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盲人摸牛以象
⊕潘文良
有一老,世人,造假真、言作、非是,每者,之所。老感慨之,日思夜想,得一,於是招告示,依言行事。
一,至林中人家,回一,大象。
一,至山中人家,回一,牛。
一,至村中人家,得二童,生即盲者;告道
「大家至,村中;老有事,欲告大。」
大聚集,村中。
老二盲童道「二童子,各?」
一道「我七。」
一道「我八。」
老又「生即盲耶?」
二童皆道「我生即盲。」
老又「你二人,名何?知大象名耶?知大象形耶?」
七童曰「我叫阿,不知大象名,亦不知其形。」
八童曰「我叫阿民,知大象名,但不知其形。」
老道「前有大象(一象、一牛),你二人,各摸索其形,待後。」又示二,引童各自上前。
二,引童一一摸索「象形」,一面告曰
「此是象身、此是象、此是象耳、此是象牙……」
盲童阿,摸索大象。
盲童阿民,摸索牛,而以是大象。
老待二童,摸索完,方道「你二人,各述象形如何。」
阿道「象身皮厚粗糙,如壁。」
阿民道「象身皮毛,恰似狗毛。」
阿道「象如桶柱。」
阿民道「象如,下肢。」
阿道「象耳甚大,如荷,如扇生。」
阿民道「象耳不大,恰似牛耳。」
阿道「象鼻甚,能曲如水管。」
阿道「象鼻二孔,吸吐甚大。」
阿道「象嘴,出根牙,如牛犄角。」
阿民道「象嘴不牙,象角,如牛犄角。」
阿跟阿民道「你摸的大象,得真奇怪!」
阿民跟阿道「你摸的大象,得才奇怪!」
阿笑道「敢情,你摸的是母象,我摸的公象——公象、母象,像不一。」
阿民笑道「你摸的,才是母象咧!我摸的是公象——公象、母象,得!」
阿叫道「你的是母象,我的是公象!」
阿民叫道「你的是母象,我的是公象!」
二童遂嘴嘴去,各不相。
老笑道「你二人且止,且我!」
二童方止。
老笑道「阿所摸,是真象;阿民所摸,是假象,牛。」
阿民笑道「怪……我不知象形,但知水牛、牛形……此『假象』,除了身上毛,其形牛,相差不大。」
老提高量,大道
「人之所言所行,每以『知』,譬如蛇,蛇身、蛇尾。
知正,言行正;知邪,言行邪;
知善,言行善;知,言行。
如蛇,蛇身、蛇尾,向行、向西西行。
·若如盲人,摸索大象,所言所形,大象,相似不;
若如盲人,摸索牛,以是象,所言所形,大象,相去甚。
·人初知,先入主,著於心,不易更除
正正矣、邪邪矣;善善矣、矣!
·人生世,各知,影言行、思想念。
或因幼稚,故而知;又因乏,故而明;
或因邪,故而良;乃至心,故而
非是、以,甚而做假、造惑。
·人慎勿地自限;世切莫坐井天;
愚痴多患、固多;迷惑招、著招害。
是人放眼界、放心胸、放思惟,
全面看、多方,彼此照、互相比
辨其是非、知其、明其善、了其真;
事有差、物有劣,如何抉,依智慧。」
人,,比手,但自勉,各做警惕。
潘文良偈曰「盲人摸牛,以是大象;所得皆妄相、所假象。」
■解(加注音)
【牛】ㄇㄠ ㄋㄧㄡ 台ㄇ├ ㄨ moo5~7 gu5
⊕物名。哺乳偶蹄目。腿短,全身有毛,野生者色黑,畜者色白。
青康藏高原地,主要的力畜。 也作「牛」〔ㄌㄧ ㄋㄧㄡ〕。
【瞎子摸象】ㄒㄧㄚ ㄗ ㄇㄛ ㄒㄧㄤ
ㄏㄚ' ㄗㄨ ├ ㄒㄧㄤ├{漳}∥ㄏㄚ' ㄗㄨ ㄇ├ ㄒㄧ├{泉}
hat4~8 tsu2 boo1~7 siang7{漳}∥ hat4~8 tsu2 moo1~7 siong7{泉}
⊕盲人,摸大象的身,每人,都自己,所摸到的部分,是大象的
整形象。 比喻察、判事物,以偏概全。
典出佛,如《阿含.第十九品。大般涅.第三十二。
足·卷下》等。
【盲人摸牛以象】ㄇㄤ ㄖㄣ ㄇㄛ ㄋㄧㄡ ㄧˇ ㄨㄟ ㄒㄧㄤ
├ ㄧㄣ ├ ㄨ ㄧ ㄨㄧ├ ㄑㄧ├(漳)∥
└ ㄌㄧㄣ ㄇ├ ㄨ ㄧ ㄨㄧ└ ㄑㄧ├(泉)
bong5~7 jin5 boo1~7 gu5 i2~1 ui5~7 tshionn7(漳)∥
bong5~3 lin5 moo1~7 gu5 i2~1 ui5~3 tshiunn7(泉)
⊕眼盲的人,摸索一牛,以是大象。
人知向,知,後所言所,皆妄。
◇典出潘文良寓言故事《盲人摸牛以象》偈曰
盲人摸牛,以是大象;所得皆妄相、所假象。
■附
佛告比丘言
「是曹,非一世痴冥。
比丘!去久,是浮提地有王,名曰面,佛要,智如沙。
臣民多不,小,信灼之明,疑日月之,目瞽人以喻,
欲使彼行,潦巨海矣!
使者,令行界,取生盲者,皆。
臣受命行,悉界,眼人,到所,白言『已得眼者,今在殿下。』
王曰『去,以象示之。』
臣奉王命,引彼瞽人,之象所,手示之。
中有持象足者、持尾者、持尾本者、持腹者、持者、持背者、持耳者、持者、持牙者、持鼻者。瞽人於象所,之,各己真彼非。
使者,王所。
王之曰『汝曹象乎?』
言『我曹俱。』
王曰『象何乎?』
持足者言『明王!象如漆。』
持尾者言『如。』
持尾本者言『如杖。』
持腹者言『如鼓。』
持者言『如壁。』
持背者言『如高。』
持耳者言『如簸箕。』
持者言『如魁。』
持牙者言『如角。』
持鼻者言『明王!象如大索。』
於王前,共言『大王!象真如我言。』
面王大笑之曰『瞽乎瞽乎!不,佛者矣!』便偈言
『今眼曹,空自,一云非,坐一象相怨。』」
——自。康僧《六度集·卷第八·面王》。
佛八正道正、正志、正、正、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知。
志心意思惟。
言、言、。
身、身行、身行。
命生活、以生活命者。
方便勤之所在、方向。 又名正精。
念念、念想。
定、注。
============================================================
※本文首於「新台。潘文良著作集」。
◎潘文良《盲人摸牛以象》。2024.08.23.五 10:00:00
avun01/post/1381827061
※本文告於「照思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0244542125363/posts/1335542607262212/
※告於院。
※存於:我的站/01/F/F7/F7_b01.htm
■:#老 #大象 #牛 #摸索 #象形 #象身 #象 #象耳 #象鼻 #象牙 #真象 #假象 #勉 #警惕 #妄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