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G2+時代 全球聚焦E7更甚於G7
杜聖觀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會晤 後,雙方同步放寬部分關稅與出口管制,雙方關係似乎出現短暫和緩。綜觀二0一九年貿易戰開打以來,天平並沒有往美國傾斜,兩強戰略競爭豬羊變色,已接近平起平坐。
川普在「川習會」前後都提出G2,國際政治是否就此進入美中主導的G2時代呢?進一步觀察,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出席APEC峰會的各國領導人,乃至於區域強權,迄今都無人附和G2。
川普提G2,國際卻無人附和
G2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代就提出,但包括歐盟、俄羅斯、印度等區域強權、甚至G7的其他盟友(德、英、法、日、義、加拿大)在內,一直消極、甚至負面以對。主要關鍵在於區域強權擔憂「被邊緣化」,更對「美國優先」感到不安。
其實,美中對全球治理已出現強烈對比。中國大陸強調夥伴關係、自由貿易、市場開放,以對話取代對抗;迄今,「一帶一路」己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國際組織參與;美國則對全球發動關稅戰,以極限施壓方式進行雙邊談判。
國際政治走向具有對抗能力的「新兩極」雖是不爭的事實,但地緣政治、經濟發展從來都不只是「兩極」。首先,是新興經濟體崛起,相較於G7,現在,全球更聚焦在七個新興經濟體國家E7(Emerging 7,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墨西哥、俄羅斯、印尼和土耳其)。
E7經濟成長速度是G7的兩倍,預期到二0五0年,E7占全球GDP比重將達到五成,而G7只占二成。資誠(PwC)的《二0五0年世界狀況》報告,屆時,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貢獻全球GDP約百分之廿,歐盟廿七國占比則降至百分之九。
全球聚焦新興經濟體國家E7
其次,國際合作正在擴大。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和南非五個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從二0二四年後已擴大新增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和印尼等成員國,並增設「夥伴國」機制。
徒有G2只是口號,必須要強調「G2+」。在G2基礎上納入地區大國、區域組織如CPTPP、RCEP、USMCA、歐盟等並分享利益,才能進一步落實、拓展G2的影響力。否則,G2將流於秘密外交。
但美國卻認為,中國大陸國崛已影響其安全與經濟利益。除了實施先進半導體禁令外,美國年度國防預算已飆高到八九五0億美元,同時還要求盟邦負擔更多的軍費。
賴政府目前完全依附美國,編列明年國防預算達到新台幣九四九五億元、占GDP百分之三點三二的新高點。但美國的準印太助理部長約翰.盧認為還不夠,十月還曾公開宣稱台灣軍費應增至GDP百分之十,可謂世界未有。
相對的,中國大陸年度國防預算還不到三千億美金。但在科技研發創新方面,年度投資額逾五千三百億美金(美國約五千七百億美金),神州載人飛船及太空站等發展卓然有成。預計中國大陸的科研創新支出,明年可望超越美國。
美中的全面戰略對抗,目前聚焦美國發動的關稅戰,而中方除了軍事實力急起直追外,也不斷擴充抗美工具,其中,稀土、大豆兩把利劍反制,在兩強較勁的天平上,已發揮了槓桿作用。
陸反制美,稀土大豆當利劍
中國大陸稀土產量占全球約百分之七十,分離後的精煉稀土占比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二;美國稀土用量有七成依賴中國大陸,而且廣泛運用於戰機、飛彈等先進武器。中國大陸管控稀土,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
中國大陸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其中兩成來自美國。今年五月起,中國大陸轉向巴西、阿根廷採購大豆,致使美國今秋大豆出口嚴重萎縮,生計受影響的豆農多數是川普支持者,立即為共和明年期中選舉帶來隱憂。
韓國釜山「川習會」後,美對中關稅降低百分之十,雖然大陸也宣布暫緩稀土出口管制,並傳出要恢復向美採購大豆,但新的出口審查程序仍繼續有實質控制,大豆採購能否付諸實施?後續發展還在變化中。
很明顯的,中國大陸不再對美示弱,亦即「要打,奉陪到底」。美國掀起關稅戰,對各國都達到極限施壓目的,只有中國大陸不服軟。美方短時間內難以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鏈,大豆出口仍需要中國大陸市場,眼前只能靠談判解決困難。
