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在焦慮裡?先不要努力想變好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方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長時間受焦慮與恐慌所苦時,我們往往會失去一樣東西:信任。我們不再信任自己的身體、不再信任自己的大腦、不再信任生命,連自己都不再信任。
許多患者曾告訴我,在焦慮症與恐慌症找上他們之前,生活有多輕鬆自在。以前的他們能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開心期待明天的到來、從容自在地度過每一天,並能自由感受一切事物。
當然,他們仍會有點小煩惱,或是不時冒出來的擔憂,但大致上來說,他們覺得生活是「可以面對」的,也是「可以處理」的。然而在嚴重的焦慮發生後,這種感覺完全消失了。他們常常覺得不知所措、失去控制—包括身體、思考、生活,甚至是對自己整個人。
當大腦不停製造恐懼 唯一能做的是「不和它對抗」
至於身體,很顯然的,不再聽從自己的意志,不斷產生各種症狀或身體訊號;大腦也有如一部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機器似的,持續製造憂慮、恐懼和任何會讓人害怕的想法。我們被困在其中,就像在波濤洶湧中的大海中掙扎,隨時可能滅頂,在萬分驚恐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讓自己的頭浮在水面上、手腳亂踢亂划、口中不斷吐出死鹹的海水,卻又因此吞進更多。我們奮力對抗暗流,且看不到任何像是陸地的東西。除了瘋狂揮動雙手雙腳,似乎無計可施。
我能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轉身讓背部朝下,讓自己漂在海上。相信我,海水會帶著你,你什麼也不用做,不用花任何力氣,一切將會自然地發生。放手吧。突然間,一切都會變得很輕鬆。
你不需要控制一切 生命自會帶你前進
這也是面對焦慮時值得一再學習的部分:信任。該發生的事終究會發生,不論是壓抑、對抗,或企圖找到對策,全都於事無補。請相信生命之河。世事也好,人們也好,全都有來有往。艱困的時刻來了又去,美好的時光來了又去,挑戰來了又去,令人怒髮衝冠之事來了又去,愉悅之事來了又去。這就是人生。
但你絕不能忘記一件事:你必然有能力處理它們。你已在人生中成功克服許多困難。在體內早就擁有一股非凡的韌性。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戰勝、跨越過許多難關?如果沒有,請花一點時間和我一起完成接下來的練習。
焦慮應對練習 讓身體重新平靜下來
現在,請躺在地板上。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將一隻手放在肚子上,接著放掉所有力量。讓思緒自由流動,讓情緒自由流動;放掉所有的身體感受,放掉所有的一切。請深深地沉浸在這分信任裡。你什麼也不需要做,只要單純地信任自己,單純地信任當下就好。請讓自己在這分信任中更放鬆。現在,讓所有的一切如其所是地存在於當下,不需要改變什麼,也不需要做什麼,更不需要完成什麼。什麼都不需要,什麼也不用做。請靜靜地吸氣,緩緩地吐氣。
先停下來呼吸 重新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
你絕對能學會再次相信自己的身體。陷入焦慮,不過表示你的情緒、身體和思考正在動盪之中。這些反應看似無法控制,但事實並非如此。你能對這些情緒產生影響,也有能力改變這一切。請安撫自己的思緒與情緒,不要掉入焦慮的漩渦,與它保持些許距離。平靜地呼吸,並意識到如果自己能將平靜帶回神經系統裡,一切都會冷靜下來。你能做到的事情遠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多。過去的你已證明,自己能戰勝比想像中更多的困難。請找回內心的那分堅定,相信你自己。
本文來源:《親愛的焦慮,請閉嘴》,究竟出版
【延伸閱讀】
