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中央協調所將轉型拚重建
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歷經一夜,22日上午中央最新監測,水位稍微下降,蓄水量190.13萬噸,距離壩頂溢流尚有3.42公尺,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立霧溪燕子口的堰塞湖,目前來講今天中午11點鐘,現在這個時間點正在開標。得標的業者他就要提出工作計畫、工程計畫,看看要花多久的時間,來解決這個立霧溪燕子口的堰塞湖問題。」
要處理堰塞湖問題,中央表示相關的工程招標比價作業目前正在進行,預計22日完成後就會派遣廠商,展開第一階段的降壩工程。倒是馬太鞍溪堰塞湖難度更高,還在密集討論可行的工程解決方案,但中央宣布解除紅色警戒。
季連成指出,「昨天的這個堰塞湖溢流的確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小小的檢驗。檢驗什麼呢?檢驗我們疏散,檢驗我們撤離,檢驗我們的堤防,檢驗我們的便橋。所以說我們在今天早上,現在我就特別宣布,我們馬太鞍溪的紅色警戒降調為常態。」
花蓮這次的重大災害也讓中央前進協調所在當地進駐開設至今將滿一個月,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任務正式告一段落,前進協調所在22日退場,轉移至災後復原重建會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立霧溪堰塞湖便道開挖多日 僅剩10米落石不斷難度增
花蓮吉安發生規模5地震 堰塞湖穩定溢流、整體無礙
光復7村拚中秋前完成清淤 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
其他人也在看

視察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 季連成曝最新情形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溪水猛灌下游的光復鄉,造成當地嚴重死傷;豈料,立霧溪燕子口日前也形成堰塞湖,使得外界相當關注是否也會溢流。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今(21)日前往視察後強調,「現在壩體很穩定、很穩固,沒有馬上潰堤或者現在溢流的現象」。
民視 ・ 1 天前
風評:全區封山?2起堰塞湖看官僚的無能、推諉、卸責
近來東部出現兩個堰塞湖,政府的處理方向或有不同,但同樣都顯示了官僚單位的特性:無能、無所作為、出事推諉卸責。今年7月時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雖然有專家呼籲正視其潛在災害,但官僚單位認為「暫無危機」,結果9月下旬多次溢流造成重重災害,結果讓花蓮光復受災嚴重,除了造成19人死之外,光復幾乎毀滅。可嘆可悲的是悲劇發生至今,中央地方、藍綠之間還是吵不完,彼此互推責......
風傳媒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解除!季連成:「四條件」達標降為常態警戒
「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今(22)日召開記者會,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正式降為常態警戒。季連成指出,解除紅色警戒共有四項條件,分別是水量穩定、河道疏濬順暢、堤防加固
台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何時降?季連成回應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決釀災,受災區光復鄉搶災工作已步入尾聲,堰塞湖也逐漸穩定,卻還是維持紅色警戒,調降警戒時程備受關注。對此,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雖然堰塞湖調降警戒的條件都已達成,但台灣仍處在共伴效應的狀態下,不宜快速調降,應該今天或明天才會調降警戒。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水位上升 距壩頂2.94米 (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經20日晚間的雨勢,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一度距壩頂僅2公尺,雨停後湖水持續滲流,目前距離壩頂2.94公尺左右。圖為舊台8線明隧道旁立霧溪水上漲。
中央社 ・ 1 天前
林保署警示:燕子口堰塞湖短期有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風險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晚間發布訊息指出,今天監測顯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水位高程267.06公尺,距離壩頂溢流仍有約2.94公尺之高程,湖水面積為11.1公頃,蓄水量為195萬噸,距壩頂滿庫(230萬噸)仍有35萬噸的蓄水空間,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中央前進協調所轉型 季連成:最放心不下佛祖街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預計於明(22)日從「災後救援」轉型為「重建復原」,總協調官季連成強調,轉型過程所有工作都是無縫接軌的,佛祖街防水持續做到11月底;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工程預計明天開標。季連成說,昨日進行協調工作時,原業者開價太高,原則上透過比價預計明天開標,再請得標業者評估,開挖深度約10公
自由時報 ・ 1 天前機車銷量不振探十年低點 三陽董座吳清源預測今年衰退5%
今年在貨物稅調降的議題衝擊下,機車市場銷量恐較去年再衰退5%,探近十年新低,台廠為求突圍,積極推出新車款與促銷案等方案,...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湖水漫過魯丹橋形成水簾 (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橫公路燕子口峽谷路段於10月17日上午發生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目前紅色警戒。圖為堰塞湖水漫過魯丹橋護欄形成一道水簾排入魯丹溪,再匯入立霧溪。
