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駐美大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中
十月卅日的南韓「川習會」後,大陸推動中美交流工作,大陸駐美大使謝鋒兩周內發表三次談話,力促雙方經貿與人文關係回升,最近一次拋出「中美人員往來遠未恢復元氣」,強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問大陸。
據大陸駐美大使館官網,謝鋒十四日在「中美交流對話研討會」上提到,疫情前每年有三百多萬大陸遊客訪美、貢獻三百多億美元消費,但今年前八個月僅為一百一十萬人次。還有統計顯示,大陸留學生一年帶給美國逾一百四十億美元經濟貢獻,但這一群體在美總人數卻從卅七點七萬峰值跌至廿四點五萬,降幅達百分之卅五。
他說,時至今日,受政治氛圍、簽證入境政策和交通運力等制約,「中美人員往來遠未恢復元氣,巨大潛力仍待進一步釋放」。他強調大陸已連續推出過境免簽、線上簽證申辦、入境卡網上填報、移動支付等政策利多,歡迎愈來愈多的美國民眾訪問大陸。
謝鋒並喊話美方「應相向而行,盡快打通航班、簽證、入境等堵點」,停止對大陸赴美人員採取選擇性、歧視性措施,切實為兩國人文交流「大開綠燈」。
此前據大陸方面的通稿,釜山「川習會」時,兩國元首同意加強雙方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人員往來也是習近平兩年前在舊金山「拜習會」上拋出的「五根支柱」之一。
不過近期大陸仍常抗議美國對大陸民眾入境長時間盤查、滋擾或者遣返作為。此外,「科學」雜誌六日也指,美國國會準備推出「保障美國資金和專業知識免受敵對研究利用法案」,禁止資助美國科學家與大陸的夥伴合作或培訓陸生,多少影響美中之間往來,但該提案引起高達八百位研究人員公開連署反對。
「川習會」後美方公布雙方經貿協議內容,除部分關稅取消外,並附帶大陸採購多項美國農產品、以及芬太尼相關措施,執行狀況受到矚目。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帕特爾上周秘密訪問大陸,返美後在十三日宣布大陸已正式列出並列管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全部十三種前體化學品。另對於大陸是否會按美方公布的數額採購黃豆,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十三日表示,大陸是全球農產品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將與全球交易夥伴持續深化互利合作。
更多udn報導
陸若報復高市言論有4招 彭博:日本恐孤軍奮戰
6旬男中1.2億樂透卻陷惡夢 最後全投入保單
挑戰紅毯最大尺度 薔薔全透視裝辣翻走鐘獎
台灣小吃店「紅色綁繩」叫啥? 冷門名稱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走私蒜頭4.6噸闖金門 6台籍私梟遭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以董姓男子為首的6名金門籍民眾竟扮起私梟,今年9月間利用2艘不明船舶由大陸走私,經海巡署第九海巡隊發現行跡可疑進行攔查時,2艘船舶還拒檢逃逸,海巡人員追緝攔查後,在密艙內查出300袋、重達4600多公斤的大陸大蒜,金門地檢署偵查後,依違反兩岸條例、國安法、及懲治走私條例等罪嫌起訴6人,並分別對其中3名私梟求處1年10...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工研院:太陽能廠推利基產品與開發電廠 擴大出海口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6日電)台灣太陽能裝置量推進遭遇瓶頸,不過,政府政策有明確目標要達成,工研院估計,未來5年國內市場將有超過15GW需求,將是廠商的機會;不僅如此,除耕耘內需市場,業者可以同時開拓海外市場,發展利基型產品,跨足開發電廠,擴大產品出海口。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眼中台灣可割可棄?翁履中看智庫圈風向轉變:美國在乎的是「和平」不是統一
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會在戰略盤算下出賣台灣,成為外界密切觀察的敏感議題。對此,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指出,我們要知道美國在乎的是「和平」這兩個字,不是統一,統一或者是分離對美國來說不重要,重點是怎麼樣能夠和平讓美國不要涉入兵凶戰危、不要投入軍事資源,這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翁履中在風傳媒節目《下班國際線》提到,從台灣角度我們怎樣讓美國看到,台灣除了......
