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船舶新收費 中國將反制
美國針對停靠其港口的中國有關船舶新收費即將開始實施,中國亦已決定採取反制措施,對停靠中國港口的美國有關船舶進行禁止或徵收費用。波交所分析,未來遠東至美國東西岸航線的貨櫃船公司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中遠海運(Cosco)船隊主要為中國建造並自然歸屬中國所有,因此將受到較大影響,未來反映至市場運價的變化亦值得關注。
波交所觀察,上周遠東出發的四條主要FBX航線運價均出現下跌。
FBX01(中國/東亞―美國西岸)環比下跌二七六美元,自九月初以來累計下跌六○七美元;FBX03(中國/東亞―美國東岸)較上周末下跌六八三美元。FBX11(中國/東亞―北歐)較上周五下跌三四八美元,自九月初以來累計下跌八○三美元。FBX13(中國/東亞―地中海)較上周五下跌一七五美元,自九月初以來累計下跌八四七美元。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大幅減少採購 美農民巨虧苦等救濟
中美貿易戰延燒多年,儘管雙邊同意推進貿易協議,但諸多分歧懸而未決。中國大幅減少對美國大豆、高粱等農產品採購,使美國農產業陷入困境,恐面臨450億美元的鉅額虧損,美國農產業期盼政府救濟政策盡快上路。
工商時報 ・ 19 小時前
點名ASML等5廠!美國會不開心對中半導體禁令「有漏洞」,擬擴大限制範圍和力度
美國不只不允許美商向中國出售先進晶片,如今國會議員還發現、現有禁令似乎存在一塊「產業漏洞」,讓中國廠商得以藉此繞過華府,照樣取得關鍵設備和零件,這讓一心防堵北京加速發展半導體的美國,考慮擴大既有禁令條款,不只限制晶片產品,而是從半導體設備開始限制。《路透》報導提到,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U.S. House of Repres......
風傳媒 ・ 1 天前
美科技圍堵失敗!中企去年「購入380億美元」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據《路透社》報導,近年來,無論是民主或共和政府,都試圖限制中國的微晶片製造能力,並視其為國家安全的關鍵產業。然而,美國、日本與荷蘭3方的出口管制規則不一致,使得部分非美國廠商仍能對中國企業銷售美企無法出口的高階設備。報告指出,這種缺口削弱了盟國間的技術...
CTWANT ・ 1 天前MSC擴張船隊 2025二手船收購逼近50艘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表示,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近日自歐洲與中國大陸船東手中購入七艘二手貨櫃船,交易總額約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使該公司今年的收購船舶艘數已逼近五十艘,持續強化其在全球貨櫃航運市場的運力優勢。在最新交易中,最受矚目的是MSC以約三千一百二十五萬美元,購入挪威船東AtlanticaShipping名下「AtlanticaPioneer」輪(三千六百三十五TEU,建於二○一二年),該船附帶與西班牙貨櫃航運公司Marguisa的租約。而賣方Atlantica於去年以約二千五百萬美元購入該輪,短期內高價轉售獲利頗豐。除歐洲市場,MSC也積極布局亞洲。據船舶經紀公司指出,該公司近期自中國大陸船東購入兩艘近洋線型貨櫃船—「NewnewStar」(三千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寬鬆步伐領先全球 紐西蘭央行意外降息2碼
為了提振疲弱經濟,紐西蘭央行8日宣布將利率大幅調降2碼至2.5%,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紐西蘭隨著通膨降溫展開快速降息,與美國聯準會(Fed)及澳洲央行謹慎作法形成強烈對比。澳洲央行上周選擇按兵不動並警告通膨風險,Fed直到上個月才重啟降息。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越南獲富時羅素升格新興市場 越股創高
富時羅素(FTSE)8日升格越南為新興市場,帶動越股開啟慶祝行情,早盤上漲2%,創下1,735點新高,收盤則回吐部分漲幅。富時羅素預測,此次升格將帶動約60億美元的資本轉移流入越南市場,該評級將於2026年9月21日生效,並於3月進行中期審查。升格加上IPO助力,越南股市2025年至今已上漲三分之一,成為東南亞表現最佳的股市。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Fed內部分歧 會議紀要揭部分成員原本支持不降息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央行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公布最新利率決策會議紀要,指出決策委員會內部對是否應降息存在明顯分歧,部分成員曾表達希望維持利率不變的立場。
中央社 ・ 14 小時前押寶美國當靠山 專家:沒有白吃午餐
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主持人賽斯頓專訪,喊話若台灣被併吞,將衝擊美國利益,呼籲川普出面讓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承諾放棄武力攻台。學者認為,賴總統將兩岸和平寄望於美國,恐存在高度風險,台灣必須自己提升防衛能力與談判籌碼。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黑天鵝》作者示警美股恐崩盤 點名美債危機是「白天鵝」
暢銷書《黑天鵝效應》的作者「塔雷伯」表示,儘管美國股市看似勢不可擋地持續上漲,但是,基於美國債務負擔等結構性問題的威脅,投資人該是到了應該為美股可能崩盤,進行避險布局的時候了。(葉柏毅報導) 塔
中廣新聞網 ・ 12 小時前中國十一長假24億人次出行 年輕人成旅遊消費主力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8日電)今天是中國「十一」長假最後一天,官方預估,8天假期間累計出行人流量24.32億人次。長假也帶來旅遊市場熱絡,交通工具與飯店的預訂量與客單價都提升,20至30歲的年輕人成為旅遊消費主力。
中央社 ・ 1 天前美媒:美國商界忠告華府 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
