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北市部權更迭 2026松信、士北市議員新人參選空間將重新盤整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迎戰2026縣市議員選舉,台北市議員選戰是國民多數新人搶攻戰區,松山信義區更是重中之重,新任市部主委戴錫欽是否維持前主委黃呂錦茹「新人+3」構想,影響新人布局。戴昨受訪證實,要再整體評估才能決定+2或+3。
戴錫欽表示,國民2022年在松信區提名5席參選,最後5人都當選,如今議員王鴻薇與徐巧芯以轉戰立委,民進也有議員許家蓓離世,這區本來就是很多新人瞄準的選區,國民在松信區一定也會再提新人、一定會有初選。
只是國民在松信區市議員選舉,新人要提名+2或+3?戴錫欽說,這要看後續選區狀況、新人爭取選票能力與各可能提名情形,再整體評估;自己接下來會徵詢所有現任籍市議員想法,之後也會做民調參考,再最後決定。
據了解,目前有意爭取國民提名參選明年松信區市議員者眾,包含前美女發言人李明璇、前北市青工總會長滿志剛、富錦里里長李煥中。此外,另一前美女發言人楊智伃、立法院長韓國瑜辦公室主任許原榮也獲勸進。
民眾部分,傳已整合將提名由副秘書長許甫參選松信區市議員。
民進部分,市議員洪健益傳將交棒兒子洪宣明,市議員許淑華也將放棄連任,由堂弟許譽騰與辦公室主任連峻毅競爭接棒資格。此外,英系擬推前士北區市議員呂瀅瀅接許家蓓遺缺,另有湧言會新人郭凡也表態參選。
黃呂錦茹因官司問題,確定不續任台北市部主委後,國民明年北市議員提名策略與布局,確定將重新來過。戴錫欽表示,目前僅可確定,至少會提名本屆當選席次數的31席,再力拚國民繼續在市議會獨立過半。
至於各區市議員提名席次數,是否再新增新人參選空間?戴錫欽坦言,目前除現任席次較明確外,各區是否增額提名,還要再看各區情況;應確保一定會確保,也會盡力把我們的席次極大化,不過不會自我膨脹。
戴錫欽表示,之後也會與台北市長蔣萬安交換意見,並與中央確認,新人與青年初選民調加權的門檻與保障程度,是不是跟上次一樣標準,當前還有太多變數還沒確定,也有很多東西還要去協調處理,最終提名席次還要盤點。
而依據黃呂錦茹原本構想,明年北市議員在士北區擬提4+2席、港湖維持5席、松信區擬提5+1席、中山大同區維持4席(2022落選1席)、中正萬華維持4席、大安文山維持8席、平地與山地原民選區各維持1席。
其中,松信區要拚拿回第6席、中山大同區也要力拚拿回第4席,士北區則盼引入外援前議員楊靜宇與前市議員林瑞圖之子林揚庭後,擴增當選席次。
戴錫欽表示,士北區無籍友擬參選人多,也要思考楊靜宇、林揚庭加入後得票實力,另外籍市議員陳重文官司是否將影響連任,也都要綜合考慮,才能決定提名數。而中正萬華區籍市議員應曉薇官司影響,也是提名變數。
至於推動藍白合是否影響提名席次?戴錫欽澄清,不會犧牲藍營市議員小雞權利,只是會很務實、有前提的看待兩合作這件事,若民眾願支持蔣萬安連任,在他們沒母雞情況下,從合作角度,蔣也該為他們議員參選人站台。
更多太報報導
若2026北市長選舉藍白合 戴錫欽:蔣萬安可幫民眾市議員參選人站台
國民著手草擬2026縣市長提名辦法 「藍白合」是提名四樣態之一
拚2026縣市議員選舉 國民:「N+1」制度、青年新人加權百分百「不會倒退嚕」
其他人也在看

民進台北提名大亂鬥!六大熱門人選被點名 吳沛憶:越多討論越好
即時中心/温芸萱、魏熙芸報導各派都在積極布局2026地方大選,其中首都台北市提名更是焦點。而民進除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已正式遞交參選意願表,內外還陸續點名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前副總統陳建仁等多位具影響力人士。對此,立委吳沛憶今(15)日表示,民進推出的人選,形象要超越政、能與年輕世代及市民有效對話,討論的人越多,越有助於找出最強戰將,提升勝選機會。民進積極布局2026年大選各縣市首長提名人選,其中首都台北市被視為最關鍵戰場。但由於內目前僅有吳怡農正式遞件表態,許多人都被點名可能參選,包含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以及外界點名的立委莊瑞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等人,討論熱度不斷升高。甚至曹興誠公開推薦沈伯洋,前副總統陳建仁也被部分支持者推舉。吳沛憶今(15)日上午出席「艋舺盃桌球賽」時受訪指出,近期首都市長人選話題在內外都十分活絡,許多人都被點名可能參選,立委王世堅、莊瑞雄、沈伯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及陳建仁都被納入討論名單。吳沛憶認為這是好事,民進要的就是推出一個最具競爭力的人選。吳沛憶強調,民進在台北市要贏,推出的參選人必須具備超越政框架的形象,能夠展現鮮明的個人風格,並有效觸及年輕族群及市民。她認為,只要討論的人愈多,中央就能在公開討論下找出最能代表民眾期待、最具競爭力的候選人。原文出處:快新聞/民進台北提名大亂鬥!六大熱門人選被點名 吳沛憶:越多討論越好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槓上花蓮縣府!中配村長遭解職竟「訴願成功」 內政部出手說重話高雄清晨車禍!混凝土車疑「視線盲區」釀悲劇 婦人遭撞命危普發1萬傳災情?「戶頭入帳突被鎖」領不到錢 金管會清查結果出爐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角逐彰化縣長 藍綠白八仙過海
距明年九合一大選投票日還有1年多,下屆彰化縣長可能人選藍綠白共多達8人,民進4人均完成內意願登記,競爭激烈;國民、民眾在「藍白合」共識下,誰將出馬與民進一較高下,受到高度關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2026誰當新北市長最看好? 近6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驚人
朝野各積極備戰2026新北市長選舉。入口網站「Yahoo奇摩」10日起至14日針對「2026新北市長選戰,你最看好誰當選?」進行網路投票,46%的網友最看好國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選新北市長。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于北辰道歉「對不起,不會有下次」 原因與韓國瑜有關!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通緝令,總統賴清德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沈,但韓卻稱這是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看到韓國瑜的相關言行,覺得很後悔曾投票給韓,「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把他留在立法院才是糟蹋!曹興誠:投沈伯洋一票就是投民主自由一票
