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別小看腳跟痛!婦人半年內小腿萎縮、跛行 醫師提醒這些警訊別再拖
「走路有點卡、腳痛一下沒關係」是許多人的心態,但小小腳踝傷若輕忽不理,恐怕會釀成終身跛行的大禍。一名55歲婦人半年內從拉傷到小腿萎縮、行動困難,所幸靠微創手術才重拾行動力。醫師提醒,對50歲以上壯世代來說,腳跟痛、步態歪、踮不起腳,都是免疫與肌腱老化的警訊,別再逞強硬撐。
為什麼拉傷沒處理,會變成這麼嚴重?
很多人以為腳後跟扭到、拉傷,只要休息幾天就會自己好,但真正撐起我們走路、跑步、上下樓梯的,是小腿與腳跟之間的「阿基里斯腱」,一旦受傷卻沒處理,後果比想像中嚴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昱斌表示,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粗壯、承受壓力最大的肌腱,卻也因為長期負重,特別容易被忽視初期的小傷。當肌腱斷裂後,會隨著時間逐漸回縮、變性,甚至導致小腿肌肉萎縮,一旦錯過黃金修補期,不僅修復困難,連行走、跑步、運動能力都會被嚴重影響。
「這不是誇張,很多名人也都經歷過。」陳昱斌舉例,前NBA球星Kobe Bryant比賽中曾遭遇阿基里斯腱斷裂,雖然當下即時手術、積極復健,但最終仍難以重返巔峰,這場意外也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捩點。這也反映出,阿基里斯腱一旦出事,對生活、工作、甚至心理影響都很深遠,絕非簡單的拉傷能比擬。
小傷變大病,靠微創手術走回正常生活
林小姐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沒想到半年後走路一拐一拐,小腿也明顯萎縮。經檢查才發現,阿基里斯腱已經完全斷裂,還回縮超過10公分,錯過了最佳修復時機。為了幫助她恢復行動能力,醫師為她安排微創手術,只需在腳踝開兩個小傷口,將斷裂的肌腱補上。
這樣的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比起傳統手術的做法,風險也少了很多。手術後6個月,林小姐步態明顯改善,已經能夠自由行走,甚至重新回到登山旅遊的生活。
傳統的阿基里斯腱手術,必須在小腿開一條10到15公分的長切口,才能進行縫合或移植。這種大傷口不只恢復慢,還容易出現感染、疤痕明顯、長期疼痛等問題。糖尿病患者、皮膚較脆弱的人,或需要洗腎、身體狀況不佳的族群,都是微創手術的受惠對象。因為不需要大範圍切開皮膚,就能修補受傷的肌腱,自然能降低感染、癒合不良的風險。不過,微創手術並不適合所有情況,像是嚴重斷裂或組織變性太厲害,還是得依病情選擇傳統手術。
看更多:超慢跑練心肺還能控糖、減重!醫示警常犯錯誤 跑錯恐傷4部位
手術後不痛≠沒事!阿基里斯腱復發風險藏在「太心急」
許多人在阿基里斯腱手術後,隨著傷口癒合、疼痛減輕,會以為已經「康復」,便急著恢復跑步、跳躍等劇烈運動,結果卻因此讓阿基里斯腱再次受傷。太早過度使用,反而會拉扯到尚未完全修復的肌腱組織,埋下復發風險,這是術後最常被忽略的隱憂。
為了預防復發,陳昱斌提醒,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劇烈施力,給予肌腱充分適應與修復的時間。同時,持續進行小腿伸展與強化訓練,不僅能穩定肌腱結構,也能降低日常活動時的受傷風險。此外,選擇有支撐性的鞋子,適時使用足跟墊減輕負荷,都是日常中重要的保護措施。若運動後出現腫脹、疼痛,應立刻停止活動並進行冰敷,避免小傷累積成大病。
別以為運動員才會出事,這些人更要小心腳跟拉傷
阿基里斯腱斷裂並不是運動員才會遇到的問題,糖尿病患者、皮膚條件差、需要洗腎的病人,因為血液循環差、組織修復力低,一旦受傷,更容易發炎惡化,恢復也慢。中年族群隨著年齡增加,肌腱會變脆弱,稍微扭到、拉到就可能出事。很多人愛硬撐,結果小傷變大病,林小姐就是例子。早點看醫生,少受半年苦,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50歲後肌腱變脆弱,日常護腱這樣做才安全
隨著年齡增長,阿基里斯腱會逐漸失去彈性,變得脆弱、容易發炎甚至斷裂,特別是中年族群(50歲以上),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傷害。陳昱斌說明,預防之道,首重「暖身」與「循序漸進」。運動前應進行原地踏步、腳踝繞圈等熱身動作,避免久坐後突然劇烈活動,讓肌腱適應負荷的變化。
看更多:50+女性更容易關節炎!女性膝退化比男性高2倍 4招避免關節退化
平時則可進行簡單又有效的小腿強化運動,例如「踮腳尖」:站立時慢慢踮起腳尖,再緩緩放下,每天做2~3組,每組10~15下,能有效訓練小腿肌肉與穩定阿基里斯腱。進階者則可挑戰「單腳踮腳尖」,進一步提升力量與平衡感,這些動作不需器材、隨時都能做,是保護阿基里斯腱最實用的日常保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陳昱斌醫師.萬芳醫院
更多健康2.0報導
夏威夷豆是「心臟健康堅果」!穩血糖、降膽固醇超狂 一天吃幾顆最好?
