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科技台廠營收現端倪? 陸行之:緯創奇鋐創意群聯Q4 續強
市場AI產業鏈仍看好,雲端服務巨頭CSP資本支出持續上修,但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但台灣科技廠商除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散熱系統、記憶體外,其他產業明顯放緩,不過緯穎、奇鋐、創意,以及群聯等四廠,未來股價相對強勢,有望超越彭博預期。
陸行之指出,台灣科技半導體次產業10月份營收,大部分公司可能因為中國及台灣生產基地的長假及步入淡季而年增趨緩及甚至月減,除了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散熱系統,半導體設備材料及記憶體存儲器有明顯年增仍加速外,其他產業卻年增明顯趨緩,大部分行業甚至開始月減。
比較突出的是遊戲板卡行業的年減4% (vs. 9月年增加100% ), CoWoS/3D IC 先進封測設備的年減7% (vs. 9月年增27% ), 以及光纖通訊行業的 年增21% yoy (vs. 9月年增165% )。
就個別公司10月份營收來看,陸行之認為,伺服器大廠緯穎、散熱大廠奇鋐、設計服務創意,以及閃存記憶體/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等,有機會在今年四季明顯超過彭博社市場預期營收,這四家公司未來數週股價表現應該會相對強勢。
更多太報報導
聯發科10月營收月減4.24%持穩5字頭! 未來單月拚450億財測即達標
AI泡沫化警報美股聰明錢悄然離場? 投資長:明年還有末日狂歡可體驗
沒AI真不行!聯詠Q3毛利率降至五年新低 拚4奈米 AI ASIC明年新品放量
其他人也在看
安世晶片出口解禁 中商務部:盼歐盟促荷方糾正錯誤
中國商務部今天(9日)表示,已對用於民用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晶片解除出口管制,此舉將有助於緩解汽車製造商的供應短缺問題。這是北京方面迄今為止釋放的最強信號,表明將緩解對全球汽車產業帶來壓力的晶片出口限令。 安世半導體為車用基礎晶片製造商,總部位於荷蘭,母公司為中國聞泰科技。 中國商務部並未具體說明其對「民用」的定義,但此前德國和日本公司已發表聲明稱,安世半導體在中國製造的晶片已恢復交付。 然而,在安世半導體所有權和營運爭端解決之前,中國與荷蘭的雙邊關係,甚至與歐盟的關係可能仍將保持緊張。 荷蘭政府於9月30日接管安世半導體,理由是其母公司聞泰科技計劃將該公司在歐洲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此舉將對歐洲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中國隨即下令禁止該公司的晶片成品出口,這些晶片大多在中國封裝。但北京上週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0月30日會晤後,將開始接受豁免申請。 中國商務部多次表示,中國正在保護全球晶片供應鏈,而荷蘭方面卻未能採取行動解決爭端。 根據中國商務部今天發布的聲明,中方希望歐盟「進一步加強」對荷方的敦促,撤銷對安世半導體的接管。該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南茂:第4季記憶體動能穩健 明年記憶體好一整年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1日電)面板驅動晶片和記憶體封測廠南茂董事長鄭世杰今天表示,第4季整體記憶體動能穩健,其中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動能成長明顯,南茂積極擴大混合訊號晶片及人工智慧(AI)應用特殊應用晶片(ASIC)產品。
中央社 ・ 3 小時前

科技大廠10月營收放緩是警訊?陸行之點名4公司:股價有望突圍
人工智慧(AI)需求持續攀升,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在上月成為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與Meta等大型雲端業者CSP資本支出持續上修。不過,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發文指出,台灣科技廠商除了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散熱系統、記憶體,其他產業明顯放緩,這4家公司有機會在第4季明顯超過彭博社......