中央社 ・ 1 天前刀刀見真功!50名學生拚限時打造精密零件 展現技職教育爆發力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與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及工具機業者,舉辦「全國工業類科實作競賽」,集結全國33所高工與職校,50位菁英齊聚一堂,盼透過競賽,讓各企業在賽中看見青年學子用專業技術與現場解決問題的思維回應產業需求。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競賽已進入第11年,長期是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重要平台,聚焦工具機產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最新》強勁東北季風+低氣壓!太魯閣堰塞湖水位滿
花蓮太魯閣堰塞湖,立霧溪在經過一夜暴雨後,水流量明顯變大,湖水水位緩慢上升中。 #強勁東北季風 #低氣壓 #太魯閣堰塞湖水位滿 #立霧溪暴雨 #湖水水位緩慢上升
東森新聞影音 ・ 13 小時前
機車也有油電混合!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中部中心/林賢明 台中報導台灣機車銷售龍頭大廠,推出新一代「電動機車」,「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為核心設計,透過油電混合運作,有效延伸騎乘距離,同時消除使用電動車的旅程焦慮。機車大廠董事長吳清源:「在油電車這個領域來講的話,我們是把本來有的技術,加上電動車的技術把它結合起來,讓大家可以使用到更舒適,更方便的騎乘效果。」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平均油耗1公升可行駛89公里 時速最高可到75公里(圖/民視新聞)機車大廠,推出油電混合機車,主打不用換電池的特點,使用家用插電充電即可;可以快速轉換儲能,平均油耗1公升可行駛89公里,時速最高可到75公里。與傳統油機車相比,整體油耗減少一半,同時降低碳排約百分之50,實現綠能移動。新一代電動機車「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圖/民視新聞)原文出處:機車也有油電混合! 「插電式油電機車」在台亮相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八成三民眾敲碗! 跨世代、跨政要求政府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共享交通一指搞定! 短程騎機車 長途租汽車反對淨零!美放話「誰支持就制裁誰」 全球航運減碳協議遭擱置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最新照片曝光!便橋結構未破壞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馬太鞍溪上游再度出現新堰塞湖,涵管便道於21日經溢流溪水短暫覆淹。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4條件到位 季連成︰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調為常態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表示,馬太鞍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4條件都到位,即刻起由紅色警戒調降為常態警戒,但燕子口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季連成說明,4個條件第一個是堰塞湖水量在50萬到100萬噸間,對下游威脅降低;第二個條件是疏濬河道可讓水流按照水道進行;第三個條件是堤防加固,昨天小堰塞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外交部: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毋庸置疑
針對中國外交部21日聲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外交部今天(22日)嚴正駁斥這些不實謬論,重申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現狀。 外交部再次強調,依據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及聯合國憲章「住民自決」原則,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毋庸置疑。 外交部呼籲中國政府理性正視事實,並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中央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距壩頂2.94米 降挖先闢作業空間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1日電)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經昨晚雨勢,林保署說,一度距壩頂僅2公尺,雨停後湖水持續滲流,目前距離壩頂2.94公尺左右;機具持續挖掘,計畫先闢出一作業空間,作為工作人員避難處。
中央社 ・ 1 天前國民團啟動停砍年金修法 羅智強:這才是真改革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22日電)國民立法院團今天宣布,啟動停砍公教年金修法,團書記長羅智強表示,停砍年金才是真改革,其中有3個目標,包括阻止文官崩潰、爭取公平對待、保障公教生活;推動修法是停砍,不是恢復,國民力挺軍公教,民進則是踐踏軍公教。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季連成:臨時便道無沖毀僅護欄走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第二堰塞湖21日晚間開始溢流,針對外界關心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現狀一事,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臨時便道早已預警性封橋,並無沖毀,上方是略有積土及樹木殘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