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採多元貨幣或黃金? 陳冲:看凱恩斯1944年功敗垂成構想後續
穩定幣是近來熱門的話題,不少單位,也許有不同的目的,紛紛表態有意舉辦研討會。本基金雖倡議已久,但決定讓子彈先飛一陣,不過內部的討論並未中斷,我甚至揣測IMF(國際貨幣基金)是否考慮容許會員國將持有的SDR(特別提款權)轉為超主權貨幣的穩定幣,讓凱恩斯1944年功敗垂成的構想,有後續精彩的發展,也未可知。
記得2021/4/22,在一場扶輪社聯合例會的演講Q&A時,針對社友未來貨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我個人看好穩定幣」,但各國央行不會喜歡。
我的說法,倒不是無的放矢,因為2019年META前身的FB曾結合全球大咖(Visa、Master、Uber等)擬發行Libra穩定幣,被聯準會聯手各國央行勸阻,總裁鮑爾甚至說出如果有CBDC就不需要穩定幣(強烈暗示將發行美元CBDC)的言論,經過一番周折,Libra知難而退自行解散。眾所周知,後來情勢有變,在2024/7川普宣布當選絕不發CBDC,但願為穩定幣創建安全且合適發展的環境,乃有後續各項進展迄今。
穩定幣由早先純屬投資工具的蠻荒時代(例如USDT),歷經演算法穩定幣、跨境功能乃至合成資產型各階段的洗禮,其性質漸告「穩定」,支付功能亦逐漸凸顯,川普第二任期(2025)伊始即發布行政命令,推動所謂天才法案,人們才恍然大悟,海湖莊園協議中竟暗藏為龐大美債續命的劇本,也扭轉美國在CBDC研發落後的劣勢。
誠如今年三月我訪港返台後,在專欄中所述,另一場大國角力的貨幣戰爭於焉展開,隨著八月份香港穩定幣條例起跑,「隔岸紅塵忙似火」,台北似乎只能看熱鬧?
不必尷尬,如上綱到貨幣戰爭層次,有資格參與競逐者,其實不多,無非是美元、歐元、日圓與人民幣。美元穩定幣趁草莽時期,已囊括全球99%市場占有率,日後只要依照新法逐步收編就好;日圓、英鎊基本上應該只是嚷嚷而已,倒是歐元近幾個月,因歐洲央行多次喊出Global Euro moment,後市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過去數年人民幣因發展DCIP(即美國的CBDC)技術領先,且主導跨境支付系統CIPS,對SWIFT產生威脅,不免自滿,沒想到川普突出奇招,竟藉穩定幣扭轉劣勢,又穩住美元美債,倒真是一箭多鵰。
還好北京人行也非等閒,今年春天香港穩定幣條例的立法,就有斧鑿之痕,5/31新法正式刊登憲報,剛好我在6/2台北穩定幣論壇主題演講,順勢指出這可能是一場代理人的貨幣戰爭,而主角就是境外人民幣。
諷刺的是,中國大陸發展的CIPS,早期被解讀為在非常時期,可以規避SWIFT的制裁,避免重蹈烏克蘭戰爭俄國的窘狀。結果近來穩定幣進展神速,在短期間必然會建立各支付領域的生態系統,其跨境即時低成本的特色,極可能會將CIPS邊緣化,更將形成去美元化及去SWIFT化的效果,這恐怕是川普振臂推動穩定幣時,始料未及的。
就台灣而言,不必關心貨幣戰爭層級的問題,也可無視虛擬經濟的話語權(近日央行已漸鬆口),但不能忽略穩定幣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我在2013年離開公職後對銀行公會演講,曾指出傳統金融雖常抱怨監管過嚴,但也長期憑恃主管機關以及法律的保障,「好日子過慣了」,不能坐以待「幣」,應及早思考有所突破與作為。
目前金管會宣示新法的草案原則上仍限銀行參與穩定幣的發行,也算是一種台灣之盾,但參諸外國法例,大概這種特權也撐不了多久,尤其是在DeFi領域,穩定幣因價值相對平穩,又能迅速跨境移轉,如再加上Liquidity pool(流動性池)與Smart contract運作,將很容易無需中介機構而進行資金借貸、資產管理的業務,凡此都在挑戰傳統金融及金融監理。
未來世界,穩定幣採是雙元還是多元貨幣?還是黃金?台灣或許可以置若罔聞,但如發行超主權貨幣(SDR)之穩定幣,台灣就不得不推演一番,因為咱是全球唯一手上沒有SDR的主要經濟體。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一文秒懂大小公與車位 建商賣4坪車位「可直接說byebye」
「懲罰」無子女特留分法律 7千人連署修法廢除 法務部這樣說
從周小川到潘功勝 看貨幣競爭的格局
其他人也在看

APEC峰會將登場!大批維安人員進駐 北韓射飛彈挑釁
