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通過光電禁區、環評加嚴——對綠電影響大嗎? 如何不必是「死局」?
立法院今(14)日三讀通過三項光電修法,國家風景區、地質遺跡、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禁建光電,應環評條件也加嚴,40MW或40公頃以上光電、10MW或5公頃以上山坡地或水面光電,以及環境敏感區內所有光電都需環評。而未來各類光電是否應環評,則從授權環境部在子法中訂定改由立法院認定。
有不具名業者表示,光電環評及禁建修法帶來的沉默成本難以估算,預估會有3/4的業者退出。但民間團體認為,環評並非光電發展的死局,建議環境部建立可靠、輕簡且有效率的篩審機制,聚焦光電常見的景觀、農地、生態等「必考題」。
環評法修正三讀 藍白設光電禁區
今(14)日下午將近5點,立法院長韓國瑜敲下議事槌,宣布通過《環評法》修正案,後續也完成《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的修正三讀。
《環評法》修正由民眾、國民今日共同提出的新版本通過,光電應環評的認定權限從行政命令調整至法律位階,由立院直接決定。此外,40MW或40公頃以上光電、10MW或5公頃以上設於山坡地或水面的光電,以及環境敏感區的所有光電,都需要環評,僅屋頂型、小規模或作為附屬設施被排除。
本次修法也同步禁止國家風景區、地質遺跡、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等地方開發地面型及水面型光電,但屋頂型、100平方公尺以內自用者或1公頃以下通過環評者不在此限。
民眾原本提案將國家公園也納入禁建範圍,但昨日團協商時,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已表明現行法規本就不允許國家公園開發光電,因此今日院長協商時,各決定不修《國家公園法》。
民進團提案表決未過 藍委質疑行政部門把關能力
民眾立委張啟楷稱,修法後可達到三贏:「環境贏、善良的農漁民贏、正派的光電業者贏。」國民立委王育敏則稱,環境部環評規範常「順應經濟部」,若未將具體做法提升至母法位階,行政部門難有把關能力,今日通過的是「最能保護環境的版本」。
民進立委鍾佳濱則批評三讀版本「荒腔走板」,民進團雖也有提出修法版本,規定埤塘、濕地、滯洪池、水庫、魚塭等地開發光電須環評,並授權環境部在子法訂定應環評的規模,但最後表決並未通過。
今日於院長協商時,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許多國際科技大廠如台積電、鴻海、聯電都需要大量綠電,環評子法已有綠能設施的環評規定,過去做不好的地方可在現行基礎上補強。環境部次長沈志修則說,光電應環評的認定調整至母法,表示未來要修法就得回到立院處理,恐怕失去因應情勢及時修正的彈性。
業界人士悲觀 「壓垮光電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具名業者向《環境資訊中心》透露,本次修法通過,將成為「壓垮光電的最後一根稻草」。預期修法之後,有3/4的業者會選擇退出不做,未來高科技產業在台灣恐怕更難找到綠電。
業者表示,國內環評程序至少需要額外兩年以上審查時間,期間必須負擔公司營運成本,持續支付土地租金,加上其他程序,至少七、八年以上才能商轉看到回報,以開發角度來說是「蠟燭三頭燒」,累積高昂的沉默成本。從投資端來說,如此久遠根本無法估算財務模型,可能從一開始就難以融資。
業者感嘆,修法通過後,光電案場可行的方式,可能只有由台糖、平地造林企業等主動提出環評,審查完備之後再開標給光電業者承做。修法造成的衝擊久遠且廣泛,目前還難以估算整體影響有多大。
民間團體:環評並非光電發展的死局
本次修法也是台灣首次在法律中明確劃設「禁建區」,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陳郁屏直言,「這是不健康的」。不過,修法也是契機,能讓環境部發揮行政專業,思考環評制度的轉型。
他指出,法律直接劃定禁建區,最易忽略地方差異,甚至導致少數群體權益受損,義大利就曾因農地過度鋪設光電,政府乾脆禁止,雖然農電共生不在此限,但當地政府仍要求光電與農業「垂直整合」,這對某些作物不適合種在太陽能板下的農民來說,原本想在部分土地裝光電、其他區域維持耕作,禁建後就失去選擇轉型空間,反而傷害最該從光電受益的脆弱族群。
光電較少牽涉水污、空污、廢棄物等排放,各界較關注景觀、農地、生態等衝擊,以及有無充分社會溝通。陳郁屏指出,環境部可聚焦這些「必考題」,訂出有效率、輕簡且可靠的篩審機制,「而不是兩手一攤,說要用現有的環評制度。」
陳郁屏也向業界信心喊話,「沒有看過哪個國家,因為要做環評,就停止往下開發(光電)的。」英國光電也要環評,但為提升效率,下放小型開發(0.5~50MW)審查權給地方政府。陳郁屏指出,根據英國經驗,多數地方案件在最初就已考量案件的潛在衝擊與在地需求,通常不會過於冗長。
其他人也在看
