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農民哭慘!陸復仇…1粒大豆都沒買 曝「斷單」失血慘況
川普關稅政策的反噬效應持續擴大,對美國農民造成嚴重衝擊。外媒披露,自5月起中國大陸停止採購美國大豆,若買家持續觀望,美國農民今年可能面臨高達450億美元(約新台幣1.37兆元)損失。許多受影響的農民原本是川普支持者,如今陷入「斷單」困境,只能依靠政府救助,情況與2018年如出一轍。
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川普政府計畫推出新一輪農民經濟援助方案,雖然具體規模與操作細節尚未確定,但隨著中國採購急劇下滑,當前農業面臨的危機愈加嚴峻。
截至7月,中國自美採購大豆金額較去年同期銳減25億美元,自5月起更未再下任何新單。若情勢持續,美國今年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額恐較去年減少100億美元;高粱出口情況更慘,去年中國仍購買約13億美元的美國高粱,但今年出口量暴跌97%。
報導指出,川普原本想透過關稅換取貿易談判籌碼、拓展美國出口市場,結果卻讓農民淪為「最大犧牲者」,並失去中國大陸這個關鍵客戶。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農業風險政策中心經濟學家艾瑞塔(Shawn Arita)預估,在政府補貼到位前,美國九大主要作物農戶今年總虧損恐高達450億美元,其中玉米、大豆、小麥與棉花種植戶損失最重。
共和議員估算,本輪農民紓困金額恐達500億美元,規模遠超2018年的補助。
美國大豆主要買家除了中國之外,還包括墨西哥、歐盟、日本與印尼。不過隨著中國大陸轉向巴西、阿根廷採購,美國正急於拓展非洲與亞洲市場,甚至試圖打入印度,以分散風險、緩解出口壓力。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執行長蘇特(Jim Sutter)近期也親赴日本、印尼推銷美豆,但他坦言:「中國市場太龐大,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其他買家來取代,幾乎不可能。」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當心飯碗被搶走!AI恐取代1億個工作機會 2行業成海嘯第一排
0050買在51元該賣嗎?過來人10字箴言解答了
華為驚人突破!自爆雲算力超車輝達H20晶片 秘訣不在5奈米
其他人也在看
《大陸政治》陸宣布與北韓邊境陸運郵路已於9月25日正式恢復
【時報-台北電】隨著中國大陸國務總理李強9日抵平壤正式訪問,中國大陸國家郵政局微博10日發布消息,經兩國政府部門協調,中國和北韓邊境陸運郵路(丹東-新義州)已於9月25日正式恢復。中朝邊境陸運郵路的復通,將為兩國人民郵件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丹東是遼寧省重要的邊境口岸、港口城市和遼東地區中心城市,遼寧沿海經濟帶城市。地處遼寧東南部,東與北韓的新義州隔江相望。 2022年4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表示,鑒於丹東疫情形勢,中朝雙方經過友好協商,決定臨時暫停丹東至新義州口岸鐵路貨運。(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
時報資訊 ・ 1 天前加強北極競爭 川普宣布與芬蘭合作打造11艘破冰船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日在白宮(White House)與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共同宣布,美國計劃向芬蘭購買11艘破冰船,建造工作則將在兩國進行。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表示:「我們接下來會有一筆大訂單。我們正在購買破冰船。」 美國總統表示,根據這項協議,其中4艘將在芬蘭建造,7艘將在美國建造,有助於增加美國造船業的就業和專業技能。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中告訴史塔布:「你們在做的是,你們會教導我們關於破冰船的事情。」 川普說:「我們正在購買世界上最好的破冰船,芬蘭以建造這些破冰船著名。」他並未具體說明購買金額。 史塔布稍早在X上宣布,他將與川普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這將「為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與芬蘭公司之間的商業協議奠定基礎」。 美國海岸防衛隊今年8月啟用了其25年來第一艘新破冰船,這是一艘改裝的的石油工業支援船。海岸防衛隊當時並表示,北極是「全球戰略競爭區」。 俄羅斯近年來透過重啟和現代化多個自蘇聯時期終結以來就遭到廢棄的基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商情》料出口需求改善 美豆、美玉止跌回升
