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圍堵失敗!中企去年「購入380億美元」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1份由「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主導的跨派調查報告指出,美國及其盟友在限制中國製造高階運算晶片能力的努力中,存在漏洞與規範不一致的問題,使中國得以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購買近4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2兆元)的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據《路透社》報導,近年來,無論是民主或共和政府,都試圖限制中國的微晶片製造能力,並視其為國家安全的關鍵產業。然而,美國、日本與荷蘭3方的出口管制規則不一致,使得部分非美國廠商仍能對中國企業銷售美企無法出口的高階設備。報告指出,這種缺口削弱了盟國間的技術封鎖成效。
委員會呼籲,美國及其盟友應採取更廣泛的禁令,不應僅針對特定中國晶片製造商,而是全面限制晶片製造設備的對中銷售。
根據報告,中國企業在2024年共從全球前5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購買了價值380億美元的設備,較2022年管制措施剛開始實施時增加了66%。這筆金額約佔5大供應商總銷售額的39%,包括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 Corporation),以及荷蘭艾司摩爾(ASML)與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鎖定中國的高階晶片製造能力,因這類技術對人工智慧(AI)與軍事現代化領域至關重要。除了國防考量外,美中2國也在爭奪全球高端科技市場,包括AI資料中心與先進運算基礎設施的輸出。
報告警告:「這些銷售行為使中國在各類半導體製造上競爭力大幅提升,對全球的人權與民主價值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分公司總裁道格堤(Mark Dougherty)表示,隨著新一輪出口規範生效,今年中國市場的銷售確實開始下滑。他也認為美日2國政府之間的協調有所改善,但整體結果仍未完全達到美方期望,「從美國的觀點來看,很明顯目前的成果仍未達到預期的目標。」
對此,《路透社》表示,美國應用材料與科林研發並未回覆置評請求;艾司摩爾與KLA則回應稱,在看到完整報告前不便評論。眾議院美國與競爭委員會補充,這些企業均已配合調查,並事前獲知報告的初步內容。
報告還特別點名3家與安全風險相關的中國企業,包括「昇維旭技術有限公司」(SwaySure Technology Co)、「深圳市鵬新旭技術有限公司」(Shenzhen Pengxinxu Technology Co),以及「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SiEn (Qingdao) Integrated Circuits Co)。
這3家公司去年曾被眾議院美國與競爭委員會主席、密西根州共和籍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以及伊利諾州民主籍資深議員克利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致信美國商務部,指控它們與協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運作的秘密網路存在聯繫。隨後,美國政府於去年12月禁止向這3家公司出口晶片製造設備。
報告最後建議,美國應與盟國加強協調,並推動更嚴格與更全面的限制措施,不僅針對成品設備,也應涵蓋中國可能用於自行組裝晶片製造工具的零組件,以防中國建立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顏正國病逝享年50歲!走過囚徒歲月「六年書信孕育婚姻」 離世畫下戲劇人生句點
奔花蓮救災遇小姐姐發「補給包」 鏟子超人一看惹鼻酸:只有一份真心
顏正國傳肺腺癌病逝!專家示警:確診往往已晚期 「無聲殺手」症狀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點名ASML等5廠!美國會不開心對中半導體禁令「有漏洞」,擬擴大限制範圍和力度
美國不只不允許美商向中國出售先進晶片,如今國會議員還發現、現有禁令似乎存在一塊「產業漏洞」,讓中國廠商得以藉此繞過華府,照樣取得關鍵設備和零件,這讓一心防堵北京加速發展半導體的美國,考慮擴大既有禁令條款,不只限制晶片產品,而是從半導體設備開始限制。《路透》報導提到,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U.S. House of Repres......
風傳媒 ・ 1 天前MLB》小時候是小熊迷 釀酒人Priester要粉碎小熊季後賽希望
在分區系列賽對芝加哥小熊取得2勝0敗聽牌的密爾瓦基釀酒人,明天將推出小時候是小熊迷的右投手Quinn Priester,試圖以3連勝橫掃晉級國聯冠軍戰。
TSNA ・ 1 天前
手機偷走孩子童年!丹麥總理計畫禁止15歲以下的人使用社群媒體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7日表示,丹麥將禁止15歲以下的人使用社群媒體,並指責手機和社群媒體「偷走孩子的童年」。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佛瑞德里克森7日在丹麥議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宣布此計畫。她在演講中引用的數據顯示,60%的11至19歲男性在空閒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黃金飆4000美元 橋水創辦人:應持有更多
[NOWnews今日新聞]受到投資者尋求從日益增加的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中避險情緒,以及對美國聯準會(Fed)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推動,黃金價格週三(7日)衝破每盎司4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此,橋水...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輝達總部棄台 人才恐將流失
輝達至北士科設總部案卡關,供應鏈指出,如果輝達來台將有更多高薪職位,反之國內人才將持續流出;房地產業者說,若輝達離開台灣,對房地產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學者認為,在台蓋總部對輝達比較有利且可以更深化合作,若轉向他國,可能會少了產業的加成效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極右派格林也呼籲延長歐記健保 稱子女保費恐翻倍
共和喬州聯邦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6日與自家派唱反調,呼籲為即將到期的歐記健保(...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法務部長鄭銘謙:全國實施科技監控245案件 (圖)
民眾立委黃國昌、國民立委吳宗憲等人認為科技監控設備太爛且維修數據過高。法務部長鄭銘謙(右)8日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回應,維修數據有包含設備保養,全國實施科技監控案件現為245件,正確數據一週內提出書面報告給委員會。左為矯正署長林憲銘。
中央社 ・ 1 天前
對中晶片管制有漏洞 美調查:中國去年大買逾1兆元高階設備
美國近年聯手盟國極力限制將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賣給中國,避免中國利用西方科技製造出可用於軍事用途的先進晶片。然而美國國會議員調查發現,這些限制措施仍有許多漏洞,中國仍然合法購買了近400億美元的高階晶片製造設備。
太報 ・ 1 天前

