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C/維他命B/綜合維他命/魚油/益生菌QA懶人包 營養保健品你吃對了嗎?iHerb熱銷排行曝光!雙12購物節快閃撿便宜
補充維他命這時間吃?維他命B吃錯時間恐越吃越累?保健品就到iHerb撿便宜!滿千免運、輸碼再折
又到了年底,是時候回顧一整年的努力與付出,別忘了為自己安排健檢,看看身體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加強。如果看到一連串健檢紅字也別太緊張,多運動、兼顧均衡飲食、睡眠充足,一步步調整好身體狀態急不得。除此之外,不少人會選擇補充維他命、魚油、益生菌等等保健品,加強攝取營養素。只是這些營養保健食品的正確吃法,你真的都了解嗎?維他命B群、益生菌何時吃最好?魚油、維他命D又有哪些禁忌呢?小心吃錯了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小編整理了常見的熱門保健成分懶人包,教你一篇看懂。
👉iHerb雙12購物節👉消費滿額輸碼「1212SALE24」全站76折|點我去購物
上班高壓又熬夜😫三餐老是在外...需要充沛精力來續航
B群啟動能量代謝 避喝這些飲料才有效
維他命B的好處有哪些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會消耗大量維他命B,當B群不足時,容易有代謝趨緩、精神不濟的現象。
維他命B這樣吃
到底B群該何時吃最好?目前尚未有定論,但不少營養師認為,B群與身體能量運用相關,最好在早餐後攝取,才有能量啟動後續利用。
維他命B攝取禁忌
B群屬於水溶性維他命,有利尿作用的飲料會加速其排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和茶、咖啡共同服用。此外,有睡眠問題者,建議別在睡前吃,避免影響神經穩定,更難入睡。最後建議依產品說明的建議攝取量服用,過高劑量恐造成肝臟負擔與部分副作用。
💪增加維他命B推薦吃這些:豆魚蛋肉類、全穀類食物。
🛒維他命B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1、7萬3,163人好評推薦👇
【Life Extension】生物活性全複合維生素B|SHOP NOW
🌟iHerb站內「維生素B」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三餐水果吃不夠!補充維他命C誰該吃、誰又不能吃?
🔍空腹吃、飯後吃各有好處
維他命C的好處有哪些
維他命C,又稱作抗壞血酸,具有優秀的抗氧化能力,能幫助身體代謝,常被視為預防感冒的重要營養素之一。衛福部指出,人體維他命C主要來源90%來自蔬果,若平時蔬果量攝取不足,建議可額外補充;此外,抽菸會降低體內維他命C,抽菸者也應增加攝取量。
維他命C這樣吃
空腹與飯後吃各有好處。前者的吸收效果較佳,後者則可和其他的營養素達到協同作用。挑選上,可選擇高純度、緩釋劑型,讓體內濃度長效維持。
維他命C攝取禁忌
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2,000毫克,切勿超標,才不會有反效果。此外,維生素C會加速鐵質吸收、增加雌激素濃度與提高結石產生風險,同時也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建議身體有特殊情況者,先諮詢醫師後再進行攝取。
💪增加維他命C推薦吃這些:番石榴、柳橙、高麗菜、花椰菜等。
🛒維他命C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1、31萬6,376人好評推薦👇
【California Gold Nutrition】Gold C USP級維生素C 1,000毫克|SHOP NOW
🌟iHerb站內「維生素C」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早出晚歸族🥱加強補充維他命D
過量攝取恐致病 每日建議量快筆記
維他命D的好處有哪些
維他命D能促進鈣吸收,是顧骨本的重要基礎,人體可透過足夠的日曬自行合成,或藉由飲食攝取得到。但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不多,加上曬太陽時間不足,欠缺維生素D成了普遍現象。
維他命D這樣吃
維他命D是脂溶性維生素,專家建議最好隨餐或飯後攝取,吸收效果最佳。至於該在哪一餐吃?目前沒有特別研究證實。
維他命D攝取禁忌
維他命D與多數食物與藥物並不會產生相互作用,大部分人可安心攝取。不過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微克(400IU)~50微克(2000IU),若長期過量攝取,恐造成高血鈣症。
💪增加維他命D推薦吃這些:曬乾的香菇、鮭魚、蛋黃等。
🛒維他命D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3、4萬4,122人好評推薦👇
