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竟是肺腺癌轉移 彰基用這招讓病患重拾健康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近來多位名人因肺腺癌驟逝,引發社會對「最沉默的癌王」高度關注。肺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彰基醫學中心在2022年即成功治療一名合併腦轉移的肺腺癌個案,透過跨科團隊的精準治療,病人不僅康復重返職場,三年後仍維持穩定;提醒民眾別等到不舒服才篩檢。
▲彰基跨科團隊召開個案討論會,整合各科專業,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策略。(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今年41歲的許先生,原從事文具業務,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三年前(2022年)6月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倒地不起。家人驚慌之下緊急送至彰基急診。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腦部有約3.1公分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彰基團隊鼓勵民眾接受LDCT肺癌篩檢,讓早期發現成為最好的治療。(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表示,肺腺癌在臨床上是很具挑戰性的癌症類型之一,尤其是非吸菸者也可能罹患。他說:「肺腺癌細胞常潛藏於肺的周邊組織,初期沒有咳嗽或胸悶等典型症狀,等到腫瘤被發現時常已侵犯或轉移。但透過基因分型,我們能找出關鍵突變並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這是近年肺癌治療最大的突破之一。」
「病人剛入院時,我們先依臨床流程完成初步的基因檢測,但結果未發現可使用的突變標靶。」林聖皓主任說明,後續團隊持續評估治療方向,並協助病人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臨床基因試驗,最終發現具EGFR exon 19 deletion突變,得以申請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使治療更具針對性與精準性。經過一段時間,影像追蹤顯示肺部腫瘤從原本的4公分縮小為2.8公分,控制成效顯著。
儘管標靶藥物初期控制良好,許先生仍出現神經症狀。胸腔內科隨即啟動跨科整合照護,與神經外科孫立偉醫師合作完成腦部腫瘤手術,術後神經功能逐漸恢復。考量長期治療效果,林聖皓主任與胸腔外科再度召開跨科討論,由洪維亨醫師進行肺葉切除手術達成更徹底的控制;洪醫師指出,肺癌合併腦轉移的手術風險高,但彰基具備完整的影像導引與重症照護體系,使病人能安全完成手術。
在手術籌備期間,彰基醫療團隊持續提供衛教與心理支持,並透過病友中心協助申請「育田基金」補助,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同時安排康復病友分享治療經驗,給予信心與鼓勵。在家人與團隊的陪伴下,許先生終於跨出關鍵一步接受治療,術後恢復良好,現已重返職場、轉任計程車司機。他感性地說:「從腦瘤、肺癌到重生,我很感謝彰基每位醫師和護理師,不只救了我的命,也讓我重新有了勇氣。」
林聖皓主任指出,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首位,早期幾乎無症狀,唯有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才能及早發現。「只要有吸菸史、家族病史或長期暴露油煙的民眾,都應定期篩檢,別等身體出現警訊才就醫。」
他提醒民眾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補助,及早掌握健康。彰基統計,2024年完成825人次篩檢、發現21例癌症;2025年1-9月篩檢1185人、發現10例。林主任表示越來越多民眾在無症狀階段就主動篩檢,「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這才是肺癌防治真正的進步。」
其他人也在看

地中海飲食別亂吃!先吃這食物就錯了 當心慢性病上身
地中海飲食再度蟬聯最佳飲食,也是醫學界推薦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絕佳飲食。主張多蔬果、魚類、海鮮、全穀雜糧,少紅肉、未加工的地中海飲食,各類食物進食順序怎麼吃才對? 地中海飲食先吃什麼? 如同餐
健康2.0 ・ 1 天前
親哥口腔癌病逝!57歲江國賓爆「嘴中長腫瘤」緊急手術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日前舉辦活動,57歲藝人江國賓受邀出席時透露,自己幾個月前發現口腔內長出一顆小肉瘤,經檢查後確診為良性腫瘤,所幸手術切除與清創後已無大礙。江國賓坦言,這是年輕時抽菸又嚼檳榔的壞習慣所留下的後遺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正國會開鍘邱建富!決議推薦黃秀芳參加民進彰化縣長初選