「這樣喝紫菜湯」竟是日本醫療機構超推崇的養生法!防三高、減肥效果好
音樂是天然抗老藥!助眠、降血壓 讓大腦更年輕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視線模糊恐失明!熟齡族每10位就有1人中「這病」 1圖10秒快檢測
別以為只是眼花或用眼過度!若出現視線模糊、影像扭曲、中心有黑影等狀況,恐怕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醫師提醒,這是台灣50歲以上族群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的主因之一。根據台灣眼科醫學會統計,全台約有24萬人受到影響,平均每10位 65歲以上民眾就有1人罹患,其中7成患者從單眼開始發病,初期幾乎察覺不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更年期掉髮不可輕忽!壯世代女性注意3掉髮警訊 3營養素有助緩落髮
壯世代女性總是被更年期掉髮問題纏身,掉髮、禿頭問題更是讓許多女性頭痛不已。皮膚科醫師指出,更年期容易掉髮的原因在雌激素變化,影響頭皮健康,導致頭髮變細、掉落速度加快。 預防更年期掉髮 從40歲開
健康2.0 ・ 8 小時前
這種環保吸管含致癌物最好少用!比塑膠吸管還要毒
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店家不提供塑膠吸管,改供應紙吸管方便民眾飲用飲料,不過曾有研究指出,90%環保紙吸管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在體內幾乎不會分解,恐怕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市面上吸管材質百百種,大
健康2.0 ・ 8 小時前

金鐘60 謝祖武、謝展榮父子搭檔頒獎 (圖)
金鐘獎喜迎60年,18日晚間在北流舉行戲劇類頒獎典禮,首組頒獎人由謝祖武(左)與兒子謝展榮(右)搭檔,謝祖武笑稱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來參與金鐘盛宴。
中央社 ・ 1 天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楊祐寧父癌逝 癌症轉移竟找不出癌源頭!醫揭「原發不明癌」奪命真相
藝人楊祐寧日前才喊話對罹癌的爸爸有信心,卻傳出他知名總鋪師爸爸楊進元病逝,消息一出也令各界惋惜。楊爸爸的餐廳品牌享譽盛名,就連林志玲夫婦、張孝全等大咖都曾是座上賓。細數他從6月傳出罹癌消息,到驟然離世
健康2.0 ・ 1 天前
金鐘60/杜蕾抱回最佳新人!影后親媽台下淚崩 她笑嗆:家裡獎盃清一清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8)晚登場,一生只有一次的「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由杜蕾以《在光裏的人》,擊敗余品潔、金雲、袁漠遙、黃大煒、羅文君拿下。致詞時,鏡頭不時帶到坐在台下的影后媽媽柯淑勤,氣氛令人動容。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天涼別輕忽 南市再新增2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
時序入秋,天氣逐漸轉涼,但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再新增2案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都從菲律賓進來,呼籲民眾切勿輕忽,持續做好防蚊措施,有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2病例各於10月17、19日確定,案一為安南區南興里逾20歲的本國籍男性,長期於菲律賓工作,10月3日有出現發燒、頭暈無力及食慾不振等症狀,10月6日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神山點火長多格局!這5檔半導體「積來瘋」 股價飆新高
繼ASML財報報佳音後,台積電法說日唱秋,股價直衝最高價1,495元,再展台股全村希望,更帶旺5檔台股半導體ETF股價同日「積」來瘋。2026年AI成長動能強勁,AI基建投資熱浪滾燙,除百工百業重掀AI轉型浪潮外,未來還有各國主權AI崛起,半導體需求商機龐大,將帶動台廠半導體股錢途似錦,投資人可以鎖定半導體ETF,作為中長期布局AI大趨勢升浪的科技標配首選,透過挑選績效佳的半導體ETF,更有機會享火箭配速般表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她換4份工作還是脫離不了基本薪!老鳥曝1招:很好用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社會新鮮人都會希望能早點脫離「基本薪資人生」,但現實往往比想像中難。一名住在高雄的女網友近日發文求助,感嘆自己工作一年多來已經換了4個不同行業,但薪水始終停在3萬出頭。她透露第一份工作是與本科相關的國貿業助,月薪28K還天天加班,之後陸續轉職當行政助理,薪資依舊不高。現職公司雖強調準時下班,但工作3個月後她發現根本只是假象,每個月外勤跑腿至少5次卻沒有補貼,讓她直呼「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民視 ・ 1 天前
