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病害苦全球百萬人 新「CAR-T療法」改治療格局
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現正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由於傳統療法難以根治,患者深陷長期困境。為突破現有治療瓶頸,科學界發起革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些機構,日前進行研究,利用「CAR-T細胞療法」從根本上「重新編排」免疫機制。這項技術目前已在肌炎、多發性硬化症等臨床個案中,展開試驗;有望開啟劃時代的醫療變革,為人類戰勝自體免疫疾病帶來希望。
談起自體免疫疾病,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慢性、難以察覺的身體不適,但實際上,這些疾病的病程,並不如外界想像得那般單純。在美國,43歲的威爾森就因為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而走了一段無比漫長且艱難的就診之路。
紅斑性狼瘡患者 威爾森︰「我花了整整六年才確診,當時我的腎臟幾乎完全衰竭,他們才告訴我,我得了紅斑性狼瘡。」
專家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免疫系統誤攻自身組織的疾病,經常導致疼痛與疲勞狀況反覆發作。而傳統療法最多只能暫緩患者的不適,無法觸及問題根源,致使病痛的陰影揮之不去。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專家 卡普蘭:「我們會把紅斑性狼瘡稱作『千面女郎』,也有人叫它『偉大的模仿者』,因為它的症狀千變萬化,這也是這種疾病難以確診的主要原因。」
然而,科學家們現正試圖改變現狀。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預備帶來醫學上的重大轉向,他們不再單純壓制免疫系統對身體的衝擊,而是透過基因工程,從根本上「重新編排」錯亂的人體機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 格林:「我們實驗室現在正在研究的是,向你體內已有的細胞下達指令,然後改造它們,使其擁有新的功能。」
這項名為「CAR-T細胞療法」的技術,原本用於治療血癌,如今被改良以精準打擊那些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的「流氓B細胞」。同時,科學家們也嘗試運用mRNA技術,賦予免疫系統自行修復的能力,讓身體的防禦機制重新回到正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助理教授 柯尼格:「現在出現的這些療法,不論是用於極具侵襲性的紅斑性狼瘡、發炎性肌病或硬皮症的CAR-T細胞治療,都有機會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做到控制病情。」
隨著CAR-T細胞療法的潛力逐步顯現,世界各地也開始進行臨床驗證。一名飽受嚴重肌肉無力與無效治療折磨的肌炎患者,日前就接受了這項實驗性療法,希望藉此減輕腿部與肩膀的緊繃和痠痛,幫助身體重新累積肌力,拾回獨立行動的希望。
肌炎患者 麥克哈里斯:「理論上,CAR-T細胞治療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希望未來能讓更多正在經歷這種病的人使用,尤其是年輕患者。」
此外,相同的治療理念,也被應用於另一種會嚴重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在英國,一名女性就成為當地首位接受這項開創性療法的患者,未來有望避免像她父親那樣,面臨終身坐輪椅的命運。
倫敦大學血液學家顧問 羅迪:「如果我們能介入,讓免疫系統重新設定,而這正是這項療法可能做到的,它就能深入身體中所有致病細胞所在的區域,把它們清除,然後就像按下開關一樣,讓正常的B細胞恢復功能。」
醫師們相信,CAR-T療法不僅能「重啟免疫系統」,還能有效清除已侵入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致病細胞。且令人振奮的是,它可能只需進行單次療程,就能讓患者免於長年依賴免疫抑制劑的折磨,這項突破,預計將為全球相關疾病患者,開啟治療的新契機,持續朝根治的目標邁進。
更多 TVBS 報導
坣娜抗紅斑性狼瘡! 醫示警:吃「這3菜」恐惡化
肺部白影非肺炎!竟是蛋白質沉積症 「全肺灌洗術」戰勝罕病
手指出現腫脹疼痛? 當心「這些疾病」引起 醫師:延誤就醫下場慘!
