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台灣「刺蝟」戰略:已有雄風反艦飛彈,為何仍需千枚美製魚叉?

戰略風格/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主筆
隨著首批美製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Harpoon Coastal Defense System, HCDS)5輛發射車、1輛雷達車運抵台灣,象徵我國軍備發展迎來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正式集齊了「岸射、艦射、空射、潛射」四位一體的魚叉飛彈家族。
有人提出疑問:台灣早已是全球公認的「反艦飛彈強權」,能自力研發世界上僅少數國家擁有的「倍音速長程反艦飛彈」雄風三增程型,加上近年強調國防自主,武器國造,那為何我軍仍需耗資數十億美元,外購大量飛行速度為亞音速的魚叉飛彈?
若僅從單一武器的性能數據比較,無疑會陷入迷思。事實上,這項決策背後,並非簡單的武器「誰優誰劣」之爭,而是一項深思熟慮的戰略佈局。

本文將從「戰術互補」、「系統整合」、「產業分工」、「國際協作」等四個關鍵維度,深入解析我軍採購魚叉飛彈背後的深層戰略邏輯,並闡明這為何是一項追求「1+1>2」整體作戰效益的關鍵決策。
一、戰術互補:打造敵軍無法應對的「複合式飽和攻擊」
現代海戰中,任何水面艦隊都建構了由遠至近、由高到低的多層次防空火網。從長程的防空飛彈、中程的點防禦飛彈,到最後一道防線的近迫武器系統(CIWS,俗稱方陣快砲),其目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偵測、鎖定並攔截來襲目標。
因此若攻擊方的戰術過於單一,例如僅使用同一種導引方式、同一飛行模式的飛彈進行攻擊,將很容易被敵方的防禦系統預測並予以反制。
這正是我國同時部署國造雄風與美製魚叉系列飛彈的核心戰術價值所在,打造一個讓敵軍防空系統陷入混亂與癱瘓的「複合式飽和攻擊」體系。以雄三與魚叉為例,這兩款飛彈在飛行特性上存在根本差異:
A、雄風三型(超音速突防):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超過2馬赫的飛行速度,意味著從敵艦雷達偵測到它的蹤跡,到飛彈命中目標,防禦方僅有極其短暫的反應時間,極大壓縮敵方的決策迴圈,使其防空系統來不及反應或反應不及。
如果敵艦沒有空中預警,因為地球曲率的緣故,飛彈「躍出水平線」,才會被敵艦雷達偵測到,這個距離依照飛彈的飛行高度,而有所不同。假設飛彈在貼海10公尺的高度飛行,敵艦雷達在桅杆上的高度25公尺,則飛彈距離敵艦29.1公里時,才有可能被第一次偵測到。
此時敵艦的反應時間只有短短的34秒左右,這是理論值,在真實戰場上,這個時間會被以下因素大幅壓縮:
1、雷達掃描與確認延遲 (約5秒): 雷達天線通常需要連續捕捉到目標2至3次,並經過系統解算,敵我識別等流程,才能建立穩定航跡、確認是高速來襲的威脅,而不是海面雜波或友軍目標。
2、戰鬥系統決策與武器分配延遲 (約5-10秒): 確認威脅後,艦載戰鬥系統需要進行威脅評估、目標排序、分配最適合的武器(如用飛彈或近迫系統),並將指令下達給發射系統,直至武器發射,這個過程也需要數秒鐘。
3、武器發射與飛行時間: 防空飛彈或近迫系統的砲彈發射後,也需要時間飛行至攔截點,並且並非100%成功,若失敗還要重複攔截。
綜合以上因素,扣除必要的系統反應時間後,艦長與操作人員真正用來下達最終決策、並應對突發狀況的「有效防禦時間窗口」,可能僅剩下10至15秒。
B、魚叉飛彈(高亞音速掠海突防):魚叉飛彈的飛行速度雖不如雄三,相較於雄三飛彈僅給予敵艦約34秒的理論反應時間,飛行速度約0.85馬赫的魚叉飛彈,雖然會讓敵艦的反應時間拉長至120秒左右。但魚叉飛彈優勢在於成熟的、經過實戰考驗的掠海飛行彈道與電子技術等方面。
