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關注兒童身心發展 賴清德宣布成立「兒少及家庭署」
總統賴清德16日出席「臺大醫院健康台灣深耕論壇」時表示,政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來,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完成提高健保總額、改善醫事人員待遇與工作環境、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及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等四大階段性目標,也針對兒童照護及春節急診壅塞等方面提出積極作為。期盼持續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進一步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與大家共襄盛舉,推動臺灣醫療的發展。今天在場有許多醫界前輩,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臺灣的醫療服務才能持續精進。並感謝主辦團隊促成政策制定者、醫院經營者及第一線醫療服務同仁齊聚一堂,一同討論如何提升醫療品質、強化人才培育,以及邁向醫療永續等議題。
賴清德指出,身為首位醫界出身的總統,深知肩負重任。因此,上任後便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希望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解決三項重大課題。第一,雖然臺灣的經濟發展與平均餘命持續提升,但國人的不健康年數卻未縮短。平均壽命雖突破80歲,但其中約有8年為不健康年數,也就是每個人平均餘命中約有10%的時間可能臥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護,這是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
第二,健保永續。健保施行30年來,對臺灣社會的安定與進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改善因病而貧、因貧而病所衍生的社會問題,也讓全民能取得妥善的醫療服務。然而近年面臨內、外、婦、兒等科別人力不足、醫護流失等挑戰,若不徹底解決,健保將難以永續,這不僅是財務與人才問題,也涉及如何讓醫療環境能更均衡發展。
第三,打造妥善的醫療環境,讓所有有志於醫療工作的醫師、護理師及其他領域醫療工作人員,都能充分發揮專業、照顧民眾,進而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讓所有人民受惠。
賴清德表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以來,政府已推動多項重要措施。首先是提高健保總額,以維持並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避免點值降低,造成第一線醫事人員擔心入不敷出、進而影響人民的醫療權益。今年的健保總額為9,286億元,較去年增加531億元,成長幅度為歷年最高。明年度健保總額為9,883億元,較今年增加597億元,並由政府額外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使明年實質總額達到1兆82億元,展現政府守護全民健康的承諾。
賴清德說,每一分資源皆來自人民的納稅錢,得之不易,必須善用、珍惜,才能繼續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健保資源增加後要妥善利用,全力改善醫事人員的待遇和工作環境,而非流入醫院或診所經營者的口袋。從去年財報來看,多數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收支都能平衡,所以首要應調升醫事人員薪水及改善工作環境。由政府率先做起,衛福部已調高內、外、婦、兒、急重症給付,也針對手術複雜度、嚴重度較高的急難重症等項目,給予較高點值,推動不同工、不同酬健保支付制度,讓內、外、婦、兒、急重症等科能找到足夠人力,也期盼各醫療院所響應,依科別、工作內容不同隨時調整給薪制度。
賴清德同時指出,政府也為公立醫療院所同仁提升「專業加給」。過去公立醫療機構的專業加給低於一般公務機關,衛福部發現後即予調整拉齊,讓公立醫療機構同仁約可加薪5%。再加上今年軍公教一律調薪3%,因此公立醫療機構同仁整體加薪幅度約8%。希望私立醫療機構也能比照辦理,為醫療同仁加薪,留住醫療人員,讓醫療服務品質不受影響。此外,政府正研議調整門診診察費,希望根據不同工、不同酬的精神,依照診療內容予以更合理的給付,區分一般及複雜門診,並優先調整基本診療、兒童重症以及住院案件,以強化醫院體質,維持醫院營運。
針對提供國人全方位的完整醫療服務,賴清德提到,從兒童到長者、從急症到慢性病防治,積極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也十分重要。並以兒童醫療為例,說明政府將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第二期計畫」,從今年起至2028年將投入135.6億元,今年已編列27億元,建構全國三層級兒童醫療體系,由全國8家核心醫院負責重難罕症照護,並且補助27家重點醫院,整合周產期及急重症資源,提供從產前、急診到加護病房的連貫性服務。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政府也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截至今年9月,已有超過2,500位醫師、將近1,200家院所參與,照護超過26萬8,000名三歲以下幼童,照護涵蓋率達到65%,讓更多孩子獲得連續而穩定的健康照顧。此外,為了挹注兒童醫療照護量能,明年起健保署匡列249億元健保總額,照護0到6歲兒童、保障兒童就醫。同時,健保從去年到今年共挹注8.57億元,調整兒童或兒科專科醫師的健保支付,包括兒童重症住院給付及「低度/中度/高度生物等效劑量質子放射治療」等,預估每年將有約100名兒童癌症患者受惠;並透過留任獎勵機制,已協助超過230名兒科住院醫師和149名研修醫師持續投入兒科領域。