北韓22日早上往東北方向,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被外界猜測是想搶在APEC峰會前夕,刻意刷存在感。南韓慶州APEC峰會即將在30日登場,當地正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其中維安部分,警察單位不敢馬虎,特警人員已在活動現場周邊,進行數次危機演練;海警隊也同步在外賓下榻住處附近,實施24小時水上、水下巡查,確保排除所有危險因素。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穩定幣進台灣?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首度透露:考慮發行
國泰金控(2882)考慮發行穩定幣?總經理李長庚今(21)日上午參加台灣周活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論壇,被問到相關問題,他首度指出,國泰世華銀行的確在評估作為穩定幣的發行者,但他也強調,銀行業者之間發行的穩定幣一定要能互通,否則意義不大。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電零組》富世達AI伺服器占比看升 外資喊上1666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AI伺服器(UQD)相關產品出貨優於預期,日系外資看好AI伺服器產品佔比提升對富世達(6805)業績將有正面助益,上調富世達2025年到2027年每股盈餘上調14%~27%,目標價大幅上調至1666元,激勵富世達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日系外資指出,伺服器產品(UQD)在2025年第3季表現超出預期,且一家新的雲端服務商在2025年第4季簽約,加上2026年新款折疊手機鉸鏈訂單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對液冷技術的採用率不斷提高,意謂著2025年第4季和2026年第1季營收有機會比市場預期更好。 由於伺服器收入可能佔富世達2025年第3季度營收54%(高於第2季的22%和第1季的16%),在有利的產品組合下,日系外資預估,富世達2025年第3季每股盈餘為9.76元,並預期2026年伺服器佔富世達營收比重將達49% 日系外資指出,基於對營收、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的更積極預測,我們將富世達2025年到2027年每股盈餘上調14%-27%,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由1115元大幅上調至1666元。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房產〉低公設仍是心頭好 全台四都新建案出現「實坪回漲」走勢
地產市場表現不佳,低公設比的新案異軍突起。房仲業者統計實價登錄發現,今年第三季全台四都主建物平均占比與五年前相比,皆呈現成長,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消費者對於室內空間的追求,反應在市場之上。
鉅亨網 ・ 1 天前
IMF:以購買力計算 南韓人均GDP「比台灣低2萬美元」
據南韓媒體今天(10/21)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顯示,台灣今年的人均GDP超過南韓,若以購買力計算,南韓人均GDP更比台灣低了2萬美元(約61萬元台幣)。分析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台灣的通膨維持長期穩定。
太報 ・ 1 天前
前駐巴西處長疑霸凌部屬輕生 再捲標案弊端遭檢起訴
外交部駐巴西聖保羅辦事處前處長馮光中,被控疑似霸凌部屬王之化,導致其墜樓輕生,事後王男遺孀告發馮光中涉嫌在辦理聖保羅辦事處職務宿舍修繕工程2件標案時,明知廠商不符合投標程序,仍與當時的副領事楊正源填寫不實內容,幫助廠商拿下標案,檢方21日依偽造文書罪起訴馮、楊2人;至於誹謗罪部分,檢方認犯罪嫌疑不足,予以不起訴處分。
鏡報 ・ 1 天前
24年來首見! 央行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
