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熊衝突的「完美風暴」:氣候、人口與治理失靈下的日本熊害危機/魯云湘
魯云湘(戰略智庫研究員)
近年日本熊害(クマ害)事件急速攀升,截至2025 年 11 月,已造成至少 13 人死亡、逾 200 人受傷,創下自日本政府 2006 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些事件集中於本州東北(秋田、岩手)與北海道,涉入的包括亞洲黑熊與蝦夷棕熊。外界常以「熊下山覓食 / 吃人」這類直觀敘事解釋其原因,但實際上,日本的熊害惡化是一場多層次的結構性危機。氣候變遷、人口崩壞、社會習慣、保育政策與媒體效應交互疊加,使人熊衝突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
最直接的生態原因是山林食物大幅減少。黑熊與棕熊在冬眠前需要迅速囤積脂肪,而牠們主要倚賴的橡樹果實,近年多次出現大規模欠收,尤其在本州東北與北海道最為明顯。而橡樹果實不結果、落果提前,與以下因素高度相關:一、暖冬導致橡樹休眠時間改變;二、豪雨與反常高溫影響開花結果;三、極端氣候頻率增加,破壞穩定生態週期。食物來源不足,使熊無法在入冬前達到「安全脂肪量」而延後冬眠,迫使牠們下山尋找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替代熱量(如農作物、垃圾廚餘),因而提高與人類接觸與衝突的機率。
日本的熊害問題並非純生態,而是深受其社會變遷影響。本州東北與北海道的農村長年面臨少子化、高齡化與人口外移,大片農地被棄耕,村落甚至成形「半廢村」狀態。以往「人類活動」本身就是有效的天然緩衝帶。農田、工寮、果園與道路,形成熊不願跨越的界線。然而,當農田荒廢無人看守,林緣無人巡視,村落人口銳減、老年人口無力驅趕野生動物,這些界線就消失了。
對熊而言,原本必須避開的人類活動區,如今成為一條可隨意利用的廊道。人類存在感下降,讓熊更容易習慣於靠近住宅區,甚至進入市區與交通樞紐等活動區域。
一旦熊學會人類食物「更容易取得、熱量更高」,牠們的行為會快速改變。日本將這類行為稱為 「人慣れクマ」(習慣人類的熊),是現代熊害中最危險的族群。「人慣れ熊」的行為具有以下共同特徵:一、接近垃圾堆、農產品、露營食物;二、對人類不再保持距離;三、記住固定的「取食路線」並反覆造訪;四、行動更大膽,甚至闖入住宅、倉庫、學校與機場。
習慣人類食物後的熊,行為不僅更具攻擊性,也更難驅離。一旦形成固定覓食模式,往往只能透過捕殺處理。
此外,日本的生態保育政策在 1970–1990 年代十分成功,狩獵大幅減少,導致棕熊與黑熊族群逐步回升。然而,日本長期缺乏完整的野生動物管理制度,肇致熊的族群增加與人類活動空間縮減同時發生。例如:北海道的蝦夷棕熊,估計約為 12,000 頭。而本州東北黑熊,近十年族群也呈增長趨勢。
保育成功本來是好事,但缺乏「族群調控」、「棲地管理」與「問題個體處理」等制度,使人熊衝突成為必然結果。有鑒於此,日本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熊族群增長、人類存在感下滑、熊群習慣人類,而政策管理卻嚴重滯後。
熊害事件本身確實增加,但日本媒體的影像化呈現使恐慌倍增。近年大量報導出現包含:熊在機場跑道奔跑、熊闖入超市、熊在鐵軌上行走、熊進入住宅區與校園。此外,社群平台上的照片與影片迅速擴散,更讓民眾對熊害形成「隨時可能遇襲」的印象。而上述的媒體渲染與資訊過載,便造成兩項副作用:一、全國性恐慌心理上升;二、輿論壓力迫使政府做出不穩定、反覆的政策反應。
熊害惡化背後,日本社會的管理體系,本身也面臨重大考驗:其一,獵人人口高齡化。日本獵人平均年齡已達 67–70+ 歲,青年加入率極低,導致問題熊處置能力嚴重下滑;其二,地方政府缺乏捕熊專業。大多數鄉鎮沒有專職驅熊隊,僅能依靠志工與高齡獵人,無法進行迅速、專業的處置;其三,政策在「保育」與「防災」之間搖擺。不敢捕殺 → 熊更靠近人類 → 發生攻擊 → 輿論反彈 → 急捕殺,進而形成反覆循環。綜上,長期缺乏「野生動物管理計畫」,使日本在面對突發性熊害時總是被動因應。
總之,日本熊害並非單單方面的因果關係,而是六大因素共同推動的系統性危機:氣候變遷、山區人口崩壞、熊學會利用人類食物、族群回升卻缺乏管理、影像化媒體放大感受、制度與獵人老化等治理問題。而熊害之所以在 2024–2025 年急速惡化,是因為上述的這六股力量首次同步匯聚,形成人熊衝突的「完美風暴」。未來若無完整的全國性野生動物管理制度,日本的熊害事件仍可能持續攀升,並逐步影響農業、觀光、安全與地方治理。(照片翻攝資料照)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黑熊倒地「假死」!老獵人一靠近突遭反咬爆頭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大量日本熊隻頻頻往低海拔地區覓食,甚至造成多處地區嚴重「熊害」,被熊襲擊致死的案例創下歷史新高,「熊獵人」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關注,今天(15日)群馬縣藤岡市60歲男子岸光昭和另外5名獵人一起上山打獵,岸光昭和上午9點30分許開槍打中一隻黑熊,確定牠一動不動便上前查看,沒想到竟被黑熊「假死」招數騙到,翻身攻擊當場昏迷送醫,這隻熊則是立即逃跑下落不明。