【時報-臺北電】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大豆期價止跌回升,因市場對美豆出口需求改善的預期是扭轉美豆弱勢的關鍵,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條件較為有利,預計美豆收割進度將加快;玉米跟隨大豆價格上漲,因為預期單產下調支撐;小麥期貨因空頭回補而走強,美元走強和全球供應增加導緻小麥價格跌至近五年低點後反彈。 分析師指出,目前美國大豆和玉米收穫正在快速推進。由於美國政府停擺,美國農業部暫停發佈作物進展報告,出口銷售報告以及月度供需報告,令市場缺乏關鍵資料指引,市場交易者心態謹慎。不過分析師預計,美國農業部在恢復運作後將下調大豆與玉米單產預估,這有助於大豆和玉米期貨上漲,但是美國作物豐收的壓力限制了反彈空間。 市場也正在繼續關注中國買盤是否回歸美國市場,但美國和中國的持續貿易緊張關係,中國大幅減少美豆進口,不過,美國總統表示他將在10月底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屆時大豆貿易將會是會談重點。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 (20251003~20251008) 10/07近月小麥,報506.75美分,跌至近月低點。 10/08近月玉米,報422.00美分,從上周低點反彈1.56%。 10/08近
時報資訊 ・ 1 天前老師淪打工仔!82歲阿嬤努力一生 因1硬傷退休夢碎
有越來越多國家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貧窮問題引人關注。美國一位82歲的婦人惠特利(Patricia Wheatley)正是典型例子,她一生勤奮任教、攻讀碩士學位,卻因為對理財缺乏興趣,如今仍無法退休,只能靠打工維生。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Qualcomm因收購以色列Autotalks遭中國調查,跨境併購可能再陷地緣政治漩渦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稍早宣布,已對美國晶片業者Qualcomm展開反壟斷調查,原因是該公司在收購以色列車用安全晶片設計業者Autotalks的過程中,未依規定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而這情況,再次凸顯當前科技業者在中美對抗與國際監管高壓之下的複雜處境。
Mashdigi ・ 1 天前台達電9月營收 續衝歷史新高
受惠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置潮,台達電9月合併營收570.61億元,月增19.22%、年增53.83%,連三個月改寫歷史新高,更首度衝破500億元大關,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485.18億元,季增21.19%、年增33.97%,續創單季新高;累計前九月營收3,932.72億元,年增28.12%,同寫歷年同期最佳紀錄。
工商時報 ・ 1 天前《觀光股》美食-KY 調整大陸事業體質
【時報-台北電】因應總體環境之變化,運營85度C等連鎖餐飲品牌的美食-KY,決議調整中國大陸市場經營策略,針對獲利不如預期的區域或門市,擬結束該地門市經營,藉此減傷,調整大陸事業體質。 近來大陸內捲嚴重、消費降級等衝擊,美食-KY於2024全年、2025上半年都針對大陸事業認列可觀的營業虧損,拖累整體財報表現。法人預期,經此一次性調整後,美食-KY大陸事業有機會由虧轉盈,甚至貢獻獲利。 美食-KY於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中國市場經營策略的調整、優化營運規模。美食-KY將針對獲利狀況持續低於預期的特定區域或特定門市,擬結束該地門市經營,並配合事業規模變化,同步優化生產物流供應鏈、營運後勤等單位的資源配置。 大陸市場雖陷亂流,但美食-KY美國、台灣市場則穩定成長,惟因大陸店數減少,及月餅營收部分遞延至10月,自結9月合併營收14.5億元、年減11%。若改以功能性貨幣分析,降低新台幣升值因素的干擾,美食-KY的9月營收實際年減幅僅約5%。美食-KY累計前三季營收137.7億元、年減2.06%。 美食-KY表示,美國市場快速發展,今年前九月業績雙位數成長,來客數也持續增加。第三季維持平均每月新開
時報資訊 ・ 1 天前《國際經濟》「習川會」擬討論大豆問題 川普警告或暫停大陸商品進口
【時報-台北電】「習川會」有望月底在韓國舉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希望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晤中討論大豆問題,並警告如果美中貿易關係未得到改善,美國可能暫停從中國進口商品。 香港信報報導,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9日聯合公布多項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對鈥等5種中重稀土、稀土設備和原輔料等實施出口管制,並對含有中國成份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同時把14家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分析認為,北京方面的舉動可能是為了增加在貿易談判中的籌碼。 鑑於北京方面正在限制稀土出口並拒絕進口美國大豆,川普在與習近平計劃會晤前加大對中國施壓,威脅暫停進口,同時承諾向美國農民重新開放中國市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近月由於關稅和貿易爭端,大幅減少購買美國大豆,轉為購買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楊晴安)
