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戒未解除!太魯閣燕子口260萬噸堰塞湖危機 搶通便道急待壩頂開挖引流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發生崩塌,於立霧溪形成堰塞湖,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18 日)親自前往最前線,與第一線工程及研究團隊討論後續處置方案,並向外界說明最新狀況。目前堰塞湖水量約 260 萬噸,壩體及靳珩隧道溢流水量尚屬穩定,魯丹橋橋體暫無安全疑慮。為引導湖水排入立霧溪,工程團隊正積極施作通往舊台 8 線的便道,預計今日完成後即可讓機具進駐壩頂進行降挖作業,進一步評估風險與施工期程。
張惇涵透過臉書發文指出,工程與研究團隊已進駐現場進行監測與施工,壩體和從靳珩隧道溢流的水量目前算是穩定,魯丹橋橋體暫無安全問題。此外,通往舊台 8 線的便道正在加緊施工,可望於今日完成,以便讓施工機具進入壩頂作業,引導堰塞湖的水排往立霧溪,他進一步說明,燕子口堰塞湖的水量約為 260 萬噸,待機具挺進到壩頂時,將能更精確評估危害風險以及施工期程。張惇涵強調,目前針對立霧溪堰塞湖仍在紅色警戒中,請民眾不要冒進。
他也表示,未來幾天的風雨狀況,中央和地方團隊都會嚴陣以待,交通部公路總局在花蓮縣秀林鄉第一線的夥伴,也會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保持聯繫,隨時掌握最新動態。張惇涵在貼文中再次呼籲民眾關注最新且正確的訊息,避免前往危險區域,以確保自身安全。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釀嚴重災情!劉世芳下令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園封閉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危機!政院啟動緊急應變 卓揆指示搶通步道降挖水面
其他人也在看

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持續!溢流魯丹橋成大瀑布 降挖機具將挺進壩頂
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形成,今天(18日)凌晨溢流淹進中橫靳珩隧道,水流出隧道後在魯丹橋上形成大瀑布。內政部表示,目前太魯閣園區各景點持續封閉中,請民眾務必遵守管制。「不要入園,也不要靠近警戒區域」。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也在臉書上貼出現場最新照片,透露魯丹橋的橋體暫時沒有安全問題,往舊台8線的便道正在施工中,今天可望完成,讓施工機具前進壩頂進行降挖作業,讓堰塞湖的水排往立霧溪。
鏡報 ・ 1 天前
水淹上來了!隧道凌晨開始湧水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高漲中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驚傳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湖水已從步道溢流。根據影像顯示,今日凌晨2點多隧道中已經積水,水開始淹上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靳珩隧道變小溪 湖水超壩體50公尺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昨(17)日太魯閣燕子口因地震形成新堰塞湖,水位不斷上升,迫使遊客與居民緊急撤離。今(18)日清晨2時,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出現湧水,湖水已滲出並超越原壩體50公尺,隨後溢流至魯丹橋後回流立霧溪主河道,暫時穩定,但危機尚未解除。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持續封閉園區,暫停登山入園申請,並提醒民眾勿進入警戒區域,以維護安全。
民視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潰決風險降低了? 季連成曝目前情況
花蓮中橫公路台8線靳珩隧道因燕子口段邊坡崩塌,大規模土石滑落至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在今(18)日凌晨2時許,水流已湧入隧道,導致隧道西口淹水。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評估沒有危險後,今日擬出動怪手至壩體開挖引流,讓溪水維持在立霧溪流行,
太報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已溢流!3地今停班課 靳珩隧道口淹水畫面曝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公里處)一帶的立霧溪河道,昨(17)日上午突然發生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花蓮縣府昨日下午15時55分發布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強制撤離2社區948人。另,花蓮縣府也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今(18)日停止上班上課。
民視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溪水持續外流 靳珩隧道一度滅頂|#鏡新聞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附近17日形成新的堰塞湖,經過一夜水量不斷增加,一度讓太魯閣的鏡頭君掛彩,大水還淹滿靳珩隧道,之後往橋面外流。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今天(10/18)上午也抵達現場,,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及聚落的影響範圍,目前現場也調派怪手到現場,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立霧溪新堰塞湖可能潰決 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封閉 (圖)
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因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已協請相關單位緊急疏散下游住戶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遊客,公路局封閉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圖為17日立霧溪堰塞湖水位高漲情況。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馬太鞍溪卻不行」?農業部揭3大關鍵差異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區燕子口發生崩塌,造成立霧溪形成堰塞湖,目前已開始壩體降挖減災工程,工期預計2、3天,不過這也讓不少人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指出3因素,分別壩體規模小、附近交通相對便利、處理程度相對簡單。 中央協調所副指揮官李孟諺下午回到光復參加撤離演習時表示,燕子口土石壩特性都是大理石、花崗岩碎片,不像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土方是泥及黏土,要造成大量流失的泥流機率不大;由於颱風快到了,目前施工單位審慎評估中,機具今天已從舊台8線明隧道進去做降挖,但要接觸到壩體需要時間,估計怪手要從便道開抵到壩體進行降挖,需要3天左右,機具有到壩體上,才有辦法進行降挖。 而不少人也相當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今日也在臉書上解釋,主要有3點差別,首先是壩體規模,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 第二點是環境與可到達性,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
新頭殼 ・ 1 天前


