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業務首度脫離產業 韓國新「氣候能源環境部」如何走出四難困局?
4月剛上任的韓國李在明政府展開首波改組。10月1日起,大部分能源業務將併入環境部,成為新的「氣候能源環境部」。
這是韓國首度讓能源業務脫離產業部門,轉入環境部門,目標是加速能源轉型,推動碳中和。然而, 評論者擔心能源價格因此上漲,以氣候為重的整合也可能傷及生態保育。新部會可能陷入「四難困局」,難以在氣候、能源、環境多項任務間取得平衡。
能源首度脫離產業部門
能源是產業核心,在傳統行政劃分上,多屬經濟部或產業部門。然而,近年全球對抗氣候變遷,各國紛紛積極擴大再生能源、縮減化石燃料,能源轉型與環境、氣候變得密不可分。因應此一趨勢,韓國首度讓能源業務脫離產業部門,轉入環境部門。
擴大業務的「氣候能源環境部」將管理電力、再生能源、核能、氫能政策、韓國電力公司等業務。原環境部長金星煥(김성환)續任首屆氣候能源環境部部長。
能源業務縮減後的產業通商資源部,則更名為「產業通商部」,仍保留石油、天然氣、燃煤與礦物開發,及核電出口等業務,韓國石油公司與韓國天然氣公司也隸屬其下。
根據《韓國時報》(Korea times),政府稱重組是為了精簡政府部門、解決氣候危機。不過,產業團體擔心這種轉變可能會削減工業競爭力,也有議員憂心能源價格可能因此上漲。
多重角色的「四難困局」
《能源經濟報》(에너지경제신문)解析,新部會將面臨「四難困局」(Quadrilemma)。擴大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擴充核電、生態保育這四項都不是新問題,但集中在同一個部會後,無論偏重哪項,對其它三者都會有副作用。
舉例來說,減少化石燃料固然是趨勢,但進程太快可能影響電力供應,太慢又會有空污、支付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稅等產業競爭力問題。環境部的傳統角色是生態保育,如今卻要在大規模再生能源用地、建設輸配電網取得平衡。
不過,首爾大學環境研究學院教授尹順真(윤순진)認為,過去這些問題分屬不同部會,也沒有明顯改善。如今有了新的整合,或許有助開啟契機,促進創新、產生綜效。
認識金星煥:環境部長到氣候部長
「首先,作為應對氣候危機的控制中心,我們將提出明確的脫碳轉型藍圖。」金星煥在韓國首任「氣候能源環境部」的就職演說將氣候置於第一要務。隨後幾天,他藉由參訪行程,宣揚廢除燃煤電廠、即將成立的國家公園、發展綠色鋼鐵等,展現了氣候、能源、環境三大業務的企圖心。
資深媒體人、韓國非營利媒體平台「氣候事實」(暫譯)(climate in fact,CLIF)創辦人尹智璐(윤지로,音譯)接受《環境資訊中心》訪問時指出,現今能源與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都建立在「減碳」之上,但批評者仍停留在「大型的燃煤、天然氣等發電方式為中心」的舊思維,足見氣候行動尚未融入韓國主流思維。
他說,韓國過去將能源業置於「產業」的治理架構下,導致韓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落後其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顯示這種模式應該改變。然而,他也擔憂新部會過度聚焦「氣候與能源」,導致「環境」被邊緣化,未來會有誰來捍衛瀕臨滅絕的生物?