民進立委沈伯洋遭中國以涉「分裂國家罪」立案調查,更揚言全球抓捕,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建議,民進應徵召沈伯洋參選台北市長,話題不斷。曹興誠今(16)天再進一步說明,為什麼沈伯洋應該代表民進競選台北市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王義川1句話打臉自己人!他直呼:刀刀見骨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落腳T17、T18,新壽解約案昨(12)日送議會備查,藍綠白議員一致支持。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在12社群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問題?」;對此,粉專政客爽今(1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獨家/高嘉瑜真的要來了?傳拍板代表綠營參選港湖議員 內人士曝真相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民進前立委高嘉瑜,先前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應該會選」,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披綠袍參選南港內湖議員,甚至是地方縣市首長;不過,現傳出高嘉瑜已被拍板定案會代表綠營角逐港湖議員。對此,內人士也向《民視》透露真相,相關內容也曝光了!
民視 ・ 5 小時前
獨/傳脫參選高雄市長!林岱樺「1句表態」揭內現況
政治中心/周希雯報導2026年九合一選舉倒數1年登場,民進近期陸續拍板各縣市長參選人,尤其接棒高雄市長陳其邁的初選競爭激烈,高雄立委林岱樺、許智傑、邱議瑩、賴瑞隆都表態有意參選,將面臨「4搶1」提名大戰。如今候選人們都卯足全力在跑基層,其中沉寂8個月的林岱樺,近期現身造勢晚會現場頗為轟動;對於傳出未獲提名將「脫參選」,以及內先前掀起一波表態力挺她參選,林岱樺也給出了答案。
民視 ・ 1 天前
花蓮陸籍配偶村長遭解職提訴願成功 縣府撤銷原機關處分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為在台陸籍配偶,2022年首度參選並當選,但在8月1日遭鄉公所解職,成為全國首名因中國國籍問題遭解職的村長。鄧萬華提起訴願,經花蓮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分,認為富里鄉公所違反行政程序法,並要求鄉公所另為適法處理。鄧萬華得知後,僅簡單回應,還沒收到正式公文,不便多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台灣有事」言論發酵? 中國外交部突發「暫勿前往日本」通告
日本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起中國不滿,兩國因此議題關係緊繃,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今(14日)突然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這項緊急通告援引日本社會治安持續惡化以及政治言論衝擊兩大理由,形同對日本發出非比尋常的旅遊警示,可能將影響兩國的人員交流和觀光產業。
鏡新聞 ・ 1 天前
中國當局接力罵日本!2細節曝已做反制準備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外交部及駐外使館、國防部、國台辦及官媒連日抨擊。中國《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分析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
日本高市早苗首相的涉台發言引發一連串的中日外交風波,中國以強勢的戰狼外交風格回應讓中日關係的脆弱本質立即曝光。中國強勢批評高市言論干涉內政,將造成嚴重後果。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中國警告自家民眾暫勿赴日 CNN:日本難以和中國經濟切割
[Newtalk新聞] 中國與日本因台灣議題再度撕裂。《有線電視新聞網》 ( CNN ) 報導,北京 15 日罕見發布旅遊警示,呼籲中國公民暫時不要前往日本,將矛頭直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提及「中國攻台將構成日本生存危機」的說法。此舉成為北京迄今對此事件最具實質性的報復手段。 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指控,高市早苗近來的「赤裸挑釁性言論」,已「進一步破壞中日民間交流的氛圍,並對在日中國公民的安全造成額外風險」。聲明並強調,各駐外使領館將同步提醒民眾「近期避免赴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圖:翻攝自中國外交部 《有線電視新聞網》 ( CNN ) 指出,這場連續一週的外交衝突源於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答詢時表示,若中國攻擊台灣,將可能構成「日本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因此日本可能會採取軍事回應。此言立刻踩到北京紅線——台灣主權問題一向被中國視為不可碰觸的領域。 中國國防部 15 日另行發聲警告,日本若敢軍事介入台海,「必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根據日本《NHK》引用官方數據,今年 1 至 9 月間,共有約 750 萬名中國旅客赴日,仍為各國之最。旅遊警示將直接衝擊雙邊交流,也緊跟著雙方日前互相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民進又有「黑馬」了 2026台北市長最「夢幻」人選是陳建仁!