在兒童心理健康部分,賴清德說,政府補助約1億3,000萬元推動「布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團隊及心智病房計畫」,目前臺大兒童醫院與臺中榮總已設置合計21床兒童心智病房,並建立跨專業精神醫療團隊與教育訓練機制,讓孩子在身心兩方面都能獲得更完整的照顧。總統並宣布,衛福部刻研議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以專責單位統籌兒童及家庭相關政策與服務,全面關注兒童身心發展,回應學界與實務界多年訴求。
賴清德表示,醫療第一線常面對許多特殊疾病或棘手個案,並非現行健保給付可完全涵蓋,因此政府規劃在5年內投入489億元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逐步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培育多元人才、導入智慧科技並落實醫療永續。第一階段自今年9月起至明年底,政府已核定補助253件計畫,總金額約112億元,期盼讓整體醫療品質持續提升。
針對農曆春節連假期間的急診壅塞問題,賴清德提到,政府必須預作準備,發揮各縣市醫療網功能,透過中央與地方衛生單位合作,規劃完善分流與轉診機制。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政府將在春節連假期間,對住院診療費、護理費與藥品調劑費全面加成100%,急診服務同樣適用。而門診部分則依開診時段給予30至100%不等的加成,鼓勵各層級醫療院所在春節期間維持適度服務量能,讓民眾能在社區就近就醫,不用為了小病集中到大型醫院。
最後,賴清德表示,政府會持續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醫療與公共衛生的專業訓練教導大家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規劃政策並踏實解決問題,政府也會秉持相同態度,與醫界攜手前進。期盼透過「健康台灣深耕論壇」的經驗交流,讓優質模式得以被學習、複製與擴散,進一步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讓國人能更健康,國家因此能更強。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賴總統: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 (圖)
台大醫院16日在台大兒童醫院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總統賴清德(圖)會中肯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第1期計畫」成效,宣布2025年至2028年將推動第2期計畫,盼提升照護量能並促進人才留任。
中央社 ・ 3 小時前
賴總統出席健康台灣深耕論壇(1) (圖)
台大醫院16日在台大兒童醫院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總統賴清德(中)應邀出席與會,並於致詞時宣布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盼讓兒童權益能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中央社 ・ 3 小時前
老母悶死癱兒各界求特赦!他見府回應嘆:賴清德寧跳出來護沈伯洋
一名8旬老母因年老病重,長年照顧重度身心障礙的5旬兒子,心力交瘁,於是悶死重殘兒,被判刑2年半,法官籲請總統特赦。總統府13日則回應,尊重司法獨立,政府不會介入個案,將視司法程序完成後再為後續。對此,國民前發言人鄧凱勛感嘆,總統賴清德寧可跳出來護綠委沈伯洋,寧可花時間嗆立法院長韓國瑜,就是不願意對這事件講一句話。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打造健康台灣 總統宣布衛福部將新設兒童家庭署
為了呼應政府健康台灣的國家願景,台大醫院今天(16日)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醫師出身的賴清德總統也特別親臨現場。總統表示,他了解基層醫療問題,因此承諾將提升健保總額、春節期間診察費、護理費等加成;此外為了進一步保障兒童權益,總統也宣布將在衛福部下新設兒童及家庭署。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就提出健康台灣的重要政策,台大醫院也在16日舉辦健康台灣深耕論壇,集結國內醫政領袖、政策制定者及跨領域專家,共同探討我國醫療永續、人才培育、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等議題,凝聚推動健康台灣的共識與能量。 賴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健保已經30年,為讓健保永續發展,明年健保總額將提升至新台幣1兆082億元,這是政府的誠意也是對民眾的健康承諾。 另外,為了加強對兒童的照顧,總統宣布從今年到2028年,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顧計畫,並且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同時還會為0到6歲的幼兒額外匡列健保新台幣249億元的額度。總統並宣布將在衛福部下新設兒童及家庭署。總統:『(原音)我在這裡向您報告,也向各位宣布,未來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社會家庭署,兒童及家庭署,就有一個兒童的專責單位來照顧兒童,我剛講的那部分是醫療服務部分,現在是行政
中央廣播電台 ・ 3 小時前
停車糾紛竟變武士刀鬧劇!屏東男持木刀砸店 還當街痛毆女員工
根據目擊者表示,男子揮舞木刀時態度激動,旁邊的母親急忙上前勸阻,反覆拉住他、喊他冷靜。男子雖然短暫放下武士刀造型棍棒,但怒氣似乎仍未平息,竟又轉而徒手多次攻擊女店員,令現場一片混亂。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趕抵現場,但涉案男子已自行返家,僅剩他的母親在店前焦急...
