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防相:英國將修法 鬆綁擊落無人機限制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0日專電)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今天晚間在一場演說指出,政府正推動修法、賦予軍方更多權限,以利更迅速有效應對無人機威脅,特別是威脅英國軍事基地的無人機。
新法將鬆綁對軍方動用武力擊落無人機的限制。俄羅斯過去幾個月升高對烏克蘭以外歐洲國家的侵犯態勢,包括以無人機和軍機侵擾波蘭、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東翼國家空域,以及軍艦和潛艦更加頻繁現蹤英國周邊水域。回應新的安全情勢變化,各國陸續檢視並著手調整交戰規則(ROE)。
希利晚間在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發表年度國防暨安全演講,是他去年7月上任以來首次。
希利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歐洲從未像現在面臨如此嚴峻的「國家對國家」衝突爆發風險。他說:「這是講求硬實力(hard power)、強大聯盟和穩健外交的時代。」
英國政府已宣告,擬於2035年達成防衛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並將提高軍隊作戰準備程度及社會整體韌性。
希利今天提到,長久的「和平」導致各國趨於集體自滿;那些認為國防「花太多錢」的人應當想想,儘管英國政府已規劃投入總計218億英鎊(約新台幣9000億元)支援烏克蘭,這個可觀金額依然比不上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而導致英國必須為高漲的天然氣費用多支出900億英鎊。
希利強調,不採取行動強化嚇阻和防衛,終究得付出代價。他並再次談及英國和歐洲的安全始於烏克蘭,而烏克蘭不僅接受支援,也能協助各國。
希利指出,北約已從烏克蘭的實戰經驗和靈活創造能力獲益。舉例而言,烏克蘭專家們應邀觀察北約演訓並提供意見,這已是常態;此外,烏克蘭與英國今年10月初曾聯手為在丹麥舉行的歐洲政治共同體(EPC)峰會提供反無人機作戰支援。
烏克蘭的實戰經驗和戰場即時數據可為與各國發展軍工業合作提供優勢。英、烏聯合開發並生產無人機,包括今年9月議定共同發展新款攔截型無人機Octopus(章魚)。希利今天透露,英方未來幾週就會在英國開始生產。目前在烏克蘭戰場,高達80%的傷亡案例與無人機的運用有關。
希利另預告,幾個月內,英國將成立無人機中心(Drone Centre),目標包括加速落實英國海、空、陸三軍對小型空中無人系統的運用。此外,未來幾年,政府擬增加對自主系統的投資,金額預期將翻倍,達到40多億英鎊。今年起,英國的軍事裝備預算需固定有10%投入新興科技。
希利表示,下一場戰爭有可能不會從海、陸、空域開始,而是以網路或太空為起點。英國必須投資新科技,包括讓無人機、人工智慧及各式自主系統與戰車、火砲等「重金屬」相輔相成。
希利同時示警,中國科技大量向其他國家擴散,這隱含對英國的嚴峻威脅。希利說:「他們的科技未來恐將用於對付我們。」(編輯:韋樞)1141021
其他人也在看

矢板明夫讚高市早苗:打破常規的女性政治家
[NOWnews今日新聞]在經歷與公明26年合作關係的終結後,一度因為失去主要盟友、導致首相之路蒙上陰霾的自民總裁高市早苗,20日正式與維新會首吉村洋文,簽署聯合執政協議,加上由7名無派議員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日本網友生前預發死亡宣告引爆「網路弔唁」 網友笑中帶淚捐款追思
根據《J-CAST新聞》(J-CASTニュース)報導,Nakayama生前是北海道大學的學生,並於2023年10月被診斷罹患「每年全日本僅約20例」的罕見癌症。他在個人簡介中寫下「喜歡可愛的女孩。另外,我得了癌症」,長期以來在X上以幽默口吻記錄抗癌生活,還在平台《note》上連載抗癌日記...
