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擴張船隊 2025二手船收購逼近50艘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表示,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近日自歐洲與中國大陸船東手中購入七艘二手貨櫃船,交易總額約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使該公司今年的收購船舶艘數已逼近五十艘,持續強化其在全球貨櫃航運市場的運力優勢。
在最新交易中,最受矚目的是MSC以約三千一百二十五萬美元,購入挪威船東Atlantica Shipping名下「Atlantica Pioneer」輪(三千六百三十五TEU,建於二○一二年),該船附帶與西班牙貨櫃航運公司Marguisa的租約。而賣方Atlantica於去年以約二千五百萬美元購入該輪,短期內高價轉售獲利頗豐。
除歐洲市場,MSC也積極布局亞洲。據船舶經紀公司指出,該公司近期自中國大陸船東購入兩艘近洋線型貨櫃船—「Newnew Star」(三千五百三十四TEU,建於二○○七年)及「Xin Xin Tian 2」(二千五百五十三TEU,建於二○○七年),兩艘船成交總價約五千五百萬美元。
另,MSC也在希臘市場完成多筆收購,包括自Navios Maritime Partners購得「Navios Magnolia」(四千七百三十TEU,建於二○○八年)與由Cosmoship控制的「Charm C」(二千五百四十六TEU,建於二○○九年)。據Alphaliner資料,「Navios Magnolia」號輪租期至二○二六年下半年,成交價介於三千萬至三千五百萬美元;「Charm C」成交價約二千五百萬美元,其賣方去年僅以一千三百萬美元購得。
MSC今年九月初並收購兩艘小型貨櫃船:「Contship Oak」號輪(一一一八TEU,建於二○○七年)與「Cape Franklin」(一四四○TEU,建於二○○六年),成交總價逾三千萬美元。
據Alphaliner與VesselsValue數據統計,MSC今年至今已購入超過四十五艘二手貨櫃船。業內人士分析,面對租船市場吃緊與可即期租用船舶短缺情況,MSC積極購船主要為維持航線覆蓋、提升自有運力,並穩固市場占有率。
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指出,在二手船價格高漲及租船資源有限下,主要貨櫃航運公司須保持市場活躍度,以確保服務連續性與客戶需求。傳統噸位供應商則因價格高而有所觀望,使MSC等大型航運公司進行談判更具主導權。
市場分析師認為,全球貨櫃航運正面臨近洋線型船舶「結構性短缺」,MSC持續收購行動,不僅反映短期因應租船緊張的策略,更為未來區域航線運能布局。隨著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限航等地緣與氣候變數持續干擾航運市場,擁有靈活且自有運力的航商,將在航線調整與市場應變中展現更強韌性。
其他人也在看
中美航運戰 成運價強心針
美國對中國船東與中國船廠建造船舶開徵天價港口費,即將在14日生效,劍指中國造船業,將重擊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COSCO);中國也已修改《國際海運條例》新增反制措施,未來有權向美國船舶收費或禁止進入中國港口,提供受影響中國船東或航商有效救濟等。
工商時報 ・ 1 天前美國將對中國船舶徵港口費 中遠海運等首當其衝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9日電)美國將對中國擁有、營運以及建造的船舶實施新收費。據航運諮詢機構測算,中國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的貨櫃航運每年共增加15.3億美元(約新台幣466億元)成本。專家指出,新收費相當於對中美貿易額另外加徵4%關稅。南方都市報8日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近日公告,10月14日起對中國船舶實施新收費政策,只有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獲得豁免。根據公告,收費分3個類別:中國實體擁有或營運的船舶每淨噸收費50美元;中國建造的船舶按每淨噸收費18美元或每卸貨貨櫃收費120美元,較高為準;汽車運輸船或滾裝船每淨噸收費14美元。公告說,船舶營運方需在抵港前3個工作日完成繳費,未提供繳費憑證的船舶將被拒絕裝卸或不予放行。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測算,新措施給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帶來每年32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其中,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合計承擔15.3億美元,占比近5成;以星航運、海洋網聯、達飛集團也分別增加5.1億、3.63億和3.35億美元支出。中國船東協會專家指出,新收費相當於對中美貿易額外加徵4%關稅。以10000 TEU(20呎櫃)貨櫃船為
