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時代的臺美關係,禁不起謊言與表演
翁履中/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華府的秋季一向熱鬧,智庫活動頻仍,但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的訪美行程仍成為焦點。根據媒體報導,趙怡翔在華府與智庫專家、前川普政府幕僚及國會助理會晤時,強調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開支並投資非對稱戰力。這番表態呼應美方「臺灣應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期待,也展現賴清德政府維持強硬路線的決心。然而,若把這次訪美放在美中角力與兩岸變局的脈絡中觀察,就會發現臺灣的外交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淺碟,也愈來愈錯位。
當前華府在臺灣問題上有著多元的討論。華爾街日報不久前披露,北京正要求川普政府正式「反對臺灣獨立」,而非沿用過去模糊的「不支持臺獨」。這樣的用語如果真的出現轉變,背後將象徵美國外交立場的根本調整。與此同時,美中正就貿易與供應鏈進行新一輪談判,美國商務部與財政部接連對臺施壓,要求半導體產能與美國均分。當美方關注焦點早已從安全轉向經濟,而讓川習峰會順利進行又是近期川普政府的重中之重,臺灣官員此時赴美談軍費,恐怕不但無助於穩定關係,反而可能被視為干擾川普與習近平互動的「政治雜音」。
不只強調國防預算提升,媒體報導此行另外的任務,可能是為賴清德總統爭取出訪拉美時「過境美國」的機會。雖然總統府否認,但駐華府記者的報導一向嚴謹。若屬實,顯示執政仍把「過境外交」當作對內宣傳臺美友好的工具。然而,當川普政府對臺轉冷、美中重新接觸,若仍執著於象徵性的「過境」而非守護實質利益,恐怕對美外交將變成昂貴的政治秀,結果只是製造出臺美關係美好的輿論幻覺。
相較於釋出提升國防預算和爭取過境的嘗試,此次國安會副秘書長訪美,也暴露出政府外交分工的結構性問題。當國安會、外交部與行政院各自為政,對美戰略自然無法整合。結果是,政府一方面想要呈現與共和的關係並不疏遠,但另一方面卻又發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訪問時直言,與臺灣代表團的會談「僅有幾分鐘」;這樣的說法,與國內媒體形容我方代表令美方覺得「難纏」形成強烈對比。究竟哪個版本才是真實?若國安體系真有渠道接觸共和高層,為何無法為臺灣爭取更具實質意義的對話?外交若被政治操作取代專業,結果只會是內部互相推責、外部失去信任。
事實上,華府知名智庫史汀森中心(Stimson Center)近期正好發佈美中臺關係報告,從另一個角度揭示臺灣的處境。報告坦率指出,美國國防體系長期誇大臺海危機,以合理化龐大的軍事預算,形容臺灣是「亞洲的福爾達缺口」,認為將臺灣視為戰略熱點,有助推動國防建案,但並不代表美國願意出兵協防。報告同時強調,川普政府的軍事原則是「守護美國,不浪費實力在遠端戰場」。這句話已經說得夠清楚:美國的戰略出發點是自身利益,而非保障臺灣。
報告同時提醒,北京對臺策略早已轉向非軍事手段:從經濟壓力、資訊戰、離島奪取到政治滲透都是可能選項,其目的是削弱臺灣社會的韌性與團結,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意味著,真正危險的並非戰爭,而是社會信任與政治共識的崩解。當政府對美關係只願講出有利的部分、掩蓋不利的現實時,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就會一點一滴流失。失去了信任,再多軍購、再多盟友承諾,也無法形成真正的安全網。
提高國防預算固然必要,但臺灣更該誠實面對:我們增加軍費,是為了守護自身,還是為了取悅美國?若軍費上升的同時,卻在美國壓力下讓出產業優勢、失去經貿籌碼,那麼安全與自主將同時流失。過境美國固然能象徵友好,但若沒有實質成果,只是更加凸顯外交流於表面。
更嚴峻的是,兩岸的總體國力差距正快速擴大。北京對臺灣的態度,也已從「在意與拉攏」轉為「忽視與輕視」。這不僅是執政抗中政策的結果,更反映出臺灣正在失去讓北京在國際競爭中視為「助力」的價值。當臺灣不再被視為潛在的合作夥伴,而只是可能加入對手陣營挑戰自己的阻力,北京處理「臺灣問題」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務實、更強硬。若臺灣無法展現能為區域穩定提供價值的實力,北京對臺的「觀望」恐怕會變成「清算」。
國安會派代表赴美看似積極經營臺美關係,實際上卻暴露出臺灣外交缺乏戰略深度。示好華府、爭取過境,若只是為了表態或安撫,而不理解臺美關係的核心目標是「守護臺灣利益」而非「取悅美國」,這樣的外交只會讓臺灣更加被動。一味討好,顯示的不是靈活,而是缺乏信心;不是務實,而是忽略了臺灣數十年累積的自信與底氣。外交的本質,從來不是誰順從誰,而是如何讓對方尊重你。臺灣若真要展現主體性,那麼自詡為最重視主體性的執政,能不能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真正為臺灣多想一點?■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9月營收3309億元史上第3高 第3季創新高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10月9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自結9月營收新台幣3309.8億元,較8月減少1.4%,不過,較去年同期增加31.4%,為單月營收歷史第3高水準。台積電第3季營收9899.18億元,創下單季營收歷史新高,季增6.01%。