【NOW Foods】維生素D3 + K2素食膠囊|SHOP NOW
iHerb站內維生素D排名TOP 4、7萬2,871人好評推薦👇
🌟iHerb站內「維生素D」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綜合維他命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1、 6萬9,618人好評推薦👇
【Life Extension】每日兩粒 綜合維生素|SHOP NOW
iHerb累計破6萬人好評推薦👇
【Nature's Way】Alive! 女性綜合維生素|SHOP NOW
【Nature's Way】Alive! 男性綜合維生素|SHOP NOW
🌟iHerb站內「複合維生素」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外食族補充Omega-3靠魚油🗒️這種型態吸收率最好
攝取禁忌多!3族群、2成分要注意
魚油的好處有哪些
外食族長期高油、高鹽、高糖,容易造成脂肪攝取不平衡、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為身體健康埋下不定時炸彈。不少人選擇透過補充魚油,提高體內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EPA與DHA兩種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身體發炎、保養心血管健康、改善眼睛乾澀等文明病。
魚油這樣吃
魚油分為TG、EE與rTG三種型態,其中rTG型魚油的濃度跟吸收率最佳。一般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2000毫克Omega-3脂肪酸(包括EPA和DHA);隨餐或飯後吃,皆能幫助提高攝取。
魚油攝取禁忌
除了魚類過敏者禁食外,魚油和抗凝血藥物共用,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凝血功能不全者、近期有開刀需求患者皆應避用。此外,魚油和減肥藥、血壓藥、避孕藥等藥物也會有交互作用,建議服藥者先諮詢醫師後再攝取。
💪增加Omega推薦吃這些:鮭魚、秋刀魚、鯖魚、柳葉魚等
🛒魚油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1、39萬6,285人好評推薦👇
【California Gold Nutrition】Omega-3 優質魚油|SHOP NOW
iHerb排名TOP 6、10萬6,495人好評推薦👇
【NOW Foods】Ultra Omega-3 魚油|SHOP NOW
iHerb運動類魚油排名TOP 1、7萬7,192人好評推薦👇
【Sports Research】三倍功效Omega-3 魚油|SHOP NOW
iHerb魚油排名TOP 7、 10萬9,322人好評推薦👇
【NOW Foods】Omega-3 魚油|SHOP NOW
🌟iHerb站內「魚油」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外食族水喝不夠、便便卡卡的?益生菌怎麼挑才對?
💡常見1迷思 做錯等於「白吃了」
益生菌的好處有哪些
外食族三餐不定、狼吞虎嚥,還要加班應酬,腸胃不適幾乎成了家常便飯,除了要改掉NG的飲食習慣,更要顧好腸道健康,最多人選擇補充益生菌,培養腸道好菌。
益生菌這樣吃
益生菌種類繁多,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例如改善消化機能、調整過敏體質等,再挑選正確菌種。一般建議飯前、隨餐或睡前吃;若具有包埋技術的益生菌,任何時候吃都可以。雖說益生菌過量補充並不會產生不良副作用,但吃多了也無益,只會造成浪費,每日建議補充量10億~100億CFU即可。
益生菌攝取禁忌
益生菌講求活性,忌搭配熱飲服用外,也要避免與刺激性食物或藥物同時吃。有些人以為空腹吃益生菌最好,但空腹過久消化道內酸度大,反而不利於益生菌存活。此外,很多人常覺得吃益生菌無感,其實不一定是產品沒效,而是培養菌叢生態大概要吃上3~6個月才會出現明顯感受,若因此頻繁更換益生菌,反而不易看出成效。
💪增加腸道好菌,推薦吃這些:優酪乳、優格、康普茶或發酵食品。
🛒益生菌推薦必買:iHerb排名TOP 1、12萬4290人好評推薦👇
【California Gold Nutrition】LactoBif 30益生菌 300億CFU|SHOP NOW
🌟iHerb站內「益生菌」熱銷排行榜👉點我看更多!雙12滿額輸碼再享76折
iHerb新手教學+老司機回購🛒輸碼再折 便宜又不怕受騙
全球知名保健品購物網iHerb,標榜從供應商到消費者手上,不經第三方銷售,眾所公認的高CP值,同類型產品有些可和台灣價差達40%以上,超級划算。官網買優惠最直接,又不怕受騙買到假貨,還能享折扣碼優惠!