韓國APEC會前有釜山「川習會」,但在慶州的領袖鋒會中,我方代表林信義與習近平卻只有擦身而過,完全沒有互動。由於明年APEC峰會將在大陸深圳舉行,大陸國台辦已重申以「一中原則」處理台灣與會事宜。未來發展可從四個面向觀察:
兩岸關係不改外交難有出路
首先,APEC廿一個會員體,人口數占全球四成,GDP占全球一半。近年來興起保護主義、全球市場開放更形困難,APEC成了亞太元首互動、交流溝通的重要平台,台灣應該盡量透過溝通保持參與。
第二,APEC其他廿個會員體,除了香港之外,全部與中國大陸有正式邦交、全部承認「一中」。馬政府時代有「九二共識」,二0一四年APEC在北京,我方仍順利參與並與多國進行雙邊會談。
第三,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改變,現在的賴政府否認「九二共識」、反對「一中原則」,視對方為「境外敵對勢力」,目前看來政策沒有改弦易轍跡象。明年APEC峰會前,兩岸矛盾必然被端上檯面。
第四,外交部長林佳龍強調將協調「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反制?但在現實「一中」的國際大環境下,沒有「九二共識」的開門鑰匙,明年,我方將抗議交給主辦方中國大陸指派的秘書處來處理,恐怕非常不樂觀,最後迫於現實可能缺席。
從APEC看台灣國際參與,兩岸關係實質上主導外交;兩岸關係若不改變,外交難有出路。
(前中華民國駐愛爾蘭大使、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杜聖觀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其他人也在看
赫伯羅德訂購14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船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德國赫伯羅德(Hapag-Lloyd)宣布,已與中國大陸兩家造船廠簽訂合約,訂造十四艘採用甲醇雙燃料新型貨櫃船,以強化公司節能減碳船隊布局。希臘船舶經紀公司In-termodal資料顯示,赫伯羅德分別委託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六艘三千五百TEU貨櫃船及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CIMCRaffles)建造八艘四千五百TEU貨櫃船。赫伯羅德表示,這些新船將配備可使用甲醇的雙燃料推進系統,是公司邁向永續航運的重要一步。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製AI軟體檢出有資安風險 國安局籲國人別下載
生成式AI語言模型近年快速發展,有民眾會使用中國製的相關軟體,不過根據國安局調查,結果顯示相關產品普遍存在資安風險等問題,建議國人不要下載。資安專家提醒,要避免資訊外洩,首先就是不要使用,也要避免提供太過機密的資料。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赫伯羅德前三季獲利腰斬 調降全年預測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德國貨櫃航運業者赫伯羅德(Hapag-Lloyd)公布最新財報,截至今年前三季淨利大幅下滑五十%,降至八億四千六百萬歐元(約九億八百六十六萬美元),該公司也下修全年息稅前盈餘(EBIT)預測。赫伯羅德將其二○二五年全年EBIT預測範圍縮窄至五億至十億歐元,將上限由之前的十一億歐元下修。赫伯羅德指出,淨利下滑主要來自航運市場波動與營運成本上升,尤其是紅海安全問題迫使船舶改道,增加航運費用。另,美國貿易政策頻繁調整,也造成需求不穩、運價震盪,進一步侵蝕利潤。赫伯羅德表示,與競爭對手馬士基(Maersk)建立的新Gemini合作網絡已開始帶來第一波成本優勢。赫伯羅德執行長詹森強調,公司將以更靈活方式回應全球貿易變化,並堅持嚴格成本紀律。赫伯羅德運輸量: ...
台灣新生報 ・ 11 小時前全球貨櫃船手持訂單突破千艘 陸市占近7成5領先全球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網站引述,Alphaliner統計資料顯示,統計顯示,今(二○二五)年全球貨櫃船新造船市場表現亮眼,手持訂單量首度突破一千艘、超過一千萬TEU,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造船船業手持訂單占比高達七成四,遠超韓國與日本,持續領先全球。今年在全球新船訂單整體走弱情況下,貨櫃船市場仍維持強勁成長,除大型船需求持續旺盛,近月來中小型近洋線船需求快速回升,在租金高點與船隊汰舊換新趨勢帶動下,多家貨櫃航運公司積極下單造船。據克拉克森指出,今年第三季貨櫃船新船訂單達到一百九十八艘、約一百二十六萬TEU,艘數僅次於二○○五年第一季與第二季,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自今年初至今,新船訂單累計達四百六十七艘、三百六十四萬TEU,與二○二四年高峰相當。截至十月底,全球貨櫃船手持訂單達到 ...
