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永動機
文 ‧ 洪寶山
從2023年至今,主要的科技公司投入AI基礎設施的金額預估達到三千至五千億美元,而不同於摩爾定律的18-24個月的翻倍成長,在AI的世界裡,幾個月到半年就是一個世代,以至於科技巨頭對於算力的追逐仍看不到盡頭,尤其是從黃仁勳的角度。
輝達爭取主權AI合約
輝達最近大動作投資英特爾、OpenAI、英國AI生態投資、沙烏地阿拉伯的HUMAIN AI工廠,這些案子折射出輝達現在的核心策略,從硬體供應商轉為基礎設施「平台商+資本方」和OpenAI開建部署GW系統、在Intel投資、國家級AI工廠合作,都顯示輝達在硬體之外,想掌握資本與平台價值,勇於把資本投入到OpenAI、Intel入股案、英國AI生態投資。
這表示輝達自己也在下注它所供應的下游生態。加上全球布局爭取主權AI合約如沙烏地阿拉伯、英國、德國、日本等地部署AI基礎設施,輝達此舉是在拉盟友、建立競爭門檻,穩固AI壟斷的地位。
輝達打造GPU抵押融資生態
輝達發現:「如果我能讓別人更容易買我的GPU,那我就能賣出更多GPU。」也就是輝達早就變成整個AI金融生態的核心發電機。輝達希望市場有更多人能買得起GPU,又不想當放款人,所以,輝達開始協助創造一種「GPU抵押融資生態」,例如合作夥伴CoreWeave,輝達賣給CoreWeave大量GPU,CoreWeave拿這些GPU做雲端算力租給OpenAI、Runway、Stability等AI公司。然後CoreWeave再用這些GPU的租金收益預期,去跟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機構借錢。借到錢,再買更多輝達的GPU。結果,輝達賣得更多、CoreWeave快速擴張、銀行有抵押物(GPU)作擔保,整個AI算力市場因此被「金融槓桿化」。這套玩法跟2000年代的「房貸證券化」有點神似,只是主角變成了GPU。
在1997-2006年房貸證券化年代,房子拿去抵押貸款,投資銀行包裝成資產證券(MBS),房價上漲推升抵押價值,最終泡沫風險留給金融機構。簡單說,現在(2024-2025年)相當於房貸泡沫的「2004-2005年」階段,就是把「GPU」變成「金融商品」來加速AI投資的週期。
三大危機出現 AI資金鏈會崩
這就像以前的「房價永遠漲」信念,只是換成「AI永遠需要GPU」。潛在風險是什麼?如果AI熱潮退燒、租金下降,抵押價值就崩。越來越多資金靠貸款而非營收滾動。一旦租賃收益不如預期,AI需求冷卻+債務槓桿過高+GPU折舊太快,將導致AI資金鏈崩,整個「算力產業鏈」會跟著重估。
不論是2008年的房市,還是今天的「AI金融化」,泡沫破裂時真正死的,不是虧損的公司,而是現金流斷掉的公司。最容易現金流斷鏈的公司型態:GPU抵押融資型基金、高槓桿資料中心開發商、算力中介平台、二級租賃商,這些企業幾乎都跟CoreWeave類似,表面營收爆炸,但現金流是過路財神。
AI泡沫化這些企業相對安全
哪些企業反而相對安全?晶片製造供應鏈,擁有自有雲+現金流強勁的巨頭,無負債、純研發AI公司。泡沫破裂時,負債越多、折舊越重、租金依賴越高的公司最先死。換句話說,算力出租端會爆、晶片製造端會撐。
不同於2008年金融泡沫帶給世人龐大的債務,AI泡沫屬於產業泡沫,將來可能會有過度建設的產能過剩,但AI科技提高了生產效率,有正面貢獻的一面,類似2000年的網路泡沫破滅後,網路技術後來創造電商經濟造福人類,AI的自動化也是,當時間消化了AI泡沫過剩的產能之後,AI帶給人類的會是更便捷的服務,不只是呆債。
圖片來源:freepik
※理財周刊131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 >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封面故事 >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發行人語 > AI永動機
◎解碼房市 > 選我!選我! 輝達「房市」正捲起千層浪
◎房市觀察 > 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 最佳管理維護類─住宅類-勤美之森
◎理善大家來 > 第六屆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出爐
◎理財我最大 >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全球理財觀 > 0.1%中國稀土技術管制 台廠可撐60~120天