👉iHerb雙12購物節👉消費滿額輸碼「1212SALE24」全站76折|點我去購物
沒買過iHerb也別緊張,官網提供全中文介面,從加入會員到下單完畢,只要6個步驟就搞定,加上提供各項保健品分類排名,熱賣款一目瞭然,還可參考網友推薦心得,十分好上手。現在訂單滿千元以上就能享免運費優惠,海外直送,最快一周內就到。預繳關稅採多退少補制,如果六個月內同一收件地址未超過6批進口貨物(每批總價不超過新台幣2000元)可免收關稅,詳請可參考官網公告。
其他人也在看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佔了失智症成因的六至七成。對此,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習慣可以在預防阿茲海默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只要在早晨養成6種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21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Omega-3含量是鮭魚2倍!醫大讚「這1種魚」營養又降三酸甘油脂 護心血管必吃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獲相當豐富。而攝取好的油脂Omega-3有助抗發炎、調節血壓,改善身體慢性發炎的症狀,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必須從食物或保健品中取得,因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飲食中,應增加Omega-3的攝取,像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Omega-3,堪稱秋季「營養冠軍」。 抗發炎、降血脂、助減脂 秋刀魚是Omega-3好來源 魏士航指出,Omega-3是不可或缺的好油脂,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魚類就是非常好的優質來源,尤其秋刀魚每100克含5199毫克的Omega-3,幾乎是鮭魚(2665毫克)的2倍。相較於其他從秋天開始盛產的魚類,例如鱸魚(196毫克)、午仔魚(1348毫克)、石斑魚(178毫克)和香魚(991毫克),秋刀魚的Omega-3含量更為驚人。而Omega-3具抗發炎、降血壓、減少憂鬱等功效。對減重者而言,攝取Omega-3還能促進肝臟脂肪酸氧化,減少脂肪酸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並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分解三酸甘油酯,降低血液中濃度。 高三酸甘油脂超5倍 飲食介入降回正常邊緣 魏士航就曾遇過一位34歲科技公司員工,儘管患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爆紅「翻轉布丁」高糖警訊 營養師揭甜食「聰明吃法」
最近便利商店的統一翻轉布丁成為社群熱門話題,許多人專程前往搶購這款雙層口感的創意甜點。不過這款甜點的含糖量幾乎是傳統布丁的2倍,熱量也跟著爆表。這種高糖、高碳水的組合最容易讓血糖在短時間內急速攀升,不僅對糖尿病患者不利,一般人長期攝取也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NOW健康 ・ 19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長期住院只為「每天打一次點滴」?健保新制上路,9感染症可「門診點滴」治療:打完還能回公司上班
為紓解全台病床不足與偏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自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健保給付新制,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9大感染症適用。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能自理生活,就能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為高齡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幸福熟齡 ・ 18 小時前
生病吃不下≠惡化 應補充「這2種液體」!千萬別強迫進食
人生病時常沒食慾,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時身體正在啟動「節能修復機制」。根據研究,人體免疫細胞,在感染時會改變吃的東西,身體會暫時降低對葡萄糖的使用,轉而燃燒酮體、乙酸與乳酸這些替代燃料,以便讓免疫系統穩定運作。因此,當發燒、喉嚨痛、沒胃口時,不需要強迫進食,而是適當地補水、補電解質、輕微斷食幾餐,反而能讓代謝自然轉換到「免疫模式」,支持T細胞運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齡爸爸「每20顆精子壞1顆」 孩子自閉症、癌症風險全都升!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研究指出,男性精子會隨年齡增長產生變異,可能導致後代罹患自閉症及癌症風險增加。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分享這項研究結果,指出男性年齡對生育的影響不容忽視,打破過去僅關注「高齡產婦」風險的觀念。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小酌更健康?研究揭「安全飲酒量」:不聽慘失智、罹癌
