外備受外界關注。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原文出處:對柯有利? 北院審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2度出庭作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國道1號汐止路段4車死亡車禍 男放故障標誌遭撞至對向「多車輾斃」
藝人閃兵案第三波大搜索 劉世芳發聲了
Energy書偉疑涉閃兵遭拘提! 相信音樂發聲:當時做出錯誤選擇
其他人也在看

柯文哲涉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檢察官應善舉證責任而非羅織罪名
黃珊珊今日出庭作證後,公訴檢察官指控,黃在2023年底開了柯文哲競選總統的募款會,隔天就傳訊「小沈已給過」,證明柯指的募款,柯的律師表示,2023年柯文哲「KP Show」演唱會是商業演出,沒有違反政治獻金法。黃珊珊作證後接受採訪表示,今天主要是來為政治獻金部分作證,但...
CTWANT ・ 1 小時前
柯文哲打臉黃珊珊? 「小沈已給過」今最終詰問機會
台北地院審理柯文哲弊案,今(21日)再度傳喚民眾立委黃珊珊作證,關於柯文哲傳「小沈已給過」訊息給黃珊珊能否證明沈慶京曾給柯文哲賄款?今天將是宣判前最後一次詰問黃珊珊,柯文哲在10月7日曾經解釋,「給過」指的是沈慶京給過幫忙及協調藍白合,他傳「小沈已給過」訊息是因不想打臉黃珊珊,是找個理由擋掉黃珊珊向企業募款的計畫;黃珊珊去年11月在台北地檢則已證稱,收到這訊息時是以為沈慶京已捐過款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北院傳喚黃珊珊作證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1日電)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及柯文哲政治獻金案,今天傳喚前民眾主席柯文哲、木可公司董事長李文娟、前競選總部財務長李文宗,並以證人身分傳喚時任競選總幹事黃珊珊等人,由檢辯交互詰問。
中央社 ・ 5 小時前
直擊/柯文哲重返北院!對質黃珊珊 小草冒雨嗨喊「阿北加油」
民眾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台北地院今(21)日再開庭,傳喚白委黃珊珊二度出庭作證,上次8月7日她出庭是針對京華城案部分,今天是針對政治獻金案部分。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又出賤招放照明彈! 澳軍批解放軍「不專業、不安全」
解放軍又出賤招了!這次澳洲軍方指責,日前在南海國際空域執勤時,遭到共軍軍機騷擾,共軍刻意投射照明彈,因此澳軍指責解放軍「不專業、不安全」。
鏡報 ・ 5 小時前

才剛二度敲金鐘 「怪物新人」李沐揭曉新身份!個性出現驚人轉變
曾有「怪物新人」封號的李沐憑藉《誰是被害者》奪55屆金鐘新人獎後,今年以《誰是被害者2》同角色再奪金鐘60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獎,而新戲《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中,飾演的「江曉彤」是一名陽光開朗、出身溫暖家庭的天才芭蕾少女,隨著劇情推進,角色逐漸轉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降噪耳機」長戴藏危機! 聽覺過度補償「耳鳴、頭暈、損聽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隔離外界吵雜環境音,降噪耳機是許多上班族、學生在通勤、念書時必備物品,但小心依賴過頭出問題!門診就有一名28歲的國考生,為了拚上榜,每天準時到圖書館念書,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最近開始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高市早苗勝出,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內閣名單預計週二稍晚公佈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自民魁高市早苗週二在眾議院表決中勝出,將出任日本首相,成為第一位坐上日本最高領導人位置的女性。日本在女性政治代表性方面比較落後,在此背景下,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可謂歷史性的一刻。她將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持續通膨、安全局勢緊張以及國內政治動盪不斷加劇。而高市早苗目前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組建內閣,預計將於週二稍晚時公佈名單。未來幾天,她還要參加一系列外交活動,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可能訪問日本。
財訊快報 ・ 1 小時前
黃珊珊二度出庭! 解讀「小沈已給過」為「不要太去麻煩別人」
黃珊珊今日出庭作證的範圍,聚焦在侵佔政治獻金案的部份,先前她曾於8月7日出庭為京華城以及圖利罪到庭作證。今日檢察官詰問時問黃珊珊「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用意何在時,黃珊珊回答,當下她並不知道柯文哲的用意,但因為柯文哲在募款期間,經...
