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1飲品」醫大推!助暖身、促進代謝 還能穩定血糖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天氣逐漸轉冷,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除了添衣保暖外,也可適量飲用薑茶。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最新研究發現,薑不只有助於抗發炎、抗氧化,還能擴張末梢微血管、增加循環,達到暖身的作用,而冬天泡薑茶優先選老薑,若怕辣可用嫩薑,但保暖效果較溫和。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提到,薑確實有助於暖身、護血管。2025年一篇收錄29個隨機對照試驗(RCT)的大型統合分析指出,攝取薑能明顯降低CRP、IL-6、TNF-α等慢性發炎指標,抗氧化能力上升,若患有代謝問題或慢性疾病的人,改善更明顯。
2024年一篇針對第二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補充薑能降低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減少胰島素阻抗。研究顯示,薑是糖尿病患者可安全使用的輔助營養介入,但不能取代藥物,冬天喝薑茶,不只暖身,也有助於代謝健康。
劉博仁指出,薑具有「擴張末梢微血管、增加循環」的特性,若想泡薑茶,優先選擇老薑(成熟薑),纖維較粗、辣味強,活性成分含量較高,也可用於煮麻油雞。如果怕辣,可用嫩薑,纖維細、味道較清甜,不過保暖效果比較溫和,適合涼拌、醃漬、做料理。
劉博仁提醒,泡薑茶時可添加黑糖,增添風味,還能攝取微量礦物質,如鐵、鉀、鈣,不過黑糖仍是糖,若是糖尿病或減脂族群,建議一杯加1小匙即可,或以無糖薑茶為主,後味加一點蜂蜜也可以,如果有在吃抗凝血或降血糖藥,建議先詢問醫師,其他人一天1至2杯,是舒服又安全的暖身方式。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54歲男血糖狂飆險亡!做錯1事害「血像檸檬汁」 醫:死亡率達20%
「3超級食物」助消化、降發炎!營養師揭密:味噌滾5分鐘=好菌死光
不是靠保養品!新研究找到熟男「不老關鍵」 抗老力勝年輕人2.6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其他人也在看

日常生活「三害」不離手 48歲男喉嚨怪怪已是癌、食道切光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常生活「三害」不離手,下場嚴重!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開始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吞嚥不順,本來以為只是發炎,沒想到就醫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必須全食道切除。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
匯流新聞網 ・ 1 小時前
這水果可防糖尿病!研究:還能護眼又通便「增加抵抗力」
近來氣溫驟降,正值流感、腸病毒等疾病肆虐之際,民眾可攝取高營養的水果來增強抵抗力。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百香果不但含有蛋白質、鈣、鎂、維生素C,也有鉀離子和維生素A。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適量百香果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優格空腹吃反而浪費!營養師揭「最佳黃金時段」 這1時間點吃小心會變胖
優格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營養豐富、熱量低,是許多人維持腸道健康與控制體重的首選發酵食品。但「hint-pot」網站中,營養師指出,吃優格的時間點不同,益生菌與營養素的發揮效果也會差很多。 空腹時吃優格的影響? 空腹吃優格並非絕對不好,但在飢餓狀態下,胃酸酸度高,容易讓雙歧桿菌、乳酸菌在到達腸道前就大量死亡,降低益生菌直接作用的機會。 .早晨剛起床胃酸最強,不建議優格作為第一口食物,可先吃其他食物再搭配優格。.想發揮最大腸道益生效果,建議在用餐中或餐後食用,此時胃酸濃度相對較低。 即使益生菌在胃中被破壞,也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養分」,間接促進腸道健康。搭配富含寡糖的水果(如奇異果、香蕉)或高膳食纖維的堅果(杏仁、核桃、腰果)效果更好。此外,研究顯示優格中的蛋白質與乳酸能幫助抑制血糖快速上升,熱量低,也很適合作為減重期間的點心。 想護骨? 晚餐時吃更好 鈣的吸收率在夜間較高。白天「破骨細胞」較活躍,夜間睡眠時則是「成骨細胞」修復骨骼的高峰期。 .晚餐搭配優格,可提供骨修復所需的鈣質。.配合含維生素D(魚類、乾香菇、木耳)與 維生素K(納豆、海帶、小松菜、花椰菜)的食物,更有助於鈣吸收與骨骼強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比外套更重要!醫揭「3物」是天冷保暖王:襪子也中
近來氣溫驟降,醫師黃軒表示,天冷會使血管瞬間收縮、血壓飆升、心跳加速,是全年度心肌梗塞、心臟猝死的高峰期。因此,天冷保暖不是防感冒,而是為了保命。他並提醒,民眾要確實保暖頭、脖子、腳這三處等,「外套不是保暖王,圍巾、帽子、襪子才是保暖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蘋果輸了!它維生素C高10倍 能消脂、減肥、防胃癌