察覺老妻常健忘有異!夫陪伴四處就醫 終能就近接受新藥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住在中部的七十多歲王太太約兩年前開始出現健忘的情況,常常上午交代的事情,下午就忘記,甚至否認曾經說過,王先生察覺異常後,帶著妻子四處求診,先後到訪北部與中部多家醫院,最終確診為輕度阿茲海默症。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 ,可採用一款針對β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樂意保 Lecanemab)作為治療選項,由於需每兩週施打一劑、持續約十八個月,長途往返對高齡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是龐大的體力與心理負擔,如今就近治療,讓家屬大大鬆了一口氣。 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不能治本 新藥結合清除斑塊並預防生成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表示,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主要作用在改善記憶、專注或行為等認知行為症狀,卻無法阻止病程退化。相比之下,該藥物屬於新一代β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其最大突破在於能直接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根源──β類澱粉蛋白沉積,不僅能清除腦內已存在的不可溶斑塊(plaque),還能專一性結合並清除游離的原纖維(protofibrils)與早期聚集體,降低累積並預防新斑塊生成。 新藥減緩病程惡化、為病人爭取時間 楊鈞百醫師指出,該藥物屬於改善阿茲海默症病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世界骨質疏鬆日! 醫籲注意「駝背、變矮、下背痛」3大警訊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梁哲翰表示,抽菸、飲酒過量、鈣質攝取不足、不曬太陽、提早停經、長期臥床或少動、曾經骨折過或肌肉量不足的人,皆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提醒民眾若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3大警訊,即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發現身高比年輕時身高矮4公分以上,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 天前
0050慘遭外資瘋狂倒!「國家隊」急砸17億掃貨救援 高息ETF年化配息率8%獲上車力挺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上周高檔震盪,加權指數周五收在27302.37點,周線上漲0.45點,漲幅0%。根據「玩股網」資料,「國家隊」八大公股銀行上...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網球「六王滿貫」在阿拉伯 辛納輕鬆贏球王 笑領1.8億獎金
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六王滿貫」網球表演賽,男子網壇世界排名前二的西班牙【艾卡拉茲】和義大利【辛納】,在決賽碰頭。不過因為是表演賽,兩人打來一團和氣,還常常露出笑容;最後辛納以直落二打敗現任球王,不僅成功衛冕,也拿到600萬美元,相當於1.8億新台幣的冠軍獎金。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抗老化的「神級飲品」!研究證實:滿滿蛋白質、控血糖、還護腸道
想要逆齡、護腸道,黑豆漿能幫上忙。今年新發表的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大幅降低體內的糖化終產物,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醫療加速崩壞 醫沉痛示警: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體系,其核心的「救命醫療」品質正亮起史無前例的紅色警訊!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今(1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上沉重發文,指出由於健保給付價格長期凍結且不合理,與高報酬的醫美、健康管理等自費市場形成巨大落差,導致醫護人力與藥物等核心資源正從健保體系中「加速」流失。他對當前「醫療寒冬」的窘境表達強烈憂慮,並向全民喊話:「在環境改善前,未來五年內,請盡量不要生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大雨夜襲新北!中和住家慘淹 居民:來回舀30桶才清完
新北市中和區一處民宅遭逢罕見淹水災情!居民回憶,這十年內,即使颱風來襲也不曾淹水,如今大雨下幾個小時,竟讓屋內積水及腳踝,家人連夜舀水、清掃至凌晨才就寢,懷疑與排水系統堵塞有關。氣象局指出,當地累積雨量驚人,達69.5毫米之多。民眾憂心,若雨勢持續恐釀更嚴重災情!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