風傳媒 ・ 7 小時前血癌藥步年度銷售高峰,美時10月營收衝上歷史次高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美時化學製藥(1795)10日公告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達27.53億元,年增46%,創下歷史次高紀錄;累計今年前十個月營收為17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10月營收衝高至27.53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較上月成長126.8%,年增率高達46%,僅次於2022年9月的33.49億元,主要是血癌藥Lenalidomide進入年度銷售高峰。從各市場表現分析,截至10月,美時的亞洲業務累計營收同比增長15%,持續受惠於泰國及越南的強勁表現,東南亞營收較同期增長126%。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市場小幅下滑3%,除了美國血癌藥Lenalidomide的雙位數成長受到其他出口產品貢獻下降抵銷,亦受到新台幣對美金較去年同期升值約3%的影響。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半導體》十銓10月營收雙減、累減15% 評估記憶體缺貨至明年H1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十銓(4967)將於11月13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周一先公告今年10月營收,單月為11.01億元,年減7.80%、月減43.37%;2025年1至10月合併營收為151.81億元,年減15.03%。十銓提到,品牌訂單、OEM與工控相關應用仍有所帶動。針對近期記憶體市場需求與價格持續上揚,十銓與原廠一貫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並根據市場變化即時調整銷售策略,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技術深耕與彈性策略為發展主軸,精準應對需求結構的變化穩健發展。 在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強勁的推動下,DRAM與NAND缺貨情況升溫,十銓評估缺貨狀況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公司將在穩健的財務管理與風險控管基礎上,持續提升供應鏈韌性與營運效率,審慎把握市場機會;同時十銓科技亦積極深耕工業與嵌入式應用市場,並不斷優化供應鏈協作與測試流程,致力於提升整體運營效能與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強化長期競爭力。 十銓T-CREATE EXPERT P34F可定位外接式固態硬碟榮獲2025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獎,是款為全球首款可直接支援Apple Find My定位的外接SSD,具備創新技術與精緻工藝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傳拿下Google CPU大單!創意10月營收年增150%創新高 今股價勁揚成交額突破128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美股四大指數週一全面走揚,激勵台股今(11)日氣勢如虹,以28,031.54點開出,大漲162.03點,截至上午11時46分暫以28,055.9...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其他電》竹陞科技Q3獲利年增翻倍 前3季每股賺10.13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竹陞科技(6739)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1.02億元,年增172.28%,單季每股盈餘為4.4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達10.13元,竹陞表示,公司將持續深耕既有市場、拓展新應用領域,並透過滾動式策略調整,以因應產業變化與市場需求。 竹陞科技為半導體智慧化系統整合廠,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致力於將代理人人工智慧(Agentic AI)與實體人工智慧(Physical AI)整合至其產品生態系中,提供客戶客製化的AI智慧軟硬整合解決方案,帶動公司業績強勁成長,114年第3季合併營業收入達2.23億元,季增23.89%,年成長高達103.17%,單季營業利益為1.2億元,年增218.97%,稅後淨利為1.02億元,年增172.28%,單季每股盈餘為4.4元,年成長148.58%,單季營收與獲利再創下歷史新高。 竹陞科技114年前3季合併營業收入5.5億元,年成長高達94.38%,營業利益為2.82億元,年成長220.18%,稅後淨利為2.35億元,年成長168.84%,每股盈餘達10.13元。 竹陞表示,今年前3季業績顯著成長,主要受惠於客戶端產能擴增及本公司產品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公告】群聯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投資論壇
日 期:2025年11月10日公司名稱:群聯(8299)主 旨:群聯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投資論壇發言人:于志強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4/11/27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11/27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新證券安排之實體會議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投資論壇,說明營運績效等。5.其他應敘明事項:會議細節請洽台新證券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那指週線急挫3%為4月來最慘,「AI八巨頭」市值蒸發8,000億美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以科技類股為主的那指11月第一週急吐3%,創4月4日當週急瀉10%以來的七個月最差表現;與AI最緊密的八大權值單週市值合計縮水約8,000億美元,整體AI相關美股單週損失逼近1兆美元,反映市場對高估值與巨額AI資本開支的擔憂急速升溫,風險偏好明顯降溫。「AI八巨頭」指的是:輝達(Nvidia)、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Alphabet(Google 母公司)、Meta、甲骨文(Oracle)、博通(Broadcom)和Palantir。名單聚焦雲端與晶片鏈、AI原生軟體股,蘋果就被排除。在11月7日這一週,輝達市值縮水約3,500億美元,微軟、甲骨文、博通等同步衰退,投資人對「燒錢換增長」模式的耐受度下降。機構指出,四大科企本季資本支出高企、且債務融資比例上升的趨勢,使估值邏輯面臨再平衡壓力,類股輪動加快。與此同時,政府停擺引發數據黑窗,投資人轉向民間與高頻指標觀察就業與消費動能;密大消費信心降至三年多低點、就業市場轉弱訊號增多,零售投資人由「逢低買進」轉為觀望,部分熱門AI與量子計算概念出現獲利了結。另一方面,市場擔心AI基建投入規模龐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馬郁雯萬華參選衝擊鍾小平?周瑜修酸:柯文哲提款機只有一台
台北市議長戴錫欽日前接受專訪釋出藍白合善意,表態未來台北市長蔣萬安有機會能為白營議員站台,而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則說,國民也可爭取黃國昌助陣,而他可以親自邀請,才符合藍白合的意涵。不過民眾顯然並不買單,民眾秘書長周瑜修在節目《中午來開匯》怒嗆,「鍾小平就是一個字,蹭!」這反應的是中正萬華擬參選人馬郁雯投入選舉,對選情造成緊張。周瑜修批評,鍾小平好像不說話不......
