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股,我才賺到錢:財經記者從投資黑歷史中學到的真教訓,持續買進才是唯一解
投資本身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整個金融業卻極力將它複雜化,以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尼古拉·貝胡貝(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投資是一項簡單的活動,但整個行業都努力將其複雜化以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尼古拉·貝胡貝 (Nicolas Bérubé)
如果我請你舉出幾種能讓人致富的職業,你很可能會立刻回答「醫生」。
大家都知道,家醫科醫生的收入不錯,而專科醫生的收入則更高。
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許多醫生其實並不富有。他們之所以沒有致富,在於他們不是好的投資人。
如果你想知道對你財務未來的最大威脅,那就回家照照鏡子吧。—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財經作家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的內科醫生,通常預期自己會在60歲左右退休,但實際平均退休年齡接近69歲。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除了其他因素外,「財務負擔」是他們繼續工作的原因之一。「對醫生而言,退休儲蓄比許多其他職業更加重要,因為多數醫生屬於自雇者,缺乏穩定退休收入來源,例如公司退休金。」
一位在離婚後陷入財務困境的醫生朋友曾表示,她知道如何投資。她說:「如果我真的需要錢,會去買生技股。我就在這個產業裡,所以應該很簡單。」
我試著向她解釋,買生技股是一種投機行為,根本算不上投資計畫,但我的話完全沒有效果。她禮貌地聽著,但我始終無法說服她。
財經作家、前美國證券交易員丹.索林(Dan Solin)在職業生涯中研究過數千個投資組合。他寫道:「我見過最糟糕的投資組合,大多來自醫生和牙醫。」為什麼?丹.索林指出,這些專業人士賺得多,因此誤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對的基金經理人,從而使財富增加好幾倍並能保障退休生活。
成功人士往往將金融市場視為一種能夠辨別並獎勵投資人優越能力的工具。拿破崙曾說:「人就像數字,只有當他們處於適當的位置時才有價值。」擁有顯赫地位確實帶來許多優勢,但其中並不包括成為優秀的投資人。
其實,非常聰明的人經常是糟糕的投資人。財經記者艾莉諾.萊斯(Eleanor Laise)曾研究過這種現象,她追蹤門薩(Mensa)組織的投資團體15 年的股市報酬率。該組織成員智商達132 以上,也就是說他們比世界上98%的人還要聰明。
但是門薩這些聰明絕頂的投資人所選擇的投資,每年報酬率僅2.5%,而同期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年成長率則達15.3%。
美國億萬富翁投資人查理.蒙格如此總結:「我想人們認為,只要是聰明又努力的人,就能成為優秀的投資人。我認為,任何聰明人都能成為不錯的投資人,並避開一些顯而易見的陷阱。但我不認為每個人都能成為卓越的投資人,或是厲害的西洋棋手。」
高報酬的誘惑
我們說,不要去動投資,要讓它自己賺錢。但我所看到的投資人都辦不到。
有些親友能夠建立一個指數型ETF投資組合,定期拿儲蓄加碼,然後就不再去理它了。當市場發生大波動時,我問他們有什麼反應,他們回答:「我什麼也沒做。我知道市場下跌了,但我根本不去注意它。」
但也有比較難的情況。一位朋友擁有一個平衡型的指數ETF 投資組合,但是當他看到蘋果或特斯拉等股票大漲,自己的帳戶價值卻不斷波動,就會忍不住。
每次我聯絡他,他都說自己又調整了投資組合。
他一開始把資金轉給一位朋友推薦、收費偏高的投資組合管理人,但對結果不滿意,後來又轉給一名擁有更輝煌紀錄、專收高淨值客戶(其中一些是名人)的專業人士。然後他又被一位「聰明且理性」的朋友吸引住,這位朋友正在開發一款「能夠每月創造10%報酬」的投資演算法。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演算法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這位朋友到底能不能不要再亂轉移他的投資?無論我如何用邏輯、論點和統計數字試圖說服,他總是會被新的、誘人的東西吸引,重燃對快速致富的希望。
我曾針對這個話題,和另一個人費了不少功夫深談過一次。
這個人年近50 歲,沒有退休基金也沒有房地產,從開始工作以來只存了3 萬美元。他的目標是讓這筆錢迅速成長,實現財務自由,盡快停止工作。
「我了解指數ETF 和長期投資的好處。」他告訴我。「但我的目標是獲得高報酬。以我的年紀和資產規模,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我不想投資之後每年只賺1,500 美元,我想讓資產增加3 倍。我知道有90% 的投資人無法打敗大盤,但我相信只要夠努力,我可以成為那10% 的成功者。」
