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聖馬丁節和狂歡節的開始為什麼在同一天?
(德國之聲中文網)公元397年11月8日,圖爾主教馬丁去世。11月11日,他的遺體被安葬。葬禮在當時是件大事,因此,後人將11月11日,而不是其忌日定為聖馬丁日。馬丁主教曾是一名士兵,他割袍贈乞丐的故事流傳至今。
馬丁是少數幾位並非因殉道,而是因慈善及遵循基督徒生活方式而被封聖的人之一。他的慈悲使其成為窮人、工匠、釀酒師和農民的守護聖人。
農耕年的結束
中世紀時,聖馬丁節(豐收節後第十一天)標志著農耕年的結束:莊稼收割了,葡萄采摘了,租金(通常以大肥鵝的方式)已付清,工資也已發放。
按照習俗,這一天,人們會宰殺牲畜並舉行盛宴,盡情享用肉、蛋和奶制品等易腐食品,並在之後的日子裡按照教會的清規戒律進行齋戒。
聖誕節前的齋戒
如今的人們很難想象在聖誕節前齋戒。熱鬧非凡的聖誕市場上,熱紅酒、姜汁餅和烤香腸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挑動著人們的味覺神經。直到1917年羅馬天主教會廢除有關戒律之前,聖誕節前的將臨期也如同復活節前的一段時期一樣,是嚴格的齋戒期——它始於11月11日,持續六周,是人們靜默准備迎接耶穌基督降生的時期。
降臨節前最後的狂歡
不過,在開始嚴肅的懺悔和禁欲之前,人們不該胡吃海塞、開懷暢飲、盡情狂歡一番嗎?而這一切恰好發生在一個教會有些不屑一顧的日子裡。由於11這個數字夾在兩個對基督教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神聖數字之間,干擾了神聖的秩序——10代表十誡,12代表十二門徒——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11逐漸變成了與狂歡小醜相關的數字。
狂歡節正式開幕時間是11月11日上午11點11分——在萊茵蘭地區的狂歡節重鎮,狂歡者們會以盛大的活動來慶祝狂歡節的開始。11月12日之後,狂歡節活動一般在小範圍內舉行,直到次年1月再次隆重登場,並在2月達到高潮。屆時將舉行為期六天、色彩繽紛的街頭狂歡節,直至聖灰星期三結束。
聖馬丁與狂歡節:完美互補
11月11日,教會紀念那位曾割袍贈乞丐的聖人——圖爾的馬丁。孩子們提著燈籠,在銅管樂隊的伴奏下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討要糖果。與此同時,狂歡節愛好者則在寧靜溫馨的將臨期開始前,熱情洋溢地享受生命和自由的喜悅。同一天,兩種截然不同的慶祝活動完美互補:一邊是慈善與光明,另一邊是活力與歡笑。
11月11日是一個充滿對比的日子——也正因如此,它才如此特別。它提醒我們勿忘同情心與人性,提醒我們分享——也提醒我們,生命有時就需要慶祝。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ilke Wünsch
其他人也在看

聖誕市場襲擊案庭審:「然後我就踩下了油門(沖向人群)」
2024年12月20日晚在德國馬格德堡,塔勒布‧A開著一輛寶馬汽車在當地的聖誕市場沖撞人群,造成嚴重傷亡。如今,針對他的庭審開始,塔勒布‧A 描述了他為何發動這場致命襲擊,稱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德國當局感到失望」。
德國之聲 ・ 17 小時前
分析: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連續18個月未增長
最新分析顯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持平,延續了自2024年3月以來已持續18個月的「零增長或下降」趨勢。中國也首次設定了絕對減排目標。
德國之聲 ・ 1 天前中國駭客滲透澳洲關鍵基礎設施 情報首長示警
(中央社雪梨12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總監勃吉斯(Mike Burgess)警告,替中國政府和軍方工作的駭客曾入侵澳洲的電信網路及關鍵基礎設施,若發生破壞性攻擊,可能對經濟造成嚴重干擾。
中央社 ・ 1 天前
德語媒體:中國如何重塑全球經濟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近來的稀土和芯片危機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將出口許可制度變成一種可以隨取隨用的施壓工具。《萊茵郵報》評論稱,中國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戶,但同時也是清潔能源技術無可爭議的領跑者。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巴基斯坦首都遭自殺炸彈攻擊!釀12死27傷
[NOWnews今日新聞]印度地區今(11)日不平靜,先是德里發生汽車爆炸造成至少13人死亡,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也驚傳遭到自殺炸彈客恐怖攻擊,造成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傷。根據《BBC》報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法智庫學者:中國藉稀土管制握外交籌碼和產業情資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1日專電)中國今年稍早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法國智庫學者指出,中方藉此得以「咽喉點效應」作為外交籌碼,還可掌握供應鏈情資。駐法國代表郝培芝說,台灣可在半導體和關鍵技術領域協助歐洲建構更安全自主的供應鏈。
中央社 ・ 1 天前白俄因遭封邊境拒放行立陶宛卡車 雙邊關係持續緊張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11日專電)立陶宛10月底因白俄羅斯走私香菸氣球頻闖領空,關閉與白俄接壤的兩處邊境檢查站,約上千輛立陶宛卡車滯留白俄境內。白俄政府拒絕立陶宛要求放行,表示在邊境重新開放前不會讓卡車出境,雙方僵局持續。
中央社 ・ 1 天前
巴西里約熱內盧 執法單位發動血腥突襲「遏止行動」 掃蕩貧民窟內犯罪集團「紅色司令部」 幫派暴力控制平民 家屬、人權組織痛批突襲行動濫殺無辜|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巴西大城里約熱內盧,警方在10月底展開大規模突襲犯罪組織的行動,總共造成一百多人身亡,其中包括4名是警員,但是在一百多名死者當中,沒有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檢方的起訴書上,同時該幫派「紅色司令部」的高層領袖,還逍遙法外,因此讓外界批評,行動造成濫殺無辜,目的卻未達到。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菲律賓遭鳳凰颱風肆虐!將襲台灣先撤離千人
[NOWnews今日新聞]颱風「鳳凰」(FungWong,菲律賓稱Uwan)9日登陸菲律賓,造成洪水、土石流,至少18人死亡、140萬人流離失所。鳳凰預計明(12日)登陸台灣,台灣已經從易受災地區疏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美媒揭德國調查北溪管線案 憑兩張照片鎖定烏籍嫌犯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11日專電)北溪天然氣管線 (Nord Stream)爆炸案自2022年發生以來,一直是國際間的重大懸案。德國警方經歷3年調查,數名涉案的烏克蘭籍嫌犯陸續在歐洲各地落網。美媒「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揭露德國警方如何憑兩張照片鎖定目標,並分析此案對烏德關係的可能影響。
中央社 ・ 1 天前