台灣新生報 ・ 11 小時前台積電全球布局 2年獲政府補助1470億元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7日電)台積電前進美國、日本、德國及中國大陸投資設廠,第3季獲得政府補助新台幣47.7億元,累計前3季獲得718.98億元政府補助,近2年共獲得1470億元補助。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為加強兒童照護 賴清德宣布成立兒少及家庭署
總統賴清德昨(16)日出席台大醫院所舉辦的健康台灣深耕論壇,宣布將成立兒少及家庭署,希望加強兒童照護,並針對明(2026)年春節可能出現的急診壅塞問題,表示政府將在春節連假期間,對住院診察費、護理費和藥品調劑費,全面加成100%。
公視新聞網 ・ 23 小時前韓國出口面臨中國競爭 10大業種5年後恐全落後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7日專電)韓國經濟人協會今天公布對10大出口業種的1000強企業中200家企業的調查報告,指出在韓國出口最多的10大業種中已有一半被中國超越,5年後恐全面失守。
中央社 ・ 14 小時前工研院:太陽能廠推利基產品與開發電廠 擴大出海口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6日電)台灣太陽能裝置量推進遭遇瓶頸,不過,政府政策有明確目標要達成,工研院估計,未來5年國內市場將有超過15GW需求,將是廠商的機會;不僅如此,除耕耘內需市場,業者可以同時開拓海外市場,發展利基型產品,跨足開發電廠,擴大產品出海口。
中央社 ・ 1 天前
拿處方箋問AI? 還說:「不敢吃了」 藥師呼籲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隨著AI普及,民眾生活中有各種疑難雜症都可能拿去「問AI」,但有民眾對處方箋產生疑慮,竟也拿去請AI判斷是否合理。藥師提醒,AI仍可能提供錯誤資訊,且醫師或藥師處理藥品時,可能也有特殊考量,想了解自身用藥情況,最好還是要在看診、領藥當下問清楚,或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調查:南韓十大出口主力產業 預計5年內「全部被中國超越」
據南韓媒體今天(11/17)報導,最新調查指出,目前南韓十大出口主力產業當中,已有5個類別的競爭力,被中國企業超越,預計到2030年,所有類別均落後於中國,主因包括:國內產品競爭力弱化、對外風險增加,以及人口減少等。
太報 ・ 18 小時前德國副總理兼財長訪中 將談稀土貿易烏克蘭等問題
(中央社台北16日電)德媒報導,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耳今天啟程訪問中國,明天將在北京出席中德財政對話,並於19日轉赴上海訪問。據報導,他將與中方談及財政、貿易摩擦、稀土供應、烏克蘭戰爭等多個議題。
中央社 ・ 1 天前川普暗示對委內瑞拉動武 美軍力部署概況一覽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暗示將對委內瑞拉動武,引發全球關注。CNN報導,美軍已派遣最大航艦「福特號」至拉美地區,並在當地部署約1.5萬名軍事人員及十多艘戰艦,軍事集結規模堪比1989年入侵巴拿馬。
中央社 ・ 1 天前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川普低調 前大使爆玄機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恐將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引發爭議。中國大陸外交部要求大陸民眾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美國總統川普以及美國國務院對高市早苗的說法都相當低調。前大使介文汲認為,川普根本不回答。川普這麼敢講話的人,對兩岸的問題,有講過這樣的話嗎?完全沒有。他認為,川普一定對高市早苗這種講法非常不以為然。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大師兄震撼爆館長黑料!遭反咬恐嚇 再發聲「不爽針對我就好」嗆提告
館長(陳之漢)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沒想到網友湧入抨擊,對此,他也表示,「不管找不找得到人,我一定提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傳林佳龍將轉戰桃園市長? 71歲張善政引「雷根名言」回應
[Newtalk新聞] 距離明年地方選舉仍有一年時間,不過各都正磨刀霍霍為、備戰明年選舉。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7)日被市議員林政賢問到市長是否「只做一任」,他強調,自己從來沒說過只會做一任,更表示只要市民支持,「當然會爭取連任」。至於外傳外交部長林佳龍可能空降桃園參戰一事,張善政引用前美國總統雷根的話,展現「71歲理工男」的自信。 國民桃園市議員林政賢質詢時表示,民進立委莊瑞雄曾說,面對 2026,台北和桃園可說是重中之重,民進不可能派「小咖」參戰,不然無法帶動選情。然而,他認為,目前外界傳言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兩人都太小咖」了。除此之外,還傳出民進「正國會」掌門人林佳龍要來桃園參選,他比較張善政與林佳龍在學經歷上打成平手或小勝,唯有年紀,張善政 71 歲、林佳龍 61 歲,他也問張善政「若是林佳龍代表民進,市長怎麼看」? 對此,張善政沒有正面回應林佳龍參選問題,但是對於被認為年紀較大的說法,他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競選連任時的話「不會因我的對手年紀輕、沒有經驗而來攻擊他」,自認在年紀上應該算是勝出。至於有沒有信心連任成功,張善政強調「有信心」。查看原文更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會想辦法讓高市早苗下台!」明居正曝一舉動惹怒中方:美日大機率達共識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表示,若中國對台動用武力攻擊,日本政府將可能認定為「存立危機事態」,授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此舉引發國際熱議。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和高市早苗很大機率談過台灣問題,並達成共識。此事件毫無疑問會對中日關係留下陰影,且一定會想辦法從日本內部的政局拉高市下台。 明居正指出,當時高市早苗......
風傳媒 ・ 1 天前
中國全面抵制旅日 他評陸恐錯估高市韌性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讓中國氣炸跳腳,對此呼籲國人避免前往日本,此外中國三大國營航空公司竟在同一天宣布赴日航班能免費退票或改期,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削減赴日旅遊、衝擊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是誰通緝沈伯洋、散佈疑美論?賴清德點名韓國瑜:別替侵略者找藉口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上周為聲援民進立委沈伯洋一事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反遭韓譏諷「自己有病要別人吃藥」,賴總統今(11/17)表示...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拒撤回 民調不降反升 黃暐瀚分析:薛劍嗆斬首反讓日本人更挺首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遭中國薛劍嗆斬首後,仍然拒撤回言論,日本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支持度反飆69.9%創新高。黃暐瀚分析48.8%日本人挺台灣有事發言,薛劍言論反成助攻,美駐日大使連發兩文力挺。黃暐瀚籲:越激情越要冷靜,力量來自內斂,台日友好但不要過激。
風向台灣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