民視 ・ 19 小時前
京都一所大學「體育場驚見熊」! 學生活動緊急停止、設置驅熊噴霧
據日本媒體今天(11/15)報導,昨天在京都產業大學的體育場,有學生目擊熊出現,校方已決定,從今天至17日,暫停體育場的相關活動,並在體育場設置驅熊噴霧,為緊急情況做準備。
太報 ・ 18 小時前
神出鬼沒…青森漁民驚見「熊在海中游泳」 兇猛棕熊恐游到本州?專家分析曝
據日本媒體今天(11/15)報導,近日在青森縣,當地漁民目擊一隻熊在海上游泳,趕緊請求獵人前來撲殺。這起事件讓外界擔心,兇猛的棕熊是否會越過海峽,來到本州地區,對此,專家說明,雖然熊擅長游泳,但連接北海道與本州的海峽相當湍急,要越過並不容易。
太報 ・ 21 小時前
億萬富豪怎看AI?科技投資巨擘Robert Smith:部分 AI 市場「確實在泡沫中」
華爾街目前最熱議的問題之一,是人工智慧(AI)投資是否正陷入泡沫?這個問題讓多家 AI 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間暴漲暴跌,市場情緒搖擺不定。不過,Vista Equity Partners 執行長 Robert Smith 在《Yahoo Finance Invest》專訪時表示,這個問題不能只用「是」或「否」來回答。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越華國際學校 羅馬尼亞科學與科技博覽會一等獎 (圖)
越華國際學校11月初也在羅馬尼亞國際科學競賽中拿下羅馬尼亞科學與科技博覽會一等獎,並罕見獲得羅馬尼亞官方推薦,下次國際比賽中無需經過複賽。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日本熊害激增,全力降低種群數量已成當務之急
野熊大量出沒,傷人事件頻發,在日本社會引發震動。北東北3縣受災尤為嚴重,一時人心惶惶。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森林綜合研究所東北支所(盛岡市)動物生態遺傳組組長大西尚樹指出:「今年秋天的
nippon.com ・ 1 天前拉麵店員工遇襲「把熊打跑」!滿臉血淡定繼續上班 老闆曝超狂背景:綽號是傳奇
日本熊害嚴重,青森縣一處拉麵店遭到熊襲擊,而店員不只把熊趕走,還負傷回來繼續煮麵,勇猛的表現引發熱議。
聯合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批沈伯洋欺壓陸配卻要韓國瑜保護 羅智強:門都沒有反對到底
點名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全球抓捕,民進立法院團日前提案,建請立法院會作成決議,譴責的跨境鎮壓惡行,無權對台灣人民實施任何懲戒。國民立院團書記長羅智強今(16日)表示,欺壓陸配的沈伯洋,卻要立法院長韓國瑜保護他?將反對民進提案到底。
太報 ・ 2 小時前
不理會環團呼籲立法院強渡關山 光電產業被迫吞下修法惡果陷入黑暗期
儘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今(14日)於《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前共同發出緊急聲明稿,呼籲民眾採取加嚴管制、擴大禁建範圍的修法,恐導致光電發展全面停滯,有悖於國家能源轉型與淨零目標,也扼殺部落、農漁村追求轉型的機會。然而,這樣沉重的呼籲,依舊阻止不了民眾與國民聯手三讀通過修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別錯過!獅子座流星雨17日極大期 殘月無光害觀賞條件佳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台北市立天文館今(15)日預告,獅子座流星雨將於下週一(17日)迎來極大期。由於當天月相為殘月,月光干擾相對較小,...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力挺12月降息!前聯準會副主席Brainard示警:美國經濟浮現裂痕