CTWANT ・ 1 天前澤倫斯基稱與川普會面「積極正面」 川普質疑烏克蘭能贏得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稱他上週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會面,在採購新防空系統方面成功取得了進展,這與媒體報導川普用髒話斥責澤倫斯基的說法形成對比。 這位烏克蘭領導人19日對媒體發表的評論最初是不公開的,但20日獲准發表。在評論中,澤倫斯基稱川普在會晤中傳達的訊息是「正面的」。川普會晤結束時呼籲在軍隊進駐的情況下停火。 作為澤倫斯基訪問華盛頓的成果,烏克蘭目前正在準備簽訂購買25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的合約,澤倫斯基說這將大幅強化其抵禦俄羅斯飛彈攻擊的能力。 在澤倫斯基發表演說前,路透社和其他新聞媒體報導,川普在會晤期間敦促澤倫斯基放棄領土。消息人士指出,會晤期間的氣氛比最初揭露時更為緊張。 澤倫斯基表示:「在與(川普)及其團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多輪討論後,我認為他傳達的訊息是積極正面的:我們堅守著陣地。」 長期以來,烏克蘭及其盟友一直呼籲立即軍隊進駐的情況下實施停火,而莫斯科則要求烏克蘭在停止戰鬥前割讓更多領土。 烏克蘭駐美國大使斯特法尼希納(Olga Stefanishyna)稱17日的會晤坦誠、有意義且詳盡,並表示這次會晤為未來結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餐飲業停擺+份量多...光復商工學生3餐成難題 便當業、義煮團接力供餐
花蓮光復洪災過後,重災區光復商工上週恢復實體上課,但學生三餐卻成為最大難題。校方坦言有錢也訂不到便當,因為光復地區的餐飲業幾乎全面停擺,加上一次訂餐就是上百份,能承接的業者有限。所幸目前有便當業者與義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美媒:中國獨佔稀土市場 從通用汽車遷廠開始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0日專電)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併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中央社 ・ 1 天前英將修法 授權軍方擊落無人機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20日表示,正推動修法賦予軍方更多權限,允許官兵擊落出現在軍事基地附近的不明無人機,強化國家安全。 英國《衛報》報導,
青年日報 ・ 1 天前小型自爆「無人車」曾迫俄軍舉白旗 重塑烏克蘭戰局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0日專電)今年夏天,俄軍從掩體探出頭來,手持潦草寫著「我們想投降」的紙板,接著手無寸鐵走出,連防彈衣都沒穿。這不是虛構情節,是烏克蘭滿載炸藥的「無人車」接棒無人機,再次劇烈改變現代戰事。
中央社 ・ 1 天前
加薩停火後現況!哈瑪斯重掌全力 以毆打、行刑鎮壓反對者
根據《BBC》報導,外界原以為10日停火後,加薩當地的情勢會明顯降溫,但從加薩走廊(GazaStrip)傳出的影像顯示,哈瑪斯似乎正在用暴力重新掌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曾拋出20點加薩和平計畫,設想武裝人員交槍、接受特赦、離開加薩,由國際穩定部隊進駐;他13日在空...
CTWANT ・ 1 天前中國公布國軍個資 美智庫:北京新認知戰暗示滲透深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0日專電)中國近日連發懸賞通告,指控台灣軍官及軍情人員「從事分裂活動」。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指出,這顯示北京可能展開新一波認知作戰行動,意圖在台灣軍方、政府與社會中製造對滲透程度的疑慮。
中央社 ・ 1 天前
俄軍再襲烏克蘭!發射4枚彈道飛彈釀6死 罹難包括半歲嬰
俄羅斯無人機與飛彈昨深夜至今清晨猛烈轟炸烏克蘭多地,造成至少6人喪生,包括一名6個月大嬰兒、一名12歲女孩及一名婦女。首都基輔多棟住宅大樓受損,能源設施也遭到破壞。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川普與澳洲簽署礦產協議 共同抗衡中國稀土供應鏈主導權
這場峰會是川普第二任期以來首次與艾班尼斯進行正式雙邊會談。儘管會談期間出現插曲,川普針對澳洲駐美大使、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過去的批評表達不滿,仍不影響整體會談氛圍。他在會中表示:「我也不喜歡你,而且大概永遠不會喜歡你。」艾班尼斯和川普簽署了一項礦產...
CTWANT ・ 1 天前

基隆港停航油駁船進水 船頭沉沒幸無重油 (圖)
停靠在基隆港東15號碼頭的港勤油駁船「宏略8號」(左),21日上午疑進水導致船頭沉沒,且船身向右傾斜船尾翹起,所幸「宏略8號」為停航狀態,經相關單位了解,船上只有潤滑油,沒有重油。
中央社 ・ 1 天前
修杰楷、陳柏霖捲入閃兵風暴 郭昱晴:公眾人物應虛心檢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藝人閃兵案今(21)日再度升溫,檢方啟動第3波搜索行動,傳出知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坤達皆在拘提名單,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對此,民進立委郭昱晴表示,身為公眾人物必須對社會觀感負責,應該虛心檢討、誠懇面對,才能重新贏回大眾信任。 郭昱晴指出,節目獲得金鐘獎肯定,這本是值得祝福與恭喜的事,但「主持節目是一件事,兵役問題又...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國民主席投票率僅39%過低!郭正亮揭主因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18日舉行主席改選,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不過,外傳投票率僅39.46%主因為「員失望」、「沉默抗議」等。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昨(21)日揭露,鄭麗文有告訴他,因為注意到...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成為百年老店第2位女性魁;儘管囊括逾半得票,鄭就任後馬上就要面對2026的九合一選舉提名與藍白整合課題,如何恢復內團結,以及甩脫親中立場標籤,成為她三大嚴峻挑戰。內人士直言,鄭獲紅統派支持攀頂,這些舊人馬是否影響她鋪排內高層人事、與立院團如何對話,進而拉抬國民的支持度,縮短意與民意落差,是她就任主席後首要觀察的指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幕後/鄭麗文主席「訪中行」不是光喊喊 研判最近成行時間可落在「這時段」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新當選國民主席的前藍委鄭麗文因過去民進背景出身,甚至曾主張台獨,而她現在的兩岸論述卻被認為是「親中紅統」,特別...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