中央銀行今(22)日向立法院提交書面報告揭露,現行流通鈔券發行已超過24年,央行將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程序。 賴清德總統先前宣布,將讓棒球12強冠軍隊成員登上500元紙鈔,引發鈔券改版討論。
中廣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幣安趙長鵬突然發聲:比特幣總市值將超越黃金
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近日再次對比特幣(BTC)的長期價值表達強烈看漲,並大膽預測比特幣市值最終將超越黃金。 趙長鵬 20 日在社群平台 X 發文「立帖為證」,指出儘管他無法確定具體時間,但比特幣終將取代黃金。他批評黃金的用途受其物理性質限制,例如難以攜帶和驗證純度。
鉅亨網 ・ 1 天前現貨黃金和白銀遭獲利賣壓拋售,金銀礦業股中港兩地股價重挫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礦業股在中、港兩地下挫,主要受到現貨黃金和白銀遭獲利回吐賣盤拋售。受美元走強及獲利回吐盤拖累,週二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創下逾12年來最大跌幅,白銀也遭遇多年來最劇烈拋售。週三現貨金價盤中持續走跌。週三盤中,香港黃金股方面,山東黃金(1787 HK)下跌6.3%,紫金黃金國際(2259 HK)下跌5.2%,招金礦業(1818 HK)下跌5.5%,赤峰黃金(6693 HK)下跌4.7%。A股黃金股方面,招金黃金(000506 CH)下跌4.6%,紫金礦業(601899 CH)下跌4.7%。A股白銀股方面,盛達資源(000603 CH)下跌4.7%,湖南白銀(002716 CH)下跌8.9%,興業銀錫(000426 CH)下跌4.5%。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獲利了結賣盤,亞洲黃金現貨盤中下跌0.28%
【財訊快報/劉敏夫】亞洲市場黃金價格週三盤中下跌,在週二遭遇多年來最劇烈拋售後延續跌勢,因投資者擔心黃金近期歷史性漲勢已使價格過高,紛紛獲利了結。亞洲黃金現貨價格盤中下跌11.46美元或0.28%,每盎司報4,113.76美元。週一(10月20日)黃金現貨價格盤中一度觸及4,381.52美元,創歷年盤中新高紀錄。此前,金價週二一度暴跌6.3%,創下十多年來最大盤中跌幅。技術指標顯示,黃金的強勁漲勢可能已過度。此次市場暴跌令此前的漲勢戛然而止。過去幾個交易日,黃金屢創新高。金價此前已連續第九週上漲,今年以來仍累計上漲約55%,這得益於央行購買黃金、資金流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下避險需求飆升。ABC Refinery駐雪梨的機構市場全球主管Nicholas Frappell表示,投資人可能會認為多數人都持有多頭部位,而且平均水準很高,所以現在是獲利了結的好時機。黃金飆升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投資者押注聯準會在年底前至少進行一次超常規幅度的降息,以及所謂的「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也就是一些投資者為防範預算赤字失控而從主權債券和貨幣中抽離。在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22歲男大生癌逝後突發文「哇喔~我死掉了」 幽默地獄哏3億人次朝聖
日本一名暱稱「中山」的22歲男大生,2年前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癌症,日前不敵病魔去世,在離世前他利用社群平台的排程發文功能,用一句網路迷因哏「哇喔~我死掉了」向世界告別。幽默又令人鼻酸的貼文,迄今已超過3億人次瀏覽,不但觸動不少網友,更掀起一波向癌症醫療研究機構善心捐款的接力潮,以此代替香奠。
鏡報 ・ 1 天前中國電商阿里巴巴與京東集團近期在港有大動作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中國兩大電商公司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近期在香港都有大動作,其中阿里巴巴購入了多層商房,作為香港總部之用。至於京東集團,據報導,它計畫進軍香港保險業。
中央社 ・ 1 天前
美國運通新人事!蔡宗修接任台灣美國運通董事長暨總經理