太陽光電產業公協會:應暫緩環評法修法 給綠電生路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4日電)立法院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發展觀光條例、國家公園法、地質法有關太陽光電系統環評及禁建相關修法草案進行朝野協商,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等7大公協會發出聲明指出,修正案將使太陽光電面臨比火力電廠、核電廠及石化工業更難以克服的審查障礙,將對台灣能源轉型造成衝擊,應暫緩修法、充分溝通。
中央社 ・ 1 天前子公司認列代墊工程損失 正崴前3季虧22億元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4日電)正崴今天公布第3季財報,子公司森崴能源認列離岸風電2期代墊工程款,造成第3季帳面虧損新台幣77.36億元,正崴按持股比率24.87%認列損失,使第3季歸屬母公司淨損13.82億元,每股淨損2.98元;累計前3季歸屬母公司淨損22.28億元,每股稅後淨損4.81元。
中央社 ・ 1 天前
四項光電修法今立院表決 在野提特定區位禁建光電等
藍白兩針對光電開發規定提出修法草案,今(14)日將在立法院院會表決。本次修法涉及包含《國家公園法》、《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環評法》,昨日召開團協商,經過兩個小時的協商未達共識,主席...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
雲豹能源擬第3次買回庫藏股約48.25億元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為提升員工士氣,雲豹能源董事會於11/14決議,實施擬第3次買回庫藏股,預計買回股份將用於轉讓給員工,執行期間自2025/11/14至2026/01/13,預計買回3,000張,...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
富崴離岸風電工程爆雷 前三季大虧121億元! 集團股正崴、森崴、永崴全面跌停
富崴能源離岸風電二期工程成本暴增,母公司森崴能源(6806)昨公布第三季認列 77.36 億元鉅額虧損,累計前三季虧損達 121.72 億元,引爆市場震撼。昨天正崴、森崴、永崴三家公司停牌下午說明後,今(14)日開盤立即引發股價全面性反應,三檔股票同步跳空跌停。
太報 ・ 1 天前能源公司在屏東枋寮舉辦施工說明會 太陽能板清洗全程使用自來水
寶晶能源十四日在屏東縣枋寮鄉舉辦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施工說明會;寶晶除澄清外界疑慮強調,太陽能板清洗全程使用自來水外,也將為台灣邁向淨零轉型貢獻力量。寶晶能源的這項「寶興金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第三期的新增光儲設備施工說明會,現場有超過五十位關心綠能議題的鄉親、出租土地的地主群及其家屬出席,過程平和。針對近期坊間出現部分錯誤資訊,指稱太陽能板清洗使用不合規藥劑;寶晶能源澄清指出,公司契約明文規定清洗作業僅能使用自來水,不得使用任何清潔劑或化學溶劑。執行清洗業務的富宸綠能工程行負責人許宸彬說,所有清洗用水皆由自來水廠購買並留存購水憑證,寶晶能源也會每週固定稽核及不定期抽查;他強調,自己是枋寮在地農家子弟,深知土地的重要性,不可能做出危害自己家鄉土地的事。多位地主也在會場分享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環評造成光電廠商受重擊!」立院新法三讀 經濟部:恐釀「四輸」局面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昨(14)日立法院民眾團提案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觀光發展條例》、《地質法》等限制光電發展,並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對此經濟部「深表遺憾」。批評立院修法未考量不同光電案場的實務差異,一致性要求進行環評程序,將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
民視 ・ 23 小時前
光電三法過三讀 敏感區需環評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民眾團所提光電三法《環評法》、《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修正案,未來位於地質敏感區、5公頃以上山坡地面型光電、5公頃以上水面型光電,以及設置40公頃以上的光電,都需經環評把關,但自用型小光電則不在此限,同時也通過附帶決議,要求國家公園署在《環評法》通過後,不得同意設置地面型或水面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環評法三讀光電設置加嚴 七大公協會:能源轉型大挫敗 動搖外商投資信心
《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今(14)日三讀通過,地面型光電環評標準加嚴,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表示,重大能源政策在缺乏公開、公正與充分討論的情況下迅速通過,令人深感遺憾。