風傳媒 ・ 1 天前
海外人數週增1.3萬人 它們受益人衝新高熱度狂飆!
截至11/7止,投信跨國投資股票型ETF總受益人數達158萬1,152人,根據CMoney統計,較前一周(10/31)的156萬7,333人,人數增加約1.3萬819人,單週成長0.88%,其中,受益人數上週新增最多的海外股票ETF中,包括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貝萊德標普卓越50(009813)、統一FANG+(00757)、統一美國50(009811)、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等5檔,上週受益人數增加逾千人以上;人數創新高方面,若以上市滿1個月以上的檔數來看,則有新光009805、統一009811兩檔,上週受益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成為海外股票ETF市場中,近來買氣最盛的當紅炸子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多隊爭奪強打塔克 前隊友幫藍鳥招募:我可以顧小孩
小熊隊強打外野手塔克(Kyle Tucker)是今年自由球員最受矚目的一人,不僅小熊隊想留人,藍鳥、道奇兩支世界大賽爭冠隊伍也對他有興趣,藍鳥隊史卓(Myles Straw)更祭出妙招「我可以幫...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中國海事局:17至19日連3天黃海部分海域實彈射擊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海事局網站今天發布航行警告,17至19日連續3天全天將在黃海中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中日近期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緊張關係升溫,中國此時發布實彈射擊公告,引發外界聯想。
中央社 ・ 1 天前《產業》SCFI連挫 美大跌、歐小漲
【時報-台北電】歐美進口放緩拖累運價,上海航交所出口運價指數SCFI於14日續跌2.92%至1,451.38點,連續兩周下跌,主因美西線大跌17.59%、美東線下跌8.71%。貨代業者表示,美國零售商提前完成備貨,預估11月下半月需求放緩、訂艙量降,客戶出貨更理性、對運價更敏感,船公司15日推漲行動失敗。 反觀歐洲線逆勢上漲近100美元、漲幅7.1%,地中海線則維持平盤。業界透露,船公司15日推漲歐洲線運價,實則卻因裝載率,漲不漲得成呈現兩樣情,有的船公司裝載率好,運價小漲維持相對高位,有的裝載率未達預期,就延續上旬報價不漲至月底搶貨,出現運價策略分歧的現象。 部分貨代業者14日報價,現貨市場每40呎櫃美西線運價約1,550~1,700美元,美東線約2,400美元、歐洲線約2,000~2,300美元。 第四季是歐美海運傳統淡季加上節慶多,航運圈都在等待歐美放完假後第一波出貨,預估12月中、明年1月出貨力道可望轉強,美國與亞洲多國關稅敲定、出口成本下降,美國線客戶可據此排定下單出貨計劃,有助美國線在農曆年前出貨增加。 本周SCFI報價,上海到美西每40呎櫃運價1,823美元,下跌389美
時報資訊 ・ 1 天前黃金大漲並非投機 法人看兩大原因推升黃金長線需求
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官員鷹派發言,直指12月降息恐無望,金價再度回檔來到每盎司4100美元之下,不過,法人多認為,金價易漲難跌,摩根大通看好明年金價可望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而元大投顧最新報告更直指,現在黃金大漲並非投機,而是「懷疑AI泡沫」與「政府大債」時代下必然的現象。
自由時報 ・ 1 天前柏加大「智能病毒」提煉稀土 美中供應鏈角力添新變數
柏克萊加大主導的研究團隊,透過基因工程改造無害病毒,使其如同「智能海綿」般從水中捕獲稀土金屬,並通過溫和調節溫度和酸鹼度...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
最終版1美分硬幣問世!232年歷史告終 單枚上看500萬美元
這批最後鑄造的5枚1美分,被刻上特殊的Omega符號(Ω),象徵其歷史性的「終結」。錢幣專家預測,當它們在12月登上拍賣會時,勢必掀起激烈競標。《Greysheet》出版人、同時也是「專業錢幣學家協會」(Professional Numismatists Guild)負責人的菲根鮑姆(John Feigenbaum)指...