(中央社台北8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幾十年來一直極力主張與中國接觸的美國商界,最近轉而向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代表,提出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的建議及忠告。美國商界的轉變不僅是遊說策略的轉變,更是對中國政府20年來背棄承諾的裁決。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加入南美貿易聯盟 分析:著眼豐富礦產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9月底正式成為安地斯山共同體(Andean Community)觀察員國。專家分析,中國不僅可以幫助成員國抵消川普關稅影響,傳遞「美國關門歇業,中國依然敞開大門做生意」的訊息;而且這個南美貿易聯盟擁有豐富礦產,可協助中方發展人工智慧和電動車等產業。
中央社 ・ 1 天前
月月收息1/川普間接救債市 專家直言:呆呆抱債準備收割
美國重啟降息循環,投資人期待的債市「春燕」可望到來!經歷聯準會(Fed)史上最快的升息循環,全球債券市場將迎來關鍵轉折點,隨著通膨數據逐步降溫,市場對於Fed啟動降息的預期不斷攀升,為沉寂已久的債市注入強心針,「降息甜蜜點」即將來臨,專家建議,抱債正是時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近洋線型貨櫃船供應緊縮迎黃金時期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船舶經紀商Intermodal最新市場分析顯示,在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持續被超大型船與新造船浪潮主導之際,長期被視為「輔助角色」的近洋線型貨櫃船正逐漸成為焦點。隨著大型船運力在未來兩年大舉投放、供給過剩隱憂升高,反觀近洋線市場因船隊老舊、訂單稀少及區域貿易需求穩定,正迎接結構性緊縮所帶來的「黃金時期」。Intermodal研究主管YiannisParganas表示,目前全球貨櫃船訂單與現有船隊比例約為三成,其中新巴拿馬型及超大型貨櫃船(一萬二千至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九TEU)更高達四成四。預估二○二五年全球貨櫃船隊將較去年同期增加六點七%,新巴拿馬型船舶更將大增近十七%;然而,近洋線船訂單比例僅約四點九三%,為近年低點,顯示市場投資極為克制。這份報告指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執政聯盟協商陷入僵局 高市早苗拜相之路恐生變
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原有望在10月中旬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如今卻因聯合執政協商觸礁,拜相之路面臨重大挑戰。消息人士透露,原定於15日召開的臨時國會傳出將延至20日,延宕主因在於公明魁齊藤鐵夫的嚴正立場,齊藤明確表示,若自民無法解決政治與金錢沉疴,公明不僅將拒絕繼續聯合執政,也絕不會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給高市。
鏡新聞 ・ 1 天前
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正受到貿易戰的衝擊
MoneyDJ新聞 2025-10-09 13:19:43 黃文章 發佈路透社報導,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正受到貿易戰的衝擊,芝加哥扎納農業對沖公司(Zaner Ag Hedge)的首席市場策略師泰德·塞弗瑞德(Ted Seifried)表示,中國去年購買了美國黃豆出口總量的約45%,且通常在每年十月初之前就鎖定其年度美國黃豆需求的約40%。 然而,根據最新的政府數據,在秋季收成開始前的1月至7月,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量下降了39%,至590萬公噸。按價值計算,出貨額下滑51%,至25億美元,使農民損失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 美國對孟加拉的出口大幅增加,僅略高於40萬噸,但這只是中國典型需求的一小部分。儘管對越南、埃及、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出貨量上升,但美國黃豆出口總量仍比去年同期下降8%,至1890萬噸。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黃豆截至10月2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768,117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26%;較前週增加26%,較上年同期減少53%,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217,595公噸)、埃及(181,571公噸)、巴基斯坦(115,038公噸)。自9月起的2025/26年度,美國黃豆
Moneydj理財網 ・ 10 小時前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 11月移師高雄
「TaiwanSelect全球搶單大會」繼十月台中場後,十一月四日將移師高雄舉辦,透過持續邀請全球買主來臺,讓企業能即時掌握商機、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及拓銷成本,持續鏈結國際買主,開創更多合作訂單。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挑戰,經濟部持續透過海外網絡廣邀買主來臺採購,今(一一四)年「TaiwanSelect全球搶單大會臺中場」十月一日至二日於台中盛大舉行,此次吸引三十五國二百家買主與近六百家臺灣企業參與,預估促成商機達二·八億美元。經濟部表示,未來將持續協助廠商開發多元市場,在拓展非美市場方面,其中人口逾六億的拉丁美洲是重點市場,本次共有十七家拉丁美洲買主來臺,來自墨西哥、巴西及哥倫比亞等國,顯示臺灣產品與拉美新興市場的高度契合。經濟部今年八月亦辦理「拉丁美洲拓銷團」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