前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副主席 Lael Brainard 表示,她將支持聯準會在 12 月會議上啟動降息,並警告美國經濟「引擎底層」正出現裂痕,而這些問題與人工智慧(AI)驅動下日益擴大的貧富落差有關。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王義川1句話打臉自己人!他直呼:刀刀見骨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落腳T17、T18,新壽解約案昨(12)日送議會備查,藍綠白議員一致支持。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在12社群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問題?」;對此,粉專政客爽今(1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終結光電亂象 立法院今通過光電三法
民眾立法院團所提光電三法《環評法》、《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修正案在今(14)日三讀通過,未來位於環境敏感區、5公頃以上山坡地面型光電、5公頃以上水面型光電及設置40公頃以上光電需經環評把關,另外雖然《國家公園法》這次雖未修法,但立院通過附帶決議,要求國家公園署在《環評法》通過後,不得同意設置地面型或水面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盤子男」愛巢淪女友外遇砲房 鮮肉小王密謀砲友接力榨乾
新北市一名癡心男砸錢租下愛巢,一心一意供養他的女友,豈料,女友非但沒珍惜這份「寵愛」,反而出軌找「小鮮肉」到租屋處翻雲覆雨。更離譜的是,這位大學生「小鮮肉」不僅「橫刀奪愛」,還找來自己的砲友充當「伴遊」,企圖持續「掏空」癡心男的荷包和感情,手法之「囂張」令人咋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中國揚言全球追捕沈伯洋 美國務院發聲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發布公告,宣布以「涉嫌分裂國家」為由,立案偵查民進立委沈伯洋,並透過央視暗示可藉由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進行「抓捕」,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對此,...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日青森漁民海上驚見「熊在游泳」 獵人緊急搭船圍捕
根據《NHK》報導,一名漁民14日上午在青森縣野邊地町近海的陸奧灣附近發現一隻熊在游泳,於是他立即打電話通報地方漁業協會。獵人獲報後立刻登上漁船,前往熊出沒的海域,將熊擊斃。據悉,這隻熊是成年公熊,體長約1.5公尺、體重約140公斤,連漁業協會的副組合長也對熊出現在...
CTWANT ・ 22 小時前
環評法三讀 經濟部:深表遺憾!四輸局面恐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
[Newtalk新聞] 立法院今(14)日三讀通過環評法部分條文,明訂未來10類案場開發前應實施環評,經濟部晚間發布聲明表示,對此修法內容深表遺憾,指修法未考量不同光電案場的實務差異,一致性要求進行環評程序,將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經濟部強調,綠電供應已是台灣維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綠能供應不足將對經濟發展造成實質衝擊。 民眾立法院團提出《環境影響評估法》、《觀光發展條例》、《地質法》等修正法案,在藍白人數優勢下,今天下午在立院表決通過,增訂太陽光電系統條款,明定國家風景區、地質敏感區、重要濕地、山坡地、水面型系統等10類案場,開發前應實施環評,但排除屋頂型或規模較小的自用發電系統。 經濟部表示,對環評法濫修、限制光電發展深表遺憾。過去光電環境影響的審查機制採分流進行,在環境敏感區如山坡地的大型案場走環評機制、漁電共生專區設置則走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但此次修法後,幾乎是無差別將非屋頂型光電全數納入環評審查程序,不僅連民眾設置自用太陽光電設備都成本大增,更可能造成綠電供給不足。 經濟部指出,此次
新頭殼 ・ 1 天前NBA/又打不到30分鐘得30分 SGA已平上季紀錄
NBA美國職籃奧克拉荷馬雷霆15日交手紐奧良黃蜂,一哥亞歷山大(Shai Gilgeous-Alexander)上場不到30分鐘就拿到33分7籃板,帶領雷霆109:96,開季至今14戰獲得13勝。
人間福報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