一招自測掉髮!醫揭生髮「關鍵營養素」 只靠鋅鐵再多也沒效
其他人也在看

森崴能源「跌太兇」列注意股...遭強制自結9月損益大虧近3股本
綠能三雄之一森崴能源(6806)近期因風電案採雷,因應會計規定認列虧損,前三季大虧121億元,因此股價重挫,今(17)日更亮起第二燈,加上先前股價就已走疲,因跌太兇成為注意股,今也遭強制自結獲利,10月EPS慘虧29.58元,慘虧近3個股本。
Yahoo奇摩股市 ・ 15 小時前
威力彩又槓!今彩539頭獎一注獨得 獎落這縣市
台彩威力彩今(17)晚第一區開出獎號17、18、19、28、34、36,第二區06,派彩結果出爐,本期頭獎槓龜,下一期將於11月20日(週四)開獎,頭獎保證2億。今彩539部分,本期頭獎開出1注,開出
台視新聞網 ・ 9 小時前
《惡靈古堡9》原本為開放世界多人遊戲?製作人認為「粉絲渴望被嚇」重回單人遊戲
Capcom(卡普空)《惡靈古堡》系列第 9 代正統續作《惡靈古堡 安魂曲》(Resident Evil Requiem)即將在 2026 年 2 月上市。然而遊戲製作人熊澤雅登最近受訪時透露,整個開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惡靈古堡 安魂曲》在長達 6 年的開發週期中,最初其實是一款線上開放世界的多人遊戲。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9 小時前
ATM今起開領普發1萬 金管會:這四種情況恐導致領取失敗
全台普發1萬從今(17)日零時起,民眾可前往貼有「普發1萬」標示的ATM機台領取現金,需攜帶金融卡、身分證或居留證號與健保卡號即可操作領取。不過金管會提醒,有4種狀況可能導致領取失敗,包括非指定銀行ATM、個資輸入不一致、結清或警示帳戶,以及ATM機台離線或故障。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嬰幼兒最常見疾病!孩子換尿布若出現「咔嗒」怪聲 醫示警:恐終生跛行
新手爸媽注意,幫孩子換尿布出現「咔嗒」怪聲,恐與關節有關。骨科醫師示警,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出生僅1408公克!早產兒靠「袋鼠式護理」救命 父母懷抱勝過藥物
一名體重僅1408公克的30週早產兒,經過專業醫療團隊照護,如今已健康成長至三歲半。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親餵與「袋鼠式護理」是早產兒照護的關鍵,父母的懷抱就像神奇良方,能幫助寶寶更穩定成長。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石崇良:擴大抽驗雞蛋 一般籠飼生產為首要對象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7日電)避免問題畜牧場雞蛋再流出,擴大後市場稽查本週上路。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後市場雞蛋擴大抽驗以「風險分層」方式進行,優先抽驗對象是噴印編號C蛋品,即一般籠飼生產。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不是茶葉、鳳梨酥!日本人來台狂買「1伴手禮」:輕巧耐用又好看
近年來台灣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各地特色商品成為外國遊客的熱門選擇。除了傳統的鳳梨酥、台灣茶葉等伴手禮外,一款被譽為「台灣LV」的茄芷袋意外成為日本觀光客的新寵。這個看似平凡的編織袋究竟有何魅力?一位旅居
食尚玩家 ・ 23 小時前
夫妻房產贈與SOP!先完成貸款轉移,再辦贈與這樣過戶最安心
「想把房子從太太名下過給先生,卻怕貸款問題搞不定?」 這是許多夫妻在財產規劃時常見的難題,所有權與貸款人的轉移順序、收入評估與代書角色,每個環節都藏著學問! 最近一對夫妻面臨這樣的難題:房屋所有權登記在太太名下,貸款人也是太太,如今想將房產完全贈與先生,讓所有權人和貸款人都改為先生,卻擔心先生的收入是否足以承接貸款,更對後續流程充滿疑問。這樣的案例在夫妻財產規劃中並不罕見,但其中涉及的細節卻常讓人不知所措。
賣厝阿明 ・ 14 小時前
食藥署全台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全違規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外送平台APP訂餐也要小心!食藥署今(17)日公布最新「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結果,針對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的餐飲業者,基隆抽驗到的「人从众厚切牛排」1件紅茶腸桿菌科超標,經複抽驗仍不符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開罰3萬元。另外,基隆「川崎拉麵」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不符規定、台南「早安美芝城」台...
匯流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洋蔥汁可治禿頭? 研究:塗抹6週生髮成功率逾8成
洋蔥汁能拿來治禿頭嗎?有國外研究發現,如果圓禿患者每天2次在頭皮塗抹「新鮮洋蔥汁」,第6週後生髮成功率竟超過8成,而且持續治療效果更好。國內醫師則分析,可能是洋蔥中含有抗發炎物質,可刺激頭皮毛囊新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23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6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2 天前
13歲就胖到85kg!可藍自創「柳丁減肥法」狂減35kg 醫警告:種下易復胖因子
藝人可藍以模特兒身分出道,曾出書分享自己從85公斤成功瘦身的經歷,近日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再度分享細節。她透露,當時使用的是自創的「柳丁減肥法」,花費4年順利地瘦下35公斤,看似相當有效,卻也被醫師指出「容易復胖」。
姊妹淘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