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不只靠吃藥!名醫親身實踐7大生活處方箋,神奇飲品補鉀排鈉
血壓一旦超過130/80mmHg,就屬於高血壓警訊,而且千萬別小看這個數字。根據研究,只要將收縮壓穩定控制在130mmHg以下,就能讓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降低約17%。
降血壓三寶「運動、飲食、睡眠」,道理人人都懂,但實踐起來總像一場看不到盡頭的硬仗?與其苦惱從何開始,不如直接看看名醫們私下都怎麼做!以下揭曉多位心臟與血液專科醫師親身實踐的降壓習慣,從今天開始嘗試吧!
1.【名醫的餐桌秘密】飲食篇
市原淳弘醫師:我連買便當都先做「這件事」
外食族一不小心就吃太鹹、掉入高鈉陷阱,讓血壓悄悄失控,而「懂得看標示」正是守護血壓的第一道防線。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的高血壓名醫市原淳弘教授透露,他連買超商便當、小菜,都一定會先檢查營養標示,嚴格將每日鈉攝取量控制在2400mg(相當於6g鹽)以內,從源頭杜絕威脅。
渡邊尚彥醫師:餐桌上的「神奇飲品」補鉀排鈉
高血壓名醫渡邊尚彥則分享,吃外食一定要配飲料。但醫師絕不是愛喝含糖飲料,他最愛的是蔬果果昔,裡頭富含鉀,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除此之外,他也推薦牛奶、豆漿,因為其中的鈣質同樣能促進鈉排出、穩定血壓。
2.【簡單的降壓運動】運動篇
谷本哲也醫師:每天4分鐘「間歇運動」鍛鍊心肺
運動,堪稱最天然的降壓藥!血液專科醫師谷本哲也,最推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高強度間歇運動」,他的日常菜單是「20秒腹肌訓練+20秒伏地挺身+10秒休息」,以此為一回合,重複4個回合,每天約20分鐘。如果是運動新手,不妨從「間歇健走」快走3分鐘+慢走3 分鐘交替開始,效果同樣顯著!
東丸貴信醫師:「偷偷累積運動量」的必勝心法
總是沒時間運動?心臟科醫師東丸貴信分享一招「無痛運動心法」。他建議,通勤時多走幾步路、盡量爬樓梯取代搭電梯,只要每天上下班合計能走6000至7000步,再加上辦公時多起身活動,日行萬步的目標其實一點也不難。東丸醫師自己每週實踐四、五天,就連休假也從不鬆懈!(編輯推薦:日本高血壓權威1分鐘降血壓體操!這動作讓你血管軟Q還顧膝蓋)
3.【紓壓的降壓魔法】生活篇
市原淳弘醫師:溫水泡泡澡,放鬆血管身心受益
市原淳弘醫師每天都會泡澡約30分鐘,來幫助身心徹底放鬆。他提醒,泡澡時容易流失水分,最好準備500ml的開水邊泡邊補充水分。但水溫別太燙(40度左右即可)、時間也別太久(10至30分鐘),以免反而造成身體負擔。
溫水泡澡不僅能平衡自律神經、幫助血管舒張,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也指出,泡澡促進血管擴張,可以增加腎臟血流量,對於腎功能不佳者可以達到護腎降血壓的效果。台灣就曾有一位80歲高血壓腎病變患者,每天早晚泡澡15分鐘,3個月後腎絲球過濾率竟從16大幅提升到40!
東丸貴信醫師:一夜好眠是鐵律,別讓睡眠債變血壓債
最常被忽略的降壓關鍵就是睡個好覺!心臟科醫師東丸貴信強調,每天務必確保6至8小時的優質睡眠。市原淳弘醫師則分享自己的助眠秘訣,他通常在睡前1小時堅決關掉手機與電腦,避免藍光過度刺激交感神經而干擾睡眠,還給大腦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市原淳弘醫師:早上量血壓,是監測健康的每日功課
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每天早晨應量血壓2次、間隔1分鐘取平均值,,若發現血壓持續偏高,或有「清晨高血壓」的狀況,應盡快就醫,以免因長期高血壓而出現併發症。市原淳弘醫師做得更徹底,他自己每天早上會固定量3次血壓,時刻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美研究找到天然肺藥!3種水果挽救80%肺功能退化 橄欖油輸了!醫揭最適合炒菜的油是這款台灣之光,3種植物油千萬別熱炒
其他人也在看
高血壓逃兵集團鎖定92案 急診醫:臨床年輕人重度高血壓不到1%
高血壓逃兵集團延燒!內政部今(21日)表示,經清查疑似以重度高血壓逃避兵役的役男,與檢方起訴的假高血壓逃兵集團案進行比對,共有92案具有高度共通性,已函送地檢署偵辦。對此,醫師表示,高血壓與老化密切相關,20多歲即重度高血壓,臨床上可能性不到1%,若一次發現近百位年輕人重度高血壓,如果事實為真,那真的很罕見,否則就是當中有問題。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超紅鹽滷豆花在家做!電鍋版零失敗祕訣曝,5關鍵讓口感超嫩滑
超受歡迎的「鹽滷豆腐」你吃過了嗎?最近有網友發現超市販售的鹽滷豆腐口感柔軟滑嫩,無論搭配鹹食或糖水都很適合,也讓「自製鹽滷豆花」一度成為熱門話題。(編輯推薦:超...
早安健康 ・ 1 天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9 小時前
不用斷食、不用運動!日本明星靠「飯前加1步驟」兩個月狂瘦7公斤!