一般認為小酌無害,但一項國際合作研究指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少量酒精也會減弱大腦神經功能,酒精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因此,酒精對失智風險「零安全值」。醫師李柏賢也表示,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因此,根本沒有「安全飲酒量」一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認識「史迪爾氏症」 當免疫系統對自己開戰恐猝不及防
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皮膚冒出紅疹,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普通感冒,卻可能是罕見免疫疾病「成人型史迪爾氏症」的警訊。近期一名空服員短時間內病情急轉直下離世的案例,讓這個陌生的疾病名稱浮上檯面。這種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5的罕見疾病,也是現代人需要面臨的健康危機。
NOW健康 ・ 1 天前
免疫細胞戰鬥模式啟動!生病沒胃口是「自我修復」機制
生病時沒胃口不是身體出了問題,而是一種自我修復機制。張家銘醫師分享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在生病、發炎或感染病毒時,會暫時降低對葡萄糖的使用,改為燃燒酮體、乙酸等替代燃料,此時若輕微斷食幾餐,反而有助於更快康復。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灣醫療加速崩壞 醫沉痛示警: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體系,其核心的「救命醫療」品質正亮起史無前例的紅色警訊!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今(1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上沉重發文,指出由於健保給付價格長期凍結且不合理,與高報酬的醫美、健康管理等自費市場形成巨大落差,導致醫護人力與藥物等核心資源正從健保體系中「加速」流失。他對當前「醫療寒冬」的窘境表達強烈憂慮,並向全民喊話:「在環境改善前,未來五年內,請盡量不要生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胃脹氣、打嗝竟是癌症找上門!35歲女罹胃癌擴散全腹腔
一名35歲女性因胃脹氣、打嗝等症狀拖延就醫,最終確診為胃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腹腔。醫師提醒,約15%的胃癌發生在年輕族群,特別是分化不良型胃癌更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4大高風險族群應提早進行胃癌篩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人靠「這豆」長壽!醫讚:降血脂、護腸道、不生病
日本以長壽聞名,納豆是其長壽飲食的一部份。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經過納豆菌發酵而成,經冷藏熟成,豆子會黏稠化並產生黏液,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且能保護血管健康、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中,降低骨折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降低膽固醇、血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擺脫尿不乾淨困擾!北榮桃分院1招助患者恢復順暢人生
70歲的H先生患有糖尿病跟高血壓,長期解尿速度慢,小便解不乾淨,診斷為攝護腺肥大,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門診治療,服用攝護腺放鬆及縮小藥物後,症狀仍未有改善,且藥物副作用使其勃起功能受影響。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攝護腺拉開手術,術後小便恢復暢通,勃起功能亦回復,甚至無需再服用任何攝護腺肥大藥物。
桃園電子報 ・ 17 小時前
生活中有毒物!醫揭「6大潛藏危機」 小心吃出癌症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提醒,日常衣物、家具、餐具等常含環境荷爾蒙,恐影響內分泌與胎兒發育,其中戴奧辛可能導致罹患癌症。他列出6大常見環境荷爾蒙來源與避免方法,呼籲民眾減少塑化劑、雙酚A等化學物質暴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