它能長時間維持在距離海平面極低的高度飛行,利用地球曲率和海面雜波的掩護,大幅縮短被敵艦雷達發現的距離。此外,成熟的控制軟體、導引方式與電子反反制能力,也使其在飛行途中有更多的路徑規劃彈性,以及較不畏懼敵方的電子干擾。
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攻擊模式被組合運用時,其戰術效益便會以倍數增長,在想定的攻擊情境中,我軍可以發動一個精心設計的攻擊波次:首先發射多枚魚叉飛彈,配合雄風二型飛彈,利用其掠海飛行的特性,從多個不同方位悄然接近敵方艦隊。
當敵艦隊的防禦系統開始偵測到並手忙腳亂地應對這些來自低空的亞音速目標時,飛行速度更快的雄風三型飛彈此刻才從高空或另一角度切入戰場。
這將迫使敵艦的防空系統陷入一個致命的決策困境:其雷達與火控系統必須在同一時間,處理來自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速度(超音速與亞音速)、不同雷達訊號特徵的多重目標。
近迫武器系統可能正疲於應對來襲的魚叉飛彈,而無暇顧及稍後才突入攔截範圍的雄風三型。這種無法預測的複雜攻擊波次,將極大地消耗並癱瘓敵方的防禦能量,從而為我軍的飛彈創造出更高的突防機率,達成真正的飽和打擊效果。

二、系統整合:美系平台的「唯一解」,避免高昂的整合風險
武器系統的整合,遠比外界想像的複雜,現代化的戰機或軍艦,更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整合體」,任何武器要能在此平台上順利運作,都必須與這套核心系統的軟硬體「無縫接軌」。
這正是採購魚叉飛彈最務實、也最無法迴避的技術現實:我國向美國採購的主力作戰平台,例如F-16V戰機、P-3C反潛機、紀德級與派里級軍艦,甚至由荷蘭採購的劍龍級潛艦,其作戰系統在設計之初,就是以美系的武器標準(如魚叉飛彈)進行開發與整合的。
換言之,這些平台的火控軟體、掛架的電路管線、飛行員或操作員的介面,都已為魚叉飛彈「量身打造」。
若要將國造的雄風飛彈掛載於這些美系載台上,即便假設美方同意,仍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不僅僅是修改掛架的硬體工程,更牽涉到最敏感、最核心的「火控軟體源頭碼」(Source Code)修改。這需要美方原廠開放其最核心的商業與軍事機密,再由我方與美方工程師耗費數年時間進行修改、整合、測試與驗證,整個過程不僅曠日廢時、費用極其高昂,更充滿了無法預知的技術風險。
因此,直接採購與這些平台原生相容、可謂「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魚叉飛彈,是確保武器系統穩定性、降低整合風險,並以最快速度形成完整即戰力的唯一務實途徑。這並非否定國造武器的價值,而是在認清技術現實下,所做出的最有效率的選擇。
三、產業分工:加速戰備存量,釋放國防研發能量
國防自主與武器國造,無疑是台灣必須堅持的道路,中科院研發的雄風系列飛彈,其性能已達世界頂尖水準,是國家安全的基石。然而,建立一支足以應對高強度衝突的嚇阻力量,不僅需要「質」的精良,更需要「量」的充足。
現代戰爭是高度消耗的,龐大的彈藥庫存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嚇阻力。
在此現實下,我們必須探討國防產能的物理限制:中科院雖然擁有優異的研發能力,但其生產線的產能終究有限,根據公開資訊與預算書推估,國造雄風二型歷年產量合計約400枚,雄風三型現役與增產計畫合計約300枚以上,再加上增程型雄三的產能,至2026年時,我國擁有的各型雄風反艦飛彈總數約在760枚左右。這個數量雖然可觀,但若要建構一個能應對全面衝突的龐大戰備庫存,單靠國內產能緩不濟急。
魚叉飛彈是一款歷經多場實戰驗證、生產線成熟、可大量供應的武器。這正是外購魚叉飛彈的第二層戰略意義: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極大化我國的飛彈總庫存。