台積電累計前3季營收2兆76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4%。台積電先前預期,第3季營收將約318億至330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8%,平均匯率假設為1美元兌新台幣29元。因新台幣匯率較預期佳,第3季新台幣營收優於預估的9222億至9570億元水準。台積電預計10月16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第3季財務報告及第4季業績展望。市場預期,手機及電腦市場步入傳統淡季,不過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依然強勁,將有助支撐台積電業績表現。除產業景氣外,市場關注,台積電是否調高今年美元營收成長目標,以及2奈米等先進製程技術發展、全球投資進程、關稅等政府政策影響與因應,還有英特爾(Intel)是否洽談合作事宜。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北美市場下單放緩 台紡織業拚度過關稅衝擊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8日專電)受到川普關稅與美國可能出現通膨影響,經營北美紡織產品市場的台灣業者,面臨接單放緩與成本大幅提高等挑戰。紡拓會今天在駐紐約辦事處舉行拓銷洽談會,業者以開發特殊功能性產品,尋找成長新品牌,度過全球產業鏈重組難關。
中央社 ・ 1 天前
新聞透視》外交事務兩個太陽 危及台美關係
國安會副祕書長趙怡翔密訪華府,讓外交事務「兩個太陽」之爭浮上檯面。台美關係是我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在美中台三方情勢波譎雲詭之際,國安、外交體系卻還在搞內鬥,不僅打擊我駐外人員士氣,更將危及台美關係和台灣利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十一長假:香港力推生態旅遊,但熱門景點遭受破壞前景堪憂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在黃金周首日到訪熱門景點橋咀島,發現單日有超過4000人登島,並觀察到不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包括穿著球鞋踐踏珊瑚、挖掘海岸生物、違法生火煮食、隨處棄置垃圾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陳嘉宏專欄:別以為林和立說的不會發生
林和立是香港的中國觀察家、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他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根據他過去3個月來、兩度訪台的印象,只要中國出動4、5艘潛艦,就能對台灣發動海上封鎖,「我相信台灣人不會反抗,而是在那種無可避免的情況下選擇默許。」他還說,統戰部門對台滲透程度之深,已能直接致電國民主要立法委員並下達指令。
鏡報 ・ 1 天前
投書外媒強調防衛韌性 林飛帆:臺灣決心以實力維護和平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國安會副祕書長林飛帆在國慶日前夕投書外媒發表專文表示,2025年7月臺灣舉行全國性漢光與城鎮韌性演習,象徵臺灣防衛戰略從「純軍事防禦」轉
青年日報 ・ 1 天前
攸關台灣印太與歐洲佈局的兩場選舉
十月四日在日本與捷克的兩場選舉,對台灣的外交佈局會有重要影響。日本是執政的自民總裁選舉,出線的總裁極可能成為日本新首相。而捷克的國會大選導致變天,與台灣沒有太多關係的「不滿人民ANO」魁巴比斯回鍋執政。位於印太與歐洲出場的同日選舉,對台灣外交佈局有重要影響,我們不能夠輕忽。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賴政府對美、斐外交談判大不同
民進政府對於美國的關稅與經貿投資壓力,約莫從半年前開始便諱莫如深,但對於前年開始,南非先迫我駐處更名、後擬再逼駐處遷出首都外之事,卻樂於向外界分享因應之法。兩相對照,頗值玩味。
奔騰思潮 ・ 1 天前《半導體》外資談台積Q4 還有高潮
【時報-台北電】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9月合併營收3,309.8億元,僅小幅月減1.4%、年增高達31.4%,整體第三季營收來到9,899億元,如外資先前預料,順利突破財測上緣,放眼第四季,部分內外資認為就算面對第三季高基期影響,營收也可能繳出持平至季減2%成績,優於市場共識值。 台積電上次法說會提出,美元計價營收約介於318億~330億美元,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元計算,新台幣計價營收約9,222億~9,570億元,對照台積電第三季營收月月突破3,000億元大關,超越財測高標值。法人指出,台積電營運表現不只反映AI需求強大且具續航力,新台幣匯率近期相對穩定,亦有幫助。 台積電9日再寫歷史新高,終場上漲1.77%、收1,440元,盤中更是來到1,455天價,顯示市場對台積電熱情不減。 隨台積電法說進入倒數,摩根士丹利證券大中華區半導體產業研究部門主管詹家鴻進行情境分析,樂觀情境顯示,台積電若因AI需求強勁上調全年財測,使美元計價營收年增逾35%,搭配第四季營收季增3%~5%、毛利率來到59%~61%,以及明年AI、CoWoS需求無法被完全滿足,則法說後股價可望漲3%~5%。 基本假設發生的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
MLB季後賽/補位漏接!錯失雙殺守備 斯漢送大禮給費城人害道奇落後