馬鈴薯被稱為「地下蘋果」,維生素C卻高出10倍,B1、B2、鐵、磷的含量也比蘋果高,中醫更視為「健脾益氣之良品」,能消脂、減肥,預防胃癌、血管硬化。 常吃馬鈴薯防胃癌 馬鈴薯又名洋山芋,為世界
健康2.0 ・ 4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核桃抗發炎潛力驚人!研究證實:每日吃3週可降腫瘤蛋白
核桃不僅具有降低血脂、延緩認知退化的功效,根據一項刊登於《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的臨床研究顯示,大腸癌高風險族群連續食用核桃三週後,體內的腫瘤蛋白表達與發炎指數均明顯下降。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堅果不是都健康!醫喊「這款」易害人肝癌、肝衰竭:我不敢吃
健康資訊普及,越來越多人知道堅果有益健康,但醫師李思賢表示,黃麴毒素是最強的天然肝癌致癌物之一,因此,保持食物乾燥、避免食用發霉的食物,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我自己平時不吃花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自然鮮甜好美味!南瓜蓮藕排骨湯
南瓜蓮藕排骨湯 在市場裡買了新鮮帶土的蓮藕,決定煮排骨蓮藕湯喝,剛好冰箱裡還有一些南瓜,乾脆加在一起,心想都是鮮甜的材料,一起煮湯,味道應該不會太差,果真好喝,家人很捧場哦! 食材 排...
iCook愛料理 ・ 3 小時前
晚期存活率僅5%!他長年菸檳酒突出現吞嚥不順 一檢查竟罹「2癌症」
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本以為只是發炎,至耳鼻喉科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熱潮紅、失眠,更年期一定要補充荷爾蒙嗎?教你「吃對蔬果」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營養素,其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因此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進而影響體內的生理機制,幫助身體維持激素穩定。然而,植物性雌激素也常被質疑——吃太多會不會致癌?子宮肌瘤患者能不能吃?本篇一次解析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機轉、常見食物來源及潛在副作用......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奪命下午茶!醫點名「1零食」勿配紅茶:害人致癌、瞬間喪命
紅茶等茶類被認為具有抗癌功效,但醫師江守山表示,紅茶不適合用來搭配花生食用,因為紅茶水溶液分離出來的茶黃素,儘管可降低食物的致癌性,卻增強黃麴毒素的致突變性。黃麴毒素會重創肝功能、引發急性肝衰竭,讓人快速喪命,且黃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會導致肝癌。因此,民眾吃花生吐司時勿搭配紅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對抗失智新解方!澳洲萬人追蹤研究證實 長者「經常聽音樂」可降失智風險
面對高齡化社會,失智症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在沒有根治藥物的情況下,如何透過生活習慣延緩大腦退化,成為醫學界關注焦點。澳洲蒙納許大學最新發表的大規模研究帶來好消息,原來每天聽音樂這個看似簡單的習慣,竟有可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
NOW健康 ・ 1 小時前
「6種致癌物」就在身邊!醫急喊:咖啡、餅乾、麵包都中鏢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健康威脅。醫師李思賢表示,有些是確定的致癌物,他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包括黃麴毒素、苯、甲醛、多環芳香烴、乙醛、丙烯醯胺。其中,丙烯醯胺常出現在炸薯條、餅乾、烤麵包與咖啡中,高溫烹調會生成此物質,與腎癌與子宮內膜癌有關。「民眾應少吃焦脆、改採低溫烹調,較為安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4 小時前
為何薑母鴨桌椅特別矮?店家曝正解「不是拚翻桌率」 一堆人不知道
這週迎來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最低溫可能下探12度,不少人為了取暖進補,會選擇吃薑母鴨、羊肉爐等熱湯。但一名網友好奇,為什麼薑母鴨店家的桌椅都比較低?文章曝光掀起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有點不敢吃蛋? 營養師曝「5食物」也能補足蛋白質!
芬普尼雞蛋事件影響至今,許多民眾暫時不敢食用雞蛋,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多種食物可以替代雞蛋的蛋白質來源,只要均衡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就能安心補足營養,無須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