中企赴海外投資 裡外不討好 去年上半年累計金額一七七○億美元
-【蘇彬貴╱先探2373期】 自從鄧小平於一九七八年推行改革開放、門戶大開之後,中國立即大大地受惠於外來投資;其中,一開始極其關鍵性的一部分,即是來自台商。而正是這一股源源不斷的「外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指的是在土地、廠房及生產設施等方面,而非投資在金融市場的部分),在過去尚不到半個世紀,將中國打造成「世界工廠」、紅色供應鏈等的經濟奇蹟。 如今翅膀硬了,已躋身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反過頭來,來自中國製造業的龐大資金,則不斷地湧進全世界各地的海外市場;不過,在本質上,此與當時流入中國的FDI,顯然大異其趣、不可同日而語,並因此創造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式FDI」。 哭笑不得 中國的企業界正持續興起一股赴海外投資的風潮,方興未艾;光是去年上半年,累計當地企業所投資在國外非金融性資產(non-financial assets)的部分,累計就以一七七○億美元左右的規模,持續刷新史上同一期間的最高紀錄;在這個相當於五兆四○○○億新台幣、以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為主的龐大投資金額裡頭─約占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一%的比重,估計可能有高達五分之四
先探投資週刊 ・ 1 天前
「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盛大登場 「AI 與投資研究」開場突顯CFP專業顧問角色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倡議的「世界投資者週」(World Inves […]
警政時報 ・ 1 天前

莫里森:台須72小時內重創共軍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8日在「台北安全對話」專題演說中分析,目前仍判斷對入侵或封鎖台灣的戰略不划算,但局勢驟變,一旦決定採取敵對行動,就再也無法「重置局勢」,他強調,台灣必須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這需要更高的國防投入、跨派團結,以及與盟友更緊密合作。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研究:女性基因風險較高 比男性更易罹患憂鬱症
(中央社雪梨8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研究人員在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女性在基因上罹患臨床憂鬱症的風險高於男性,這項研究可能改變對憂鬱症的治療方式。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時代的臺美關係,禁不起謊言與表演
華府的秋季一向熱鬧,智庫活動頻仍,但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的訪美行程仍成為焦點。根據媒體報導,趙怡翔在華府與智庫專家、前川普政府幕僚及國會助理會晤時,強調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開支並投資非對稱戰力。這番表態呼應美方「臺灣應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期待,也展現賴清德政府維持強硬路線的決心。然而,若把這次訪美放在美中角力與兩岸變局的脈絡中觀察,就會發現臺灣的外交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淺碟,也愈來愈錯位。
奔騰思潮 ・ 1 天前

澳前總理莫里森示警台海防衛:須72小時內重創共軍
2025「台北安全對話」(TSD)今日在南港登場,多名重量級來賓與會共同針對區域局勢與台海防衛發表演說。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更是獲邀參與專題演講的座上賓。曾身為印太局勢決策者的他,建議台灣必須強化多元能源與太空領域的韌性,同時正在推行的非對稱防衛」策略,應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可能嗎?美國準高官喊「台灣軍費應達10%GDP」 顧立雄回應了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前曾表示,他認為台灣應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0%;由於此提議與我國當前狀況相差巨大,所以也立刻引發台灣民眾譁然。但如今,美國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被提名人約翰盧(John Noh)近日再稱,「強烈支持」川普的主張,再次掀起討論。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8)天受訪時承諾,我國軍費、核心國防支出,都將逐步增加;同時,也點出擴增預算的4大面向。
民視 ・ 1 天前
以色列遭哈瑪斯襲擊2週年!人民發起悼念活動 納坦雅胡:並沒有擊垮我們
根據《BBC》報導,加薩衛生部統計,以軍在加薩發動攻勢後,迄今已造成逾6.7萬人死亡。納坦雅胡承諾,會救回所有被挾持者、消滅哈瑪斯政權、確保加薩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嗜血的敵人對我們進行了沉重打擊,但他們並沒有擊垮我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