◎價投實踐家 > AI熱潮與網路泡沫三大差異
◎房市放大鏡 > 評「房地產是否為火車頭產業」
其他人也在看

搶攻AI伺服器電源商機 飛宏開啟新一波成長浪潮
電源供應器廠飛宏(2457)近期積極布局網通設備電源領域,為後續鎖定資料中心及AI伺服器電源鋪路,聚焦在交換式電源、冗餘電源及開放架構電源…等產品,間接與AI相關客戶建立連結,管理層看好最快明年將可望發酵。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幣圈10·11慘案被逼到平倉!急上「脆」賠錢賣房、輝達屋也成熱詞…凡事問Threads成聲量熱區
連假期間股市和幣圈出現大幅震盪,被稱為「幣圈10·11慘案」,讓脆(Threads)上有不少幣友被平倉出場,有人甚至在脆上詢問急售賠售物件,還有脆友直接發文詢問,想要低接急售賠售的房產。 從各平台聲量變化觀察,意藍資訊分析社群網站仍是主要討論來源,但整體聲量較前期下降 9.9%。其中,Facebook聲量下降5.9%,YouTube下降1.8%,而新興平台 Threads 逆勢成長9.5%,首次超越Instagram,成為房市討論的重要陣地。 意藍資訊(6925) 總經理楊立偉從整體輿情數據觀察,2025年上半年熱門話題是區域小型「建商與房仲倒閉潮」,多家中小型建商因限貸與市場收縮陷入資金困境,而輝達總部選址帶動AI出現在產業熱詞及各區域關鍵熱詞排行中。 輝達、台積電、半導體跟科學園區題材,成為冷清的房市裡還能有上升熱度的利多火種。
今周刊 ・ 1 天前
散熱再起!健策、奇鋐、雙鴻三王暴起。高力連鎖漲停挪威主權最愛
散熱題材只有休息沒有停止,奇鋐(3017)從4月份一路漲到8月破一千後,短暫跌月線又重新站回,並強勢創下歷史新天價。今日大漲5.63%又攻上1200之上,並帶動雙鴻(3324)漲停,健策(3653)也大漲8.88%,股價又來到2000元之上,2390元高懸不墜。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巨大啟動移工補償機制 同步應對美國CBP暫扣挑戰
腳踏車大廠巨大(9921)今(15)日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適用範圍,將補償目前在職移工過去支付的招聘費用。該政策自2025年1月起已正式實施,所有新聘移工的仲介費、服務費與相關規費皆由公司全額負擔,移工無須再支付任何費用。為確保補償作業公平透明,巨大集團並委託國際第三方查核機構協助辨識、評估與規劃具體補償方案。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長榮前3季營收千億,立委喊罰300萬不痛不癢!洪申翰認金額太低:我們會支持工會檢視勞資關係
長榮航空空服員因為抱病上班,返台後離世,長榮(2618)前3季合併營收為1626.87億,今年至今被罰近300萬元,立委質疑根本不痛不癢。 勞動部長洪申翰週三(10/15)坦言,以長榮發生頻次來說,裁罰金額確實太低,將會與裁罰機關、地方政府(桃園市勞檢處)討論應該更慎重,「要繼續這麼低嗎?」、「我們會支持工會」。 民航局長何淑萍15日在立法院被媒體問到,長榮是違反勞基法的慣犯,是否會納入未來航權分配等懲處?她回應,民航局會依據民航法督促飛安,至於涉及這個勞動權益相關問題,會跟勞動部一起研議。
今周刊 ・ 1 天前
景碩衝上漲停! 打入NVIDIA供應鏈
景碩(3189)股價強勢攻上漲停,原因不僅在於AI浪潮持續推升需求,更傳出公司已成功打入輝達(NVIDIA)新一代Vera Rubin 平台的IC載板供應鏈。消息公布後,吸引投信連兩日買超,反映出市場對景碩後續成長動能的高度期待。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雙引擎動能 高力股價創下新高
AI伺服器對散熱需求高度成長,國內散熱廠包含奇鋐、雙鴻、高力營收紛紛創高,其中,高力以液冷散熱及燃料電池雙主軸,受到市場關注,股價今奔漲停,最高來到506元,後續漲幅值得留意。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財團法人法》上路7年亂象,雙5%限制、投資規範僵化... NPO治理失能搞翻民間,修法勢在必行
《財團法人法》上路7年,管理混亂、法條不合時宜,成NPO運作最大絆腳石。背後反映政府對非營利組織治理缺乏整體思惟,制度盤整與修法已刻不容緩。
今周刊 ・ 1 天前
台積電是頂尖車手,但賽車、燃料要全球協力!台積電熊本廠對日本多重要?「台日半導體同盟」能做什麼
俄烏戰爭期間,國際上出現「半導體走私」與「晶片漂白」等現象,全球在一瞬間重新認知成熟製程晶片的戰略價值,也更能了解為何台積電熊本廠是保障日本國防科技自主的助力,以及台日必須共建「半導體同盟」,以打造民主陣營共同安全核心。