國聯分區系列賽G4道奇和費城人上演精彩投手戰,前6局打完雙方先發投手都沒有失分,道奇7局上換上斯漢(Emmet Sheehan)中繼,不料他因為自己補位漏接導致雙殺守備無法完成,隨後他也為這個失誤付出代價,被費城人敲出二壘安打先馳得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EP9完整版-韓國女軍官第一次吃台式牛排 邊驚呼邊嗑光!談到台灣兵役當四個月 表情超微妙【Yahoo x 咪蕾】
咪蕾這次帶韓國女軍官來吃台式牛排,對於牛排的大小還有價格驚嘆不已!吃飯中聊到關於兩國的兵役差異,女軍官聽到台灣當兵只要四個月馬上說「好像有點短」,也分享了韓國的兵役現況! 更多《Yahoo x 咪蕾》影音:https://bit.ly/4kOmS2R
Yahoo x 咪蕾 ・ 1 天前
MLB季後賽/齊森姆低級失誤雙殺沒抓到 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落後退場
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Cam Schlittler)在7局上因為隊友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的守備失誤留下1出局一、三壘有人局面退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道奇球場為何成打者天堂?蒙西幽默答:可能因為有翔平吧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日前展開季後賽的分區系列賽,國聯部分洛杉磯道奇對費城費城人的第3戰於8日(台灣時間9日)登場。賽...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裝潢蟑螂出沒!交屋潮引爆糾紛潮 「拖工期、搞失蹤」土城百戶屋主受騙 新家慘變爛尾現場|房市觀點
準備裝潢的屋主可得小心了!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戶,創下近20年新高,意味著接下來將迎來大量交屋潮,隨著裝修需求暴增,市場也出現不少「裝潢糾紛」,受害案例頻傳。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提前上班破道奇「8局魔咒」球迷轟動!佐佐木朗希飆火球連續解決9人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尋求連霸的道奇在先前的5場季後賽,牛棚於第8局一共失掉11分,但就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似乎找到「8局魔咒」的解答!前幾場比賽都是在9局才上場的佐佐木,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提前上班」於8局登板,接著連續解決9名打者,後援3局無失分,沒被敲安,飆出2次三振,優異表現讓滿場道奇球迷興奮的大喊他的名字「ROKI」。
FTV Sports ・ 10 小時前
MLB/衝回道奇致勝分補踏本壘細節 金慧成:完全沒想過滑壘
道奇隊南韓工具人金慧成今天11局下代跑跑回再見分,幫助道奇以2:1氣走費城人隊,挺進國聯冠軍賽,金慧成賽後受訪時分享跑壘當下的心境。 11局下道奇打者帕赫斯(Andy Pages)擊出投手前滾地...
聯合新聞網(運動) ・ 7 小時前
獨家/孫德榮揭5566重聚破局主因!爆昔拒合作羅志祥「從那時就知道走下坡」
資深經紀人孫德榮縱橫演藝圈數十年,是不少大咖藝人的幕後推手,他近日上 Podcast 節目《娛樂住海邊》,大談台灣演藝圈秘辛。他提到昔日打造的男子團體5566,雖然全盛時期紅遍兩岸三地,但如今團員配合度低、溝通困難,「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腦筋秀斗什麼」,隨著 Energy、F4 相繼合體重燃粉絲青春記憶,不少人也敲碗 5566 重聚,但孫德榮坦言:「他們現在對合不合體這件事已經沒那麼在意了。」
鏡報 ・ 1 天前
《角頭》4大咖男星「天堂重聚」 最年輕僅享年36歲
黑幫電影《角頭》於2015年上映,由黃鴻升(小鬼)擔任兩大主角之一;2018年由顏正國執導續作《角頭2:王者再起》,票房突破新台幣1.27億元;2021年外傳電影《角頭-浪流連》上映,票房高達新台幣2億;還有2024年續集兼前傳《角頭-大橋頭》,以及2025年前傳電影《角頭-鬥陣...
CTWANT ・ 10 小時前
國聯冠軍賽G1「投手大谷」扛先發?「打者翔平」談打擊大低潮坦言沮喪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道奇在國聯分區賽擊退費城人,奪下晉級分區冠軍戰的門票,在季後賽雖然二刀流「投手大谷」擔任先發繳出好投,不過「打者翔平」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低潮,對此賽後大谷翔平也坦言的確打不好有點沮喪;另一方面,道奇總教練羅伯斯(Dave Roberts)也透露,國聯冠軍賽G1可能將由大谷打頭陣扛下先發投手重任。
FTV Sports ・ 6 小時前
饒河夜市人氣王!連外國觀光客都瘋排的冰火湯圓,Q彈湯圓趁熱吃,冰底淋上桂花檸檬汁一秒變神級甜點!
這次趁著到松山機場接機的同時,我們來到饒河街夜市吃晚餐和宵夜,除了必吃的胡椒餅、 藥燉排骨、烤肉串之外,有間甜點總能在夏夜裡、甚至冬天裡,吸引長長人龍,那就是「 御品元冰火湯圓」,以冰火交織的衝突感聞名,將傳統的熱呼呼芝麻花生湯圓,搭配刨得細緻如雪花般的冰屑,形成冰與火的極致對比,正因如此也總是許多遊客排隊的熱門店。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