風傳媒 ・ 21 小時前美國取消對艾睿(中國)電子貿易公司出口限制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取消對艾睿(中國)電子貿易有限公司的出口限制。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艾睿(中國)電子貿易有限公司及艾睿電子(香港)有限公司的六個別名從出口限制「實體清單」中移除。美國工業與安全局在《聯邦公報》上發布了該項決定。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創辦人因病退位、財務承壓及撤回全年指引,AI妖股C3.ai傳有意出售
【財訊快報/陳孟朔】有AI妖股之稱的企業級AI軟體供應商C3.ai(美股代碼AI)在創辦人席博(Thomas Siebel)因健康因素卸任後,傳正評估多元戰略選項,其中包含直接出售公司。股價週一收盤反彈3.61%至16.08美元,今年來仍大跌了53.3%,新任執行長走馬上任同時撤回全年業績指引,市場對未來路徑存疑升溫。該股在2020年12月8日以40美元上市,同年12月23日飆高到183.90美元的上市新高後一跌走下坡,2022年12月28日觸及的10.16美元為上市新低。席博於7月轉任執行董事長,9月正式交棒;他透露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嚴重視力受損。新任執行長為艾希基安(Stephen Ehikian),公司進入轉型期,治理與營運節奏同步調整。財務面承壓顯著。以截至7月31日的會計年度第一季為例,營收年減19%至7,030萬美元,淨虧損擴大至1.168億美元;公司並撤回先前發布的全年指引,凸顯訂單與商業模式調整對短期能見度的影響。董事會除評估出售,也考慮引進私募資金以支應營運與重組需求;潛在方案將取決於資本成本、現金流曲線與客戶續約強度。
財訊快報 ・ 10 小時前《台北股市》世芯-KY、貿聯-KY 基本面撐腰
【時報-台北電】台股於10日站回月線之上,終場上漲218點至27,869點、漲幅0.79%,多檔個股今年漲幅已高,不過仍有部分基本面優佳的千金股獲得法人看好後市有望表現,吸引買盤湧入,10日表現更勝大盤,高價KY股中包括世芯-KY(3661)上漲4.21%、貿聯-KY(3665)更是大漲8.48%。 世芯-KY10日大漲150元至收3,715元,留下影線且站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法人表示,世芯-KY即將迎接2026~2027年營運爆發期,且法說中隱含2nm案件取得,有望維持正向營運動能至2029年,過往世芯在上升循環最高評價達到50倍本益比,而接下來動能股更為確立,訂單更為清晰,故仍維持買進評等。 若股價短線方向尚未明朗,可先以長天期權證小額試單,世芯-KY相關權證中,包括 世芯凱基54購13、世芯統一55購03等,到期天數皆在150天以上,槓桿倍數相對較高。貿聯-KY於10日收盤再創新天價1,535元,盤中最高1,550元。法人表示,貿聯-KY第三季財報大幅優於預期,而國際連接器龍頭安費諾目前約40倍本益比,考量貿聯持續受惠AI 所帶動的長期成長趨勢、產品組合優化與持續拓展新客戶,距離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
AI助攻高塔半導體Q3亮眼 股價創逾20年新高
MoneyDJ新聞 2025-11-11 09:04:42 李彥瑾 發佈以色列晶圓代工業者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11月10日揭曉最新財報,受惠AI資料中心蓬勃發展,第三季業績強強滾,同時給出超乎市場期待的第四季財測,激勵當天股價大漲逾16%。 根據高塔半導體公布的財報,2025年第三季(截至2025年9月30日),營收達3.9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也略優於華爾街預期的3.94億美元;扣除一次性損益,調整後每股盈餘0.55美元,同樣超出華爾街預期的0.54美元。 展望第四季,高塔半導體預估單季營收可達4.4億美元,上下浮動5%,略高於華爾街預期的4.344億美元,主要是看好AI與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需求將持續擴增,將支撐RF射頻元件長期需求,挹注營運表現。 此外,高塔半導體宣布將加碼投資3億美元,用於擴充矽鍺(SiGe)與矽光子(SiPho)產能,同時強化研發新一代技術,盼進一步搶攻高速光通訊商機。 高塔半導體為半導體專業代工廠,總部位於以色列,專門為客戶代工生產半導體產品,應用於消費性電子、PC、通訊、汽車、工業、醫療器械等產品領域。 Mone