這位投資人主要投入所謂的「雞蛋水餃股」(每股交易價格低於5 美元的高風險公司股票),以及一些迷幻藥產業類股,例如LSD(搖腳丸)、K他命、迷幻蘑菇及其他高波動性的邊緣產業。
他從3 年前開始投資股市,將所有交易成果計算後,整體是虧損的,並且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但在同一時期,一個分散投資的指數ETF組合已上漲30%。
我對這位投資人深表同情。當我們開始每天關注股市、閱讀部落格、認真投資時,感覺有點像站在人行道上,看著酒吧窗戶裡一場盛大的派對。裡面的人光鮮亮麗,手裡拿著酒杯,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順利。我們渴望參與其中,尤其是這場派對看似近在咫尺、伸手可及。
但是當我們決定進去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站在酒吧窗戶前,而是站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曲棍球場上。突然間,那些優雅的派對客人變成了身高六英尺(約183 公分)、全速滑行的防守球員,他們直衝而來,準備撞倒我們並奪走冰球。
在經歷3 年的虧損後,那位焦慮不安的投資朋友逐漸看清現實。但他還是想繼續嘗試。
「你在追逐海市蜃樓,」我說,「你的目標是致富,但你的行為卻在阻礙你。」
如果我們晚一點才開始投資,會遇到一個陷阱,那就是試圖透過追逐爆炸性的報酬以彌補之前尚未投資的日子—但這些報酬根本無法持續、無法預測,還會帶來遭受毀滅性損失的高風險。
40 多歲或50 多歲才開始投資的人,確實處於劣勢,但他們也有一些優勢。
通常,這個年齡層的人比20 幾歲時賺得更多,因此有能力存更多的錢。他們或許還能在稍後獲得一筆遺產(美國中產階級的平均遺產超過10 萬美元),這可以增加資產基礎。
此外,你的投資生涯並不會在65 歲時結束。50 歲的人可能還會在市場中投資40 年甚至更久。
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建議這位焦慮的投資人停止投機,並增加儲蓄。如果將這筆錢分散投資,那麼投資就能為他工作一輩子,也能將日後對自己財務決策的遺憾降至最低。
他聽著我的話,但我能感覺到他沒有聽進去:高報酬的誘惑占據了他所有的心思。我最後只是祝他好運,結束了這場對話。
持續投資就對了
巴菲特曾說,即使是那些深刻影響時代的災難性事件,例如戰爭或大流行病,也不應該阻止我們投資。
在給股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提到自己在1942年3月11日,也就是11歲時,買進人生的第一支股票,那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三個月之後。
說得委婉一點,1942年的新聞並不樂觀。美國才剛加入同盟國,而且戰況並未如預期發展。
就在巴菲特買進股票前三天,《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頭條新聞是「日軍摧毀萬隆防線」。次日的標題為「日軍在零點入侵新幾內亞;攻占仰光,並向緬甸西部推進」。再隔一天則是「敵軍清除通往澳洲的道路;據報爪哇98,000 人投降」。
哦,還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崩盤,回吐自大蕭條結束以來的所有漲幅。
但在二戰期間匆忙進場的巴菲特,最終卻獲得了驚人的報酬。如果當時他因局勢不穩而害怕,或許根本不會踏上投資之路。
有人說,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更加不確定,國家債務使經濟成長變得更加脆弱,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衰退或巨大的政治危機可能即將來臨。
我的回應是:時代一直都充滿不確定性。劇烈的事件總是威脅著世界和平,經濟衰退和蕭條的風險從未消失。
以下列舉過去10 年發生的一些重大負面事件:
● 俄羅斯發動非法大規模入侵烏克蘭,導致數千人喪生。
● 美國國會大廈遭受致命暴動襲擊。
● 新冠疫情奪走數百萬人的生命,引發股市崩盤與全球經濟衰退。
● 伊朗支持的叛軍攻擊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
● 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 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驗。
● 俄羅斯非法干預美國總統大選,唐納.川普出乎意料當選總統。
● 歐盟拒絕希臘多次提出的經濟紓困請求。
● 歐洲央行採取負利率政策。
● 波士頓馬拉松發生恐怖攻擊,造成3 人死亡、280人受傷。
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光是看到這份清單就讓我感到緊張。這些主導新聞版面、引發無數討論的災難,是否讓投資人卻步?
