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鄭麗文 北京要接招
在《德國之聲》的專訪裡,國民主席鄭麗文傳達的訊息很多,除了不畏爭議直接面對難題,她清楚表達國民立場與北京對台政策間的差距。鄭對普丁的定調不管是不是失言,有新聞賣點,媒體聚焦情有可原;但學界諸多評論,例如東京大學的鈴木一人,只看到這句話,而無能藉此分析她的大量重要訊息,所謂專家其實智昏菽麥。
鄭麗文與《德國之聲》記者對辯「九二共識」的一段話很精彩,她批評記者「你把習近平的話通通當成是顛撲不破的一個真理……」,言下之意該記者外行、不懂大陸政策的眉角。鄭直指「九二共識」的重點建立在「建設性的模糊」基礎上,兩岸對九二共識的詮釋本就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各說各話的空間。什麼是「九二共識」不是北京說了算。
記者把習近平在2019年的講話當成「九二共識」的唯一定義,如同民進宣稱的「九二共識沒有各表空間」,皆違背了兩岸關係、國際外交的基本常識。「建設性的模糊」本就是習近平說他的,台灣說台灣的。在此概念下,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以色列、埃及簽署的《六點協議》、1998年的《貝爾法斯特協議》10個簽約主體達成協議,皆是外交史上的成功典範。
「建設性的模糊」也是民進想要援引的概念。蔡英文執政初期高喊「以《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推動兩岸事務」,企圖以「沒有九二共識4個字的九二共識」來爭取北京同意協商;2021年時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也講出「(兩岸)雙方能否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以及能否有一個建設性的模糊,要靠彼此的智慧、態度。」民進口頭不接受「九二共識」,卻還是緊抱其核心概念「建設性的模糊」作為解方。
少了各說各話,九二就沒共識,這點《德國之聲》的記者不懂,但北京清楚。
鄭麗文在專訪裡也提到「台灣民眾的接受(一國兩制)程度非常、非常低,幾乎連討論都沒有在討論。」她明顯區分「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更重要,她的言談觸及客觀現實,當下主流台灣民意主張維持現狀,希望「立即統一」與「立即獨立」的為極少數。言下之意,這是國民做為選舉機器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
當記者說:「台灣要不要變烏克蘭,感覺這個決定權並不在台灣手上,而是在習近平手上」,鄭麗文反對這說法。她認為,「我跟賴清德最大的不同……我不願意把台灣未來命運的主導權跟話語權交到別人的手上,不管交給北京還是交給華府。」鄭麗文清楚表達,當下民進政府理解的國際現實只能屈從大國博弈,她的看法不同。鄭麗文提習近平時,姿態是強硬的,「不是習近平說了算」、不認為習近平講的就是對的,這些定調她親中的台灣媒體都忽略了。
北京對鄭麗文有冀望,因為鄭麗文大聲說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如同面對「九二共識」,北京也必須理解同一個語詞台灣有台灣自己的聲音。鄭麗文的「中國人」來自於《中華民國憲法》,也來自於文化上的看法,台灣有自己的詮釋,在台灣的中國人當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文化上的中國人,不代表接受或支持北京的統治,前總統馬英九曾在談中華文化時公開說的「沒有民主,統一沒有意義」,就是一例。
文化是人為建構的,即便高喊中華文化,自許「文化中國人」的台灣人,對於何謂中華文化,面對北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與詮釋,這是北京面對鄭麗文時必須要接招的。(作者為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說普廷不是獨裁者 彰化縣長王惠美這樣回
甫上任的國民主席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談及她不認為台灣的未來就交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上,甚至表明俄羅斯總統普廷並非獨裁者,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對此,彰化縣長王惠美今(4日)天表示,她沒有深入了解緣由,不便評論,眼前就是把最後的任期做好。
自由時報 ・ 1 天前中國國安部:外諜滲透糧食領域 謀取種子探查田間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國國安部今天聲稱,「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中國糧食領域的滲透力度不斷加大,企圖取得中國大豆、玉米、水稻的種子等農作物基因數據,為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此外,還有「某國」使領館人員率員前往中國鄉間,探查某款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情況。
中央社 ・ 1 天前
德國汽車零件廠被中國晶片卡脖子 規劃無薪假、向北京申請豁免
荷蘭政府9月底接管被中資收購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北京報復,禁止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晶片出貨。由於安世是主要的汽車晶片供應商,德國汽車零件廠紛紛被「卡脖子」產線難以運轉。有德廠已經「預防性」規劃無薪假,也有德廠集體向北京尋求晶片豁免。
太報 ・ 1 天前
鄭麗文掌後首波人事 陳玉珍續任金門部主委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主席後即拜會立院團,卻被網友捕捉到國民立委陳玉珍表情尷尬,引起外界各種解讀。不過陳玉珍後來對鄭麗文發言一路相挺,陳玉珍續任金門縣部主委,稱讚鄭以鮮明的形象與清晰的政治論述,反映出內與社會對於「轉型」與「年輕化」的強烈期待。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鄭麗文、藍委為資源弱化台灣?明年預算首當其衝?