我國採購的各式魚叉飛彈總數,包含新購的400枚岸射型,總數將超過1000枚。這意味著,透過外購,我們能迅速將反艦飛彈的總庫存提升至1700枚以上,達到世界名列前茅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這項採購實現了國防資源的「戰略分工」:將部分需求透過外購滿足,能讓中科院寶貴的研發能量與有限的產能,從相對成熟的反艦飛彈生產中釋放出來,轉而專注於更具突破性、更符合不對稱作戰思維、且無法假手他人的尖端武器研發上,例如射程更遠的陸攻型雄二E巡弋飛彈、性能更強的增程型雄三飛彈,乃至於下一代的高超音速武器。
這種「該買的用買的,該做的自己做」的務實策略,才是兼顧短期戰備與長期發展的最佳途徑。

四、國際協作:一把無形卻關鍵的「盟邦作戰鑰匙」
在現代戰爭中,單打獨鬥已不復存在,戰場的勝負,往往取決於情報的精準度與友軍的協同程度。魚叉飛彈不僅僅是一款飛彈,它更是一張進入美軍及其盟邦聯合作戰體系的「門票」:作為美軍與日本、南韓、澳洲等盟邦海軍的標準反艦武器,魚叉飛彈採用了共通的作戰系統與數據鏈。這意味著,我軍裝備魚叉飛彈,在戰時的「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將遠超國造武器。
這種互通性的實質戰略意義,體現在被稱為「協同作戰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或俗稱「A射B導」的先進戰法上。
省略過多的技術流程,最簡單來說,就是由B單位(可能是飛機、船艦或無人機)負責偵察與鎖定目標,再將目標方位與射控數據,透過數據鏈傳遞給A單位,由A單位發射飛彈,而後續的飛彈中繼導引與路徑修正,也是由B單位處理,A單位發射完飛彈,即可轉移陣地。
前述戰法在台海防衛作戰中,具有極大的戰術彈性,一個假設的想定場景是:我國的F-16V戰機在自身雷達未開機、保持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接收到來自友軍(例如美軍或日軍的P-8A反潛巡邏機或RC-135電偵機)透過加密數據鏈傳來的敵艦目標資訊。我方飛行員僅需依據這些「餵到嘴邊」的精確數據,按下發射鈕射出魚叉飛彈,飛彈便會自動飛向目標。
在此過程中,我方戰機的暴露風險降至最低,而提供情資的友軍單位則遠在數百公里之外,並未直接參戰。
這種模式並非空想,正如俄烏戰爭中,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被擊沉的戰例所揭示的,烏克蘭發射的飛彈背後,極可能有北約提供的精確實時情資使其位置曝光,並伴隨電子干擾支援,以致俄艦無法反擊,才會被烏克蘭反艦飛彈輕易擊沉。
採購魚叉飛彈,正是我國將這種先進協同作戰模式納入實戰選項的關鍵一步,它提供了一種無形卻極具嚇阻力的戰略潛力。
從軍備數量到戰略思維的全面升級
總結而言,「有了雄風還買魚叉」從來不是一個零和賽局的選擇題。大量部署四款不同構型的魚叉飛彈,並非對國造雄風飛彈的重疊投資,而是一種基於「戰術彈性、系統整合、戰備存量、盟邦協作」四大深層考量下的高瞻遠矚之舉。
此舉的意義,遠不止是將我國反艦飛彈總庫存推升至世界前列的規模。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台灣的建軍思維,正從單純追求個別武器性能的「平台中心戰」,朝向一個更宏觀、更具彈性的「體系作戰」概念演進。
透過這兩種飛彈系統的互補搭配,台灣不僅大幅提升了反艦火力的數量與打擊的複雜度,更是在無形中強化了與民主陣營的軍事互通性,並確保了國防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這是一場從軍備數量到戰略思維的全面升級,真正構築了一道讓任何潛在敵人都必須嚴肅面對、難以跨越的制海屏障。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機場守備部隊擋得住中國空降裝甲車嗎?