並沒有。
儘管發生了這些悲劇性、戲劇性的事件,過去10年間,若投資1萬美元於美國股市,如今已增值至超過3萬4,000 美元,年報酬率超過13%。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危機、悲劇和不確定性,但這些都不該阻止我們投資。
至於投資方面,我認為這些擔憂並不與長期投資相矛盾。即使未來的報酬率低於過去,我們仍然可以學會適應這些新的市場條件。
全球暖化時代的投資
全球暖化是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議題,一些投資人可能會擔心,這個威脅將導致未來的投資報酬令人失望。
然而各種關於未來幾十年的暖化情境討論不斷,但人類將如何應對這些風險,目前仍然不明朗。
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資產管理集團施羅德(Schroders)曾進行一項研究,探討氣溫升高和更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將在未來30 年內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他們的分析顯示,受全球暖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可能包括印度、新加坡和澳洲,這些國家的市場報酬率可能會低於無暖化影響下的表現。
另一些國家則可能會經歷相反的影響。例如,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的生產力將有所提升,股市報酬率在這段時間內也會優於未受暖化影響的情況。
研究人員克雷格.博薩姆(Craig Botham)和艾琳.勞羅(Irene Lauro)寫道:「雖然這為這些國家未來30 年描繪了一幅樂觀的畫面,但是長期來看,氣溫仍將持續上升,並導致更廣泛的經濟損失。此外,這項分析關注的是經濟影響與市場報酬,而非全球暖化帶來的其他諸多負面影響。因此,我們絕不支持面對氣候變遷卻不採取行動。」
內容來源:《不選股,我才賺到錢:財經記者從投資黑歷史中學到的真教訓,持續買進才是唯一解》聯經出版公司授權轉載。
更多信傳媒報導
長者用藥不可輕忽!藥師提醒:多重用藥易增跌倒與失能風險
「我不喜歡數學!」嘉大楊德清談臺灣中小學數學課本發生了什麼事?
一棟會自己發電的建築:智慧微電網,為臺灣電力系統帶來新解方
其他人也在看

晚年「窮得只剩房!」退休金沒存夠,捨不得賣房又不想跟子女伸手?律師教1招:老後一直有錢花
華人理財多為現金存款、投資股票及購買不動產 ,甚至有不少長輩立志當包租公,習慣把手邊的存款以「大富翁」方式儲蓄─即以不斷購買不動產當作累積財富的方式。然而不動產卻是變現比較不容易的模式,很多長輩在晚輩成長過程將手邊存款贈與子女做為求學或創業或成家,以至於手邊存款很少,晚年「窮得只剩下房子」,即手邊沒有足夠支應生活和醫療等的現金。
Yahoo奇摩房地產 ・ 1 天前
被打入處置股!華邦電漲到頭?開盤摔一大跤...早盤成交量爆3萬張 「這檔」也被殺哭了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開盤承壓,加權指數開低後在27,742點震盪,早盤一度跌逾200點,報27,909.72點,成交金額逾1,700億元。電子族...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日圓跌一周最甜!高市早苗一勝選…出國買iPhone 17「最高現省6000元」
日本新首相誕生!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當選,日圓走貶,台銀換匯價跌至0.2061元,創近一周新低,準備要出國者,拿10萬元台幣可多換近1萬日圓,當地買iPhone 17 Pro Max最高現省6000元。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0050好猛!掛牌22年漲1160% 股民有望破170萬人「ETF最快」
台股持續創新高,距離2萬8僅一步之遙,元大投信今(21)日表示,人氣一哥0050、0056規模將突破1.3兆元,其中,0050掛牌22年已漲破1160%,有望成為我國首檔受益人數破170萬人的ETF。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AI概念股一片紅!這「伺服器代工廠」目標價喊出6,000元...猛漲210元表態 創意飆漲停帶隊勁揚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以27,742.55點開高,截至上午11時05分暫以27,903.15點維持在上漲214.52點或漲幅0.77%。隨著AI基礎建設需求續...
