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籲公民別赴日 日前空軍高層:非常歡迎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備詢時,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並敦促中國民眾勿赴日旅行。對此,日本前航空幕僚長(空軍參謀長)田母神俊雄發文表示「非常歡迎」,並稱赴日中國人越來越多,日本方面感到困擾。
日本與中國近來一連串的爭執始於7日,高市早苗在國會針對中國入侵台灣的「台灣有事」表示,中國若對台灣採取攻擊行動,可被視為日本「存立危機事態」,並啟動集體自衛權,暗示若台海爆發沖突東京可能採取軍事行動。
在高市早苗發言次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X(舊稱推特)發文稱「對於擅自闖入的骯髒的頭顱,只能毫不猶豫地斬斷。」引爆日本輿論憤怒,更使得日中關係緊張。外交風波至今越演越烈,中國外交部14日告誡公民避免赴日,傳出大使館已警告工作人員減少外出。
對此,田母神俊雄在X上發文指出:「中國政府呼籲中國國民避免前往日本。理由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台灣有事所做的相關發言,可能導致中國人在日本的安全無法獲得保障。」
他進一步稱:「我對此感到非常歡迎。如今中國人在日本境內增加過多,令人困擾的是日本這一方。」他也在文中指出,「日本應該努力打造一個不依賴中國遊客的國家。如此一來,國家也會變得更加平和。」
在田母神俊雄發文後,不少網友也紛紛湧入留言,表示「中國觀光客帶來的垃圾問題、非法闖入私有土地、餐廳預約無故取消,這些負面效應很明顯,在觀光地都聽不到日語,這樣真的好嗎」、「如果呼籲中國國民來日本,還比較像是威脅。」也有日本網友批評:「中國人的安全是被誰威脅?不是日本,而是他們自己的國家吧。」
據統計資料,今年前9個月將近750萬名中國旅客赴日,佔外國觀光客總數近四分之一。不過隨著觀光客增加,「觀光公害」問題層出不窮,也使得日本民眾相當頭痛。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國籲民眾別去日本!多家航空公布「機票免費退改」網熱議
口嫌體正直?官方要國民別去日本 《鬼滅之刃》中國票房開紅盤
中國要公民「別去日本」意外掀歡呼!林氏璧:台灣朋友會補上
其他人也在看
張曼娟昔和留美博士交往 對方逼交出版稅所得「每月只發3千」
作家張曼娟過去以小說集《海水正藍》走紅,今年是《海水正藍》出版40周年,64歲的她近期在臉書分享過去曾和一位留美博士交往,起初靠書信往來,不到一個月就發現彼此不適合,偏偏這時對方不僅求婚,更要求她婚後將版稅、教職收入都歸男方,一個月只能領3000元台幣零用錢,嚇跑張曼娟。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大陸官方籲民避免前往日本 林氏璧列「3危險情況」:台灣朋友會補上的
林氏璧昨日在臉書發文,引用中國外交部領事司14日晚間發布通告,內容寫到「今年以來日本社會治安不靖,針對中國公民違法犯罪案件多發,發生多起在日中國公民遇襲事件,部分案件至今尚未偵破,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通告中還進一步表示,「近日,日本領導人公然...
CTWANT ・ 1 天前

高市早苗提「台灣有事論」引熱議 洪秀柱:日本沒資格指手畫腳
洪秀柱表示,日本政壇近期再度有人炒作「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老調,高市早苗甚至在國會上將台海衝突與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掛勾,刻意模糊兩岸關係性質,虛構軍事情境,甚至暗示日本可能動武介入。她說,這種言論挑釁又危險,根本是日本軍國主義餘毒未除,如同排放核...
CTWANT ・ 1 天前
曝吳怡農表態「不是為了選市長」!藍議員推測真正目的 點名1人能挑戰蔣萬安
藍綠白積極備戰2026大選,由台北市長蔣萬安坐鎮的「首都攻防戰」更是焦點戰區之一;針對民進可能推派的人選,除了已遞交意願書的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之外,外界預測立委王世堅、前秘書長林右昌,或是社民議員苗博雅都有可能。國民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吳怡農雖然遞交意願書,但重點應該是在為下一次參選立委布局。綠營北市人選未定,至今只有吳怡農遞交請願書,李明賢在......