外界關注綠營2026推誰挑戰台北市長蔣萬安。繼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爭取提名,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民進立委王世堅、沈伯洋、吳思瑤、莊瑞雄、秘書長徐國勇、前立委高嘉瑜,甚至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都曾被點名。不過,最新爆料,綠營在北市最夢幻的人選,就是前副總統陳建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第9選區安坑人口增 3搶攻
新北市議員第9選區向來是藍軍鐵票倉,現任5位議員席次藍3綠2,民進陳永福有意讓兒子陳韋任接棒,民眾傳聞將推年輕新人何青瑜參選。地方人士分析,第9選區幅員遼闊,藍營票源多來自新店地區,綠在山區占優勢,安坑地區近年人口遷入多,已是兵家必爭之地,3均部署重兵,積極搶票。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從沈伯洋到八炯、閩南狼:北京為何對這些台灣人發出「紅色通緝令」?
中國官方近日先後對台灣民進籍立委沈伯洋,以及網紅「八炯」與「閩南狼」發布通緝令並懸賞追捕,指他們涉「從事分裂國家活動」。學者分析,北京對台政治人物的制裁行動正逐步升級。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馬英九以「躁進言行」評論高市早苗 他痛批:迎合北京視角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前總統馬英九今(15)日在臉書發文稱,最近看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躁進言行,錯誤引用「集體自衛權」,攪動台海情勢,引發中國方面強烈反應,為此深感憂心;對此,民進立委陳冠廷極度不認同,並批評馬英九,竟以北京視角評論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發言,內容多處迎合中國敘事,甚至以「中國方面強烈反應」作為評判標準。陳冠廷表示,台海局勢近年之所以緊張,原因一向非常清楚,中國軍機、軍艦持續擾台,跨越中線成為新常態,灰色地帶行動不斷升級;包含網攻、間諜案、外交打壓等複合式威脅,都是真實存在的安全挑戰。馬英九卻把焦點放在日本,而避談中國持續加大的軍事壓力,這不但本末倒置,也會造成國際誤解。「日本針對區域安全提出關切,是基於自身國家安全現實與印太局勢的判斷」,陳冠廷說,這並不是像馬英九所說的「攪動台海」。至於馬英九引用的「集體自衛權」議題,陳冠廷則說,馬在指責日本之前,完全無視中國從未放棄武力犯台、並以國家法律名義將「非和平方式」列為選項的現實。日本、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對台海和平的關注,正是因為台灣正在面對威權強權的壓迫,而不是因為台灣「挑釁」了誰。馬英九的論述,反而把台灣帶回那種「只要吞忍不惹怒中國,就會有和平」的錯誤邏輯。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當國際社會願意為區域和平發聲,我們理應珍惜,而不是以中國的反應作為判斷基準。陳冠廷強調,我們必須清楚表達「台灣的未來,不能也不會由中國說了算」。原文出處:快新聞/馬英九以「躁進言行」評論高市早苗 他痛批:迎合北京視角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季連成又返花蓮視察水災!霸氣喊「不需道謝」:我是為了國家做事泥流衝明利村「水利署的鍋」?季連成急喊不應責備 理由全說了藍白又聯手修財劃法!陳其邁怒斥「講不聽」 親揭重大建設隱憂
民視影音 ・ 23 小時前
中國要公民別去日本「連3天在黃海實彈射擊!」 總統府發聲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恐將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屆時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這讓中國氣炸,中國外交部要求中國人近期避免前往日本,還將在17日起於黃海中部進行3天的「實彈射擊」。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15)日表示,我國正密切關注,並將與日方在內的區域各國密切合作,以確保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自由開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中國發「黃海實彈射擊」警告 總統府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針對中國近日對日本採取旅遊限制措施,今(15)日起更在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各界對區域情勢的高度關注一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經貿上亦共享...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內政部將再行文解職中配村長 陸委會:沒有模糊曖昧空間
花蓮縣中配村長鄧萬華因國籍問題遭解職,鄧向花蓮縣政府提出訴願,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上月決議撤銷原處分。內政部表示,解職處分於法有據,將再行文富里鄉公所應依國籍法及中央主管機關的解釋辦理解職。對此,陸委會表示,行政機關應依法行政,沒有模糊曖昧的空間,充分尊重並支持內政部的立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