[Newtalk新聞] 民進派系正常國家促進會(正國會)今(22)日發出聲明指出,決議推舉立委黃秀芳投入民進2026年彰化縣長初選;此外,彰化市前市長邱建富違反正國會會員大會決議,因此決議予以除名。 正國會今中午發出2點聲明,第一,正國會決議推舉黃秀芳投入民進2026年彰化縣長初選。經多份民調觀察且對比多位藍營擬參選人,特別是對比藍營最強人選立委謝衣鳯,結果均顯示黃秀芳為最強人選,故正國會決議推薦黃秀芳代表正國會參與民進2026年彰化縣長初選。 正國會指出,第二,歷經多次協調,包括進行民調,邱建富仍執意違反正國會會員大會決議,嚴重違反組織紀律,故正國會於2025年10月21日決策會議決議一致通過予以除名。 正國會開鍘邱建富 圖:翻攝自邱建富臉書 正國會並附上會員參選規範條文:「本會會員參加民進第一、二、三類公職選舉應先向本會提出,並經決策委員會決議通過,始得以本會名義宣布參選。未經前揭程序者,不得以本會名義宣布參選,違者按情節重大者予以除名處分。」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親赴中央遞交意願表 蘇巧慧:盼參選新北市長為綠守下這一城 年輕公教員恐領不到退休金! 民進:
新頭殼 ・ 4 小時前
跨國研究揭「這運動」比超慢跑速效,防癌抗癌都行!專家示範
一群曾罹患癌症但尚未復發的50+女性,僅做了一次高強度運動就成功啟動強效抗癌機制!這是2025年7月由澳洲與義大利團隊跨國最新研究結果,加拿大一位癌症專家更指出,不只是抗癌,想預防癌症,也可以靠做這些高強度運動得到良好效果。最低一天做15分鐘,一週五天就可以!一文拆解運動如何抗癌與防癌?哪種運動效果
遠見雜誌 ・ 1 天前
2025年末大翻盤!塔羅專家曝「4生肖」事業、貴人超旺:有機會升職
2025年第4季,年末腳步聲響起,星象整準備一場最強的「事業大翻盤」!塔羅牌老師艾菲爾認為,象徵深度轉化和重生的天蠍座新月降臨,與代表溝通和行動力的水星、火星形成合相,帶來了「行動力與溝通力同步」的黃金契機。艾菲爾更強調,「這4種生肖」將在最強翻盤運加持下,在年底前迎來事業最大突破和重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霜降要來了!命理師警告「4星座運勢大變」 一招防破財解厄運
本周四(10/24)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也示警4星座將在霜降運勢大變,並分享一招防破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營養師解答真相 很多人都誤會了
許多夏季蔬果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能幫助身體代謝,豐富的纖維含量,對於維持腸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顏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體抗發炎及預防疾病的好幫手。 水果攝取量要注意 市售果汁不可取代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應攝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份量,大約是一個女性的拳頭大小,若為切塊的水果,則以飯碗的7分滿為一份的量。營養師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熱量約60大卡、醣類15公克;許多人誤以為水果甜度和熱量呈現正相關,其實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熱量不一定比較高,也不代表醣類含量較多或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現代忙碌的社會中,許多人會以喝果汁來取代吃水果,但其實大部分瓶裝果汁都是使用濃縮果汁還原而成,濃縮果汁在製作過程中,為確保品質會經過高溫、高壓、殺菌的過程,容易導致維生素流失,也會添加糖,且製作過程中,大多會過濾掉膳食纖維。現打果汁則有衛生安全疑慮,及應確認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鮮。 水果乾太甜 多食當心熱量爆表 營養師傅茵強調,水果乾的份量要注意,因水果乾是水果脫水而製成,雖然來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養生的小點心,仍然要留意攝取量,經過脫水後雖然縮小了體積與重量,但提供熱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立委開箱文園金庫!424公噸黃金藏值破兆 央行只買不賣不動如山
台灣央行握有高達1,363萬盎司的黃金儲備,全球排名第15,堪稱是國家的黃金命脈,而這批價值超過新台幣1.7兆元的黃金,主要就藏身於新北市新店山區的「文園金庫」中。日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前往央行文園金庫視察,現場維安嚴密、設施神祕,引發立委們高度興趣,有人形容:「像是走進一部關於國家機密的電影現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是太累!重症醫揭「7症狀」是腦癌警訊:易怒、恍惚也中