頭痛、焦慮可能是因「水喝不夠」!醫:缺水牽動全身 這些器官都受影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假日喝酒狂歡?愛吃甜食又不愛動?醫提醒:不良習慣讓肝臟默默受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別再讓壞習慣悄悄傷肝而不自知!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黃士維院長提醒,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但它的「沉默特性」讓許多人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對肝臟的傷害。現代生活充滿各種「傷肝陷阱」,像是一到週末就狂喝酒、過量服用止痛藥、愛吃甜食卻少運動,肝臟可能就這樣默默受損。 醫列傷肝6因素 每天小酌怡情一樣不行! 黃士維院長也列出常見的6大常見傷肝因素,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護肝觀念: 1. 突然大量飲酒衝擊最大: 許多人都知道酗酒傷肝,卻以為「小酌怡情」無礙,但即使長期適量飲酒也會累積傷害,即使只是每天一杯紅酒或啤酒,肝臟仍需不斷代謝酒精。更危險的是「假日狂歡」模式,也就是平時不喝酒、週末卻大量飲酒,暴飲行為對肝臟的衝擊比每日少量飲酒更大,容易導致肝細胞過勞甚至壞死。 2. 藥物濫用成隱形殺手: 常見的止痛藥、感冒藥也可以傷肝。特別是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若長期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毒性。黃院長指出,不少人因為頭痛、生理痛頻繁服藥,無意間讓肝臟受到傷害。 3. 病毒性肝炎仍是威脅: 即使疫苗已普及,B、C型肝炎在台灣仍是健康威脅!B肝帶原者需定期追蹤,且部分民眾不知自己是帶原者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美國爆李斯特菌群聚感染 醫示警:冰箱是「細菌天堂」
近期美國傳出嚴重的李斯特菌群聚感染事件,感染源竟不是生食或海鮮,而是一般超市可買到的「冷藏義大利麵即食包」。截至目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通報18州出現病例,共27人確診、6人不治,甚至包括流產個案,並已緊急擴大召回相關批號產品。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高元尋根接棒「超人醫師」 拚點燃南迴合作新火苗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燃燒生命、照亮南迴的「超人醫師」徐超斌病逝,南迴診所新任院長高元回到爸爸的故鄉、成為超人接班人,盼積極爭取與當地大小醫療院所合作,讓光照到更多地方,強化南迴醫療。
中央社 ・ 1 天前
花蓮通緝犯持刀襲警 搶車逃逸!藏2天終落網 移送花蓮地檢署
[Newtalk新聞] 花蓮鳳林鎮59歲游姓通緝犯6日因騎車違規,巡邏員警上前攔查,發現是毒品列管人口,且為竊盜通緝犯,游姓男子當下持刀拒檢並衝撞員警、隨機搶車逃逸。警方循線追捕兩天,昨日趁游男外出用餐將人壓制逮捕,全案依殺人未遂、強盜及妨害公務等罪嫌送辦。 鳳林警分局指出,游男6日騎機車違規左轉,巡邏員警上前示意停車盤查,游男因是通緝犯,不僅拒檢還亮刀反抗,隨即棄車逃跑,並且持刀衝上一輛停等紅燈的轎車,嚇跑古姓女駕駛後駕車逃逸,最終將車棄置在壽豐鄉豐田車站。 鳳林警方組成專案小組持續追緝,沿線調閱監視器,鎖定游男藏匿在花蓮市大陳一村附近,暫居在友人家,昨日出動警力進行埋伏,趁游男外出用餐將人壓制在地逮捕,並起出犯案用摺疊刀一把,警方指出,游男本身有多項毒品、竊盜前科。 游姓男子今年9月因竊盜案遭檢方通緝,原應執行11個月徒刑,卻四處藏匿,此次不僅公然襲警,還持刀搶奪民車逃逸,行徑危險,警方將依殺人未遂、強盜、妨害公務及通緝罪嫌移送花蓮地檢署偵辦。警方也呼籲民眾行車時務必鎖好車門、注意周遭安全,如發現可疑人士,請立即撥打110或通知警方。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刑事局公佈普發
新頭殼 ・ 1 天前