風傳媒 ・ 1 天前勞動部轉介機制 助職災勞工返崗
為提供職災勞工完整保障,勞動部推動「請領職災傷病給付被保險人轉介復工服務機制」,協助職災勞工銜接復工與重建相關服務,以利勞工順利重返職場,如經專責機構職業醫學科醫師診斷仍需療養,無法接受職能復健,也可以向勞保局續請職災傷病給付,保障生活安全。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中國拿圖卡恐嚇日本!台日網狂刷「反共圖卡」回敬
國際中心/楊佩怡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質詢時,稱若「台灣有事」,且涉及武力入侵,日本就可能判定屬「存立危機事態」出動自衛隊參戰,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北京政府13日更是公開嗆聲,要求東京「撤回惡劣言論」;中國外交部領事司14日更發布一則圖卡公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沒想到,大批日本網友發揮創意製作圖卡反嗆中國,台灣網友也加入行列做出「反共圖卡」,引發熱議。
民視 ・ 12 小時前
中國官方突喊「別去日本」!多家航司秒開退票潮 旅客刷一排成功退款
(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中國外交部14日突然發布提醒,呼籲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引發旅遊市場立即出現連鎖反 […]
引新聞 ・ 18 小時前中職》將冬盟視為「期末考」 兄弟左投開幕戰奪勝投獲讚賞
台灣山林隊今天在亞洲冬季聯盟開幕戰發生4E,締造另類的「內野失誤大滿貫」,但靠著全場猛敲10安,包括許庭綸釋放壓力的雙安外帶2分打點,終場以8:6擊敗日職聯隊。台灣山林隊首戰守備狀況連連,一壘李勛傑、二壘張士綸、三壘張仁瑋、游擊劉俊緯都失誤,創下「內野失誤大滿貫」。其中,劉俊緯7局上沒接到捕手的盜壘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頭顱先被劈開」!陸外交部社媒罕發日英聲明 紐時:戰狼回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因「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發中方強烈反彈,雙方關係急速惡化。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與軍方相關帳號紛紛在社群平台發布強硬言論,包含「斬首」等威脅性字眼,專家認為這顯示大陸「戰狼外交」可能正在回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冬盟》兄弟觀察2自培選手! 20歲潛力左腕拚明年合約
亞洲冬季棒球聯盟台灣山林隊今晚迎戰日職聯隊,彭政閔首度執教,而台灣山林隊陣中的中信兄弟組,有2位自主培訓投手陳原維和陳聖凱。其中,冬盟對陳聖凱來說更是拚合約的戰場,表現攸關能否延續職業生涯。20歲左投陳聖凱過去在中職選秀落榜2次,今年落榜後獲得中信自主培訓合約,在二軍僅出賽5場,防禦率4.50,台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冬盟》首戰4次失誤但擊敗日職 彭政閔:緊張不是藉口
台灣山林15日在冬季聯盟首場比賽發生4次失誤,終場2分差逆轉日本職棒聯隊,總教練彭政閔賽後表示,「開局可能大家氣氛比較緊張,但不是藉口。」往後不管季賽或其他短期比賽,總是會有第1場,要努力讓自己的心態、專注度融入比賽,希望可以從中學到東西。
TSNA ・ 1 天前
喊話「別去日本」失效!民眾湧上海機場飛大阪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表示,若「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中能夠行駛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但還是要看實際個別具體情況。「台灣有事」言論一出立刻觸動神經,中國外交部14日突發公告,呼籲中國民眾「暫時避免前往日本」,表達對日本的不滿與施壓。然而這樣的公告似乎沒有起太大的作用,有日本記者實地走訪上海浦東機場,發現仍有大批中國人準備搭機前往大阪旅遊,受訪時回應「對政治不感興趣」。
民視 ・ 1 天前
石破茂大啖熊肉叉燒 籲吃野味減災害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近來熊害問題嚴重,多地傳出熊出沒甚至襲擊人的事件。在此之際,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近日試吃了熊肉,並表示希望在日本建立起實用野味的文化,以減少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綜合朝日新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中國籲「暫勿前往日本」!矢板明夫喊話台人多赴日遊玩:供抗中施壓底氣
中國近日因高市早苗首相堅定表明「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而惱怒,中國外交部領事司14日突宣布,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引起熱議。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表示,台灣人可以多到日本旅遊,為日本「提供抵抗中國施壓的底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綠營港湖議員剉咧等?「超級吸票機」高嘉瑜傳回鍋參戰 她憂:大魚入池掀大浪
被稱為「超級吸票機」的前立委高嘉瑜先前曾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不缺席」,外界好奇是否將回鍋參戰港湖議員、或角逐縣市首長,而從近來動作看來,再戰港湖議員的機會不小。對此,同為港湖選區的民進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發文借用《莊子》名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暗指高嘉瑜回歸的政治效應,直言高嘉瑜是一尾「大魚」,大魚入水,自然激起大浪,被浪打到的人情緒反應激烈也就......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傳遭歐洲駐台機構封殺 鄭麗文見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脫口說出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傳出遭歐洲國家駐台機構封殺。鄭麗文今(16日)在臉書PO文與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會談。
太報 ・ 19 小時前
快儲水!明8縣市部分地區停水 最長停10小時
台灣自來水公司官網公告顯示,明(17)日將有8個縣市部分地區停水,停水時間從3小點至10小點不等,主要原因為辦理汰換管線工程。自來水公司提醒民眾及早儲水備用,停水期間應關閉抽水機電源,以防火警或供水管網吸入污水。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華爾街日報》揭露AI巨頭的華麗與蒼涼:人工智慧如日中天,OpenAI為何一路虧到2030年?
「我們無法量化OpenAI究竟向科技巨頭輸送了多少資金,但OpenAI光是這一季的虧損,就相當於微軟、輝達、Alphabet(Google母公司)、亞馬遜和Meta(臉書母公司)這一季基本獲利總和的65%。」《華爾街日報》在人工智慧成為這個時代的科技主角後,「AI泡沫論」也如影隨形,成為AI崛起的陰暗面與最大隱憂。以研發出CharGPT的OpenAI為例,這......
風傳媒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