現代人生活忙碌,醫師黃軒表示,有些症狀看似「只是太累」,卻可能是腦癌的警訊,例如頭痛固定在每天清晨發作、視力一直模糊、說話寫字卡卡、肢體變得笨拙、性格改變等7種症狀,若兩個以上同時發現,且持續超過2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扯!醫院傳拿「三班護病比獎金」修天花板、買飲料 衛福部:已啟動調查
衛福部在今年3月實施三班護病比,並在今年6月發放獎金給達標醫院。但台灣護理產業工會指出,有部分醫院把獎金拿去修天花板、買便當、點心。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22)日表示,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金作為護理留任專款專用,針對部分醫院用於購買制服、修繕等用途,本部已啟動調查,並將依公告規定從嚴辦理。(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慢性肺阻塞」列名10大死因 中醫脾肺腎全面齊治
「慢性肺阻塞」(簡稱:COPD)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造成近5000人死亡。除了使用西藥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去痰藥之外,天寶中醫診所院長陳霖光醫師近日診治數名慢性肺阻塞患者,強調脾肺腎等3個臟腑密不可分,除了一般治肺中藥外,再加參補脾,五味子與熟地黃滋腎,整體治療,效果更好更全面,黃姓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不管是嚴重便秘還是只是覺得腸胃有點遲緩,活動身體都能幫助腸道「動起來」。根據eatingwell網站指出,雖然任何運動都有益處,但腸道健康營養師一致推薦「散步」。散步能加速食物通過消化道,同時減壓的效果也進一步支持腸道健康。與其等到消化變慢再補救,不如養成規律散步的習慣。腸道營養師 Amanda Sauceda 說:「散步的時間點不如頻率重要。就像我們需要穩定攝取纖維來促進規律排便一樣,身體活動也需要持續。」 1、幫助食物更快通過消化道雖然我們無法主動控制腸道的平滑肌,但散步能刺激這些「不隨意收縮」,推動糞便前進,加快消化並減少便秘。腸道營養師 Kim Kulp 解釋:「這能讓排便更有效率、更規律。」散步同時會使用到腹部與核心肌群,能輕微增加腹腔壓力,幫助糞便在大腸中推進。Kulp 說:「由於糞便更快通過大腸,它會保持較軟、更容易排出。」 2、減緩脹氣與腹部不適若常有脹氣或腹脹困擾,多散步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氣體排出,減輕不適。腸道營養師 Kaytee Hadley 建議,每餐後至少散步 10 到 15 分鐘,有助於減少氣體堆積、改善不舒服感,並維持腸道運作。 3、有助減壓壓力不僅影響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矽光領航外商搶占AI新局 經部與11家國際巨頭簽483億投資意向書
經濟部今(21)日舉辦「2025 台灣全球招商論壇」,吸引逾 200 位國內外企業代表、歐美日商會理事長及執行長共襄盛舉。本次論壇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主持,包括美商惠普、應材、英特格、荷商恩智浦、法商亞東工業氣體、日商伊藤忠、日
鉅亨網 ・ 21 小時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9 小時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排骨飯打開秒蓋回!非洲豬瘟爆台中 民眾怕中毒?專家說重話了
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1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 天前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5名,更是國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會引發眾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腎病變、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的甚至危及性命,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許多人罹患糖尿病之後,不願長期服用西藥,但僅靠飲食控制又很難穩定控制血糖。其實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不過因藥性屬性不同,仍須依體質辨證用藥,使用上尋求專業中醫師意見,避免適得其反。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