美國運通宣布,委任蔡宗修為台灣美國運通董事長暨總經理一職。蔡宗修將負責領導美國運通在台灣的卡業務,致力推動公司的持續成長,進一步鞏固美國運通在高端市場的領導地位。蔡宗修於2011年加入美國運通,多年來在不同市場及業務範疇累積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涵蓋風險管理、商業支付及信用營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傳考慮與日、韓進行三方貨幣互換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南華早報的報導指出,中國方面正在考慮與日本、韓國進行三方貨幣互換。南華早報引述一位未具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稱,中國正在與日本和韓國就潛在的三方貨幣互換進行談判,以強化該地區的金融安全網並深化經濟合作。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上週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年會期間,與韓國和日本對口官員討論了這個問題。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中日韓貨幣協議將以何種形式達成,以及它是否會納入清邁倡議框架。清邁倡議這項多邊貨幣互換安排於2000年5月啟動,還包括10個東南亞國家。在即將舉行的東協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可能會進行更多關於此類合作的討論。對於上述消息,中國央行沒有回應南華早報的置評請求。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台灣也危險?日企爆嚴重老化危機 當年「禁忌」被打破了
日本企業面臨嚴重的老化危機,許多家族企業找不到接班人,只好考慮將公司出售給私募基金,當年的「禁忌選項」如今成為可行之道,甚至形成私募熱潮,吸引大批海外資金流入。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小摩示警三大風險,AI巨額資本開支、車貸違約攀升、企業信貸減記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討論全球金融牛市何時終場之際,摩根大通銀行(小摩)交易團隊點名三大「潛在風險」:其一,人工智慧(AI)領域兆級資本開支可能帶來巨額融資缺口;其二,消費信貸中汽車貸款拖欠率上行;其三,企業信貸零星減記增多。不過,該行仍將其定義為「尾部風險」,目前未見系統性壓力。在AI投資面,小摩研判,若以數據中心支出在2030年前升至數兆美元計,科技巨頭理論上可用自由現金流支應,但勢必擠壓回購與股利;若仍維持股東回饋,最早至2030年恐出現約1.6兆美元融資缺口。相較90年代末科網泡沫,當前非金融企業資產負債表更為穩健,但資本成本與融資結構的變化將是關鍵變數。消費端方面,汽車貸款拖欠率雖自約1%升至約1.6%,但家戶「債務償付/可支配所得比」仍約11.25%,低於2019年與2007年高峰,團隊將之定性為「向疫情前常態回歸」而非惡化。需留意的是,若就業或二手車價格再度波動,汽車分期的敏感度將放大。企業信貸上,個別銀行曝險與減記事件引關注,但策略與交易團隊認為目前更像「回歸趨勢」而非系統性壓力的起點。展望年底,小摩預估投資級利差或小幅擴大約6基點(bps),高收益利差約擴大到35b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
AI出口火力全開 台灣逆勢上修GDP預測00888受惠題材熱度飆升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全球經濟成長普遍放緩之際,台灣憑藉AI產業出口強勁表現,逆勢突圍,成為亞太地區唯一上修GDP預測的經濟體。法人機構最新報...
FTNN新聞網 ・ 1 天前黃金詢問度激增 法人:證券app可投資還免稅
全球買盤強勁,金價站上4,300元大關,在多重利多簇擁下,機構、投資巨擘相繼喊出已是時候建立股票+黃金投資組合。法人對此指出,目前國內有掛牌黃金ETF期元大S&P黃金ETF(00635U),投資人可在台股開盤透過證券app交易,且是唯一免稅的黃金投資方式,值得多加留意。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