FTNN新聞網 ・ 1 天前12年來最慘!金價為何狂瀉6% 專家分析3原因說法一次看
金價在周一創下4381美元的新高後,周二盤中一度重挫逾6%,創下1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專家分析指出,金價今年已上漲60%,加上近期多重不安定因素趨緩,且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改善,獲利了結賣壓紛紛出籠。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
台積電一度跌25元至1455元! 名師喊別怕:「1時間」前都是好買點
投資人靜待美國科技股財報公布,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積電(2330)今(23)日遭逢賣壓,盤中一度下跌25元至1455元。專家指出,在雲端四大業者財報揭曉前,短線震盪屬正常現象,若股價拉回,反而是布局台積電的良好買點。
Yahoo奇摩股市 ・ 16 小時前
劍指250元!鴻海漲近3%續飆18年來新高 分析師卻示警:慎入
鴻海再奔新天價!鴻海繼昨日刷新18年來新高價後,今(21)日早盤股價續強,最高觸及245.5元、漲幅2.9%。啟發投顧分析師郭憲政認為,現在的價位應當慎追,甚至200元以上就應該開始小心,尤其在外資將目標價拉上400元,更應該注意主力邊拉邊出。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黃金三雄」暴跌失守月線!最重一度挫5% 專家:反彈就賣
受到地緣政治動盪與美國降息預期影響,黃金價格大幅跳水,一度創12年來最低,衝擊黃金三雄股價,其中以佳龍(9955)盤中跌逾5%最深,專家表示,「三檔均已跌破月線,可趁任何反彈減碼、賣股。」
Yahoo奇摩股市 ・ 13 小時前
法說變法會?力積電「連虧9季」盤中慘崩8%爆量20萬張 台勝科開低走低跌半根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美股四大指數周二漲跌互見,但台積電ADR崩跌超過1%,拖累權王台積電開盤下跌20元,連帶使台股今(22)日開低震盪,早盤一度...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三商壽傳雙龍搶珠出價180億元一度漲3% 2位男主角股價冷淡
三商壽(2867)求親傳雙龍搶珠加1私募基金,明天市場點名的潛在對象中信金(2891)與玉山金(2884)可望出價?今早三商壽股價一度漲近約3%,最高價來到6.4元。成交量開盤1小時約有8千餘張。傳聞中的2家男主角今早表現平平,中信金與玉山金都呈小紅或在平盤上下整理,漲幅不到0.2%。
Yahoo奇摩股市 ・ 15 小時前
蘋果、輝達雙喜臨門!法人點名「這檔」後勢看俏 點火股價飆逾半根爆量8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美股強勢續攻點燃亞洲股市熱情,台股今(21)日再度火力全開。早盤指數一路狂飆,突破27,900點大關、最高來到27,969.05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發錢囉!鴻海突發重訊 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FII發放現金紅利3.3元
鴻海(2317)股價(20)日氣勢如虹,盤中大漲至239.5元,終場收在238.5元,創下18年來新高,就在市場熱議「鴻海估值重啟」之際,集團再傳喜訊!鴻海(20)日發重訊公告,旗下重要子公司中國A股上市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董事會決議,每10股配發現金紅利3.3元(含稅),象徵AI伺服器業務進入全面收割期,也成為鴻海母公司股價衝高的強力支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台積電衝高!國發基金進補7326億元最豐收 0050帳面也賺千億元
行政院國發基金高居台積電第一大股東持股6.38%,光市值加股利,今年以來至今日止,以盤中最高價1500元試算,潛在利益大賺7326億元高居第一,新制勞退基金也賺了1339億元,就連近來股東人數飆高台股第一的0050,帳面潛在增值1036億元之多,169萬人間接共享果實,其餘像是新加坡政府或挪威央行也分杯羹,賺得荷包滿滿。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台積1500元曇花一現 法人續買挺台股攻新高/豪雨未放假惹民怨 休市脫鉤議題再掀討論/環球晶衝15個月高點 矽晶圓族群沸騰|Yahoo財經掃描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出現緩和跡象,加上市場押注聯準會月底會議有望再降息一碼,美股20日全面走高。道瓊工業指數大漲515點,漲幅1.12%;標普500指數上漲1.07%;那斯達克指數勁揚1.37%;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1.58%。