太報 ・ 1 天前
新聞透視》光電環評敲碎民進綠電夢 2026難逃跳票
對於口口聲聲「非核、展綠」的執政來說,始終做著綠電可從占2成,再到3成,不斷順利拓展的美夢。然而昨天通過光電加嚴環評法修法,無異是一記打醒綠電夢的重拳。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龍應台:衡量一個國家從哪裡觀察?先看文化底蘊,再看信任基礎,若兩者皆無「社會還是脆弱的」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如果從今年李國鼎獎兩位得主的人生歷程來看,要衡量一個國家可以先看該國的文化底蘊有多深,再看其信任基礎有多厚。 她指出,如果這個國家沒有「文化底藴」和「信任基礎」,個人固然難以傑出,但即使個人傑出,社會還是脆弱的。
今周刊 ・ 1 天前
11月限定!你不要的「廢棄行動電源」回收賺400元折扣+禮券
你家抽屜是不是躺著一顆舊行動電源,想丟又不敢亂丟,深怕它變成一顆不定時炸彈?現在就是清掉它的好時機!台北市環保局推出回收活動,不但能安全處理掉家中的廢棄行動電源,還能拿到優惠好禮! 潛藏家中的危
健康2.0 ・ 1 天前

北台灣剩最後一天太陽!專家:下周起溫度溜滑梯 2時段雨勢猛烈
在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摧殘過後,台灣迎來了短暫3天的好天氣,氣溫保持在舒適的20至25度左右,南部則是來到30度,不過專家提醒,周一(17日)起,隨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壞天氣又將到來,呼籲北台灣的民眾把握周日最後一天暖陽,屆時下午與深夜兩時段雨勢較為猛烈。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變冷番薯!入秋最強冷空氣要來了 北部、東北部「這2天」恐探12度
別被現在溫暖的陽光給騙了!中央氣象署今(15)日表示,雖然今明兩天北部和宜蘭回暖,但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提醒,全台早晚仍偏涼,注意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此外,下週一(17日)開始,今年入秋最強冷空氣來襲,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冷空氣南下後,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將轉為有雨,氣溫也急速下滑,「下週二、週三(18日、19日)是這波冷空氣最強勁的時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泉月樓行館」遭爆違建! 業者喊冤:淹怕了才設防水閘門
位於宜蘭冬山鄉的「泉月樓行館」近日因被爆料部分建物為違建而引發廣泛關注。業者指出,這一切源於當地政府未能解決淹水問題,迫使他們不得不設置防水閘門和圍牆以保護自身財產。該行館在近期受到鳳凰颱風的影響,外圍的防水設施成功阻擋了洪水,讓內部保持良好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快關窗!台南安定工廠大火濃煙狂竄 南市7區、高市20區空品提醒
台南安定一處工廠今(14)日發生火警,消防隊目前已控制火勢,不過火勢伴隨大量濃密黑煙,導致台南7區發出「空品提醒」,另因風向逐漸轉為正北至東北東,連帶造成污染物影響高雄市20行政區。環保局呼籲民眾盡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下周「入冬第一波冷空氣」襲來!強度直逼大陸冷氣團 氣象專家點出3地區下探12度
[Newtalk新聞] 下周準備迎接今年入冬第一波冷空氣!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薛皓天指出,下週二槽線來到台灣北部為本波東北季風最強時間,這波帶來的冷空氣強,有機會迎來入冬第一波冷氣團報到,若台北測站沒達冷氣團標準,中北部、東北部沿海地區及山區也仍有12度左右低溫機會。 薛皓天表示,台灣冬季的天氣系統主要影響就是東北季風,近兩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有逐漸減少,今日北部及東北部維持陰時多雲有短暫陣雨天氣,迎風面地區會持續有短暫雨,維持陰雨綿綿得狀態,大台北地區局部會有飄雨,其餘各地皆為晴到多雲時晴天氣。氣溫方面北部、宜蘭高溫約22度,中部、花東高溫約24~27度,南部高溫約27~29度。 整體環境改變要到下周一,薛皓天指出,下週一隨北方槽線加深,地面高壓南下,東北季風增強,新竹以北及宜花轉陰時多雲有短暫陣雨天氣,氣溫方面外出會有明顯感受偏冷,苗栗以南維持晴到多雲時晴天氣,不過中部氣溫有略下降,另外東北季風強勁,北海岸及西半部風力提升,局部有6~9級陣風機會,浪高也會提升,若要前往沿海地區的朋友要多加注意風浪狀況。 薛皓天提醒,下週二槽線來到台灣北部為本波東北季風最強時間,這波帶來的冷空氣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