王丹專欄:習近平的稀土管制是一場宣傳戰而非持久戰
宋國誠專欄:中國末路突圍 美國極限反制──美中稀土大戰正式開打
其他人也在看

軍統局長毛人鳳的悲歌:被周遭人孤立,死後妻子還與蔣介石侍衛長同居
曾叱吒風雲、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軍統局長毛人鳳,一生權傾一時,卻在晚年陷入極度孤寂。1955年,他病重時身邊竟無一人照料,連妻子向影心也未曾探視。更令人唏噓的是,毛人鳳死後不久,這位曾陪他登上權力高峰的女子,竟與蔣介石的侍衛長同居。這樣的結局,既諷刺又帶著報應意味:這位特務頭子的一生,從光芒萬丈到眾叛親離,跌宕如戲。(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熱帶擾動醞釀中!氣象粉專揭成颱幾率 「1關鍵」決定雨還要下多久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與低氣壓影響,今(21)日新竹以北及宜蘭地區整天有陣雨,部分地區出現大雨或豪雨。氣象粉專指出,台灣東部外...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澳機侵入西沙領空!陸罕見四字表述警告 專家:下次或遇殲-20
澳洲一架P-8A「海神」反潛巡邏機19日未經大陸政府批准,非法侵入大陸西沙領空,遭到解放軍南部戰區海空兵力跟蹤監視及警告驅離。大陸軍事專家指出,解放軍在此次聲明中使用「有力反制」四字表述極為罕見,顯示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楊丁元爆料聯電真正創辦人是方賢齊
外界對聯電創辦人常以為是曹興誠,台灣半導體業第一代元老、同時也是華邦電子首任總經理楊丁元(楊秉禾)今天參加老友史欽泰的新書發表會,他在致詞中以歷史見證者爆料,聯電其實沒有創辦人,如果說要有創辦人,真正的創辦人是當時工研院院長方賢齊。科技界的一代典範─史欽泰自傳《十里天下》,今天在清大舉行出書發表會,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哪來的勇氣?海鯤號交艦跳票 顧立雄坦言太樂觀 綠委也搖頭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確定無法如期於今年11月底交艦。國防部長顧立雄20日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表示,潛艦若是首次自製,國際上一般需要7年,甚至有國家花了16年才完成,我國海鯤號在建造時程的安排「確實沒有理解現實可能遭遇的困難」。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也坦言,海鯤號測試時間僅安排6個月,是「過於樂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顏志琳服役涼山鬼有多強?執行敵後滲透「斬首任務」 不輸美軍海豹部隊
陳柏霖、修杰楷、Energy書偉、棒棒堂小杰等4名男星今(21日)涉逃兵遭逮捕,坤達則因出國未到案。網友挖出天團「動力火車」成員顏志琳曾在「涼山特勤隊」服役的經歷,驚呼是神一般的存在。「涼山特勤隊」因為具有高空、地面、水域等三棲滲透、突擊作戰能力,甚至還要經過雪地作戰訓練,是支「全方位戰力」的特種部隊。也是國軍的斬首部隊,戰力媲美美軍海豹部隊、三角洲部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棒棒堂小杰認「花30萬買假病例」 阿緯被打臉首發聲:我感到非常的遺憾
21日檢方開啟第三波兵役調查,今年2月、5月已經分別執行過兩波掃蕩,拘提3名共犯及多名藝人,像是王大陸、陳零九、威廉、Teddy等欲閃兵或閃兵成功的役男。21日一早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的小杰以及書偉都被拘提。對此,小杰經紀人表示,「配合司法單位調查,正在了解中,謝謝。」由於阿緯3天前才在金鐘慶功宴上打包票其他人兵役都沒有問題,沒想到立刻被打臉。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3 小時前
首批岸置魚叉反艦飛彈年底接裝 濱指部明年元旦成立、編裝7月生效
我國向美採購100套、400枚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現由海軍海鋒大隊進行先導接裝訓練,因應明(2026)年編成濱海作戰指揮部;對此,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中將昨(20)日接受質詢時證實,濱海作戰指揮部明年元旦成立後、編裝預估7月生效,至於首批魚叉飛彈彈體及相關裝備,預計今(2025)年底、明年初接裝,依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黃安被爆台灣戶籍被取消!他火大發文嗆:憑什麼?