論壇中心/邱暐琪報導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近日在外媒專訪中公開批評「國防預算3%的GDP太多了」,她認為「台海關係可以透過非軍事的方式來化解」,被外界質疑是在弱化台灣。對此,民進立委王定宇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指出,國家明年總預算、國防預算,恐因兩大因素而被受影響。
民視 ・ 1 天前《社論》反對推進統一,賴清德反還是反中華民國?
近日賴清德接連宣示「反對推進統一」,這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川習會」之際更受矚目,而且頗有與大陸官方最近相繼推出「兩岸統一」文宣攻勢相互叫板的意味。賴清德看似義正詞嚴,但他似乎忘了中華民國憲法就是明白揭示台灣與大陸同屬中華民國的「兩岸統一」憲法;就此而言,賴清德到底是反?還是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反中華民國?儘管賴清德擔任總統之後不再公開宣示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但其台獨傾向早已深印人心。當局也為此更加強化「兩岸統一」文宣攻勢,防止賴清德走向法理台獨。十月二十五日,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大會」上,提出兩岸統一對台灣的七大好處;十月二十六日,大陸中央級官媒新華社發表「鍾台文」署名文章<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強調「台灣是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午來開匯/稱大罷免助鄭麗文上位 林濁水:只有馬英九懂九二共識、其他人都胡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前立委林濁水今(4)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林濁水表示,現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能否帶領國民走向2026與2028,他認為仍待觀察,更直批國民現稱的「九二共識」根本不存在,只有前總統馬英九曾真正理解該概念,其餘人都「胡說八道」。 林濁水回顧,馬英九上任後,開始...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防堵能源中斷風險 中國加速囤油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全球供應過剩風險增溫。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自3月起加快充實石油儲備,2025年前9個月每天進口超過1,100萬桶石油。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加速儲備不僅應對能源供應中斷風險,且有助全球油價回穩。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馬英九落淚鼓掌!鄭麗文誓言與人民站在一起
中國國民11月1日舉行第22屆第1次全代會,新任主席鄭麗文發表就職演說,強調國民「一定會在台灣人民最苦、最危險、最需要的時候,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展現新世代領導氣勢。鄭麗文呼籲代表「一人找一百人回家」,要讓員人數翻倍,重建國民在基層的力量。
品觀點 ・ 21 小時前深耕越南20年 國泰世華引領台越企業拓新局
國泰世華銀行胡志明市分行深耕越南市場20周年,自2005年於廣南省茱萊設立首家分行以來,從協助台商早期布局,到提供當地數位消費金融服務,如今又協助企業永續轉型,陪伴無數企業度過越南「黃金20年」;近日,以集團精神「BETTER TOGETHER 共創更好」為主軸,於胡志明市與河內舉辦感恩晚宴,共計約有400位來自政府部門代表、企業高層及產業夥伴等貴賓共襄盛舉,展現國泰世華在地影響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俄副總理啟程往北京 俄烏戰爭後遺症要求中國支援更多資源?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於11月3日啟程前往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克里姆林宮形容此行「意義重大」,預料將進一步鞏固俄中雙邊經濟與能源合作。俄方官媒指出,米舒斯京此行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討論多項雙邊議題,包括貿易、工業與運輸合作。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米舒斯京將於3日首先抵達浙江省杭州市,與中國國......