研究揭「乾洗衣物含傷肝物質」 高收入家庭風險最高
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最新研究首次在人類身上證實,乾洗業常用的化學溶劑「四氯乙烯」(PCE)與嚴重肝纖維化風險顯著相關。研究發表於《肝臟國際》期刊,指出暴露於PCE的人罹患嚴重肝纖維化的風險增加3倍,且這種風險獨立於酒精和肥胖等傳統肝病因素。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別以為是坐太久!醫師解析「大轉子疼痛症候群」與自我保養法
很多人覺得只要動一動屁股就痛,就會懷疑是不是「坐骨神經」作祟,復健科王竣平醫師提醒,若疼痛集中在屁股外側或大腿外側,且沒有從臀部一路麻到腳的神經痛感,其實更可能是「大轉子疼痛症候群」,久坐、運動量突然增加皆有可能引發,睡覺都會被痛醒。他也教大家靠簡單的居家運動和生活型態調整,保護髖關節避免復發。髖關節外側發炎「只痛不麻」 久坐、運動族都是好發族群王竣平醫師解釋,「大轉子疼痛症候群(GTPS)」是指髖關節外側的肌腱或滑囊因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臀部肌力不足而發炎,導致疼痛。常見症狀包括屁股或大腿外側壓痛,翻身、走路、久坐起身、上下樓梯都會感到不適,甚至側躺時會痛醒,影響睡眠。同時,患者不會有從臀部一路麻到腳的神經痛感,也就是「只痛沒有麻」。若有以上狀況,很可能並不是神經壓迫,而是大轉子區出現發炎。王醫師表示,大轉子疼痛症候群好發於久坐族、運動族群及中高齡女性,出現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處理,避免惡化、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醫教你5招緩解 久坐不起身、鞋子不合腳都要注意!王竣平醫師也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養成以下正確習慣,幫助緩解症狀、預防復發:1. 橋式+側抬腿訓練: 建議可每天進行「橋式」與「側抬腿
常春月刊 ・ 1 天前超級颱風鳳凰登陸菲律賓 逾百萬人被迫撤離
(中央社馬尼拉9日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國家氣象局表示,超級颱風「鳳凰」(國際命名FUNG-WONG)今天在菲律賓登陸,侵襲東部沿海地區,至少造成2人喪生,逾100萬人被迫撤離。
中央社 ・ 1 天前線下超市大玩硬折扣
新聞提要■大陸網路巨頭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繼外送市場後,近期紛紛搶進「社區超市」領域,主打「硬折扣」模式。此舉不僅使電商與在地生活原來的業務分工逐漸模糊,還透過優化供應鏈、產地直送等方式,對上游供應商施加壓力,正逐步重塑社區零售業態。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感冒別亂吞抗生素!男子喉嚨痛求診 醫驚見咽喉布滿「白茫茫雪花」
正值秋冬交替季節,不少人因天氣驟變出現感冒、喉嚨痛等症狀。浙江寧波一名36歲男子卻因自行亂吃抗生素,導致喉嚨痛整整一個月都沒好轉。醫師檢查後驚訝發現,他的咽喉壁竟布滿「白茫茫一層雪花」,確診為真菌性咽喉炎。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樂天桃猿震撼彈 總冠軍教頭古久保健二正式卸任
樂天桃猿球團今(9)日投下震撼彈,宣布原一軍總教練古久保健二正式卸任。古久保在 2025 年球季剛率領球隊奪下台灣大賽總冠軍,球團感謝他四年來的貢獻,新球季的教練團陣容將待明確後另行公布。
鏡報 ・ 1 天前講座結合書展 不同世代創作者談馬祖經驗