中央社財經 ・ 14 小時前中國大幅減少採購 美農民巨虧苦等救濟
中美貿易戰延燒多年,儘管雙邊同意推進貿易協議,但諸多分歧懸而未決。中國大幅減少對美國大豆、高粱等農產品採購,使美國農產業陷入困境,恐面臨450億美元的鉅額虧損,美國農產業期盼政府救濟政策盡快上路。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公告】昇陽 2025年9月合併營收1.94億元 年增-55.21%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昇陽(3266)單位:仟元 【公告】昇陽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193,742去年同期432,539增減金額-238,797增減百分比-55.21本年累計973,971去年累計1,862,370增減金額-888,399增減百分比-47.7
中央社財經 ・ 14 小時前
昇陽半啟動FAB3B興建計畫 估2028年投產
再生晶圓大廠昇陽半導體 (8028-TW) 今 (8) 日於中港廠舉辦發布會,宣布啟動中港廠 FAB3B 興建計畫,預計 2028 年正式投產,屆時月產能將超越現階段 FAB3A 的 60 萬片,推升整體產能倍增。
鉅亨網 ・ 1 天前
慶重陽!逾700職缺挺中高齡 中市勞工局:山線樂齡聯合徵才暖心登場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為迎接溫馨的重陽佳節,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特地選10月14日上午10時 […]
觀傳媒 ・ 1 天前
嚴選地方特產!國發會攜手家樂福Mia C’bon 打開在地品牌國際門
逛過東京車站丸之內商店街的遊客,一定會被許多來自日各地的地方特產買到不要不要的,台灣也有很多直得被挖掘出來的地方特產,特別是返鄉青年經營的地方創生,總是存在許多質優品佳的好物。為深化地方創生行動,讓台灣各地的好物走出鄉鎮、走進日常,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推動「地方選品創生台灣」計畫,首度結合大型零售通路,攜手家樂福與Mia C’bon超市,共同打造地方創生商品專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各報要聞》中美航運戰 成運價強心針
【時報-台北電】美國對中國船東與中國船廠建造船舶開徵天價港口費,即將在14日生效,劍指中國造船業,將重擊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COSCO);中國也已修改《國際海運條例》新增反制措施,未來有權向美國船舶收費或禁止進入中國港口,提供受影響中國船東或航商有效救濟等。 根據國際海運研究機構Alphliner估算,如果全球前十大貨櫃航商維持既有美國線部署,到2026年可能面臨高達3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78億元的額外費用,其中中遠海運面臨15.3億美元天價港口費首當其衝,受影響較大的還有以星(ZIM)、海洋網聯(ONE)、達飛,因租用中國船東的船舶,可能分別面臨5.1億、3.63億、3.35億美元的港口費。 業界透露,除長榮、HMM、萬海等航商,跑美國線原就無中製船舶外,其他主要航商經由航線與船隊調整,陸續將在美國線的中製船舶調離,換上日、韓等非中製造船舶,規避美國港口費,馬士基、赫伯羅特、陽明等宣稱將不會收取額外附加費。 反觀中遠海運等中國央企船東,船隊主要為中製船舶,恐難逃天價港口費,一旦成本大幅增加,將影響在美國線的競爭力,甚或引發航運業市占洗牌效應。業界稱,值美國線需求疲弱、運價逼近或跌
時報資訊 ・ 20 小時前
邱垂正:中國大陸是現狀威脅 賴總統致力台海和平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8日電)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是台海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最大威脅,台灣的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不可或缺,是維持全球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總統賴清德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中央社 ・ 1 天前昇陽半導體宣布中港廠FAB3A擴產,並興建新廠FAB3B,未來產能翻倍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再生晶圓大廠昇陽半導體(8028)今日舉行中港廠區的新廠發布會,透過擴廠,昇陽現有中港廠FAB3A產能,自2025年的月產30萬片,到了2026年將提升到月產60萬片,並同步斥資約18.5億元新台幣擴建智慧新廠(FAB3B),預計2028年投產。屆時整體產能將再翻倍,形成完整的再生晶圓Mega Fab格局。昇陽於今(8)日於中港廠舉辦『智慧新廠,永續第一』發布會,並與承攬商聖暉集團簽署「安全夥伴宣言」。在本次發布會上,昇陽亦宣布中港廠FAB3B興建計畫全面展開,並預計於2028年正式投產。新廠規劃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設計產能將超過現有中港廠FAB3A的月產60萬片。昇陽執行長蔡幸川表示:「昇陽半導體截至第三季,營收年增31.53%,市值亦已突破300億元新台幣,在穩健成長的同時,公司將保持全球再生晶圓產能第一的領先位置。」
