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臉書粉專竟嗆綠「您哪位」 網反諷:你們批評總統時又是哪位?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國民主席選舉甫落幕,民進昨(18)日於臉書粉專發文,呼籲新主席鄭麗文能回歸理性問政,將國家利益置於政之上,並強調朝野應共同抵抗中國各種滲透行為。不料,國民官方粉專竟只以一句自認幽默的「您哪位?」來回嗆,反被網友開酸。
民進發言人吳崢表示,期盼新任主席能堅守主權立場,將守護台灣安全置於政利益之上;第二,期盼國民在國會能理性監督、積極問政,不再陷於意識形態的杯葛,更不應提出傷害台灣、違憲違法的法案。
吳崢提醒,這次國民主席選舉過程中,已明確顯示中國勢力的介入與滲透,新任主席以及國民全上下都應審慎防範,國家安全零容忍、沒有灰色地帶,朝野應共同加強國安防護,抵抗中國各種滲透行為,更不應因政私利與中國唱和,甘做認知作戰的在地協力者。
不過,國民卻相當不買單,於昨晚8時12分在臉書發文寫下,「有關本主席選舉,國民對民進相關評論的一個提醒,您哪位?」引發熱議。
對此,網友回應,「真是吹皺一池春水」、「急了」、「選個這麼親中的,後面選舉是不想選了嗎?」、「選個這麼親中的,是不演了嗎?」、「團結都還沒學會,嘴人倒是挺快的」、「你們批評總統時又是哪位?可以講別人,別人不能講你們?」
相關言論持續在社群擴散,國民留言區也呈現正反兩極的評價,外界質疑,面對中國介選等嚴肅的國安議題,藍營應更嚴肅以對,並支持修改國安法等相關規範。
原文出處:快新聞/藍臉書粉專竟嗆綠「您哪位」 網反諷:你們批評總統時又是哪位?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板橋、魚津簽署觀光交流MOU 山田摩衣積極促成台日城市合作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吳思瑤:就是第二個洪秀柱!
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達成立即停火協議 後續會談本週登場
其他人也在看

新壽合意解約成本40億?李四川給答案了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海外總部有望落腳北士科T17、T18!標得地上權的新光人壽今(22)日召開董事會,在北市政府同意返還新壽已支付的相關成本的提前下,願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地上權利契約。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伊朗高官女兒婚宴穿「爆乳裝」不戴頭巾 外界怒批雙標
綜合外媒報導,前安全首長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是伊朗國防委員會成員,也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的高級顧問,近日他女兒去年的婚禮影片中在社群流出,女兒穿低胸、無肩帶的婚紗,頭上的面紗幾乎是透明的,沒有覆蓋頭部,沙姆哈尼有出現影片中,且部分賓客未...
CTWANT ・ 17 小時前
「綠友友肥得流油,治國人才卻掛零」!藍委揭蔡賴執政真相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受訪時表示,台灣承諾整個台積電供應鏈赴美投資。對此,國民立委牛煦庭提出嚴厲批評,指責蔡英文執政期間「吃老本」,培養了許多「綠友友」,卻未能培養治國人才,導致賴清德政府被意識形態框住國家利益,最終只能順從美國要求,這是國家的災難。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2026在日中國移民將破百萬 日人憂心政經失衡 買樓漲三倍租逼搬?自組民間警察組織?中國擴張下的隱形危機|無聲入侵 隱形戰場|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我們常聽到「Made in China」,過去只是平價商品的代名詞。如今,中國輸出的卻不只是貨品,還包括軍演恫嚇、資金與人口的滲透,甚至無形的資訊戰,在在挑戰整個亞太地區的民主與安全。 臺灣與日本並肩站在這場挑戰的最前線,特別是日本,因為中國移民潮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法務省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底,在留外國人逼近377萬人,其中,中國籍就超過四分之一,達到87.3萬人,是最大的族群;預估到了2026年將突破100萬人!這使得日本的城市風貌、生活型態、教育與文化傳統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日本各界也提出警告,憂心他們究竟該如何在國際化與社會不安之間取得平衡? 鏡新聞記者深入日本,發現有鄉鎮儼然成為了小小中國城,走訪朝野議員紛紛示警,日本參政魁神谷宗幣更直言,中國移民數激增,「甚至出現中國人組成的民間警察組織」。 日本大開投資移民之門,想填補經濟缺口,卻也憂心各種失序亂象。日本建設公司社長坦言,有中國人買下出租公寓,卻突然將房租調高三倍,強迫原住日本居民接受,「若不接受就請搬走」!這樣的紛亂正悄悄襲捲,各界開始警覺這場「不開火的戰爭」,正挑戰著亞太安全。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反中理由失效?