CTWANT ・ 4 小時前
「心境年輕但身體已經老了」道奇隊教頭憶練球「仆街」苦笑:目的達成了
洛杉磯道奇總教練羅伯斯(Dave Roberts)近日在ABEMA 節目《早安羅伯斯》中回顧了與多倫多藍鳥的世界大賽,他提到了自己與金慧成跑壘對決的「仆街」表演,他苦笑「目的達成了」。
太報 ・ 2 天前《商情》料美農報告下調產量 激勵美豆漲近17個月高價
【時報-臺北電】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市場在等待美國周五公佈全球供需官方數據之前調整倉位,其中大豆期價截至周四漲至近17個月來的最高水平,玉米期貨在美農報告前創下近五個月來的新高,小麥價格走低,由於阿根廷小麥產量料將創歷史新高,加劇了對全球小麥供應充足的預期。 分析師指出,市場受到美國政府創紀錄的停擺43天即將結束,以及市場預期美國大豆對中國出口將復甦,激勵本周芝加哥大豆、玉米期貨上漲;據了解美國農業部計劃於周五發布自9月以來的首份全球供需展望報告,該報告預計將下調產量預期,同時也在等待出口數據的恢復,以了解中國購買情況,該機構於周四開始發佈出口銷售數據,首先發布的是截至9月25日當周的周報,併計劃於周五發布一份清單,顯示過去六周美國農產品的每日銷售情況。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 (20251107~20251113) 11/07近月小麥,報527.75美分,連兩日下跌。 11/11近月豆油,報51.10美分,漲近半月高點。 11/13近月大豆,報1132美分,創17個月高價。 11/13近月玉米,報441.5美分,創近5個月高價。 11/13近月豆粉,報328.
時報資訊 ・ 1 天前《大陸產業》中進口美大豆 川普:明年春完成
【時報-台北電】10月底「習川會」後,美國稱中國將在今年餘下兩個月購買1,200萬噸大豆,但有交易商稱購買行動遲滯,引發外界對中美關係再生變的擔憂。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4日對此表示,雙方當天就此進行會談,中方的採購有望在明年春季前完成。 路透報導,中美元首10月底舉行會晤後,白宮於11月初稱兩國達成歷史性協議,並公布共識清單。其中,中國將在2025年最後兩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噸美國大豆。 不過外媒稍早報導,中國對美國大豆的採購步伐似乎已陷入停滯。交易商表示,中國10月底集中採購本季首批美國大豆後,他們沒有再掌握任何兩國之間新的大豆出貨資訊。 中國國有企業中糧集團,傳出在「習川會」前向美國採購12月至明年1月交貨的18萬噸大豆。有機構調查業界看法,認為中國承諾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更多是外交姿態,而非確定性的貿易協議。 川普回應指出,中國將購買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預計相關採購已在進行中,並有望在2026年春季前完成。川普透露,中美雙方14日就此進行會談,但他未透露具體參與會談的政府官員。 科技戰方面,外媒引述一份白宮備忘錄,指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反制高市早苗挺台》中國再炒「琉球地位未定論」 挑撥沖繩與中央關係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後,日中關係再次緊張,除官方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中國媒體也大打輿論戰,從軍方發表殺氣騰騰的文章,到引述台灣政治人物和日本國內的反對言論,一直延伸到再度炒作「琉球地位未定論」,試圖以戰爭威脅,分化沖繩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數千墨西哥民眾走上街頭 抗議毒品暴力與安全政策
(中央社墨西哥市15日綜合外電報導)數千民眾今天走上墨西哥市(Mexico City)街頭,抗議毒品暴力以及總統克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政府的安全政策。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