今周刊 ・ 1 天前
新光三越復業徵才僅19人參加 江肇國:對企業信任度明顯下降
[Newtalk新聞] 新光三越中港店歷經嚴重氣爆後於9月27日復業,台中市議員江肇國今(15)日在市議會質詢時指出,勞工局於10月15日舉辦徵才活動,竟僅有19人參加,顯示氣爆事件後,勞工與民眾對企業的信任度明顯下降。 江肇國表示,從事發以來,他多次提醒市府要積極關心受影響勞工的權益,但從勞工局提供的資料來看,整體掌握度極為不足。根據市府提供數據,受影響廠商多達899家、勞工約3,501人,卻僅有180人離職,其中116人遭資遣。江肇國質疑,「停工八個月的時間,怎麼可能只有180人離職?這樣的數字顯不合理,勞工局的掌握度有很大問題。」 江肇國指出,面對氣爆造成的營運衝擊,全場899家廠商中,僅1家通報減班休息,比例僅0.1%;而勞資爭議申請也僅14件,占比不到0.4%。三千多名員工一夕之間沒工作,經過八個月,不論是薪資、調動或解雇爭議,如此少的通報與申請,恐讓受影響勞工成為「黑數」。他也提到,勞工局雖於今年2月舉辦兩場勞工權益諮詢說明會,但參加人數僅150人,占全體員工約4%,代表有超過九成的受影響勞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申請權益、可以尋求什麼協助。 江肇國要求,市府各局處應該全面檢
新頭殼 ・ 1 天前
日月光Q3營收雙增 15日股價補漲收半根漲停
台股15日呈現高低震盪拉鋸走勢,加權指數午盤後震盪走升,直至終場指數大漲482點,重新站回27000點以上,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半導體與電機機械、電子零組件及資訊服務,輝達概念族群股成為盤面上表現亮眼的族群之一,而封測廠日月光(3711)9月及Q3營收雙增,買盤表現積極,帶領股價開高震盪走高,終場並收在最高半根漲停的178元、上漲8.5元。
理財周刊 ・ 1 天前
亞德客-KY將重回千金股!目標價1200元目前一張還有30萬空間
從10月2日以來,外資連續買超亞德客-KY(1590),共計買超3570張,投信也開始慢慢介入,今亞德客-KY一路向上,最高達910元,最終收902元,量能持續增加,外資雖然今年下調亞德客-KY的EPS為40元,但依照亞德客以往第四季的慣例,本益比幾乎在30倍左右,因此1200元的亞德客幾乎可以預期。目前亞德客僅900元距離1200元還有300元的價差,一張30萬的空間,很香。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影/輝達工程師遭哈瑪斯囚禁738天獲釋!黃仁勳喊歡迎回家,同事們另類報喜:你的股票這2年不錯喔
經歷738天的戰火,美國總統川普主導以哈戰爭停火談判,第一階段雙方停火換俘,哈瑪斯釋放最後20名仍生還的以色列人質,以色列也一併釋放近2千名的巴勒斯坦人。 任職於輝達(NVIDIA)特拉維夫研發中心的32歲電機工程師歐爾(Abinatan Or),遭哈瑪斯囚禁長達2年之久,他也在此次釋放名單之中。 消息一出,輝達全公司振奮不已,就連執行長黃仁勳也在第一時間向全體員工發出內部信,激動表示:「我們的同事歐爾終於回家了,這是讓人深受感動與感恩的一刻。」 輝達同事也在社群平台表達祝賀與感謝。一名同事幽默地說:「對了,你的股票這兩年表現不錯。」 實際查詢輝達過往股價,若以2023年10月2日當時開盤價來看(10月1日未開市)為44.03美元,直到2025年10月13日收盤為188.32美元,前後相差約4.2倍。
今周刊 ・ 1 天前
可以瑟瑟!OpenAI將開放「成人版ChatGPT」解禁鹹濕對話,最快12月上線對尬Grok
OpenAI將於12月啟用年齡驗證機制,允許經驗證成人使用「erotica」成熟對話功能。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喵星人變老不是病,10大NG行為可能比疾病更傷牠