減肥的方法千百種,從168斷食、碳循環、低醣飲食到運動訓練,大家或多或少都試過幾種,但你聽過「非慣用手減肥法」嗎?這個聽起來有點冷門的瘦身法,其實是許多明星默默實踐過的祕密武器!像是韓國女神全智賢、日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鹿港「甜點正妹」徵婚!條件一公開就有人私訊了
彰化縣鹿港鎮的甜點美女鄭學儀,因為租屋到期,決定把人氣店面結束營業,因為終於有時間可以約會了!同時公開徵婚條件,人好相處、正向開朗、誠信善良、積極努力、善解人意,但強調她沒有嫁妝,因為父母給她出國留學就是最好的嫁妝。 鄭學儀說,她是真心要徵婚,有人認為她在粉專徵婚帶有開玩笑性質,她要鄭重澄清,她認為
自由時報 ・ 1 天前打疫苗也要政治表態? 科興疫苗進入香港,真正刺痛的是信任感
近日,一則來自香港的消息引起筆者注意——香港政府宣布首次引進中國科興公司製造的流感疫苗,並納入本地接種選項。不是新冠疫苗,而是流感疫苗。官方強調這是「多一個選擇」,但對許多香港人而言,「科興」這兩個字早已成為敏感詞,聽到便自動提高警覺。 在香港,疫苗的選擇不再只是醫療決策,往往也被視為政治表態。是否接種科興,不僅關乎個人是否信任科學,更可能被解讀為是否認同中央政府。這種情境,讓原本屬於公共衛生領域的議題,變得高度政治化。 政府強調科興流感疫苗屬「自願接種」,但「自願」一詞在香港社會早已失去純粹的意義。市民不禁質疑,這是否真的是基於醫療專業的考量,還是另有政治意圖?筆者過去在香港生活時,曾見過太多「自願」變成「默默壓力」的場景~從填寫表格到接種疫苗,從選擇品牌到表達立場,香港人早已習慣在自由與安全之間尋求平衡。 如今多了科興這個選項,表面上看似提供多元選擇,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政治表態的工具。是否接種科興,不僅是身體的選擇,更可能被視為身份的表達。 香港長期以「國際醫療中心」自居,醫療制度以專業與獨立性著稱。然而,當科興疫苗被引入並獲得政府背書,筆者不禁擔憂:香港的醫療決策是否仍由本地專業主
中央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景點人次淪「比大小」 旅遊體驗才重要
觀光署修訂景點人流統計方式,學者直言,遊憩景點的統計數據原本用於觀察各景點與往年同期的成長與衰退,協助經營單位檢討服務品質與旅遊體驗,但該數據常被錯誤解釋,地方政府也把數字當成「觀光成績單」,甚至以總人次比大小,導致統計失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從椅子站起來會頭暈?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它」作祟!恐害中風、腎臟病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會頭暈眼花?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姿勢性高血壓作祟!醫師表示,目前普遍將從坐姿站起來的時候,收縮壓上升≥20 mmHg為姿勢性高血壓標準之一,並將其視為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
健康2.0 ・ 1 天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佔了失智症成因的六至七成。對此,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習慣可以在預防阿茲海默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只要在早晨養成6種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6 小時前
不插管不氣切!80歲獨居阿姨做好善終準備 每天1杯蔬果汁手腳靈活
年過八旬的慧心阿姨,身手俐落、氣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她已高齡80歲。4年前丈夫過世後,她開始獨居生活,不僅沒有被孤單擊倒,反而過得更加充實規律。靠著健康飲食與持續運動,她以實際行動證明,老年生活也能活
健康2.0 ・ 9 小時前
57歲伊能靜胖5公斤靠這招減肥!醫加碼4招穩血糖、防胰島素阻抗
57歲女星伊能靜近日在社群上分享近況,坦言最近胖了5公斤,讓她非常震驚,希望能靠著12小時輕斷食減肥回到52公斤。醫師表示,大餐後利用輕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斷食後的食物選擇也很重要,以免
健康2.0 ・ 9 小時前
冷凍蔬菜就不優?正妹營養師曝「1神奇關鍵」:被低估的營養超人!
不少民眾因為沒有時間到傳統市場買菜,會到超市選購冷凍蔬菜,不過卻擔心不夠新鮮,會讓家人吃不安心。營養師陳珮淳表示,冷凍蔬菜才是「被低估的營養超人」!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1750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醫師警告:這年齡前孩子別碰巧克力
萬聖節快到了,小朋友最期待的「不給糖就搗蛋」,糖果和巧克力自然成了主角。不過,很多爸媽常疑惑,孩子到底幾歲才可以吃巧克力呢?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提醒,2歲前最好不要吃。
鏡報 ・ 5 小時前
跨國研究揭「這運動」比超慢跑速效,防癌抗癌都行!專家示範
一群曾罹患癌症但尚未復發的50+女性,僅做了一次高強度運動就成功啟動強效抗癌機制!這是2025年7月由澳洲與義大利團隊跨國最新研究結果,加拿大一位癌症專家更指出,不只是抗癌,想預防癌症,也可以靠做這些高強度運動得到良好效果。最低一天做15分鐘,一週五天就可以!一文拆解運動如何抗癌與防癌?哪種運動效果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
流感還有二波高峰「時間點」曝光! 40歲年輕男發病住院五天速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十月第一波流感高峰挺過了,但接下來還有二波高峰!疾管署今(21)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二週下降,代表十月高峰已過,不過,疾管署最新數理模式推估,接下來流感還有二波高峰,分別會在12月初以及農曆過年前後達到顛峰,民眾不能掉以輕心。而上週國內新增10流感死亡個案,最年輕僅40多歲,本身有糖尿病屬高危險群,但沒...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長期戴降噪耳機恐傷聽力 醫:應遵守60/60原則
28歲「阿信」每天都到圖書館拚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從早到晚都戴著降噪耳機,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睡眠,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如果持續未改善,恐會造成聽力退化。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