謝寒冰見綠營1舉動:急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戰落幕,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5位對手,順利接下魁新職;民進18日立刻發表對鄭麗文的「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由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需要敢跟民進對著幹的主席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前立委鄭麗文在上週末的國民主席選舉中勝出,將接棒朱立倫成為國民主席,不久之後的2026地方選舉、2028大選更是重要任...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成為百年老店第2位女性魁;儘管囊括逾半得票,鄭就任後馬上就要面對2026的九合一選舉提名與藍白整合課題,如何恢復內團結,以及甩脫親中立場標籤,成為她三大嚴峻挑戰。內人士直言,鄭獲紅統派支持攀頂,這些舊人馬是否影響她鋪排內高層人事、與立院團如何對話,進而拉抬國民的支持度,縮短意與民意落差,是她就任主席後首要觀察的指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綠營反對再修年改法案!羅智強嗆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提案修《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20日也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民進批國民又要反對年金改革,國民立院團今(22)日開記者會反擊,勞保即將破產,...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

曝「國民每年3億支出是沉重負擔」 羅智強捐50萬:響應鄭麗文小額募款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新任主席後,為因應內財務挑戰,呼籲員發起小額募款。對此,藍營立委羅智強今(22)日宣布捐出新書所得款50萬元給國民,透露這筆捐款,對他而言有三層意義。羅智強表示,為因應國民...
華視 ・ 14 小時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麗文選前多次強調,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藍白合議題,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將建立雙方協調機制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不是我說了算。」鄭接下來怎麼續走藍白合,內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鄭盼見習近平 他憂:更容易插手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選後也不避諱說,願意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說,這場選舉的結果將對台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國民的底色已由藍轉紅。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勝出!趙少康不認壓垮郝龍斌選情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副主席郝龍斌,力挺郝龍斌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選前指控中國介選,引發爭議,選後趙少康被罵翻。不過趙少康21日晚上在節目說,不認為自己是...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老趙,現在才想「呼群保義」已經來不及了
鄭麗文在回覆習近平當選賀電的函文中指稱:「海峽兩岸於一九九二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有媒體宣稱鄭麗文回到了國民立場,是以「一中各表」回覆習近平。但這說法其實是在指鹿為馬,扭曲事實。鄭麗文所言出自2016年前中央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是謂「各表一中」,而非1992年國民政府所轄的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的「一中各表」的定義。鄭麗文當選主席之後發出的第一份函文就偷樑換柱乾坤大挪移,將共對兩岸的基本立場悄悄地塞進國民的嘴巴裡。
鏡報 ・ 19 小時前
韋安觀點》主席選完了為什麼還在鬥?從國民內耗到南明亡國的鏡鑑
今天是2025年10月21日,距離國民主席選舉已經過去三天。按理說,選舉結束、結果揭曉,應該是翻過一頁、向前看的時候。但國民內部的火藥味不僅沒有消散,反而愈演愈烈。這種選後還在持續升級的內鬥,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到底怎麼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綠通過4縣市長人選!賴清德:台灣向前邁進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今(22)日舉行中執會,會中通過四名縣市長人選,包含台中市徵召綠委何欣純、台東縣派出綠委陳瑩、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綠委王美惠出戰嘉義市。主席賴清德表示,民進必須...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