投資人預期美國政府關門問題可望本周內解決,市場風險情緒明顯回升。企業財報方面,蘋果因iPhone 17銷量遠超預期股價飆近4%、創歷史新高,美光受惠記憶體價格續漲也勁揚逾2%,Netflix大漲3.27%迎財報。台積電ADR盤中一度大漲超過3%,惟尾盤漲幅收斂,終場微升0.89%至297.7美元。亞股今日全面收紅,受到日本政壇新局與擴張財政政策預期帶動,日股走揚0.27%,距離史上首見的5萬點大關約700點;韓股續漲0.24%;港股與滬指同步走升。台股今(21)日受到國際利多激勵開高走高,終場上漲63.78點,收在27,752.41點,漲幅0.23%,改寫歷史收盤新高,成交量達5,147.71億元。台積電(2330)盤中一度衝上1,500元創新天價,但尾盤遭逢賣壓收在1,480元平盤作收。高價股表現亮眼,緯穎(6669)續漲4.77%站穩股后寶座,川湖(2059)上漲2.93%緊追在後。矽晶圓族群買氣火熱,環球晶(6488)收漲8.2%創15個月新高,合晶(6182)、嘉晶(3016)、台勝科(3532)漲停鎖死,漢磊(3707)大漲7.55%。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受惠於收購芝浦電子進度推進,股價漲4.59%收205元。金融股同步走強,富邦金(2881)與國泰金(2882)皆漲,為指數再添動能。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傳奇交易員:現在買白銀 像在1美元價位買進比特幣
擁有 50 年金融市場經驗,被媒體尊稱為傳奇交易員 Peter Brandt,近日發出驚人預言,他提供一個堪比「在 1 美元價位買入比特幣」的歷史性投資機會。Brandt 這次聚焦的標的並非某種迷因幣,而是白銀。
鉅亨網 ・ 12 小時前
摩根首檔主動ETF掛牌首日 00989A蜜月行情失靈 終場下跌0.06元
摩根投信在台灣首檔 ETF「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 ETF 基金(00989A-TW),今(22)日於證交所掛牌交易,惟「蜜月行情」失靈,該基金發行價為 15 元,淨值 15.25 元,開盤後股價一度下挫 1.1%,最低
鉅亨網 ・ 12 小時前Fed或月底喊停縮表?華爾街稱錢荒徵兆逼近,10月會議或釋轉向訊號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華爾街多家機構研判,聯準會(Fed)可能在10月28-29日FOMC會議上宣告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QT)或先行釋出「即將收官」訊號,主因短天期資金面出現摩擦、增加貨幣政策操作的技術性風險。研究機構Wrightson ICAP直言,「10月就結束證券被動到期」可作為正常化下一階段的合宜起點;Evercore ISI則預期會議將先行預告、實際停止時間可能順延1-2個月。近期「錢荒徵兆」包括:部分機構意外動用常備回購工具(SRF)、回購利率與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上行、聯邦基金利率在4%-4.25%目標區間內上緣偏移。Jefferies進一步指出,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回籠依舊遲緩,但整體QT「在月底完全停止」的機率上升,MBS則可能維持現行緩慢自然到期節奏。從資產負債表視角,Fed自2020年疫情大擴表後,總資產於2022年中見到約9兆美元高點;至今透過不續作到期券,規模降至約6.6兆美元。市場關鍵疑問在於「系統所需準備金的安全邊際」何在,目前銀行準備金仍近3兆美元、主要消化在逆回購工具(RRP)的超額流動性,但若再抽走引發錢市波動擴散,恐擾動政策
財訊快報 ・ 1 天前AI財報季前瞻,巴克萊示警「利好出盡」,籲抱緊輝達、博通與超微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資投行巴克萊在美股半導體第三季財報季前夕示警,雖然整體仍處於AI投資周期早期,但部分個股已充分反映部署收益,財報即便優於預期也可能出現「利好出盡」賣壓。該行建議AI部位更具選擇性,集中在三大龍頭—輝達(美股代碼NVDA)、博通(美股代碼AVGO)與超微(美股代碼AMD),同時將Marvell(美股代碼MRVL)、Astera Labs(美股代碼ALAB)與Lumentum(美股代碼LITE)評級下調至中性,並上調KLA(美股代碼KLA)至增持。巴克萊指出,第三季以來費半指數大幅跑贏標普500,AI與記憶體類股領漲,估值門檻抬高使「超預期不一定漲」的風險上升。在此背景下,具現金流與產能落地可驗證、供應鏈議價力強的龍頭更具防禦與進攻兼備的特性,其中輝達、博通、AMD在加速卡、交換與互連、以及GPU/CPU產品節奏上仍握有主導權。個股層面,該行下調Marvell至中性,理由包括ASIC專案可見度不及預期、1.6T光學鏈競爭加劇;Astera Labs則面臨生態轉向乙太網與自研互連後的成長斷層風險;Lumentum前期漲幅過大、短期上行空間已反映。反觀,KLA受惠先進製程
財訊快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