老貓的健康,其實藏在日常小細節裡:飲食、飲水、運動、關心。但有10大NG行為,很多飼主每天都在犯。別等牠生病才後悔,現在就掌握正確照護法,讓老貓的晚年健康又幸福。牠陪你走過每一個日子,你也要陪牠走好晚年。英國蘭開斯特一個春日午後,光線柔和得像沉睡中的羽毛,一隻名為Lenny的老貓,靜靜趴在收容所籠子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三大法人,尤其是外資和投信,常左右大盤及個股的漲跌,跟著法人節奏操盤,往往能提高勝算,經濟學博士余適安(余博)在法人圈十多年,洞悉法人的操盤模式,他整理出一套法人的交易心法,讓散戶能輕易跟上法人的腳步。 在擔任投信及自營商主管期間,他深刻體會到,法人的操盤模式,不只是單純的看盤技巧,而是「流程與紀律」。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重創美股,台股國慶假期結束後開盤首(13)日,加權指數開盤即重挫539點,5日均線失守,14日指數開高走低所幸10日線未破;台積電(2330)第三季法說會將於16日登場,雖然台股當前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的不確定因素干擾,但台股市場仍一致看好台積電Q3獲利表現,投顧法人預估Q3每股盈餘(EPS)將上看16.5元,外資機構亦上調台積電目標價至1600元以上。
理財周刊 ・ 1 天前工商業類股領漲,恆指週三勁揚1.84%,中國人壽保險、京東健康股價靚
【財訊快報/劉敏夫】週三香港股市走升,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呼籲擴大內需,加上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通縮有所舒緩,提振了投資人情緒。收盤時,恆生指數上揚469.25點或1.84%,成為25,910.60點;恆生中國企業股指數則是上漲171.75點或1.89%,成為9,250.91點。恆生指數四大類股指數悉數上揚,其中工商業類股指數上揚2.21%,表現最好,其餘類股表現分別為,金融類股指數上漲1.35%,公共事業類股指數揚升0.83%,地產類股指數則是上升0.61%。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週二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呼籲推動形成擴內需的新成長點。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比值下降2.3%,為連續第36個月下降,並且符合預期。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值下降0.3%,受訪經濟專家的預期中值為下降0.2%。有觀點認為,近期中美貿易爭端加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再度呼籲讓消費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中國9月通縮局面有所舒緩,也為消費的潛在復甦帶來轉機。不過,地緣政治局勢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切斷與中國的食用油等貿易,以報復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迎接百歲人生 南山人壽尹崇堯:未來保險將從這兩大面向思考
為提升國人健康風險意識,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15日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示國人生活習慣趨勢調查結果;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長壽人生,未來的保險業將從「產品」與「服務」兩大面向思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退休金慢慢消失?《富爸爸》作者:史上最大股災年底前降臨!喊話儲蓄無用,「2資產」才能真正避險
暢銷書籍《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又有驚人之語。他在X平台發出警告,稱他在書中預言的「全球史上最大股市崩盤」今年將會發生,並直言這場危機可能演變成比1930年代更嚴重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將重創嬰兒潮世代的退休生活,同時建議投資人應持有白銀與乙太幣。 不僅如此,羅伯特清崎再度推崇美國總統川普,說川普做對了一件事,讓更多人得以致富,那就是開放讓401-K退休計畫進行另類投資。 距離2025年結束僅剩不到3個月,羅伯特清崎堅稱經濟崩盤勢在必行,真的會發生嗎?他的此番言論再度引起網友熱議,也有不少人認為他的這項預言多年來屢次出現卻從未實現。
今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