不依不饒:特朗普律師威脅向BBC索賠十億美元
盡管BBC兩名高管為一部紀錄片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講話剪輯不當而辭職,特朗普的律師仍要求BBC撤回這一5年前的紀錄片,否則將面臨高額索賠。
德國之聲 ・ 1 天前
謝長廷身著燕尾服 親赴皇居獲授旭日大綬章 (圖)
日本秋季授勳的大綬章親授式11日於皇居舉行,總統府資政、前駐日代表謝長廷獲授「旭日大綬章」。他表示,這份榮耀並非個人功勞,而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中央社 ・ 1 天前
【錯誤】明年七月開始「沒拿轉診單」去大醫院看病要多付5成?網傳誤解說法
網傳「看病新規定」影片,提到明年七月起沒有經過轉診就直接到大醫院就醫,則原本 1000 元會變成 1500 元。傳言說「看病新規定」,事實上根本沒有公告,實際上是衛福部長在媒體專訪中提到的內容,該政策是「分級醫療」大目標下、各種政策的其中之一,到底有幾分成熟度也尚未可知,例如「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擴大為「全年合計」超過 2 萬元就要納入的消息,從 11 月 5 日左右開始流傳、6 日石崇良親自開記者會說明、6 日晚間就遭行政院表示「只是想法」、「暫緩規劃」,傳言將測試輿論的政策風向球誤導為既定政策。不管是討論中的政策或是傳言,雖然都是鼓勵分級就醫、立意良善,但不成熟的政策、錯誤的傳言,都會造成民眾恐慌、無益於全民健康。
MyGoPen ・ 1 天前

沙巴洪災發放 至誠關懷撫喪親慟
九月中旬,馬來西亞沙巴,豪大雨釀災。慈濟志工經過好幾個星期,實地勘災並且給予關懷,亞庇慈濟志工整理了受災戶資料,逐一致電邀請,請他們到慈濟亞庇支會,發放祝福金幫助受災戶重建家園。受災民眾 本尼:「...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站在十字路口的日本國立劇場(後篇)超越傳統藝能的保存與振興,成為探求新的「日本特色」之平臺
國立劇場(東京千代田區)重建計畫暫時擱淺。劇場長時間關閉的這個空窗期,恰恰是包括表演相關人士在內的全體民眾拋開固有觀念,討論我們到底要向「國立劇場」尋求什麼這樣一個問題的絕佳機會。
nippon.com ・ 1 天前
黑吃黑!俄羅斯加密貨幣詐騙犯與妻子「見投資人」遭綁 夫妻倆遭肢解棄屍沙漠
綜合外媒報導,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諾瓦克,曾是俄羅斯加密貨幣圈的風雲人物,然而他在2020年因為涉入金融詐騙案,被指控挪用資金730萬盧布(約新台幣280萬元)遭到判刑6年。出獄後,他移居杜拜併重操舊業,成立加密貨幣綜合平台「Fintopio」,吸引了來自俄羅斯、中國、中東...
CTWANT ・ 1 天前
日相挺台遭中國外交官嗆「斬首」 自民決議籲政府強烈回應
(中央社東京1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發表挺台言論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斬首」,引發輿論譁然,日本執政自民外交部會和外交調查會今天在決議中,要求政府採取強硬行動。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