時報資訊 ・ 1 天前
40%車廠原料供應告急!一場火災暴露美國鋁供應鏈脆弱 專家曝兩大死穴
近日,美國汽車業突遭重擊,鋁業巨頭 Novelis(NVL-US) 位於紐約州工廠因火災停產,預計恢復時間延至明年初。這家承擔全美約 40% 汽車用鋁板供應的核心廠商停擺,直
鉅亨網 ・ 13 小時前以哈停火 航運圈:年底前影響有限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社群平台宣布,以色列與哈瑪斯已同意加薩和平首階段計劃。消息傳出,法人、市場重燃遠月或有復航紅海的預期。對此,陽明、台驊表示,還需觀察後續發展,預估今年底之前對航運的影響很有限。
工商時報 ・ 1 天前《國際產業》美中互徵港口費 亞洲航商得利
【時報-台北電】中美預計14日起互徵港口費點燃航運戰火,業界分析,短期受影響的航運公司將面臨利潤率被壓縮、競爭力削弱、運價或附加費調整、航線不穩定等四大壓力,市場點名,中方受影響較大的船公司有中遠海運、東方海外等首當其衝,美方受影響較大的有美森,馬士基美國子公司、達飛旗下APL等船公司有部分美國旗船舶。 亞洲等其他國家航商場邊觀戰,台驊創辦人顏益財等業界人士分析,特別是台灣貨櫃三雄、日本ONE、韓國HMM等亞洲國家航商有機會受益,但須提防所屬海運聯盟可能面臨的政治風險。長榮、陽明在跨太平洋航線掌握重要市占,且船舶多為巴拿馬旗、利比里亞旗等便利旗國,不在中美互徵範圍內。 長期看,中美航運大戰恐引發供需格局重整、或市場洗牌,尤其是中美航線,部分弱勢業者可能退出或縮減、強者可能藉此鞏固地位。由於這是政策性且與地緣政治高度相關的對抗手段,未來變數大,航運業必須把政策風險視為營運風險一環。未來還是看中美對抗是否繼續或更一步激化而定,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 中美貿易戰一路從科技、稀土、大豆打到航運,對抗態勢持續升高,中美領導人川習會可望在10月底登場,業界解讀,雙方正加緊累積談判籌碼,採以牙還牙的談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股市短波-高力 9月營收單月新高
高力(8996)受惠熱能產品與液冷散熱產品出貨旺,自結9月營收6.3億元、年增66.7%,創歷史單月新高。高力並公布8月自結獲利,稅前淨利1.07億元、年增6.07%,每股盈餘為0.94元,創歷史單月新高,若加計上半年EPS為2.79元,7月自結0.82元,前八月EPS已達4.55元。
工商時報 ・ 1 天前開學季、展新店與連假商機助攻 全家、寶雅9月營運 寫同期新高
零售通路全家便利商店、寶雅國際,受惠開學季、展新店與連假商機助攻下,9月合併營收雙雙改寫同期新高。其中全家9月合併營收92.01億元、年增2.49%,前九月合併營收812.22億元、年增3.53%,亦創同期新高。
工商時報 ・ 1 天前股市短波-材料-KY 上月營收不美
材料-KY(4763)受中東地緣局勢、東南亞市場波動,及部分客戶延後交貨與調整庫存水位等影響,9月營收7.85億元,月、年雙減9%、48%;前三季營收104.61億元,年減6%。有鑑短期營運依然承受壓力,正積極與客戶協調交期與新興市場開拓,降低外部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
工商時報 ・ 1 天前聖暉營收寫驚奇 樂看Q4
無塵室機電整合廠聖暉*自結9月合併營收39.1億元、年增29%,再刷同期新高,凸顯專案管理效能與跨區域布局成果;累計第三季合併營收110.4億元、年增45%,前三季合併營收305.1億元、年增47%,雙雙改寫同期新高紀錄。
工商時報 ・ 1 天前歐美客戶回流 汽零廠Q4進補
汽車產業進入第四季旺季,隨中國車市價格戰趨緩、北美訂單回補及歐洲客戶拉貨也增溫,汽車零件廠9月營收普遍止跌回升。包括聯嘉(3717)、廣華-KY(1338)及倉佑(1568)等公司,皆看好客戶需求回穩,有望帶動第四季營運續穩步成長。
工商時報 ・ 1 天前財經選讀》川普鐵粉崩潰! 大豆滯銷 美農民慘賣設備維生
近30年來,中國大陸進口商首次沒有在秋季美國大豆收穫季下單採購,轉而從南美採購大豆。美國豆農坦言,受到關稅戰的反噬,目前美國農村正陷入巨大困境。難以維持生計的美國農民,甚至打算出售設備。美國媒體直言,農民對川普政府的忠誠度即將接受考驗!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中美互祭經濟制裁 談判添變數
「習川會」將於月底韓國APEC峰會舉行,正當市場期待兩國達成協議之際,近日雙方卻密集提出制裁行動,創造談判籌碼。尤其中國強力升級稀土管控,被解讀「是在經濟層面上等同核戰」、希望以「勒索戰術」推對動貿易談判。中美戰火陡然升溫,也為市場埋下更多不確定性,中方的強硬態度,或使雙方談判更趨複雜。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國安部挑國慶公布「台獨水軍」3人個資 軍情局回擊
中國「國家安全部」,特別選在中華民國國慶日這一天,公布三名台灣人的照片,指控他們長期對中國展開破壞活動,將依「反分裂法」、「懲獨22條」終身追責。
鏡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