(中央社台北10日電)連江縣政府與文訊雜誌社共同舉辦「風的方向,島的心事:馬祖進行式」講座,邀請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分享馬祖經驗,並結合「馬祖書展」,呈現馬祖的文化傳統與海洋精神。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肺阻塞傷肺也傷心!教你「5大抗惡行動」保肺護心、防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67歲的公務員,因肺阻塞惡化送急診,但經治療出院後不到一週就在路邊心悸昏倒,送醫確診有心臟衰竭問題,需再次住院。而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肺阻塞,COPD)過去被視為單一肺病,但國際最新指引首度納入「心血管風險」,指出不只傷肺,更可能「傷心」! 九成肺阻塞中有61%合併心血管問題 惡化風險也增高 根據衛福部113年統計,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氣喘在內,造成超過6,000人死亡1。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全球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簡稱GOLD)在2025年最新治療指引中,首度新增「心血管風險」時,學會進行國內千位肺阻塞病人之臨床普查,全面查看六大風險評估,包含呼吸困難、症狀評估問卷分數偏高、頻繁咳嗽、咳痰、心血管共病事件,以及肺功能較低。結果發現高達九成病人符合至少一項以上指標,其中有心血管共病問題占61%。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補充,根據普查,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風險更是提高4.6倍,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
蘆竹警前進里佳節活動 強化民眾反詐、交通安全觀念
近來桃園市蘆竹區各里紛紛在舉辦「里佳節」活動,由於「里佳節」是桃園市府為各區里民之互動聯誼、里鄰間睦鄰互助功能、發揚傳統文化及加強市政宣導,來共同推動市政建設而訂,因此這活動是里民聯繫及互動聯誼最佳時機。蘆竹警分局也藉此機會,派員針對鄰里居民加強反詐騙及交通安全宣導,強化防詐免疫力及行車安全。
桃園電子報 ・ 16 小時前5歲男童偷溜滑步車出門兜風 員警獲報攔截......他還想跑
桃園市1名5歲阮姓男童昨(9)日上午11點多,趁著爸媽忙著出餐、招呼客人,偷偷牽著心愛的滑步車溜出店外兜風,爸媽發現孩子不見連忙報案,桃園警分局大樹派出所員警獲報,沿男童兜風路線尋人,找到後男童還一度想跑,讓大人又氣又好笑。警方表示,男童當時趁爸媽忙著製作餐點、招呼客人的空檔,偷偷牽著滑步車溜出店外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想瘦肚子免擔心!不用再做局部訓練,跑步就能瘦小腹
每當想要瘦小腹、消除腹部脂肪,就會聯想到坊間各種腹部運動或核心健身操;但想消除小腹、減少腰間贅肉,跑步與有氧運動其實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Yahoo奇摩趣運動 ・ 18 小時前
《鏈鋸人》日本影史名次再上升!全台票房破2.2億登上年度第5名
動畫電影《劇場版『鏈鋸人 蕾潔篇』》持續在全球熱映,日本累積票房粗估已破83.04億日圓(約台幣16.6億元),目前升至日本影史第81名;台灣方面累積票房突破台幣2.2億元,已登上2025年度票房第5名,也是2025動畫電影亞軍。電影上週六(8日)歡慶全台票房突破2億,開始加碼回饋,贈送「水中女神」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新聞女王2》強勢回歸 佘詩曼突襲聊天室「被粉絲喊媽媽」
由佘詩曼和黃宗澤主演的新劇《新聞女王2》延續第一季的高人氣,討論度再攀新高!佘詩曼在劇中以雷厲風行的節奏貫穿全局,舉手投足都散發女王氣場。她對角色要求嚴格,連直升機高空戲都親自上陣,敬業態度令人折服。粉絲看到她一身俐落氣勢,不禁刷起「媽媽」留言,形容她既有...
CTWANT ・ 15 小時前毒駕累犯撞死顧家夫 警:新規「人車分離」減少憾事
桃園市水電工人戴姓男子本月三日下班,一如往常返家途中,遭涉嫌毒駕黃男追撞身亡,相依為命的妻子再也等不到丈夫回家,哭訴「我...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