CTWANT ・ 53 分鐘前
LINE Pay購好券 瞄準高毛利業務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及綠界,在手續費收入之外,均積極尋求更高毛利的業務。繼綠界宣布年底推出現金返利平台Cashback後,LINE Pay於20日亦公告其行銷平台的成績,該公司表示,一站式行銷平台「購好券」,第三季亦端出相當亮眼的成績。
工商時報 ・ 11 小時前
柯文哲政治獻金案 黃珊珊今二度出庭作證
[Newtalk新聞] 民眾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今(21日)將第二度傳喚北市前副市長、柯競總總幹事黃珊珊作證,下午則傳喚採風公司負責人孫丁君、木可公關公司員工吳敏瑄作證,這也是柯文哲隔兩週後,再度出庭。 黃珊珊今年8月7日曾出庭作證,釐清京華城案中,便當會議員的陳情流程以及京華城案決議過程。本次黃珊珊第二度作證,則是因柯文哲涉侵占政治獻金案。 此外,柯文哲競選2024年總統選舉時,曾傳訊息給黃珊珊指「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柯文哲本月17日作證時稱,是因為黃珊珊建議他找企業募款,這封簡訊主要目的是要婉拒黃的計畫,他想走「小草運動」,並批檢方用一通簡訊就邊故事,今天黃珊珊再度作證,檢辯是否再就「小沈已給過」訊息正面交鋒,引發外界關注。※Newtalk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鍾樹明:美專案處理軍售交付延遲 籲助打造台灣之盾嗆賴清德「搞台灣四分五裂」 黃國昌爆與柯文哲密會談聯合政府
新頭殼 ・ 6 小時前
藝人閃兵價碼曝光!陳柏霖10萬最低、他花360萬成最大「盤子」
閃兵價碼曝光!今年2月王大陸被爆出偽造假病歷閃兵後,檢警分別於2月、5月分別執行兩波掃盪,今日(10/21)再度發動第三波搜索,並將「大仁哥」陳柏霖、獲選「替代役反毒代言人」的修杰楷、Energy書偉(張書偉)與棒棒堂小杰等人拘提到案。隨著到案藝人坦承案情,「閃兵價碼」也紛紛曝光,對比今日被逮的這批藝人以10萬至50萬偽造病歷閃兵,王大陸花費高達360萬元,堪稱「最大盤子」。
太報 ・ 1 小時前
外交部欲推INGO中心受阻? 李遠駁斥:文化部完全配合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媒體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有意鎖定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上的空總用地,打造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中心,但因主管單位文化部不願讓步而出現變數。對此,文化部長李遠今(21)回應,文化部與外交部有進行溝通,完全就是配合相關的進度,不解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出現。
民視 ・ 2 小時前
嘉義女嬰屍案最新!法醫初判嬰兒死產 印尼移工棄屍動機待查
嘉義縣六腳鄉日前驚傳新生女嬰屍體遭棄民宅旁事件,警方循線拘提一名印尼籍女移工到案。經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今(21)日上午進行解剖,初步判斷該名女嬰為死產,遺體上未見明顯外傷,死因仍待後續鑑驗確認。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豪大雨未放假引網友表異見 侯友宜:平地未達標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1日電)新北市府昨晚根據氣象署預報資料,宣布今天除部分山區學校停班課,其餘地區正常上班上課,不少網友湧進臉書表達不同意見;市長侯友宜表示,平地雨量沒有達到停班停課的標準。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柯文哲傳的「小沈已給過」訊息 黃珊珊作證跳針
台北地院審理柯文哲弊案,今(21日)再度傳喚民眾立委黃珊珊作證,關於柯文哲傳「小沈已給過」訊息給黃珊珊能否證明沈慶京曾給柯文哲賄款?黃珊珊證稱「不知柯主席為何這樣回我,柯主席常說不要常去麻煩別人,如此而已」,至於回傳柯文哲「明白」,黃珊珊表示,是明白主席不要麻煩別人,檢察官2次追回別人是誰?黃珊珊均跳針回答「常叫我不要麻煩別人」,而柯文哲今未對此表示意見,庭訊中午即結束。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