娛樂中心/周孟漢報導62歲男星黃安近來將工作重心移往中國,過去主打「熱愛祖國」口號的他,經常講出親中言論,導致許多台灣人反感,不過黃安近年因為罹病關係,讓性格有所轉變,幾乎完全沒在談政治。不過,近日外界卻傳出他「台灣戶籍遭取消」,讓他氣得發文再嗆台灣「憑什麼呀?」,甚至直喊「和平要送人了」,引發眾人揣測。
民視 ・ 2 小時前
坤達閃兵役《綜藝玩很大》主持不保?三立回應了
Energy坤達因為閃兵役,緊急取消原訂的錄影行程,搭機從加拿大返台,一下機就遭到檢調拘提,他也承認自己當年花30萬造假高血壓病例。由於《綜藝玩很大》仍在播出中,坤達是否繼續主持也成為焦點,對此三立電視稍早作出回應。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小時前
台男星閃兵「全因4字」!網紅籲封殺不忍了:沒膽的人幹嘛看他作品?
藝人閃兵案21日新北檢發動第三波行動,警方拘提帶回涉案4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成員張書偉分別以50萬元交保,棒棒堂小杰(廖允杰)35萬元交保。另Energy同團成員坤達也涉案,因工作出國,警方上門時撲空,今(22)日清晨6點30分返抵桃園機場準備面對。對此,網紅「飛鳥7年級大叔的冷笑話」直言,這些閃兵藝人多半是因為覺得「浪費時間」4字而逃兵,就他而言,自己不會再想看這些人的作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炫富始祖」豪車名包曬不停 她認了頭銜造假形象全毀
連千毅小四林熙娜穢土轉生後,搖身一變成為生技公司高層,還是董事長的情婦。對於新生活相當滿意的她熱愛炫富,喜歡買保時捷、愛馬仕來犒賞自己,卻被控訴涉嫌洗錢。娛樂圈不乏因炫富炫出問題的人,甚至有人為此形象全毀。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快訊/明4縣市達停班停課標準!北北桃宜雨彈炸整週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部、東部地區今(21)日起雨勢明顯增強,氣象署預估降雨將一路下到週六(25)...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吳宗憲抵達加拿大「3句吐心情」 坤達一抵達就急「返台投案」
21日檢方開啟第三波兵役調查,今年2月、5月已經分別執行過兩波掃蕩,拘提3名共犯及多名藝人,像是王大陸、陳零九、威廉、Teddy等欲閃兵或閃兵成功的役男。21日一早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的小杰以及Energy書偉都被拘提,坤達也在名單內,不過他一早人飛到加拿大錄《綜藝玩很大》,他一下飛機便會返台。吳宗憲則表示,「勇敢面對,剛下飛機,蠻無言的」,他也表示坤達已經返台,其他人則待在加拿大繼續工作。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2 小時前
「黃金三雄」暴跌失守月線!最重一度挫5% 專家:反彈就賣
受到地緣政治動盪與美國降息預期影響,黃金價格大幅跳水,一度創12年來最低,衝擊黃金三雄股價,其中以佳龍(9955)盤中跌逾5%最深,專家表示,「三檔均已跌破月線,可趁任何反彈減碼、賣股。」
Yahoo奇摩股市 ・ 1 小時前
LINE停用注意!官方:11月起3類用戶恐無法收發訊息、講電話
現在科技發達,幾乎人手一支手機,然而,當通訊軟體版本要求提升時,部分舊裝置用戶可能面臨無法繼續使用服務的困境。LINE官方宣布重要政策異動,11/4起停止支援13﹒20﹒0以下版本的應用程式,屆時將有
食尚玩家 ・ 1 天前
化病劫拚新生/獨家!腦血管病變逆轉人生 六月合夥當酒店集團女大亨
女星六月(蔡君茹)近來悄悄展開全新人生篇章,成為「慕舍酒店集團」合夥人。但其實這一切起因是她在今年初「大病一場」,找不出病因、一度動念退休養身體,卻在研究所恩師邀請下,決定投資200萬元,從演藝圈跨界餐飲圈,笑稱自己「變身餐飲界小白」。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