嘉義六腳鄉發現女嬰屍! 疑印尼看護移工生產後遺棄
南部中心/鄭榮文、陳姵妡 嘉義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民眾在一處圍牆邊,發現沾有血跡的麻布袋,沒想到打開居然是用毛巾包裹的女嬰,已經明顯死亡,現在懷疑是一名印尼看護移工生產後遺棄,但她生完孩子後就搭計程車離開失聯,警方已成立專案小組,尋找印尼移工的下落。
民視 ・ 1 天前
名嘴開酸「歌迷散場搭高鐵走了」觀光局「刷卡中心數據」光速打臉
南韓人氣女團BLACKPINK18、19日再次登陸世運主場館開唱,仍舊吸引大批歌迷前往聆聽,連接帶動了飯店住房率等,沒想到名嘴謝寒冰卻開酸「絕大多數去看演唱會的人,看完通常連飯都不吃,直接坐高鐵就回台北了!」對此,觀光局仍拿出數據打臉,表示在演唱會期間已有7成歌迷選擇在高雄留宿,今年觀光產值已超過33億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快訊》6分鐘連2震 東部海域規模5.3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今天上午10點04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3有感地震,地震深度14.3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在花蓮、宜蘭3級;10點10分又發生規模4.1小區域地震。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水位逼近壩頂! 立霧溪堰塞湖恐決堤1/靳珩隧道內水量變少 怪手挺進做堰塞湖「降挖」工程
花蓮太魯閣的立霧溪堰塞湖昨天(18日)來到第三天,公路總局還有林保署持續監控壩體狀況,因為花蓮從昨天晚上已經開始下起零星雨勢,到中午為止累積雨量不到70毫米,「降挖」工程持續進行中,會先確保兩側岩壁穩定性後,利用怪手降低高度以利排水。今天(19日)上午,秀林鄉公所也開放警戒區居民回家拿東西,但是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只能簡單拿一些衣物,就要馬上回安置所。
鏡新聞 ・ 12 小時前

10:04東部海域規模5.3地震!北部有感狂搖
今天(18日)上午10點04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顯著有感地震,芮氏規模5.3,北部感受明顯搖晃,地震深度僅14.3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3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家級警報響!北北基轟大雷雨 汐止、士林山區防暴雨
氣象署今(19)日針對「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08時15分止。同時針對新北市北港溪(汐止柯子林),台北市雙溪(雙溪淨水場至聖人瀑布)發布災防告警,持續時間至9時17分;此區域已有暴雨或有暴雨發生的機率,留意溪水暴漲並儘速遠離。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海強操演登場!罕見海欉飛彈、反潛魚雷實彈射擊畫面震撼曝光
海軍10月13至17日展開年度重點演訓「114-2海強」操演,順利完成立即備戰操演、防禦性布雷、海空警戒、海空聯合反潛、聯合截擊、聯合反封鎖及戰力重整等多項實兵驗證科目,展現官兵勤訓精練的成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