風傳媒 ・ 1 天前
印尼接收首架A400M運輸機 提升空運救災能力
記者賴韋廷/綜合報導 空中巴士集團3日正式向印尼交付首架A400M運輸機,使印尼成為A400M的第10個用戶,將有助提升其空運與救災能力。 空巴新聞稿指出,
青年日報 ・ 1 天前
中午來開匯/鄭麗文喊世代交替 林濁水:支持者都老人、腦筋有交替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北報導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以「女戰將」之姿出線,但屢屢發言引發討論,為國民改革之路打上問號,前立委林濁水今(4)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時表示,鄭麗文支持者都是6、70歲以上,且鄭稱「普丁非獨裁者」,竟還有大量辯護者,他質疑,鄭口中喊「世代交替」,但腦袋有交替嗎? 林濁...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海要永久和平「中國必須走向民主」 學者:鄭麗文要認清這道理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結束「川習會」後接受專訪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向他保證,不會在他任內對台採取實現統一的行動,並強調「習近平很清楚後果」。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3)日強調,和平不是靠卑躬屈膝而來的,台海要有永久的和平,前提是「中國必須民主化」。這些道理,台灣主要政領袖和政治人物必須充分認識清楚,「尤其是最近話很多的鄭麗文」。
民視 ・ 20 小時前
又有武統網紅在台拍片!「灣灣小月」捷運嗆聲「給大家看青鳥」...陸委會:已收到民眾檢舉、主管機關將蒐證依法處理
孫瑋芒指出,武統派中國網友在留言處相挺:「應該錄個人臉,兩年後解放軍上門找她!」、「統一以後 青鳥一律當日本人整」。
放言 Fount Media ・ 13 小時前藍營權交接引熱議 國民考紀會除主委外其他未「總辭」
國民日前已經完成權交接,目前新的中央務人事佈局持續進行中,今卻傳出爭議!前國民主席朱立倫在卸任前曾公開宣布,為建立慣例,所有專職、兼職幹部都會統一在10月底「總辭」,隨其同進退,理由是為了尊重新主席鄭麗文的人事任命權,但據了解,總共19名的考紀會主委、副主委與考紀委員,只有考紀會主委黃怡騰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要鄭麗文搞清楚!游盈隆:台海要有永久和平「中國必須走向民主」
[Newtalk新聞] 中國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之際,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主張避免一切可能挑起軍事衝突跟矛盾的言行,認為兩岸絕對可以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一切問題。不過,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言,台海要有永久的和平,必須存在一個充分必要條件,那就是「中國必須走向民主。」台灣政領袖和政治人物必須充分認識清楚,尤其是最近話很多的鄭麗文。 游盈隆發文寫道,10月30日結束與習近平會談後,川普馬不停蹄,當天就搭乘空軍一號專機返美,直奔白宮參加萬聖節活動,不顧隔天APEC峰會。這種價值選擇令人印象深刻。10月31日,川普被問到「若中國武力犯台,是否會下令美軍協防台灣?」川普回答:「如果真有那一天,你就會知道答案,習近平也很清楚答案是什麼」。 游盈隆提到,川普還說:「習近平在川習會中完全沒提起那件事,因為他明白」、「習近平和他的人在很多會議中說過,川普任內,他們不會做那件事,因為他們知道後果」。把川普這些話串起來,其實意思已相當清楚,這是一種「川普式戰略清晰」,而不是戰略模糊,簡單地說,就是「中國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否則美軍必將介入協防台灣」。 游盈隆分析:「這些話的用意中方應很明白,那就是,中
新頭殼 ・ 1 天前美學者:川普私下表示不想讓習近平「如願以償」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3日專電)川習會未提台灣引發討論,各界試圖拿捏川普對台政策走向。美學者易明今天指出,據政府消息,川普曾表示不想讓習近平「如願以償」。川普本人則公開說,台灣離中國近、距美國遠,但這無關緊要,習近平了解犯台後果。
中央社 ・ 1 天前統一不是誰統誰 一切為了中國
自從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公布施行以來,久來兩岸都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只是自從蔡英文、賴清德上台後,兩岸關係遽變,此後「我是中國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竟成為禁忌,許多人不敢說出口,下一代甚至完全不承認,乃至在統一氣候高漲的今天,說句「我是中國人」,都成為一件大膽、值得被誇讚的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