CTWANT ・ 4 小時前
從身心照護孩子!賴清德: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我國面臨少子女化,提升兒童醫療照護、留住兒科人力成為重要方向。過去國內缺乏兒童專責單位,總統賴清德今日宣布,未來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以兒童為中心設立專責機構,照顧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全台最胖在雲林! 高雄冠六都「甚至變胖」
全台最胖縣市調查出來了,根據運動部報告,全台最胖在雲林,而六都BMI過胖比率是在高雄,甚至是縣市中少見比前年「不瘦反胖」,不過總統賴清德今(16日)出席總統盃街舞活動,再次提到要推廣全民運動。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中油:17日起柴油調降0.2元 汽油價格不調整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16日電)台灣中油今天宣布,自17日凌晨0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降0.2元;國內發油量最大的95無鉛汽油每公升價格維持28.6元。
中央社 ・ 8 小時前
降息雜音與評價面修正 專家:基本面仍正向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股上週五(14日)開低走低,主因為美國聯準會(Fed)12月降息機率驟降、美股下跌影響,但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基本面而言,AI發展、資本支出、企業財報及相關產業展望仍保持...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日韓交流賽/投手11次四死球!南韓慘敗遭批「井底之蛙」
日韓交流賽首戰在東京巨蛋登場,南韓隊以4:11慘敗日本隊,吞下自2015年起對日本職業級對戰的第10連敗。韓媒《OSEN》痛批「這也配叫國家隊嗎?」形容南韓棒球依然是「井底之蛙」。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冬盟》慘!兄弟第1指名首局核炸遭KO 余謙寫罕見紀錄
台灣山林隊先發投手余謙今晚開場就四壞保送張皓崴,田子杰敲安攻佔一、三壘,余謙先暴投送分,好不容易抓下1出局後,連續被高聖恩、林威漢和王念好連續敲出3支二壘安打,首局猛掉4分後退場,有個非常辛苦的開始。余謙首局就投出40顆球,單局被敲4安外帶2次四壞,僅投1局就退場,2局上改由翁瑋均接替,余謙成為冬盟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收入不輸台積電上班!3男吃住家裡 老父開一條件、賺錢全得上繳「國庫」
三個兒子踏入社會前,他就建議及要求他們將每月薪水,除了生活開銷外全數繳入「國庫」(由母親代為儲蓄)。因為孩子住家裡、吃家裡,這樣的強制儲蓄是為未來打下基礎。直到他們結婚,他就會兌現承諾:本利歸還,並加贈房子當新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6歲老翁中樂透1.2億「裝窮騙妻子」 半年後生活崩塌後悔了
根據日媒《The Golden Online》報導,S先生與妻子T女士同為66歲,原本靠著每月合計30萬日圓(約新台幣6萬元)的退休金過著節儉生活。中獎前他們的存款約為5700萬日圓(約新台幣1140萬)。在某次如常於咖啡廳閱讀報紙、隨手購買彩券的當日,S先生驚喜發現自己中了6億日圓。但...
CTWANT ・ 1 天前
館長遭爆「逼員工拍鳥照」滿足館嫂慾望! 律師:恐面臨5年刑罰
[FTNN新聞網]娛樂中心/綜合報導網紅館長近來爭議不斷,昔日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昨(14)日開直播爆料,指控館長因性功能不佳,逼迫小...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義大利老闆怒嗆16台客「滾吧!」氣炸只點5披薩3啤酒 被台網出征關IG
義大利蒙泰卡蒂尼泰爾梅一間「pizza dal pazzo」披薩店的老闆,近日用義大利語拍片公審,指控店內16位台灣觀光客只點5份披薩、3杯啤酒,片中台灣顧客聽不懂,還笑著對鏡頭打招呼比讚、比YA。老闆最後甚至情緒很激動嗆「台灣滾吧,太棒了。」影片PO上IG後,立刻引發許多台灣網友出征批評,披薩店老闆只好將IG暫時關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常被拱跟安心亞在一起!阿Ken吐真心話認「太難了」 鬆口關鍵原因
47歲男星阿Ken(林暐恆)擁有流利的口條,除了主持節目、參與眾多戲劇演出之外,還斜槓導演身分,能力備受肯定。近日,阿Ken登上陶晶瑩的網路節目時,也被問到跟女星安心亞的感情話題,他鬆吐真心話表示「真的太難了」。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6誰當新北市長最看好? 近6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驚人
朝野各積極備戰2026新北市長選舉。入口網站「Yahoo奇摩」10日起至14日針對「2026新北市長選戰,你最看好誰當選?」進行網路投票,46%的網友最看好國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選新北市長。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舒淇自爆「一直想生孩子但沒如願」!淚揭多年未育真相:是恐懼的延續
47歲的舒淇近日接受訪問時,再度提到生育話題。她說自己從小其實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太相信「專一」,但「想不想要小孩」這題,她坦然回應:「一直都想,只是一直沒有如願。」她曾透露,外界以為她是選擇丁克,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因為原生家庭不幸福,「從小被打到大」,害怕自己會複製父母的教育方式,把痛苦延續到下一代。這種「想生卻不敢生」的矛盾,比「不想生」更真實,也讓不少女性感到共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