財訊快報 ・ 1 天前昇陽半導體宣布中港廠FAB3B擴建計畫正式啟動
再生晶圓大廠昇陽半導體(8028)宣布中港廠FAB3B擴建計畫正式啟動,預計於2028年投產,打造完整再生晶圓Mega Fab格局。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公告】良得電 2025年9月合併營收3.65億元 年增-1.52%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良得電(2462)單位:仟元 【公告】良得電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364,742去年同期370,385增減金額-5,643增減百分比-1.52本年累計3,144,022去年累計3,022,831增減金額121,191增減百分比4.01
中央社財經 ・ 13 小時前貨櫃三雄9月營收下滑 業者盼第4季逐步回溫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9日電)貨櫃三雄9月營收出爐,受運價修正影響,均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成以上。業者看好,隨年底節慶補貨需求醞釀,市場可望在第4季逐步回溫,帶動需求緩步復甦,並拓展多元市場。
中央社 ・ 5 小時前近洋線型貨櫃船供應緊縮迎黃金時期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船舶經紀商Intermodal最新市場分析顯示,在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持續被超大型船與新造船浪潮主導之際,長期被視為「輔助角色」的近洋線型貨櫃船正逐漸成為焦點。隨著大型船運力在未來兩年大舉投放、供給過剩隱憂升高,反觀近洋線市場因船隊老舊、訂單稀少及區域貿易需求穩定,正迎接結構性緊縮所帶來的「黃金時期」。Intermodal研究主管YiannisParganas表示,目前全球貨櫃船訂單與現有船隊比例約為三成,其中新巴拿馬型及超大型貨櫃船(一萬二千至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九TEU)更高達四成四。預估二○二五年全球貨櫃船隊將較去年同期增加六點七%,新巴拿馬型船舶更將大增近十七%;然而,近洋線船訂單比例僅約四點九三%,為近年低點,顯示市場投資極為克制。這份報告指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Veson Nautical預期明年起運費逐步下滑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航運數據與分析公司VesonNautical發布《二○二五年第四季航運市場展望》指出,儘管運費自二○二四年以後有所維持,主要歸功於船公司調降平均航速約二點三%以抑制供應,但隨著船隊擴張速度超越需求,預期自二○二六年起運費將逐步下滑。這份報告強調,全球航運市場仍處於重大結構性變動。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加上蘇伊士運河持續改道,使航行距離拉長,造成船舶供應緊張,進而支撐運費維持高檔。報告說明,大量「影子船隊」運輸受制裁國家(俄羅斯、伊朗與委內瑞拉)原油與成品油,成為市場中日益複雜的因素。這些油品主要流向中國與印度,取代部分傳統運能需求。VesonNautical認為,如各國加強對灰色船隊的制裁執法,可能成為非制裁船舶收益與運費上行的潛在催化劑。在貨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輝達請經濟部盤點適合土地 李四川:還是會努力爭取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8日電)輝達委託經濟部盤點包含台北市在內、符合設台灣總部需求的土地。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市府還是會努力爭取,也推薦北士科T12基地,「我們的地方還是輝達比較喜歡的」。
中央社 ・ 1 天前川普重拳課徵港口費!全球航運爆重大損失 它慘付470億占一半
美國總統川普為了因應大陸在海上勢力的迅速擴張,宣布自下週起對使用陸製船舶的船東徵收新港口費,此政策預計將對全球航運市場帶來重大衝擊,全球十大航運公司明年因此恐損失高達32億美元(約新台幣985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
美國半導體展鳳凰城盛大開幕 崇越攜手台日合作夥伴秀實力
2025 SEMICON WEST美國半導體展將在美國鳳凰城盛大舉行,10 月 7 日至 9 日,台灣半導體及光電材料與設備整合服務大廠崇越科技(5434)與台日合作夥伴攜手秀實力,展出半導體供應鏈解決方案,鞏固「全球供應鏈平台整合服務」的核心地位。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