Moneydj理財網 ・ 11 小時前GLP-1降價協議解鎖龐大覆蓋人群,禮來股價週一收高4.57%締新猷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製藥大廠--禮來(美股代碼LLY)股價繼上日回吐1.39%後,週一抽高42.27美元或4.57%至966.64美元,創新高,盤中一度飆6.23%至981.99美元的日高暨史上新高。盤面焦點落在美國GLP-1減肥藥降價協議落地,透過大幅下調月費,打開先前覆蓋不確定的醫保與醫療補助族群,量能與滲透率路徑出現上修空間。華爾街投行一哥--高盛維持2030年減肥藥GLP-1市場規模950億美元預測,認為「價格可近用性」是下一階段放量的關鍵變數;降價後的自付門檻與給付約束若同步鬆動,新增用藥人數的邊際加速可望延續至2026年前後。反觀,同為減肥藥巨擘的諾和諾德(美股代碼NVO)面臨多重增長壓力。高盛研判,2027年IRA談判可能擴大其價格劣勢至18%,在同質競爭加劇與價格錨定下,需以更積極的產能、適應症與劑型策略來維持增速。諾和諾德ADR週一收小紅漲0.57%至45.94美元。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綠能環》泓德能源前3季淨利2.19億元 跨國儲能與電力服務成長動能強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2025(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54.06億元,營業毛利為12.26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19億元。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快速演進,泓德能源宣布自2026年起正式邁入海外元年,將以四大策略推動儲能與電力交易版圖,持續串聯產業鏈、擴大智慧能源生態系。 OpenAI創辦人阿特曼(Sam Altman)日前提出「電力就是新石油」的觀點,對此,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能源已成為各產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產,掌握容量就是競爭力。我們即將迎來成立十周年,儲能及延伸服務將是集團未來最核心的發展方向。泓德能源下一步將循序推進四大策略:擴大容量開發、發展批發事業、進行策略性併購、建立新石油聯盟,攜手生態圈夥伴共同面對AI世代的能源挑戰。 泓德能源旗下三大事業體包括案場開發與建置、電力服務與資產平台管理,持續推動全球產業鏈串聯。在工程面,泓德能源投資泰創工程以擴大海外合作,並派駐EPC團隊至多國市場,積極取得在地執照,強化集團海外建置能力。在電力服務領域,與美商Arctrade合資成立MWEX Solutions,推動電力交易平台技術在亞太市場落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熱門股-華東 封測動能逐季回升
華東(8110)近期呈現波段上漲攻勢,10日早盤快速攻上漲停板價位,終場以31.7元收市,股價站上所有短中長期均線,均線呈多頭排列,近期量能維持大量,顯示買盤仍在低檔承接。就技術面分析,MACD維持紅柱,偏多格局不變,惟10日K棒雖留長下影線,外資單日賣超1.48萬張,短線急漲後,恐浮現整理壓力。
工商時報 ・ 16 小時前男子開賓士疑遇閃紅燈未停車出車禍 2人受傷送醫
謝姓男子駕駛賓士車,昨晚直行台中市北屯區柳陽西街,經青島路口時,疑閃紅燈未停車再開,致撞上直行青島路的李女轎車,致2人受傷送醫,台中市第五分局獲報到場處理,初步調查2人皆未酒駕,詳細肇事原因將由鑑定單位進一步分析釐清。警方表示,10日晚上11時18分接獲報案指稱,青島路與柳陽西街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AI伺服器助攻業績!貝爾威勒今105元掛牌興櫃 營運連三年創高
電子連接器製造商貝爾威勒(7861)於12日以每股參考價105元登錄興櫃,去年營業收入23.01億元,營業毛利突破至10.4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45%,稅後淨利達3.22億元,EPS躍升至5.86元。該公司以電子連接器、線束、Pogo Pin (頂針)、FPCA電路板與金屬射出成型(MIM)製造為核心業務。產品應用涵蓋AI伺服器、儲能系統、車用電子、通訊設備、筆電、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等多元領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