對於新任部長金星煥,尹智璐表示,外界對他的看法不一。環保團體擔心他不會將環境議題置於最核心,擁核派則擔心他過度推動再生能源,恐驅使韓國走向反核。
尹智璐以他擔任環境新聞記者期間與金星煥接觸的經驗表示,金星煥在溫室氣體減量方面的決心相當明確。然而,金星煥的政治生涯建立在「氣候專家」的形象上,若想更在政治前途上更進一步,他擔任部長期間勢必要在氣候政策上展現具體成果。
挑戰依舊
非政府組織「氣候解決方案」(Solutions for Our Climate, SFOC)執行長金柱鎮(Joojin Kim)受訪時表示,若有更多對環境有熱情的人進入能源決策,確實可能讓電力改革變得比較容易。但是,電力部門的脫碳挑戰不會因此結束。
他舉例,若韓國想在2040年前關閉燃煤電廠,就需要加快再生能源的成長步伐。這些現實的問題不會因部會重組或改名而消失。
其他人也在看

高雄美濃大峽谷案15人交保 環境部:勿「假再利用之名」破壞環境
高雄美濃地區遭盜採土石回填營建廢棄物案,橋頭地檢署偵訊涉案5間業者共15人後,總共以200萬元交保,並查扣犯罪工具砂石車8部。環境部今天呼籲業者勿假再利用之名行廢棄物棄置之實,嚴重破壞環境,將持續運用科技執法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付出嚴重代價。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非洲豬瘟哪來? 陳駿季:最可能是「違法帶肉品入境」流入養豬場飼料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日前爆發豬隻大量死亡事件,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為台灣本土首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案例。消息震撼全國,農業部今(22日)宣布,全國豬隻即日起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以防疫情擴散。不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成為防疫單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像颳颱風沒放假!汐止又陷塞車地獄 侯友宜臉書被灌爆
雨下不停!因為東北季風及第24號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雨彈持續侵襲北部,北北基桃達成共識,宣布今日照常上班上課,但是有住在汐止、淡水的網友紛紛上網回報,今天的風雨根本像颱風天,汐止通勤時間也湧現滿滿車潮,讓上班族相當厭世,到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臉書留言「到底在幹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雙北雨下到發紫!最新雨量預測 「4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2)日於06時55分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劇烈雨勢讓不少民眾都很關心是否會宣布放一天災防假,中央氣象署稍早更新各縣市最新的雨量預測,其中「4縣市」達到停班停課標準。但是否停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雨勢還沒完東北季風增強!粉專示警未來3天:北部雨量預報跟瘀青沒兩樣
今(21)日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平地、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山區應防範長時間強降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氣象粉專也驚呼,「沒想到今年的秋天是這麼開始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世界首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台灣養殖技術大突破 土魠魚可望人工養殖
土魠魚是每年過年常見的菜餚,不過因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影響,產量銳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在112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並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創下世界紀錄。近期更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
健康2.0 ・ 13 小時前
豪雨不斷!5縣市山區10/22上午達「停班停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1日)上午發布最新雨量預測顯示,今天下午2時至明天下午2時期間,共有5縣市山區雨量將達停班停課標準,包括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及宜蘭縣山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2 小時前
雨彈又升級!雙北夜雨加劇 北市士林單日紀錄破560毫米
東北季風與低氣壓仍在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署21日晚間發布7縣市豪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將出現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宜蘭縣也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機會。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
又有熱帶擾動!專家曝成颱機率 「1關鍵」決定下半場共伴效應威力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台灣東部外海出現熱帶擾動97W,其形成機制複雜,預估未來2天會沿著東部近海往西南移動,並穿越巴士海峽,成為颱風的機率不高,「歐洲模式預估的強度,是東北季風太強了,無法確切反應系統本身強度。另外要注意這個低壓往西南移動時...
CTWANT ・ 1 天前
北部雨彈狂炸!累積雨量呈現「一片紫白」鄭明典揭關鍵
東北季風及低氣壓持續影響北部,根據氣象署發布的這幾天累積的雨量圖,北部呈現罕見的「紫白」,可見強烈雨彈的影響。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王時鼎老師所定義的三類共伴雨型,目前的天氣系統與第三類雨型相似度相當高,從衛星雲圖上可清楚觀察到相關特徵,也是目前北部雨如此大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容量60萬噸」恐溢流 用路人快改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發生將近1個月,沒想到又出現新的堰塞湖威脅。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21)日表示,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新形成的堰塞湖,滿水位容量約6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將出現溢流情形,已啟動防災戒備階段。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放假有望?5縣市山區明達停班課標準!最新雨量預測曝光
[Newtalk新聞] 受強烈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的雙重夾擊,致災性豪雨持續猛灌北台灣,中央氣象署於今(2)日上午10時發布的最新雨量預測顯示,從今日下午2時到明日下午2時,包含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等5個縣市的山區,未來24小時累積降雨量預估將觸及停班課的參考基準,但最終是否發布命令,仍須由各地方首長拍板定案。 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當預測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停班課標準,且已致災或有致災風險時,地方政府即可宣布停班停課。此標準在各地有所不同,大部分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不論山區或平地,標準均為350毫米。而桃園市、新竹縣等地的山區標準則為200毫米,平地為350毫米。因此,儘管氣象署的預測已讓5縣市山區觸及門檻,但實際決策權仍在地方政府,將視橋梁中斷、道路淹水等實際災情,以及對通勤安全的威脅程度進行綜合評估。 氣象署分析,由於台灣附近水氣極度豐沛,並不斷移向陸地,迎風面的降雨將會相當猛烈且持續。其中,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的平地、大台北山區以及宜蘭山區,應嚴防長時間的強降雨,這些區域出現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雨勢的機會極高。此外,新竹以北
新頭殼 ・ 1 天前
北東狂風暴雨又大降溫!專家:光復節連假下一波南下 迎風面又炸雨
隨著風神颱風經過菲律賓往南海移動,外圍環流水氣北上配合東北季風增強,兩者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降雨,已經為北部、東北部帶來顯著的雨量。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北部山區、桃園、台北、宜蘭到北花蓮一帶都將出現顯著的降雨,光復節連假又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